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该院儿童患者分离的金黄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SA)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布,为儿童抗生素选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微生物室分离的金葡菌共174株,分析其标本来源及耐药性;采用PCR检测耐药基因ermA、ermC、aac(6')/ aph(2'')、aph(3')-III和ant4'的阳性率。结果 174株金葡菌主要来源于分泌物和痰液;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77.31%、73.95%,对庆大霉素、四环素的敏感率为95.80%、84.03%,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耐药率为97.48%、67.23%,对其他敏感率均在95%以上;ermA、ermC、aac(6')/ aph(2'')、aph(3')-III和ant4'的检出率分别为68.91%、60.50%、64.71%、35.29%和6.72%。结论 儿童分离的金葡菌对大环内酯类及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对庆大霉素、四环素的敏感率高,耐西林金葡菌(MRSA)耐药基因携带率明显高于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P<0.05),耐药基因以aac(6')/ aph(2'')、ermA和ermC为主。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 耐药性 基因 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耐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情况。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8年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协作组(ISPED)11家医院住院的452例MRSA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分离菌株药物敏感性。分析患儿一般情况、高危因素、抗菌药物治疗、预后,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感染型别的临床疾病、实验室检查结果差别,不同感染型别抗菌药物敏感性差异。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452例患儿中男264例、女188例,年龄为2日龄~17岁,其中≤1岁233例(51.5%)、>1~3岁79例(17.5%)、>3~5岁29例(6.4%)、>5~10岁65例(14.4%)、>10岁组46例(10.2%)。发病月份较多的为12月份(55例,12.2%)、2月份(47例,10.4%)、11月份(46例,10.2%)、1月份(45例,10.0%)、3月份(40例,8.8%)。社区获得性MRSA 335例(74.1%),医院获得性MRSA 117例(25.9%)。174例(38.5%)患儿存在基础疾病或长期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使用史。209例(46.2%)患儿本次住院接受医疗侵入置管。182例(40.3%)患儿入院前3个月有β内酰胺类、糖肽类、大环内酯类、碳青霉烯类、噁唑酮类、磺胺类等抗菌药物使用史。临床疾病以肺炎最常见(203例),然后依次为皮肤软组织感染(133例)、脓毒血症(92例)、深部组织脓肿(42例)、骨髓炎(40例)、化脓性关节炎(26例)、化脓性脑膜炎(10例)等。≤1岁组患儿肺炎的比例高于>1~3岁组、>3~5岁组、>5~10岁组、>10岁组[57.5%(134/233)比30.4%(24/79)、31.0%(9/29)、38.5%(25/65)、23.9%(11/46),χ2=17.374、7.293、7.410、17.373,P均<0.01]。社区获得性MRSA感染所致皮肤软组织感染比例高于医院获得性MRSA[33.4%(112/335)比17.9%(21/117),χ2=10.010,P=0.002],而所致肺炎比例则低[42.1%(141/335)比53.0%(62/117),χ2=4.166,P=0.041]。≤1岁组入院后首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高于>1岁患儿[(15±8)×109/L比(13±7)×109/L,t=2.697, P=0.007],而≤1岁组C反应蛋白低于>1~3岁组、>5~10岁组和>10岁组[8.00(0.04~194.00)比17.00(0.50~316.00)、15.20(0.23~312.00)、21.79(0.13~219.00)mg/L,Z=3.207、2.044、2.513, P均<0.05],降钙素原在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治疗,治愈131例,好转278例,未愈21例,死亡12例,放弃10例。452株MRSA菌株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100.0%敏感,对青霉素100.0%耐药,红霉素耐药率为85.0%(375/441)、克林霉素为67.7%(294/434)、复方磺胺类为5.9%(23/391)、左氧氟沙星为4.5%(19/423)、庆大霉素为3.2%(14/438)、利福平为1.8%(8/440)、米诺环素为1.1%(1/91)。社区获得性MRSA及医院获得性MRSA两组间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儿童MRSA感染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好发季节为冬春季节,并以社区获得为主。临床疾病以肺炎、皮肤软组织感染、脓毒血症较多见。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的MRSA菌株。MRSA对复方磺胺类、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利福平、米诺环素普遍敏感,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高。临床医生需根据患儿临床特征及药敏情况,积极有效抗感染治疗,改善MRSA感染患儿临床预后。

  • 标签: 抗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疾病特征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万古霉素治疗耐西林金黄葡萄球菌肺炎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50例耐西林金黄葡萄球菌感染的肺炎老年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瓦按古霉素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没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部分患者中出现了血小板减少的情况,研究组未出现;研究组部分患者有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情况,对照组未出现。结论万古霉素治疗耐西林金黄葡萄球菌肺炎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血小板发生减少的几率较小,但同时具有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风险发生,应当注意警惕。

  • 标签: 万古霉素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
  • 简介:摘要研究金黄葡萄球菌尤其是耐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RsA)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有效控制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我中心MRsA的分离率及耐药率均较高,MRSA表现为多重耐药性,应注意合理选用杭生素治疗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和控制好院内感染。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感染 耐药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及时追查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查清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来源,为临床用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根据GB789.4-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4789.10-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葡萄球菌检验》、GB4789.30-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检验》和GB4789.14-2014《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孢杆菌检验》1的方法和有关的参考资料,对可疑食品进行致病性肠道杆菌、球菌检验。结果经培养鉴定,从食品荷叶饼夹肉及2名患者呕吐物中检出金黄葡萄球菌,并进行了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3株致病菌产肠毒素检测均为阳性。结论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及流行病学调查,这是一起由荷叶饼夹肉受金黄葡萄球菌污染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检测 食物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黄葡萄球菌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24例该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4例患儿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预后良好。结论金黄葡萄球菌肺炎病应采用早期应用敏感抗菌素是治疗该病成功关键。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患者 临床
  • 简介:摘要金黄葡萄球菌属于葡萄球菌属,是一种重要的病原菌,是典型的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抵抗力。金黄葡萄球菌营养要求不高,且有高度的耐盐性,容易污染肉类、水产品、乳品等食品,在世界各个国家中,由金黄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均占较大比例。金黄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定量检测方法 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近5年临床金黄葡萄球菌感染的分布和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微生物鉴定及K-B法和Etest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药敏结果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5年共收集到316株金黄葡萄球菌,住院患者占287株(88.6%),来自门诊患者占29株(11.4%)。其中MRSA占192株(60.8%)。住院分离菌株主要来源科室为ICU占32.3%(102/316),其次是神经外科、骨外科和呼吸内科,分别占26.9%(85/316)、18.4%(58/316)和10.1%(32/316)。主要标本来源为呼吸道标本(痰、灌洗液)占48.1%(152/316),伤口、脓液等各类分泌物占36.7%(116/316)。MRSA多重耐药性严重,对多数所测药物的耐药率高于70%,MSSA对多数药物的耐药率低于40%。本次调未发现利奈唑胺耐药和万古霉素不敏感金黄葡萄球菌。结论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对金黄葡萄球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应重视微生物标本的送检和MRSA的主动监测,临床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菌药物 分布 耐药性
  • 简介:目的研究金葡菌耐药基因及致病因子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Ⅰ(TSST-Ⅰ)基因和杀白细胞毒素(PVL)基因的分布特征。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74株金葡菌,PCR法检测毒素基因TSST-Ⅰ、PVL和mecA耐药基因。结果74株金葡菌PCR法对其行mecA基因检测,检出率为55.4%(41/74)。PVL阳性菌株的分离率为29.7%(22/74),PVL阳性的MRSA为15株(15/41,36.6%),PVL阳性的MSSA为7株(7/33,2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ST-Ⅰ基因检出率为6.8%,MSSA中未检出TSST-Ⅰ基因。结论MRSA呈多重耐药性,易造成医院内暴发流行,携带PVL和TSST-Ⅰ的金葡菌其致病力更强,应加强医院感染控制,防止其播散流行。

  • 标签: 金葡菌 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Ⅰ基因 杀白细胞毒素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近3年来住院患者金黄葡萄球菌的感染现状和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临床各类送检标本中金黄葡萄球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性特点,统计所得到的各项数据。结果3年来共分离金黄葡萄球茵460株,分别来源于痰液(42.60%)、伤口分泌物(26.27%)、体液(15.32%);药敏结果显示,金黄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较高耐药率,但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对糖肽类抗菌药物和新型抗菌药物利奈唑胺敏感率为100%;同时检出菌株有逐年增高趋势。结论金黄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显示多药耐药,医院应切实进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延缓金黄葡萄球菌临床耐药株的增长。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茵医院感染耐药性
  • 简介:摘要金黄葡萄球菌又称为SA,为临床中感染率较高的致病菌,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具有高发病率,且传播迅速,促使治疗的难度升高。SA可以产生生物膜、凝集因子、肠毒素各种外毒素等多种致病因子,可诱导生成修饰酶,通过将药物的作用靶点进行改正,从而促使细胞壁通透性下降,导致各类结构不同的抗生素产生程度各异的耐药性。本研究就对于金黄葡萄球菌耐药机制及致病因素、机制进行综述,具体综述如下

  • 标签: SA 耐药机制 致病机制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金黄葡萄球菌(金葡菌)临床分离株耐药特征并探讨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应用BDphoenixTM100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检测,应用Whonet5.6软件和SPSS19.0软件对细菌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6月—2016年5月本院共收集金葡菌141株,其中社区感染株占67.4%,医院感染株占32.6%。金葡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98.6%,MRSA检出率56.0%,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60.0%,对高水平莫匹罗星耐药率1.4%,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四环素、利福平、复方新诺明耐药率<30%,对夫西地酸、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替考拉宁耐药率为0。医院感染株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利福平耐药率高于社区感染株(P<0.05)。结论本院金葡菌MRAS检出率较高,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株耐药性存在差异,加强护理人员无菌操作及手卫生意识,避免MRSA播散。

  • 标签: 细菌耐药性监测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多重耐药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盐酸美金刚(memantine hydrochloride, MEM)促进中性粒细胞对耐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的杀菌作用并探索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MEM与感染MRSA的中性粒细胞共孵育4 h后,取适量菌液涂LB平板培养、计数;收集共孵育后的中性粒细胞检测活性生成和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释放情况。建立小鼠MRSA感染模型,给予或不给予MEM处理,收集血液、脾脏、肾脏进行菌落计数及血液中的降钙素原检测。MRSA感染小鼠后,腹腔注射MEM或PBS,记录48 h小鼠存活率,绘制生存曲线。结果与未加MEM组相比,MEM处理后的混合培养液中MRSA数量显著减少,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MRSA的存活数随着MEM浓度的升高而减少。此外,MEM能显著促进中性粒细胞产生活性以及胞外诱捕网的形成。动物实验显示,MEM组小鼠血清降钙素原浓度显著降低,血液及脏器中的载菌量显著降低,48 h小鼠存活率较PBS组显著升高。结论MEM能显著增强中性粒细胞对MRSA的杀菌作用,其机制可能是MEM促进了中性粒细胞活性和胞外诱捕网的产生。

  • 标签: 盐酸美金刚 中性粒细胞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活性氧 胞外诱捕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耐西林金黄葡萄球菌感染性皮肤脓肿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耐西林金黄葡萄球菌感染性皮肤脓肿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凡士林油纱填塞引流换药方案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换药方案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对比观察2组皮肤脓肿腔隙闭合情况,并定期行脓液细菌培养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检测,观察创面感染控制情况。结果共纳入68例耐西林金黄葡萄球菌感染性皮肤脓肿患者,男43例,女25例,年龄(47.66±15.71)岁。对照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46.96±16.23)岁;试验组34例,男23例,女11例,年龄(48.35±15.18)岁。皮肤脓肿腔隙闭合时间,对照组为(27.79±1.97) d,试验组为(15.74±1.31) d;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测由耐西林金黄葡萄球菌至无致病性细菌生长的时间,对照组为(18.65±1.47) d,试验组为(9.76±1.28) 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西林金黄葡萄球菌感染性皮肤脓肿切开清创,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换药治疗,通过主动充分引流脓液,改变致病性细菌繁殖生长微环境,促进腔隙内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可更有效控制耐西林金黄葡萄球菌感染,促进皮肤脓肿腔隙闭合,缩短临床治疗周期。

  • 标签: 负压 封闭引流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皮肤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RNA-seq)分析小檗碱对耐西林金黄葡萄球菌USA300基因组表达谱的影响,研究小檗碱对耐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RSA)的抑菌机制。方法基础研究。本研究使用标准菌株USA300,该菌株为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蓝乐夫课题组2019年所赠送。用1/2最低抑菌浓度(MIC)(64 mg/L)和1/8MIC(16 mg/L)浓度的小檗碱处理和无小檗碱处理耐西林金黄葡萄球菌USA300,分析USA300差异基因表达情况。将差异基因筛选条件设为:P值<0.05,且差异倍数>2。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测序结果发现,高浓度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共有754个差异基因表达,其中上调基因主要为lukD、lukE、ssaA等,下调基因主要为lukF-PV、lukS-PV、clfA、splB~splF、sspA等;低浓度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仅有19个差异基因表达,其中上调基因为speG、scpB、rpsQ等,下调基因为betA、bccT等。结论本研究USA300转录组基因表达情况,了解经小檗碱作用后差异基因表达情况,推测小檗碱主要通过调控细菌细胞壁水解功能、白细胞毒素及其他毒力因子的表达发挥对MRSA的抑菌作用。

  • 标签: 小檗碱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序列分析 RNA 基因表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