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解婴幼儿对母亲不同依恋类型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93对母子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陌生情景实验作为区分法将所有母子分为安全组与回避组、反抗组,对三组母子家庭以及性格资料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安全型依恋婴幼儿中父母亲自养育、争执时回避儿童或无争执以及意志型性格母亲占比较高,回避型依恋婴幼儿中非父母亲自养育、家庭争执时不回避儿童以及理智型性格母亲占比较高,反抗型依恋婴幼儿中非父母亲自养育、家庭争执时不回避儿童以及非意志型性格母亲占比较高(P<0.05)。结论:家庭养育人员、争执回避儿童与否以及性格类型对于婴幼儿对母亲依恋性质形成具有较大影响。

  • 标签: 婴幼儿 母亲 依恋性质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多数研究者认为,金庸的武侠小说是中华传统文化之集大成,此乃事实.笔者以为:金庸的创作从纵的线索分析,清晰地显现出从文化追慕、依恋到文化质疑、文化批判的轨迹,其武侠小说的创作并非一成不变,出发时的金庸也许抱着明确的文化护道理想,然而创作日多,神话色彩日少,现实精神日强.到达目的地时,传统文化护道者的金庸已然成了一个文化的质疑者和批判者.本文从文化透视的层面剖析了金庸小说的英雄神话的背后所潜隐的文化内涵,揭示了金庸创作内在的变异轨迹.

  • 标签: 金庸 武侠小说 英雄神话 文化阐释
  • 简介:波拉波拉岛距离画家高更度过创作岁月的大溪地岛仅有270公里,这里不仅有梦幻般的蓝色湖,珊瑚礁石,还有南太平洋的阳光和果实。

  • 标签: 珊瑚礁 依恋 深沉 岛屿 南太平洋
  • 简介:有关依恋的研究在西方进展迅速。Bowlby和Ainsworth的工作引起了数以百计有关婴儿与其养育者的依恋类型,例如安全型、非安全型、回避型或混乱型等依恋模式研究。研究表明,安全依恋的类型与健康的同辈关系、养育风格、青少年的自信、浪漫依恋关系,以及成人的灵性等方面显著相关。安全型依恋者与个性化的神具有更积极的关系。然而,批评者认为依恋研究作为一种理念存在西方性偏倚。在更为集体化的群体和社会里,依恋是否表现不同?与以西方个人主义为主导的文化相一致,Ainsworth将安全型依恋等同于独立的基础。然而,从国际化视角来看,有报告显示,非西方的母亲鼓励其子女依赖是为了帮助孩子进入一个以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ce)为主导的社群文化。本文进而探索的问题是,社群型依恋是否与集体型的宗教有关。

  • 标签: 文化 依恋 宗教 本土化研究
  • 简介: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兰州某大学的300名学生为被试,研究了汉族、维吾尔族大学生依恋类型和孤独感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在依恋方面,维吾尔族大学生比汉族大学生表现出更强的依恋;现在正在恋爱的大学生比没有恋爱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安全型依恋;(2)在孤独感得分方面,人口学变量上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3)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依恋类型和孤独感之间存在着极为显著的相关。

  • 标签: 民族大学生 依恋类型 孤独感 相关
  • 简介:在北京社区方便取样,共招募有效被试599名,平均年龄为67.50±5.1岁,平均婚龄为41.9±6.5年。要求被试完成限时5分钟的自传体记忆快速提取访谈和《老年人夫妻依恋问卷》。从时间分布、情绪效价和依恋风格的影响几个方面考察了老年人婚姻相关自传体记忆的数量特征。研究结果发现:(1)老年人提取的积极婚姻自传体记忆事件的时间分布曲线近似U型,存在新婚效应和近期效应;消极事件的分布则不存在近期效应;(2)被试回忆的总积极事件数显著大于消极事件数,从新婚期到空巢期各婚姻阶段的积极事件数也都显著大于消极事件数,即在婚姻自传体记忆的提取中,老年人对积极事件存在偏好;(3)依恋风格不同的个体在婚姻自传体记忆的数量上存在差异:依恋风格为安全型、专注型和冷漠型的个体回忆的积极事件均显著多于消极事件,恐惧型个体则无显著差异。

  • 标签: 自传体记忆 老年人 婚姻 时间分布 情绪效价 依恋风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就业对教育的依恋最早对教育和就业的关系进行理论论述的应该当数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Schultz)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认为:'人们通过对自身的投资来提高其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力.'(SchultzTw1963TheEconomicValueofEducationColumbiaUniversityPress.NewYork)在舒尔茨看来,受教育者所形成的'价值能力',实质是'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积累的增加必然伴随劳动生产能力的提高,从而通过谋得较好的工作而获得比较高的工资收入.

  • 标签: 舒尔 Schultz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积累 教育过度 “人力资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家庭系统在幼儿的身心发展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对父亲的研究备受关注,并证实父亲在参与教养和亲子关系上扮演同样重要的角色并与母亲的影响有差异性。根据父子依恋在父亲参与教养和幼儿安全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的研究结果,提出了父亲应转变观念,直接与间接参与幼儿教养;家庭需各尽所长,完整发挥家庭教养功能;幼儿园应科学指导,承担亲职教育职责等教育建议。

  • 标签: []  父子依恋 幼儿安全 父亲参与教养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一个新的弱势群体随之产生:留守儿童。因为没有正常的家庭和情感支撑,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依恋关系是指学生们与主要照顾者双方(主要是父母)之间的某种亲密情感关系,经科学研究证实,儿童早期依恋的性质深远地影响了成人以后的人际交往与精神健康。该文通过介绍了儿童依恋的基本理论、依恋种类和依恋所产生的影响因素,剖析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所产生的内在因素。

  • 标签: 农村留守儿童 依恋理论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近年来,学者们从元认知、元情绪、依恋类型等角度对抑郁症的成因展开了新的探索,发现抑郁症与个体的消极元认知信念、辨别表情能力及情绪恢复能力弱、不安全依恋类型均有显著相关。

  • 标签: 抑郁症 元认知 元情绪 依恋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前不同阶段性虐待经历与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关联。方法于2018年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合肥市4所高校抽取4 03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问卷收集人口学特征、大学前不同阶段性虐待经历、成人依恋等信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大学前不同阶段、不同类型性虐待经历与成人依恋的关联性。结果研究对象大学前性虐待的总报告率为14.1%(569例),非接触性、接触性性虐待报告率分别为12.7%(512例)、5.4%(219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大学前总体性虐待经历与安全型依恋得分[β(95%CI)=-0.205(-0.292,-0.117)]呈负相关,与焦虑型[β(95%CI)=0.211(0.110,0.310)]和回避型依恋[β(95%CI)=0.117(0.020,0.216)]得分呈正相关。大学前非接触性性虐待的发生阶段数与安全型依恋[β(95%CI)=-0.106(-0.171,-0.041)]得分呈负相关,与焦虑型依恋得分[β(95%CI)=0.158(0.084,0.231)]和回避型依恋[β(95%CI)=0.080(0.008,0.152)]得分呈正相关。高中阶段的非接触[β(95%CI)=0.427(0.018,0.775)]和接触性虐待[β(95%CI)=0.468(0.251,0.687)]经历均与焦虑型依恋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大学前不同阶段、不同类型性虐待经历均与大学生成人依恋有关联。

  • 标签: 客体依恋 横断面研究 施虐狂 大学生
  • 简介:为了考察依恋与自尊对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检验自尊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研究者采用自尊量表、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和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对68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依恋对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具体影响机制,并设计出一种可以分析中介效应的结构方程模型,该结构方程模型其实是检验潜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科学统计分析方法。由模型分析可知,学生的依恋程度越高、自尊水平越高,其学习自我效能感越强,说明依恋和自尊均能正向预测学习自我效能感,自尊在依恋与学习自我效能感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为此,我们应该开展多样的心理健康课程,发挥团体辅导心理活动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亲子与同伴依恋关系,正确地做好自我评价。

  • 标签: 中学生 学习自我效能感 依恋 自尊 中介作用
  • 简介: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了898名初中生完成《班级自尊量表》、《同伴依恋量表》和《总体生活满意度问卷》,以考察在学校环境中,同伴依恋、班级自尊与初中生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差异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等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1)初中生总体生活满意度随年级的升高呈下降趋势,男生的生活满意度高于女生:(2)初中生,同伴依恋和班级自尊均出现先降低后升高的U型趋势,初二年级水平最低:(3)初中生同伴依恋、班级自尊和生活满意度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且同伴依恋中的同伴信任和班级自尊中的成员自尊可显著正向预测初中生的生活满意度;(4)同伴依恋既可以直接影响初中生的生活满意度,又可以通过班级自尊的中介作用来间接影响其生活满意度,其中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36.11%。研究得出,班级自尊在同伴依恋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初中生 同伴依恋 班级自尊 生活满意度
  • 简介: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校的教育教学应该更好地适应和体现学生心理的发展需求。而高中生处在一个特殊的学习阶段。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对其相关心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市2所高中310名在校生的自尊水平、依恋类型和主观幸福感的整体水平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深入探讨在校高中生的自尊水平、依恋类型和主观幸福感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和衰互作用。

  • 标签: 自尊 依恋类型 主观幸福感 效应分析
  • 简介:[本刊讯]2015年10月19日,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白衣天使基金、守护童年大型公益活动等公益项目支持,中国妇女报社、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国幸福家庭系列活动组委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支持的全国妇幼医护人员项目培训——中国婴幼儿亲子拥抱亲子依恋华东地区培训会在上海举行。

  • 标签: 中国科学院 华东地区 婴幼儿 亲子 培训 依恋
  • 简介:通过对120名听障青少年施测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儿童孤独量表(CLS)和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探讨听障青少年父母依恋、人格特质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父亲依恋沟通、信任、疏离均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而母亲依恋仅沟通维度与孤独感呈负相关,信任和疏离与孤独感相关不显著.在人格特质上,仅内外向维度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另外,内外向分别与父亲沟通和母亲沟通呈显著正相关.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内外向在父母沟通与孤独感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作用,说明父母沟通能直接影响听障青少年孤独感的形成,同时也可通过内外向间接影响孤独感.

  • 标签: 父母依恋 内外向 孤独感 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