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9
/ 2

探究 ICU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徐春梅,王肖环,张晓宏

克拉玛依市 独山子人民医院 新疆 克拉玛依 833699

摘要目的 探讨引发ICU患者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因素。方法 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出现感染的ICU患者中选择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药敏试验结果把52例患者归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组。28例患者列为非多重耐药菌感染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引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因素。结果 同非多重耐药菌感染组比较,多重耐药菌感染组的住院时长、使用抗菌药物类型、留置导尿管时长、深静脉置管时长、机械通气时间长都明显更长(P<0.05)。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出,以上因素是引起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 针对太长的住院时间、留置导管、深静脉置管,并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h,使用多种抗菌药物的患者,需要重视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

关键词: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影响要素;分析


重症监护室(ICU)是医院治疗危重患者的主要场所,ICU患者机体抵御力低下,在治疗当中,需要执行有创性操作,并采用许多抗菌药物,这些情况都会引发ICU患者产生病菌感染。多重耐药菌在临床比较多见,耐药性很强。临床通常选择增强患者机体抵御力,开展对症治疗的方式来应对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而这则加大治疗难度。本文分析引发ICU患者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因素,研究过程现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80例发生感染的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药敏试验结果把52例患者归为MDROS感染组。28例患者列为非MDROS感染组。MDROS感染组男32例,女20例,年龄20-75岁,平均(47.5±4.3)岁。非MDROS感染组男21例,女7例,年龄19-78岁,平均(48.5±4.6)岁。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研究两组治疗状况,研究项目有住院时长、使用抗菌药物类型、留置导尿管时长、深静脉置管时长、机械通气时间长。应用Logistic 回归法分析引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要素。

1.3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指定使用SPSS23.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选择使用(x±s)形式表达,进行t检验,针对计数资料明确以(%)形式来体现,运用X2检验。应用二元Logistic 回归法分析有关多重耐药菌感染要素,P<0.05表示差异突出。

2结果

2.1单因素分析引发多重耐药菌感染因素

同非MDROS感染组比较,MDROS感染组的住院时长、使用抗菌药物类型、留置导尿管时长、深静脉置管时长、机械通气时间长都明显更长(P<0.05)。表1。

表1 单因素分析引发多重耐药菌感染要素

分析项目

MDROS感染组(n=52)

非MDROS感染组(n=28)

t/X2

P

住院时长(d)

19.63±4.57

9.78±2.51

10.5595

0.0000

使用抗菌药物类型

3.68±1.09

2.15±0.49

7.0387

0.0000

留置导尿管时长(d)

14.48±2.26

4.17±1.98

20.2955

0.0000

深静脉置管时长(d)

12.11±3.18

6.05±1.22

9.6839

0.0000

机械通气时间长(超过48h)

38(73.08)

6(21.43)

19.6159

<0.05

2.2 Logistic 回归法分析有关多重耐药菌感染要素

经过分析得出:引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要素为住院时长、使用抗菌药物类型、留置导尿管时长、深静脉置管时长、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h。表2。

表2 Logistic 回归法分析有关多重耐药菌感染因素

要素

β

S.E

Wald

OR

95%CI

P

住院时长(d)

0.571

0.151

17.948

1.81

1.191-2.311

<0.05

使用抗菌药物类型

0.244

0.558

15.324

1.59

1.355-1.738

<0.05

留置导尿管时长(d)

0.639

0.491

17.502

5.12

3.428-7.133

<0.05

深静脉置管时长(d)

0.026

0.544

15.367

2.53

1.242-3.261

<0.05

机械通气时间长

0.444

0.388

9.545

9.25

6.641-12.346

<0.05

3讨论

多重耐药菌是指临床同时应用3种以及超过3种抗菌药物所产生的耐药细菌[1]。ICU 是发生院内感染机率很高,患者因为严重疾病致其免疫力下降,再加上需要执行多种侵入性操作,并要普遍使用抗菌药物,如此以来很容易引发MDRO 感染[2]。 MDROS 感染患者病情繁杂,很给治愈,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同非多MDROS感染组比较,MDROS感染组的住院时长、使用抗菌药物类型、留置导尿管时长、深静脉置管时长、机械通气时间长都明显更长(P<0.05)。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出,以上因素是引起MDROS感染的相关因素。据此可以得出出现上述情况原因:首先,ICU 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住院期间极易被其他病原菌入侵,住院时间越长,就加大发生感染风险。接着,大部分ICU患者病情都比较危急,需要多次应用抗菌药物,同时使用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这样就会引发患者机体出现耐药菌,并且此种耐药菌的特点是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3]。最后,在治疗当中,实施多种有创性操作直接损伤患者皮肤,增大患者接触外部病原菌的区域,即:留置导管、导尿管,进行深静脉置管,执行机械通气,在这当中,病原菌会附着在各导管上,伴随导管进入患者机体,进而引起多重感染、交叉感染。

总结以上研究,临床需要高度重视下列情况患者有可能发生MDROS感染:太长的住院时间、留置导管、深静脉置管,同时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h,使用多种抗菌药物。在治疗患者时,医疗人员需要尽量压缩非必要操作,缩小留置各种导管时长,进而降低细菌取得耐药基因的机率。



参考文献

[1] 封占辉,程艳艳,张汝敏. 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 饮食保健,2020,7(10):18-19.

[2] 虞信维. 某院ICU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0,30(22):2799-2801.

[3] 闫荔. 对导致ICU的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