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采取持续质量改进的影响。方法:在2021年1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分析管理前后病理标本管理质量及医师满意率。结果:实施后满意率为100.00%,高于实施前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手术室 病理标本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与经辅助切口取标本手术的中长期疗效。方法采用倾向评分匹配研究方法。纳入病理诊断为直肠腺癌、术前影像评估为T1~3期且体质指数<28 kg/m2的患者,排除行局部切除术或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同时性多原发癌、术前存在肿瘤致肠道梗阻或穿孔、术前接受新辅助放疗或不适于行腹腔镜手术者。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264例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资料被纳入本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NOSES组(52例)和经辅助切口取标本手术组(辅助切口组,212例)。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初始数据进行1∶1匹配,最终获得两组病例各46例。比较两组2年无病生存情况、手术及围手术期情况。结果倾向评分匹配后,NOSES组和辅助切口组的肿瘤短径分别为(2.9±0.8)cm和(3.1±1.0)cm(t=0.842,P=0.402),两组其他基线资料也均具有可比性(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OSES组的术后首次恢复排气时间[2(1~6)d比3(1~6)d,Z=-3.035,P=0.002]及首次恢复流食时间[3(1~6)d比3(2~7)d,Z=-2.587,P=0.010]均早于辅助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辅助切口组相比,NOSES组术后疼痛评分更低[3(2~5)分比4(3~7)分,Z=-5.477,P<0.001],美容评分更高[8(6~9)分比7(5~8)分,Z=-6.329,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OSES组的远切缘距离长于辅助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1.2)cm比(2.9±1.4)cm,t=3.287,P<0.001]。两组近切缘距离、收获淋巴结数和环周切缘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2年,NOSES组和辅助切口组的2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3.5%和8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6)。结论NOSES的中长期疗效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当;NOSES具有切口更加美观、术后疼痛更轻、恢复更快的优势,更符合微创理念。

  • 标签: 直肠肿瘤 腹腔镜技术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预后
  • 简介:摘要A族β-溶血性链球菌(酿脓链球菌,GAS)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敏感。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始终未设定GAS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中介和耐药的折点,并且推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作为治疗GAS感染的一线药物。然而,却有不少报道中出现GAS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中介率、耐药率,且大多来自国内研究和国内主要耐药监测网。回顾国内外GAS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所谓“中介”或“耐药”的报道,发现存在诸多疑问,如这些菌株并非真正的“耐药”,而是否真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敏感,而青霉素敏感性降低菌株是否携带青霉素结合蛋白2X突变基因,这些疑问均未得到确切证实。通过本文,以期广大临床医生、药学和微生物学工作者关注GAS及其耐药问题。

  • 标签: A族溶血性链球菌 β内酰胺类 抗菌药 耐药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光疗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的疗效分析及护理。方法:收集本院于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AB0溶血患儿的临床病例以及基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选取其中的40例患儿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治疗的方法不一样将选取的患儿行分组对比讨论,组别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儿人数20例,对照组给予患儿单纯光疗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患儿治疗成果上添加丙种球蛋白治疗方法,最终将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满意度进行有效比对。结果:据显示,试验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最终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存在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的有效率明显超出对照组,差异很明显,可进行研究(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新生儿ABO溶血过程中,采用丙种球蛋白+光疗治疗临床效果极为凸显,患儿住院时间有效缩短,各项指标明显持衡,且加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更好的巩固了临床效果,临床研究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光疗治疗 护理满意度 新生儿ABO溶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在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治疗中所发挥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0年1月~2021年2月诊治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30例进行治疗,患儿均采用换血治疗,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例,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和家属护理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家属护理满意度高,组间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换血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非ABO血型系统发生的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 )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妊娠前产妇血清不规则抗体检测,得出不规则抗体在不同血型系统出现频率,分析分娩时血清不规则抗体效价及不规则抗体具体IgG/IgM类型,以及IgG型不规则抗体的免疫球蛋白分型,得出非ABO系统血型系统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与母婴血型不合产生的不规则抗体之间的关联。方法新生儿溶血病检测标本选择分娩时脐血,热放散结合微柱凝胶法进行溶血三项试验,确定是否发生新生儿溶血病。分娩前孕产妇进行不规则抗体试验检测,不规则抗体初筛试验检测阳性产妇,进行不规则抗体免疫球蛋白IgG/IgM类型,IgG效价水平测定。结果35例不规则抗体阳性中发生新生儿溶血病23例,阳性率65.7%。Rh血型系统发生HDN的21例产妇不规则抗体类型以IgG型抗体为主,占80.8%(21/26);Rh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阳性发生HDN的产妇,血清免疫球蛋白分型以IgG1亚型为主。结论ABO血型之外常见的7种血型系统中,Rh血型系统发生HDN比例为80.8%(21/26),高于其他血型系统。分娩非ABO血型系统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产妇,不规则抗体以IgG型抗体为主,免疫球蛋白分型中以IgG1亚型为主。

  • 标签: Rh血型 新生儿溶血病 免疫球蛋白亚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血清IgG抗-A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造成尿、粪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系列影响因素,并研究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方法:将我院2017年05月~2020年04月检验科200份尿液标本以及200份粪便标本数字奇偶法分组;干预组(尿液标本100份以及粪便标本100份):采用持续质量管理方式完成检验干预;常规组(尿液标本100份以及粪便标本100份):采用常规方式完成检验干预;就两组标本检验合格率展开对比,并就各组标本检验不合格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就两组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进行分析,主要集中于采样量不足、标本污染、信息不符、申请医嘱缺失几方面,以采样量不足占有最高比例;对于干预组检验标本,尿液标本以及粪便标本合格分别为95份(95.00%)和97份(97.00%);对于常规组检验标本,尿液标本以及粪便标本合格分别为81份(81.00%)和80份(80.00%);干预组尿液标本检验合格率(95.00%)以及粪便标本检验合格率(97.00%)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尿液标本检验合格率(81.00%)以及粪便标本检验合格率(80.00%)(P

  • 标签: 尿 粪便常规检验 标本不合格 因素分析 持续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新辅助化疗、新辅助靶向治疗及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后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评估。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20年3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接受新辅助治疗后手术切除肺癌标本113例。分析并比较90例[腺癌26例,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64例]新辅助化疗患者(化疗组)、13例(腺癌13例)新辅助靶向治疗患者(靶向组)及10例(腺癌4例,鳞癌6例)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患者(免疫联合化疗组)手术切除标本的肿瘤消退反应组织学特征(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胆固醇裂隙、泡沫细胞聚集、反应性肉芽肿及间质胶原纤维形成)的差异及病理缓解[明显病理缓解(MPR)及完全病理缓解(PCR)]状况。结果化疗组非小细胞肺癌、靶向组肺腺癌及免疫联合化疗组非小细胞肺癌均可见残存肿瘤细胞发生退行性变,异型性增加,肿瘤床内见不同程度的坏死、泡沫细胞聚集、胆固醇裂隙、炎性细胞浸润、反应性肉芽肿及间质胶原纤维形成。化疗组、靶向组及免疫联合化疗组三者之间肿瘤消退反应组织学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靶向组及免疫联合化疗组坏死所占的百分比最高10%及20%,而化疗组高达80%;1例免疫联合化疗组肺腺癌出现肿瘤消退床;免疫联合化疗组肿瘤床旁的非肿瘤肺实质内可有明显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及淋巴滤泡的形成。化疗组肺腺癌及鳞癌MPR率分别为35%(9/26)及64%(41/64);靶向组MPR比例为2/13;免疫联合化疗组肺腺癌及鳞癌MPR比例分别为2/4及2/6。化疗组肺腺癌及鳞癌PCR率分别为11%(3/26)及3%(2/64);靶向组PCR比例0/13;免疫联合化疗组肺腺癌及鳞癌PCR比例分别为0/4及1/6。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不同的新辅助治疗方式引起组织病理学变化存在形式及程度上的差异,化疗组可见较多的坏死,免疫联合化疗组可出现消退床,免疫联合化疗组肿瘤床旁的非肿瘤肺实质内可有明显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及淋巴滤泡的形成。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肿瘤辅助疗法 缓解诱导
  • 作者: 吕鉴可 杨壹羚 付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05
  • 出处:《中华肿瘤杂志》 2021年第08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病理研究室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病理学重点学科 教育部乳腺癌防治研究创新团队 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乳腺癌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00060
  • 简介:摘要保乳手术是早期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保乳手术标本的病理取材、安全切缘的病理诊断至关重要。目前,关于保乳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取材方法和癌阴性切缘诊断标准尚未统一。通过与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保乳手术标本取材和诊断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病理科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标本的病理取材和诊断方法,旨在从病理角度探讨如何准确反映保乳手术切缘的情况,为保乳手术的成功保驾护航。

  • 标签: 乳腺肿瘤 保乳手术 取材方法 切缘评估
  • 作者: 吕鉴可 杨壹羚 付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肿瘤杂志》 2021年第08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病理研究室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病理学重点学科 教育部乳腺癌防治研究创新团队 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乳腺癌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00060
  • 简介:摘要保乳手术是早期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保乳手术标本的病理取材、安全切缘的病理诊断至关重要。目前,关于保乳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取材方法和癌阴性切缘诊断标准尚未统一。通过与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保乳手术标本取材和诊断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病理科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标本的病理取材和诊断方法,旨在从病理角度探讨如何准确反映保乳手术切缘的情况,为保乳手术的成功保驾护航。

  • 标签: 乳腺肿瘤 保乳手术 取材方法 切缘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实施微生物标本检验以及细菌耐药性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采集的150例临床微生物标本进行干预研究;合理展开细菌耐药性监测以及微生物标本检验操作,就获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念珠菌阳性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上海市26家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COPD急性加重住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将下呼吸道标本念珠菌阳性的502例患者设定为试验组,将下呼吸道标本真菌阴性的304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对念珠菌阳性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1)念珠菌构成比以白色念珠菌居第一位,所占比例为85.48%;光滑念珠菌第二位,所占比例为7.66%;其次为热带念珠菌和酵母样菌,所占比例分别为2.82%和2.62%;最后为近平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所占比例分别为1.01%和0.40%。(2)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后发现,试验组患者年龄、入院时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呼吸困难量表评分、吸烟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VC、合并哮喘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脑卒中、按需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吸入糖皮质激素(ICS)、ICS/LABA、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使用天数、住院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氢离子浓度指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动脉血氧分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发现,年龄>70岁、入院次数>4次、按需吸入SABA、吸入LABA、ICS、ICS/LABA、住院时间>30 d以及住ICU时间>25 d为AECOPD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念珠菌阳性的危险因素。结论AECOPD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念珠菌阳性危险因素主要为年龄>70岁、入院次数>4次、按需吸入SABA、吸入LABA、ICS、ICS/LABA、住院时间>30 d以及住ICU时间>25 d,下呼吸道念珠菌定植的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危险因素 急性加重 念珠菌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种多功能腹膜透析标本装置盒,用于腹膜平衡试验(PET)和充分性标本的留取,方便临床使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12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肾脏内科拟行PET和透析充分性评估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多功能腹膜透析标本留取装置留取腹膜透析液标本及转运,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留取及转运标本。比较两组患者PET、充分性评估标本采集操作耗时、满意率、标本差错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共留取PET标本82次,对照组患者共留取PET标本80次,观察组标本采集耗时短于对照组,差错率低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5例患者共留取透析充分性标本158次,对照组45例患者共留取透析充分性标本161次。观察组标本采集耗时短于对照组,差错率低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功能腹膜透析标本留取装置同时具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和成本低廉的特点,节约了护理人员的操作时间,减少了操作运输失误,避免了标本污染,对临床腹膜转运功能和透析充分性评估及指导制定透析处方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腹膜平衡试验 透析充分性 多功能 标本装置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在采集核酸鼻咽拭子标本的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的核酸鼻咽拭子检测的80例受检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通过数字表法对全部受检者分组。其中采用常规护理的40例为A组,应用舒适护理的40例为B组,观察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核酸鼻咽拭子标本一次性采集成功率,B组高于A组(P<0.05);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率,B组优于A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在采集核酸鼻咽拭子标本的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有着极其显著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采集的成功率,增强受检者的满意度,有必要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核酸鼻咽拭子标本 质量控制 舒适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院内检验标本正确运送对实验前质量控制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0年12月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3月为实验组,从实验组和对照组中选取20000例检验标本,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标本检验管理方法,对于实验组采用院内检验标本正确运送管理模式,对两组标本检验合格率和检验不合格率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标本二次运转数量和差错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对照组10000例标本中,检验合格率为9340(93.40%),检验不合格率为660(6.60%),标本二次运转数量为325,差错发生率为430(4.30%)。实验组10000例标本中,检验合格率为9980(99.80%),检验不合格率为20(0.20%),标本二次运转数量为25,差错发生率为14(0.14%)。实验组检验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标本二次运转量和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院内检验标准正确运送,能够实现实验前质量的有效控制,提升检验合格率的同时,减少标本的二次运转和差错发生率,具有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院内检验标本 正确运送 实验前质量控制 作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品管圈在标本运送应用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签字率的具体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运送的标本3000例,其中2021年1月至3月为对照组,2021年4月至6月为实验组,每组1500例。全部采用相同的标本运送方法,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质量控制方法,对于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品管圈活动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标本签字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对照组1500例标本中,签字人数453例,未签字人数1047例,总签字率为30.20%。实验组1500例标本中,签字人数1445例,未签字人数55例,总签字率为96.33%。实验组标本签字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标准运送的过程中,合理的应用品管圈,可以全面提高签字效率,纠正标本运送中的未签字问题,实现整体标本签字率的有效提升,据有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标本运送 应用 品管圈 签字率 提高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目视管理在消化内镜中心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参与内镜中心治疗的4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标本管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采集病理标本法,观察组采用目视管理,比较两组的整理病理标本时间。结果:研究组整理病理标本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目视管理 消化内镜中心 病理标本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规范化采血操作流程在采集血液标本中的应用效果,探究规范化采血操作流程在采集血液标本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血常规检查者100例为对象,分为参照组、研究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管理,研究组应用规范化采血操作流程管理,对比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标本合格率高于参照组,差异P

  • 标签: 规范化采血操作流程 血液标本 满意度 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在分析前的相关影响因素及管理措施。方法:入选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中心机构接受血液生化检验的20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200例患者根据检验质量管理实施前后划分为两组。常规组不采取特殊管理措施。实验组根据分析前的常见问题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检验指标合格率。结果:实验组检验合格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检验分析前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于标本采集、送检、管理制度以及检验与医师之间的沟通,临床中需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强化分析前管理工作,保障检验可靠性,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生化检验标本 分析前 检验结果 准确性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