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唇裂鼻畸形手术成功率。方法术前、术后加强心理疏导及各项对症护理。结果88例唇裂鼻畸形手术患者均顺利通过围手术期。结论加强唇裂鼻畸形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心理疏导及对症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基础。

  • 标签:
  • 简介:【摘要】空预器主电机变频器PLC模块故障,引起其控制电源空开QF3跳闸,空预器主电机跳闸。而由于主、辅电机的就地/远方切换回路共用一个继电器K25,且此继电器控制电源取自QF3空开,QF3空开跳闸后K25继电器失电返回,辅电机远方启动回路不接通,辅电机连锁启动失败,最终导致空预器跳闸。

  • 标签: 空预器 变频器PLC模块 跳闸 原因 措施
  • 简介:摘要:因飞机空间限制,很多发动机和辅助动力装置需选用进气型进气道。本文以气动仿真技术,分别研究了稳压腔气动机理及特性、转接段气动优化方法,并对如何降低总压损失和进气畸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稳压腔和转接段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为进气型进气道结构选用提供了初步指导。

  • 标签: 进气道 进气畸变 总压损失 稳压腔 转接段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高速成长和不断创新,其形式正在向着以先进技术为核心的的企业竞争力不断发展。具有地方标志性的建筑设计不断增多,施工难度以及业主对于工程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在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地下室外墙的施工质量作为一个施工过程控制的重难点一直都备受关注,尤其是成型质量安全等方面,都是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外墙的渗漏风险。本文针对深基坑外墙支模技术的应用展开研究,分析深基坑外墙结构在实际施工作业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提出与之相对应的管理办法,避免出现支模结构加固效果不足的问题,希望可以为同领域工作者提供合理参考。

  • 标签: 深基坑 外墙 单侧支模 应用
  • 简介:摘要:因环境保护、工艺要求、能源危机和市场需求,各种新型换热器层出不穷,这些新型换热器在内部宏观和微观结构、换热介质以及设备材质方面与传统管壳式换热器均存在较大差异,原热工设计方法均已不再适用,需要设计新的热工试验来测定其实际换热性能,拟合验证新的热工设计方法。

  • 标签: 换热器 单侧换热系数 分离方法
  • 简介:摘要:要求不断的提高,在国家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要求下,一些传统的启动运行方式已经无法达到行业竞争与“双碳”目标的要求,只有采取低能耗、高效率的启动运行方式,才能是实现上述目标要求。包头铝业热电和华云热电厂经过充分研究论证,借鉴历史运行经验,在机组启动过程中,改变传统的双风机启动运行模式,可以采用风机运行启动模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实现机组平稳启动,降低厂用电耗,提高机组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

  • 标签: 节能 降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与探究在双额叶脑挫裂伤治疗中,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总结与探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方案实施效果以及优异性。方法:于2020.01-2020.12期间,纳入104例因双额叶脑挫裂伤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每组均纳入52例病人。治疗A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B组采用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方案。总结与探究2种治疗方案实施效果。结果:治疗A组治疗有效率为40/52(76.92%)与治疗B组治疗有效率51/52(98.08%)对照,构成比较低,两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单侧入路 显微手术 双侧额叶脑挫裂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髓核摘除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对2015年9月~2017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患者4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采用髓核摘除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有利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摘除单侧内固定椎间融合术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椎板开窗减压植骨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效果。方法通过抽签的方法抽取需要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1名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患者,安排其进行实施椎板开窗减压植骨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记录其治疗前和治疗后三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前后缘高度比、Cobb角以及伤椎楔变角度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三个月后,相比于治疗前,41名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前后缘高度比、Cobb角以及伤椎楔变角度均获得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实施椎板开窗减压植骨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腰椎爆裂骨折 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植骨 短节段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结核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组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植骨融合时间、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法(VAS)评价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术后6个月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价其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时,采用脊柱X线片、CT测量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计算术后伤椎高度矫正率、术后伤椎高度矫正丢失率、术后Cobb角矫正率、术后Cobb角矫正丢失率。结果两组植骨融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VAS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VAS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伤椎高度矫正丢失率、Cobb角矫正丢失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ODI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ODI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后路经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效果较好,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伤椎高度矫正丢失,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胸腰椎结核 经单侧椎弓根植骨 内固定 后路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辅助单边钉棒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我院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创TLIF辅助单边钉棒固定术式,比较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自我功能状态及腰椎功能,评价整体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各项改良Prolo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龄老年人下肢手术中采取腰麻和喉罩通气全麻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行下肢手术的高龄老人患者,年龄85—97岁,ASAⅡ--Ⅲ,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人,喉罩通气全麻组(R组)和腰麻组(S组)。R组选择静脉诱导后喉罩通气,静吸复合维持,而S组予以腰麻,取患侧卧,穿刺部位L2-3间隙,用25G的腰穿针刺入蛛网膜下隙,推注重比重混合药液3ml后,患侧卧位15min,调节手术床以控制麻醉平面在T10以下,待麻醉平面固定后平卧或摆放手术体位,开始手术。记录R组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即刻(T1)、喉罩置入后即刻(T2)、切皮时(T3)、拔出喉罩即刻(T4)、拔出喉罩后10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S组推药前(T0)、推药后5min(T1)、10min(T2)、15min(T3)、30min(T4)、45min(T5)的MAP、HR的变化及术中使用升压药情况。结果T0时两组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R组MAP、HR均较T0有明显改变(P<0.05),使用升压药例数多(P<0.05),S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腰麻在高龄老人下肢骨折复位术中的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优于喉罩通气全麻。

  • 标签: 单侧腰麻 喉罩通气全麻 高龄老人 下肢手术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臂外固定架结合简单内固定在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23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病例,分析评价经臂外固定架及简单内固定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全组病例术后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及严重钉道感染,根据Dienst提出的疗效评价标准[1],其中优14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为86.9%.结论臂外固定架结合简单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实用,术后腕关节功能影响小,是治疗此类复杂关节内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桡骨C型骨折 外固定架 简单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睾丸外伤后致对睾丸生精细胞损害及手术和药物干预的影响。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40只(230~250g)随机分为四组建立睾丸外伤动物模型。A组外伤模型组;B组手术组,右侧睾丸外伤6小时后手术清创;C组泼尼松干预组,外伤后给予泼尼松25mg/kg?d,连续两周;D组空白对照组。用TUNEL法检测睾丸生精细胞凋亡情况,并比较各组间生精细胞凋亡程度的差异性。结果1.外伤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HE染色片可见生精细胞层数减少,尤其是精原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手术清创缝合组和外伤模型组比较,可见生精细胞受损减轻。而应用泼尼松组和外伤模型组比较,发现无明显抑制生精细胞减少的作用,仍出现精原细胞等生精细胞层数减少。2.透射电镜凋亡细胞主要表现为线粒体和细胞核的改变,可见线粒体空泡变、髓样变、瘠断裂及凋亡小体形成等。3.外伤模型组和空白组对照可见生精细胞凋亡主要表现为精原细胞,精原细胞数量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大鼠睾丸挫裂伤可导致对睾丸生精细胞受损害而凋亡,生精细胞凋亡主要发生于精原细胞,细胞层数明显减少。2.早期手术清创缝合,清除失活的组织,缝合破裂的白膜可减少生精细胞的凋亡。3.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应用不能有效地防止生精细胞凋亡,而间质细胞的凋亡也有所增加。

  • 标签: 睾丸 外伤 凋亡 生精细胞 手术 药物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同期双膝关节置换和膝关节置换的临床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膝关节置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行同期双膝关节置换术和选择性膝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失血量为(410.3±39.6)m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失血量(156.2±47.5)ml(t=24.3084,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3d内的ΔHb为(40.9±11.6)g/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3d内的ΔHb(17.3±7.9)g/L(t=5.7329,P<0.01);观察组患者的ΔHct为(12.3±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ΔHct(8.1±2.4)%(t=6.7377,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的ROM为(117.8±3.5)°,膝关节屈曲挛缩度为(0.5±0.0)°,HSS评分为(92.5±14.7)分,均较术前ROM(85.5±13.6)°、膝关节屈曲挛缩度(12.8±5.0)°及HSS评分(55.1±20.6)分均明显改善(t=13.6073、10.0324、8.7431,P<0.01),对照组患者术后的ROM为(118.3±2.9)°,膝关节屈曲挛缩度为(2.1±0.8)°,HSS评分为(81.3±15.2)分,均较术前ROM(86.8±14.1)°、膝关节屈曲挛缩度(13.1±5.9)°及HSS评分(58.9±23.1)分均明显改善(t=12.9458、10.9300、4.7924,P<0.01),两组患者术后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08,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屈曲挛缩度及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4.5916、3.1335,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23,P>0.05)。结论同期双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效果更好,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置换 双侧 单侧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患甲状腺全切除联合峡部切除术式在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110例甲状腺结节需要手术的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甲状腺结节切除传统的治疗方式,实验组采用患甲状腺全切除联合峡部切除术式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来两组患者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在切口长度和切口出血量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时间和切除结节大小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率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患甲状腺全切除联合峡部切除术比传统的结节切除术治疗效果要好,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具有实用价值,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单侧结节 峡部切除术 腺叶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双腰椎管狭窄患者中开窗潜行减压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医治的双腰椎管狭窄患者(72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甲组,每组36例。本次乙组是传统手术,而甲组是开窗潜行减压术,总结疼痛情况、腰椎功能障碍情况、手术效果、临床指标。结果甲组的VAS评分、ODI评分都低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手术的总有效率高于乙组,但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住院天数、卧床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都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双腰椎管狭窄患者中,开窗潜行减压治疗的手术时间短、卧床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出血量低,有效改善疼痛、腰椎功能障碍。

  • 标签: 双侧腰椎管狭窄 单侧开窗 潜行减压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