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采用系统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意义探析。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将6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系统针对性护理,观察2组护理后效果,并最终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对呼吸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针对性系统护理,患者的满意度较高,有利于患者配合护理操作,提高护理效率,并能减少医院感染事件,值得推广。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护理 呼吸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感染原因,探究对患者护理对策。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3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感染率6.67%共1例,明显较对照组13.33%共2例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呼吸内科收治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感染情况,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标签: 呼吸内科 多重耐药菌感染 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肠球菌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之一,近年来肠球菌的耐药性变得越来越严重,尤其表现为多重耐药性。在肠球菌中已经发现多种耐药基因,有些耐药基因能够编码多重耐药外排泵,介导肠球菌对多种药物的耐药,即多重耐药性。外排系统抑制剂能够抑制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泵出。因此,外排系统抑制剂的研究和开发将是一条解决多重耐药性的重要途径。

  • 标签: 肠球菌 多重耐药 外排泵 外排系统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方法开展细菌耐药目标性检测,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原菌分布、标本种类及抗生素耐药情况进行分析。

  • 标签: 住院患者 多重耐药菌感染 分析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从2017年5月起到2019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感染患者中选取其中的8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将这8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两组,两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优质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为95%,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为77.5%,优质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感染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感染的护理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多重耐药感染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患者多重耐药菌定植情况,为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0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患者进行细菌学监测,采集患者咽拭子、鼻拭子做培养,结合临床资料及微生物检验报告结果,对多重耐药菌的定植状况进行分析。结果95例患者标本中检测到多重耐药菌,定植率为33.93%,包括产ESBLs大肠埃希菌65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10株,产ESBLs阴沟肠杆菌5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5株,MRSA10株.结论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定植率高,临床诊治过程应予以高度重视,并加强院内感染的预防、监测措施,以避免多重耐药菌的暴发流行。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定植
  • 简介:“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长眠于纽约东北部撒拉纳克湖畔的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它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并不陌生。安慰,是一种人性的传递,更是医学的一种责任。

  • 标签: 抗癌症 多重 心灵 医务工作者 安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感染科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在我院内部收治的1986名患者,比较其不同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易感发生部位、耐药菌种类以及耐药菌感染致死率,来探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对人体生命健康的影响。结果根据最终的实验结论可以观察到,多重药物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并且这种感染对于患者的最终致死率也比较高。结论通过探究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来不断提示医务人员要密切监控高危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以有效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从而不断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控制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减少多重耐药菌在ICU病房的医院感染爆发流行。

  • 标签: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 预防控制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与预防。方法:选择6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参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参照组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用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细菌清除率。结果:研究组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细菌清除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接受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可减少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有效预防患者细菌替换和细菌再感染。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 护理干预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多重耐药细菌(MDROs)感染现状和流行趋势,为制定控制MDROs感染的有效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目标监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情况。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并对控制成效进行评估。结果2012年较2011年MRSA检出率和HA-MRSA构成比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8,P<0.05;χ2=6.269,P<0.05)。结论加强MDROs监测,时时干预可有效防止MDROs在医院内的传播。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监测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且分析病患患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统计并分析50例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近两年时间里入住本院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患,并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病患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入住本院的的MDRO病患,共16人;B组病患为2017年5月~2018年5月入住本院的的MDRO病患,共34人。其次,对A组病患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措施;对B组病患采取前瞻性分析的措施。结果A、B两组老年病患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MDRO感染病患的检测分析中,前瞻性的检测方式相对于回顾性的检测手段来说,发现病患的时间更加提前更加及时,因此能够进行尽早的药物性治疗,对疾病病菌的传播以及感染的控制有着重大的意义。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 耐药性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逐渐形成,老年人群中患有多类慢性疾病的情况日渐凸显,使得大部分老年患者在实际治疗中均存在着程度不一的多重用药现状,并逐步对患者疾病治疗及健康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将对目前老年患者中存在的多重用药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为避免老年患者不良用药行为、降低用药风险提出可行策略。

  • 标签: 老年患者 多重用药 现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引发ICU患者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因素。方法 从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