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流感季节1例重症肺炎患者的诊疗经过,经病原学分离培养、药敏试验及相关基因学检测,最终考虑为乙型流感病毒合并社区获得性耐西林金黄葡萄球菌感染,流感流行季节需高度警惕耐西林金黄葡萄球菌重症肺炎的发生。

  • 标签: 乙型流感病毒 CA-MRSA 重症肺炎 SCCmec基因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某医院中不同来源耐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RSA)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明确上海某医院MRSA的流行特点。方法收集上海市某二医院2017—2018年期间72株MRSA,综合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方法对MRSA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结果72株MRSA中,46株分离自临床病例,26株分离自医院环境。46株临床分离菌株包括33株社区获得性MRSA(CA-MRSA),以及13株医院获得性MRSA(HA-MRSA),且来自医院的不同的病区。感染MRSA的住院患者所在科室以老年科(34.8%,16株)、内科(26.1%,12株)和外科(26.1%,12株)为主。MLST分型结果显示,不同来源MRSA菌株的ST型差别较大,但ST764是不同来源的MRSA菌株的优势克隆群(40.3%,29株),且PFGE聚类结果显示12株不同来源的ST764型MRSA菌株具有较高的同源性(>90%)。结论ST764型MRSA可能在社区、医院及环境中存在播散,应持续监测MRSA及其变异情况。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耐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RSA)肺炎治疗中,应用万古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中选取我院在2020年1-12月间收治的64例老年MRSA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入院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利奈唑胺治疗,观察组予以万古霉素治疗;比较观察不同治疗药物干预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药物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数据统计,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且对比两组患者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MRSA肺炎治疗中,应用万古霉素治疗效果显著,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标签: 万古霉素 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疗效 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金黄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的耐药性现状。方法对195株金黄葡萄球菌和286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用VITEK-32和GPS-107药敏卡,GPI鉴定卡,API-Spath手工条鉴定细菌并测定其对药物的敏感性。应用胶乳凝集试验检测青霉素结合蛋白2a(PBP2a),同时用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检测耐西林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VRSA)和异质性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hetro-VRSA)。结果耐西林金黄葡萄球菌仪器法、PBP2a、纸片扩散法阳性率分别为72%、76%、68%,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西林仪器法、纸片扩散法(CNS)分别是78%、72%,PBP2a全部阴性。未检出VRSA和hetro-VRSA。结论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和四环素对耐西林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胶乳凝集试验检测PBP2a简便、快速、准确。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社区获得性耐西林金黄葡萄球菌(CA-MRSA)的感染率,明确其危险因素并评估金黄葡萄球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模式,以此推荐临床上疑似金黄葡萄球菌感染的最佳经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2008~2019年在以色列耶路撒冷Shaare Zedek医疗中心接受治疗的金黄葡萄球菌阳性患儿的医疗资料。将CA-MRSA感染患儿与西林敏感金黄葡萄球菌(CA-MSSA)感染患儿进行比较。结果研究共纳入620例患儿,其中CA-MRSA组有124例,MSSA组有496例。CA-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小(1~5岁)、女孩、阿拉伯民族且居住在东耶路撒冷。CA-MRSA的发病率在过去十年中有所增加,平均为11.2%。MSSA对克林霉素耐药性增加,而对苄啶-磺胺恶唑耐药性仍较低。结论耶路撒冷的CA-MRSA发病率不断升高,MSSA和MRSA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模式发生改变。持续监测CA-MRSA患病率和耐药性以优化疑似葡萄球菌感染的经验性治疗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金黄葡萄球菌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为该菌医院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ICU病房在2004年1月~12月临床分离的30株金黄葡萄球菌耐药性和遗传学分析。结果:30株金黄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呋南妥因全部敏感,对青霉素全部耐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棒酸、克林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唑啉、庆大霉素,西林耐药金黄葡萄球菌(MRSA)全部耐药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A)的耐药率分别为50.0%、64.3%、57.2%、71.70、50.0%、50.0%、28.6%;对左旋氧氟沙星、四环素、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和氟头孢,MRSA的耐药率分别为93.8%、81.3%、50.0%、6.3%和31.3%,MSSA的耐药率分别为57.2%、28.6%、7.2%、42.9%和21.4%。其PFGE图谱分为13个组(A~M型)。以A型(10株)、B型(6株)和C型(3株)为主。结论:ICU病房分离的金黄葡萄球菌耐药性比较严重。PFGE遗传学分析显示,ICU病房存在着同源菌的流行趋势,并与医院感染有关。ICU病房应采取多种措施以减少金黄葡萄球菌的医院感染及进行有效的治疗,防止其流行。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 分型 分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金黄葡萄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征,比较耐西林葡萄球菌MRSA和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对15种抗生素药敏结果并监测MRSA检出率的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staph细菌鉴定板条及K-B法药敏试验检测77株金黄葡萄球菌对1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77株金黄葡萄球菌中MRSA51例占66%是呈现多重耐药仅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复方新诺明三种抗菌素敏感。有三例只对万古、利奈唑胺两种药敏感。MRSA的分离最多是ICU、呼吸内科、外科。MSSA对大多数药物敏感性较好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对MRSA的监测防止耐药率提高。结果ICU、呼吸科、外科是前三位呈多重耐药趋势。金黄葡萄球菌是引起感染的重要致病菌,由于其致病性和亲和力及在医院分离率和耐药率备受关注。

  • 标签: MRSA MSSA 抗生素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医院住院患者呼吸道金黄葡萄球菌感染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的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帮助。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送检的合格的痰液、咽拭子及鼻拭子标本,去除同一患者重复分离的菌株,分析金黄葡萄球菌在呼吸道的感染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发展趋势。结果2013年—2015年共分离出654株金黄葡萄球菌,其中有85株因无明显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证据证明具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排除在本组统计数据之内。具有明显临床症状及有影像学证据,做出临床诊断的菌株有569株,其中耐西林金黄葡萄球菌阳性率为37.30%(212/569)。结论SA感染在呼吸道感染中占重要地位,以老年及婴幼儿为主,且SA耐药性愈发严重,应加强医院卫生管理,并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呼吸道感染 MASA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皮肤软组织感染金黄葡萄球菌的临床特点与耐药状况。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5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经感染部位标本培养及药敏试验,统计分析病原菌的耐药状况及其临床特点。结果本组185例患儿,经检测分离出金黄葡萄球菌107株,分离率为57.84%;107例患儿分别来自于儿科病房、儿童内科及新生儿科,所占比重分别为70.09%(75/107)、26.17%(28/107)、3.74%(4/107);感染部位以脐部、手指与脚趾甲沟、颈部等为主;金黄葡萄球菌耐药率超过50%的有青霉素、咔啶、氯霉素及红霉素,耐药率不足14%的有氨卡西林、苯唑西林、头孢唑林及万古霉素。结论儿童皮肤软组织感染金黄葡萄球菌,应根据耐药分析,选取适合的抗菌药物,以此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儿童 皮肤软组织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临床特点 耐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alicin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Halicin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通过摇菌培养和稀释菌落计数法检测Halicin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时间-杀菌曲线;通过微量棋盘稀释法检测Halicin与常用抗菌药物的联合抗菌作用;通过结晶紫染色法测定Halicin对金黄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抑制和清除作用;通过红细胞溶血试验初步检测Halicin对红细胞的毒性;最后,通过小鼠皮肤脓肿模型,取脓肿周围皮肤组织研磨稀释菌落计数。采用t检验比较Halicin的体内抗菌效果。结果Halicin对金黄葡萄球菌具有抑菌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为2~4 mg/L。Halicin 16 mg/L处理8 h后,金黄葡萄球菌平均菌落数下降5.5×106 CFU/ml(t=73,P<0.05),且呈现浓度依赖性。Halicin和氨苄西林联用时,表现为协同抗菌作用,其分级抑菌浓度指数为0.5。Halicin的浓度为4倍最低抑菌浓度时,可以有效抑制金黄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使其生物膜总量(A570)从(2.89±0.09)减少到(1.35±0.17)(t=11.12,P<0.05),但对已形成的生物膜无显著清除效果。Halicin对红细胞几乎无溶血活性,即使当Halicin的浓度为128 mg/L,其溶血率仍低于10%。体内实验表明,20 mg/kg Halicin可使细菌数量下降3.0×107 CFU/ml。结论Halicin对金黄葡萄球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且无明显的溶血毒性。

  • 标签: 葡萄球菌,金黄色 抑菌 分级抑菌浓度指数 生物膜 溶血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金黄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株遗传特征。方法选择时间段为2011—2017年我市的金黄葡萄球菌58株食物中毒株遗传特征进行分析。研究遗传表现,采用MLST检测技术研究金黄葡萄球菌的分子结构类型,利用ABCDE分析检测试剂盒完成对金黄葡萄球菌以及葡萄球菌肠毒素的分离。进行药敏试验,研究金黄葡萄球菌耐药以及药敏特性。结果检测金黄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株敏感度、耐药性、抗生药物使用特点,了解到金黄葡萄球菌在食物中毒中发生频率较高,其它葡萄球菌株所占的比重较小。结论对金黄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株遗传特征进行溯源分析,对找准药敏性高的药物有很大的帮助。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物中毒 遗传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烧伤患者感染金黄葡萄球菌的分离率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对我院2005年以来75例烧伤患者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的金黄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并进行药敏分析。

  • 标签: 烧伤患者 金黄色葡萄球菌 药敏分析
  • 简介:研究金黄葡萄球菌感染对小鼠致病机制的研究,将120只C57BLSPF级小鼠平均分成两个小组,其中Ⅰ组小鼠正常接种金黄葡萄球菌标准株,Ⅱ组接种小鼠金黄葡萄球菌分离株,确定小鼠感染后,每隔3h观察一次,整体观察时间为14天.通过以上结果表明,两组C57BL小鼠分别皮下腹部接种金黄葡萄球菌标准株以及小鼠金黄葡萄球菌分离株之后,两个菌种均可以导致C57BL小鼠死亡,但是两者的致死小鼠的周期不尽相同,首先小鼠分别皮下腹部接种金黄葡萄球菌标准株的死亡周期为6天,而小鼠分别皮下腹部接种小鼠金黄葡萄球菌分离株的死亡周期为4天,表明金黄葡萄球菌分离株的毒性比金黄葡萄球菌标准株要强.这对后期人工接种该类疫苗之后出现的反应症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依据.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致病性 小鼠
  • 简介:目的探讨测定金黄葡萄球菌抗体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用血清做试管定量凝集反应测定其效价.结果以1∶80以上作为阳性,测定120例阳性标本中阳性率,细菌诊断组为93.3%.正常对照组82例金黄葡萄球菌抗体检测,阳性率为9.33%.结论金黄葡萄球菌抗体测定具有快速、检出率高,有较好的病原学辅助诊断作用.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体 检测 细菌培养 诊断
  • 简介:目的:研究食品中金黄葡萄球菌定量检测方法。方法:比较Baird—Parker平板、显色培养基A、显色培养基B、PetrifilmTM测试片等4种计数方法的生长率、选择性、检出限及人工污染食品的检验效果。结果:金黄葡萄球菌在显色培养基A上的生长率最高,PetrifilmTM测试片的选择性最强,4种计数方法的检出限相当,检出结果与实际含菌量无显著差异。结论:选择显色培养基作为日常检验的辅助手段可大大提高检测灵敏度、缩短检验周期、节约检验成本,值得在日常检验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定量检测方法 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