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治疗痛风的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7年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取80例痛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方法)和观察组(中医);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症状缓解时间为(5.23±1.02)天,短于对照组的(8.31±1.01)天,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8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治疗痛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中医药 痛风 效果
  • 简介:流感属中医“外感病”、“时行感冒”等范畴,见于温病的“风温”、“春温”、“湿温”、“伏暑”及伤寒的“太阳病”、“阳明病”等中。天行疫疠,随风邪时气,从皮毛、口鼻侵犯人体,或为风寒,或为风热,或为暑湿、燥气等。流感初期病在表(肺卫),按六经辨证属“太阳经表证”,按卫气营血辨证则为“卫分证”。若在表,邪气不解,入里化热,内侵肺胃等,则可见壮热口渴、面赤心烦、舌红苔薄黄、大便燥结等里实热症状,出现“阳明经证”或“阳明腑实证”表现,温病则属“气分证”。

  • 标签: 中医药 流感 验方 咳嗽气呛 活血散风
  • 简介:流行性感冒属季节性多发病,易暴发流行,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中西医对流感均有相应的治疗手段,而中医治疗特别是在缓解症状方面具有优势。作者在总结前人经验和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流感的基本病因和病机为“毒”、“风”、“虚”;

  • 标签: 中医药治疗 流感 人体健康危害 流行性感冒 暴发流行 临床实践
  • 简介:摘要发展中医摄生保健及征询运用古代医学和祖国传统中医相结合的医疗实践,重视整体与部分、心理与生理的同一和平衡,保持治病与防病、治疗与康复并重的准则,对每一位病患进行全面、科学、专业的健康和疾病评估,制订完全的个性化预防、治疗、保健、痊愈计划,药品在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的身体一旦受到疾病的侵扰,譬如感冒、腹泻、发烧等,小到身体不适,大到身体重大疾患,都必须使用药品予以调节或治疗,才能恢复健康。因此,健康离开药品,我们的生活离更不开药品,药品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 标签: 中医药 代谢平衡 饮食 燥热 食品 养生保健 高血糖 皮肤
  • 简介:中医——以手搭脉的老人.他目光如炬.身怀妙器;行书娟秀,思索间挥就的白纸黑字,我等却看不明白。望闻问切间,他洞悉着眼睛和舌头上透出的天相;运筹着生命之河中的水隋;他掌握着民间,乃至人性需要的单方,那一句句关乎生命的神秘暗语,都是他用以破解红尘密码的钥匙。

  • 标签: 中医药 望闻问切 老中医 生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广州中医大学成立于1956年,是全国首批4所中医高等学府之一,原直属卫生部、国家中医管理局领导,是国内首批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1995年获博士生导师自审权;1998年成为全国首批开展临床医学(博士、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2000年改为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广东省管理为主,2002年获国家首批开展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研究生试点工作,2002年及200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 标签: 广州中医药大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博士生导师 学位授予权 医学研究生
  • 简介:摘要:现如今,中国的传统文化离我们渐行渐远,中医文化对于我们来说更是天方夜谭。如果了解一些中医养生的知识,既有益于我们自身,也会使我们身边的人受益。本文将从中医养生的历史、方法及发展趋势来进行论述,以便大家了解中医养生的好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14年8月.国家中医管理局确定了2014年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名单,此次全国确定了223名专家,德州市中医院秦俊岭名列其中,德州市中医院迈入了国家级名老中医传承32作室建设行列。自2011年以来,德州市中医院高度重视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和中医术传承工作,深入捌研分析,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打造重点中医专科,培养高层次中医人才”作为医院发展的准确定位。

  • 标签: 中医药特色 中医院 德州市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专科建设 中医药学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医是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医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中医文化是高等中医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 标签: 中医药文化 德育教育 中医药学
  • 简介: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中医事业的发展,逐步制定、形成了一系列保护、扶持和发展中医的方针政策。我国将发展传统医药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中医发展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依据。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5次集体学习会上,再一次强调了发展中医事业的问题。他指出:“要继承和发展中医和民族医药

  • 标签: 中医药事业 医药发展 管理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共中央政治局 胡锦涛总书记
  • 简介:中医作为我国原创的医药科学,具有极大的自主创新潜力;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本文提出了坚持一个核心,维护二位一体,推进三名三进,追求四大创新,突出五大特色,发挥六大优势的中医发展思路,不断继承和发展中医,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 标签: 中医药学 中医政策 三名三进 开拓创新 突出特色 发挥优势
  • 简介:摘要:本文从中医传统知识的内涵与意义、中医传统知识保护的现状和困境、在《中医法》背景下对中医传统知识保护的思考等方面对中医传统知识保护进行初步的探讨。

  • 标签: 中医药法 传统知识 保护 思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尊敬的张崇和局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首先,我代表国家中医管理局、热烈祝贺中华中医会整脊分会成立!并向出席成立大会的领导、专家和各位整脊医师表示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 标签: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华中医药学会 整脊 局长 品牌 中国
  • 简介:摘要体质学在傣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临床上应用较广,如傣医学认为人体体质的差异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不同的体质对某些致病因素有着不同的易感性,不同的体质在感受相同的致病因素后,会出现不同的病情严重程度和证型。如同样感受风邪之后,居于凹地或靠山沟水边,其体质偏湿,多表现为冷性风湿病;而居住于平坝之地,其体质偏热,多为热性风湿病,这是由于风邪进入人体后分别与机体内的湿、热相互作用所致,同时临床上也常根据体质的不同进行选方用药、养生预防,这与王琦教授创建的"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有相似之处,另外,傣医还将体质学应用于优生优育等方面。可见,傣族医药对于体质的认识有着独到的见解,是傣族人民长期医疗实践智慧的结晶,值得进一步去探索和研究。

  • 标签: 傣族,医药学,体质因素
  • 简介:摘要藏医药是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之一,藏医药的存在,仿佛一颗明珠。藏族人们凭借自己智慧的力量,结合时代积累流传下来的经验,依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对抗恶劣环境和疾病,为藏医药的起源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且藏医药对疾病治疗方法独特,疗效显著、制药工艺规范、理论知识完善、文献资料丰富等特点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认可,也在世界传统医学之中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 标签: 传统医学 藏医药 地位
  • 简介:【摘要】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域的藏族民众,受相对特殊的地域环境条件影响作用,其发生近视疾病,以及白内障疾病等眼科疾病的可能性长期处在较高水平,迫切需要择取和运用科学恰当手段做好眼睛保健环节。藏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事业发展进程中需要涉及的重要内容组成部分,运用藏医药体系中包含的相关元素指导我国城乡各界民众参与完成眼睛保健活动,能实现对各类眼科疾病发病率的有效控制降低。文章将会围绕藏医药中对眼睛的保健方法,展开简要的综述分析。

  • 标签: 藏医药学 眼睛 保健方法 研究进展 综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