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应用粘停宁联合糜蛋白预防腹腔粘连结果。方法剖宫产术中关腹前应用粘停宁5ml涂抹子宫切口表面,糜蛋白4000单位加盐水25ml涂在肠管表面。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对照组总有效率81.1%,治疗组中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粘停宁联合糜蛋白预防剖宫产术后腹腔粘连效果满意。

  • 标签: 剖宫产 粘停宁联合糜蛋白酶 腹腔粘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脑炎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 EMCV)的3C蛋白抗体并检测抗体特异性反应位点。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QE30-3C,将蛋白进行体外原核表达,免疫纯种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制备的抗体与3C蛋白结合的特异性,通过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抗体与EMCV病毒中表达的3C蛋白结合的特异性。原核表达具有不同抗原性的EMCV 3C的3个不同片段,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单克隆抗体与EMCV 3C蛋白不同片段的反应特异性。结果单克隆抗体与原核表达的3C蛋白反应良好,通过Western blot可以检测到病毒中表达的3C蛋白,通过免疫荧光也可以检测到EMCV病毒中的3C蛋白。通过与3C片段的反应发现,单克隆抗体与C端反应,即抗体针对的是C端处的抗原决定簇。结论成功制备EMCV 3C蛋白的抗体,能与原核表达的3C蛋白和病毒3C蛋白反应,且针对的是C端的抗原决定簇。

  • 标签: 脑炎心肌炎病毒 3C蛋白酶 单克隆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咽喉反流(LPR)在舌扁桃体肥大(lingual tonsil hypertrophy,LTH)发生发展中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因咽喉相关疾病接受手术的73例患者[男48例,女25例,年龄24~76(52.86±12.04)岁]的舌扁桃体组织,并评估其舌扁桃体分级(lingual tonsil grade,LTG)、反流症状指数(RSI)和反流体征评分(RFS)。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舌扁桃体组织中胃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双荧光检测胃蛋白和巨噬细胞的共表达情况。在体外,对胃蛋白刺激后的体外巨噬细胞进行多种细胞学实验和通路检测。免疫组织双荧光检测胃蛋白阳性的高分级LTH中巨噬细胞的通路改变。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具有临床意义的LTG 3和4级的LPRD患者44例,其胃蛋白阳性率为88.6%(39/44),而LTG 1和2级阳性率为48.3%(14/29)。LTG与RFS/RSI阳性率(χ2=23.01/19.62,P<0.001/0.001;r=0.54/0.51,P<0.001/0.001)、胃蛋白组织染色强度(H=21.58,P<0.001;r=0.53,P<0.001)分别呈显著正相关性。胃蛋白和巨噬细胞在高分级LTH中明显共定位。在体外实验中,胃蛋白促进巨噬细胞增殖(P值均<0.05)和促炎因子IL-6/IL-8产生(P值均<0.05)。胃蛋白显著上调巨噬细胞中的p38/JNK MAPK通路(P值均<0.05),并通过激活p38 MAPK通路上调巨噬细胞表达IL-6和IL-8(P值均<0.05),激活JNK通路上调IL-8(P<0.05)。p38/JNK MAPK通路在胃蛋白阳性LTH组织的巨噬细胞中高表达(P值均<0.05)。结论LPR是LTH的重要致病因素,巨噬细胞可能介导了胃蛋白诱导的炎症反应和LTH的重要发病过程。

  • 标签: 舌扁桃体肥大 胃蛋白酶 巨噬细胞 咽喉反流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基质金属蛋白(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大类锌依赖性内肽酶家族,主要由结缔组织合成,可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和基底膜,影响正常组织的再生和重建,参与恶性肿瘤的病理过程。基质金属蛋白-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MMP-7)是该家族中结构最小的成员,在身体的多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如甲状腺、乳腺、肺部、消化道、生殖系统、肝胆系统等。近年来,MMP-7在肝胆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发现MMP-7不仅在肝胆恶性肿瘤的生长、转移和侵袭过程中高表达;在肝脏纤维化、胆道闭锁等疾病中也异常升高,甚至可以作为胆道闭锁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7 肝胆疾病 胆道闭锁
  • 简介:摘要慢性疼痛发病率高、病因复杂、机制不明,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现有镇痛药物对慢性疼痛的疗效不佳且副作用较大,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慢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研究发现,胱天蛋白(caspase)家族在慢性疼痛中发挥促痛觉传递作用,caspase家族有望成为慢性疼痛治疗的关键靶点。文章通过整理归纳相关文献,就caspase家族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 NP)、炎性疼痛、癌性疼痛和肌肉骨骼疼痛等慢性疼痛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并归纳总结,旨在为临床治疗慢性疼痛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胱天蛋白酶 慢性疼痛 神经炎症 突触可塑性 脊髓
  • 简介:基质金属蛋白(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组锌离子依赖的蛋白家族,是维持组织变构的重要酶类。基质金属蛋白-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是其中重要的一类。近年研究表明MMP-9在脑卒中起着正负双向作用,仔细平衡及协调MMP-9在脑卒中的双重角色.将更有利于脑卒中的病情判断、早期诊断和卒中后的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脑卒中 血脑屏障 出血转化 神经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粘停宁联合糜蛋白用于开腹术后康复的临床探讨。方法选择500例开腹手术的妇科患者,250例关腹前于腹盆腔内注入粘停宁联合糜蛋白,对照组250例未用粘停宁联合糜蛋白,前瞻性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术后应用粘停宁联合糜蛋白康复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粘停宁联合糜蛋白术后康复的时间明显缩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粘停宁联合糜蛋白酶 康复的时间 妇产科 开腹手术
  • 简介:用荧光双标记技术研究了浸水、法脱毛、软化和鞣后酸性软化过程中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其在皮/革内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水和脱毛过程中,由于牛皮厚度大、粒面附有表皮和毛、皮胶原纤维未分散,蛋白不能渗透整层牛皮,并且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其在皮内的传质影响很小。软化过程中,由于表皮和毛去除彻底、胶原纤维分散良好,蛋白较易渗入裸皮,且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的渗透速率明显更快,故选用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对均匀软化具有重要意义。鞣后酸性软化过程中,尽管削匀蓝湿革薄且胶原纤维分散好,蛋白却不能完全渗透蓝湿革,的相对分子质量也基本不会影响蛋白在革内的传质。这可能是因为酸性蛋白的用量少、在浴液(pH3.5,铬含量27mg/L)中溶解不完全,且易与蓝湿革表层的铬结合。

  • 标签: 制革 蛋白酶 传质 相对分子质量 荧光双标记技术
  • 简介:艾滋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HIV蛋白抑制剂是此类病人最常选用的抗病毒药物。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很可能患其它疾病,艾滋病自身也常伴随众多并发症,使得临床上不可避免的需要联用其它药物。由于HIV蛋白抑制剂对药物代谢和转运体有广泛的作用,因此探索HIV蛋白抑制剂的药物相互作用问题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重点从药代相互作用机制的角度综述了HIV蛋白抑制剂在临床上可能出现的药物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文献,包括HIV蛋白抑制剂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蛋白抑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机制等,期望对于临床给药方案的设计和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HIV蛋白酶抑制剂 相互作用 CYP3A4 P-糖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去纤维蛋白(DF-521)对频发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70例频发的TIA患者随机分为DF—521治疗组(38例)和脉络宁一肠斯匹林一潘生丁对照组(32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小时内及5天内TIA发作控制率分别为68.4%和92.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8.8%和59.4%,P<0.01。DF—521治疗后血液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结论应用DF—521对频发的TIA疗效是显著的,且起效快。

  • 标签: 去纤维蛋白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血液流变学
  • 简介:  一、MMP和TIMP  基质金属蛋白(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是自然界进化中高度保守的一类,广泛分布各种生物中,它几乎能够降解除多糖以外的全部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成分,并能激活多种其他的MMPs,形成瀑布效应.……

  • 标签: 中的作用 作用机制 发病中的
  • 简介:摘要MG132是一种蛋白体抑制剂,它可以提高大鼠和小鼠克隆胚胎的体外发育能力,但是人们对于MG132对于卵母细胞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本研究检测了MG132处理之后小鼠孤雌激活胚胎的成熟促进因子(MPF)活性的变化、以及原核形成和第一次卵裂时间,我们推测MG132可能是通过保持小鼠卵母细胞内MPF的活性延迟了卵母细胞老化的过程,从而提高了克隆胚胎的体内外发育能力。

  • 标签: MG132 孤雌激活 成熟促进因子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对泛素-蛋白体途径(UPP)的调控作用,探讨针刺干预海洛因脑损伤的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采用连续8d递增量肌肉注射海洛因,染毒后停止肌肉注射海洛因5d,自然戒断.按染毒(成瘾)-脱毒的方法,反复3个阶段,建立海洛因复吸大鼠模型.对照组按照建立海洛因复吸大鼠模型的周期,在染毒期给予大鼠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在脱毒期不给予任何治疗;模型组在染毒期给予大鼠连续递增量肌肉注射海洛因,在脱毒期不给予任何治疗;针刺组在染毒期处理与模型组相同,在脱毒期给予针刺百会和大椎治疗,每次留针30min,每天1次,连续5d.于实验第39d取3组大鼠的海马、中脑腹侧被盖区(VTA)脑组织.运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脑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运用免疫组化法、定量实时PCR(RT-qPCR)法检测泛素(Ub)、泛素蛋白连接(E3)、26S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海马、VTA中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Ub、E3、26SmRNA和蛋白表达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减少神经细胞凋亡,调节大鼠海马、VTA区的Ub、E3、26SmRNA和蛋白的表达,可能是针刺干预海洛因脑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针刺疗法 泛素 蛋白酶体 物质禁断综合征 海洛因依赖 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弹性蛋白水平与早发型和晚发型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早发型子痫前期(妊娠<34周)、8例晚发型子痫前期(妊娠>34周)、8例妊娠期相同且血压正常的孕妇的血清样本,使用ELTSA法测量血清弹性蛋白的浓度。结果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弹性蛋白的浓度显著升高(P<0.05),这些升高对早发型子痫前期仍然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晚发型子痫前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弹性蛋白水平在早发型和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中均有升高,但中性粒细胞活化在早发型子痫前期更突出。

  • 标签: 中性粒细胞 弹性蛋白酶 子痫前期
  • 简介:目的:建立注射用糜蛋白中组胺类物质检查方法。方法:采用组胺检查法对注射用糜蛋白中组胺类物质进行限度检查方法学研究,并与现行猫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加标回收率86%~117%;豚鼠法方法特异性(真阴性率)100%,灵敏度(真阳性率)70%,猫法方法特异性100%,灵敏度68%;四个实验室室内重复性分别为82%、75%、83%、81%;实验室间重复性为92.9%~96.4%.结论:该法准确度与猫法相当、重复性好,可作为降压物质检查法的替代方法。

  • 标签: 注射用糜蛋白酶 组胺类物质检查 豚鼠 离体回肠
  • 简介:摘要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高选择性、催化反应条件温和、无污染等特点,在食品、医药和化工等产业中的得到了广泛认同。近年来,的固定化技术的发展使游离不稳定和易变性等缺点得以克服。本实验通过利用包埋-交联法将胰蛋白固定化,在不同频率的电刺激下,分析交变电场对固定化胰蛋白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包埋-交联法固定化胰蛋白性能较理想,在交变电场下固定化的胰蛋白催化苯甲酰-L-精氨酸乙酯(BAEE)时,不同频率下的吸光度有明显变化,说明改变反应体系所在的交变电场频率可以改变固定化胰蛋白的活性。

  • 标签: 胰蛋白酶 固定化 催化活性 交变电场
  • 简介:目的:探讨氧氟沙星、糜蛋白腹腔灌注对污染手术后腹腔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家兔36只,随机分成模型组、预防组及对照组,制成污染手术后腹腔粘连模型,预防组腹腔灌注氧氟沙星12mg/kg,麋蛋白400u/kg,并以右旋糖酐对照结果预防组腹腔粘连程度较模型组、对照组显著减轻(P<0.01),结论:氧氟沙星、糜蛋白腹腔灌注对污染手术后腹腔粘连具有预防作用。

  • 标签: 氧氟沙星 糜蛋白酶 腹腔粘连 右旋糖酐 外科手术
  • 简介: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目前主要分为两类:稳定斑块和易损斑块.其中,易损斑块的特点是脂核大于50%,纤维帽薄,平滑肌细胞与胶原蛋白少,巨噬细胞与泡沫细胞数量多于稳定斑块的2~3倍,基质金属蛋白含量多[1].……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基质金属蛋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