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排粪造影、CT和磁共振成像(MRI)在耻骨综合征(PRS)的诊断价值及局限性。方法收集83例PR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排粪造影、盆底静息和最大用力排便时的CT、MRI扫描结果,分别测量肛直角(ARA)及其压迹长度、深度和耻骨的厚度;并与56位正常人的排粪造影、CT和MRI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正常人ARA力排相较静息相明显增大。83例PRS患者中62例ARA力排相较静息相明显减小,且均伴有耻骨(PRM)压迹,PRM压迹长度为(3.52±0.65)cm,深度为(1.68±0.49)cm;另外21例患者的静息、力排时ARA均无变化,钡剂不排或少排且均出现“搁架征”。CT、MRI断面图像上,PRS患者PRM较正常人厚度明显增加(P〈0.01);且还能清晰显示出盆底群、筋膜及其周围间隙。结论排粪造影显示的PRM功能性异常是诊断PRS较可靠的方法。CT、MRI能直接清楚地显示PRM位置、形态大小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将三者有机结合对早期、全面诊断PRS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 排粪造影术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X线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应用三维超声分别在静息期、张力期和缩肛期观察未育女性耻骨和盆膈裂孔的形态学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以期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观察女性盆底形态学变化的影像学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70例未育女性患者,分别在静息期、张力期和缩肛期行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并对三维重建声像图进行分析,观察不同状态下盆膈裂孔的形态及内部解剖构成,测量耻骨厚度和后角以及盆膈裂孔的前后径、左右径和面积.采用配对t检验分别比较耻骨厚度、后角大小、盆膈裂孔前后径、左右径、面积差异.结果70例未育女性患者在静息期、张力期和缩肛期3种不同状态下,盆膈裂孔的形态以及内部解剖结构无明显变化,而裂孔大小以及耻骨厚度和后角大小发生较明显改变:静息期、张力期和缩肛期测得耻骨厚度分别为(6.64±0.73)mm、(6.48±0.12)mm和(6.89±0.25)mm,耻骨后角分别为(64.81±8.27)°、(71.96±9.36)°和(69.94±7.88)°,盆膈裂孔前后径分别为(4.29±0.67)cm、(4.54±0.79)cm和(4.01±0.85)cm,盆膈裂孔左右径分别为(3.70±0.61)cm、(3.96±0.65)cm和(3.47±0.49)cm,盆膈裂孔面积分别为(11.25±2.56)cm2、(14.48±4.51)cm2和(9.23±2.53)cm2.与静息期相比,张力期耻骨变薄,后角变大,盆膈裂孔前后径、左右径及面积变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6、-3.58、-2.91、-3.12、-5.07,P均<0.001);与静息期相比,缩肛期耻骨变厚,后角变大,盆膈裂孔前后径、左右径及面积变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1、-2.70、3.88、3.21、4.39,P均<0.001).结论三维超声可动态观察不同状态下盆膈裂孔和耻骨的形态学改变,是观察女性盆底形态学改变的最佳影像学方法之一.

  • 标签: 成像 三维 超声检查 骨盆底 女(雌)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切开引流加挂线术治疗坐骨直窝脓肿的疗效。方法将180例坐骨直窝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引流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切开引流加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间一次性治愈率、创口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比较术后1、3、7天两组患者间觉模拟评分(VAS)差异。结果察组患者一次性治愈率现在高于对照组,创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漏气漏夜和肛管锁眼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3、7天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开引流加挂线术伤口愈合快,治愈率高,还能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减轻术后疼痛,是治疗坐骨直窝脓肿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坐骨直肠窝脓肿 引流 挂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消肿化痈汤坐浴对坐骨直窝脓肿术后创口愈合的临床效果。  方法 于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对本院进行坐骨直窝脓肿引流术的患者进行术后临床治疗研究,根据排纳标准随机选取6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不同临床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n=30)进行高锰酸钾稀释溶液坐浴并应用无菌凡士林纱条进行填塞,实验组(n=30)进行消肿化痈汤坐浴联合藻酸盐敷料辅助换药进行治疗。于治疗前观察患者术后创口的疼痛、水肿与渗出情况,并于治疗后测定患者的术后创口疼痛、水肿、渗出情况,进行疗效评价,采用统计学分析方式处理研究数据,对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讨论分析。结果 根据住院时间比较结果,可见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性(P

  • 标签: 消肿化痈汤 坐骨直肠窝脓肿 术后创口愈合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耻骨孔的解剖概念在股疝无张力修补中的应用。方法采集我院1999年10月至2010年2月使用聚丙烯网塞及平片治疗的股疝患者50例,经腹股沟入路,将疝及内容物还纳后,将网塞充分展平,修补耻骨孔,而不是封堵股环,保持股环的旷置状态,将平片放置于腹横筋膜浅面。结果50例患者均术程顺利,恢复良好,随访6个月至5年,无复发。结论采用修复耻骨孔、旷置股环的手术方式可以恢复局部正常解剖,同时可以避免压迫股静脉。

  • 标签: 疝修补术 耻骨肌孔
  • 简介:耻骨炎,又称非化脓性耻骨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发生于耻骨联合区的非化脓性病变,因其发生于耻骨联合处,故又称为耻骨联合骨软骨炎或耻骨联合关节炎。表现为耻骨联合和耻骨支处疼痛,病情可延续数年,最终多可自愈。从目前的资料看,耻骨炎易发于足球、竞走、短跑、跨栏、三级跳远、举重、击剑、网球、羽毛球、排球等运动项目。

  • 标签: 耻骨联合 耻骨支 运动项目 骨软骨炎 运动强度 附着点
  • 简介:经腹腔镜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术后麻木疼痛少,已成为当前主流术式。然而资料统计显示腹腔镜疝修补术没有使并发症和复发得到彻底消除。通过分析腹膜前间隙耻骨孔区域的膜解剖平面结构,得出当前3D塑形补片可能存在的缺陷,并尝试提出改进补片设计的方案。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腹腔镜 肌耻骨孔 膜解剖平面
  • 简介:目的:观察蛋黄油纱条外敷配合He-Ne激光照射促进坐骨直窝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78例单侧坐骨直窝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行肛周脓肿根治术,观察组术后创面换药用蛋黄油纱条外敷配合He-Ne激光照射促进其愈合,对照组术后创面换药单用凡士林纱条外敷。比较两组术后的创面愈合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肉芽生长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8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4和28天观察组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骨直窝脓肿术后创面愈合采用蛋黄油纱条外敷配合He-Ne激光照射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创面愈合,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费用。

  • 标签: 坐骨直肠窝脓肿 蛋黄油纱条 HE-NE激光 创面愈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肛提锻炼对直肠手术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50例直肠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肛提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效果。结果研究组在实施肛提锻炼后直肠手术患者直肠最大耐受容量、直肠顺应性、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提锻炼能够显著提高直肠手术患者排便功能,有助于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肛提肌锻炼 直肠手术 排便功能 肛管静息压 肛管收缩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妊娠合并耻骨联合分离发病的原因、症状表现和治疗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9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妊娠耻骨联合分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50例妊娠合并耻骨联合分离患者中32例实施剖宫产,18例实施生理产,通过积极护理干预,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减轻,症状消失时间为14天-3个月。结论经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在妊娠晚期、产时和产后不同时期均可发生耻骨联合分离,在临床中可借助于B超以及临床表现确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和护理干预,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 标签: 妊娠 临床 耻骨联合分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耻骨联合分离症是指发生在妊娠后期或产后的孕产妇特发的耻骨联合非细菌性炎症,局部不红不肿也无发热等炎性表现,但由于疼痛及功能障碍,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常用的疗法是紧束髋部达数周或更长时间。这一方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别一方面也给孕产妇的生活带来不便。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有利用早期及时的治疗,需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寻找更有效及简便的方法。

  • 标签: 耻骨联合分离症 孕产妇 临床分析 非细菌性炎症 妊娠后期 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前路重建钢板手术固定对严重骶髂关节脱位合并耻骨联合分离/耻骨上下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骶髂关节脱位合并耻骨联合分离/耻骨上下支骨折患者行前侧入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固定。结果11例患者获随访,随访5~24个月,平均12个月。患者均恢复日常工作和生活。结论应用重建钢板固定治疗骶髂关节脱位合并耻骨联合分离/耻骨上下支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应用前景。

  • 标签: 骨盆骨折 耻骨联合分离 骶髂关节 骨折固定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