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择在2017年到我院就诊的40例胸腔积液患者,分别对患者应用了细胞涂片染色诊断方式和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诊断方式,对比两种染色诊断方式的阳性检测率。结果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诊断方式的阳性检测率要高于细胞涂片染色诊断方式,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阳性检测率,适合被应用在胸腔积液确诊检测中。

  • 标签: 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 胸腔积液 病理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63例肿瘤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10月-2021年10月,63例患者分别给予特殊染色诊断和免疫组化技术诊断,分析单一技术检查与联合技术检查的诊断效果。结果 联合检验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Mallory磷钨酸苏木素染色检验、CG染色检验、Masson染色检验和免疫组化检验(P<0.05)。结论给予肿瘤患者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检验能够显著提升诊断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特殊染色 免疫组化技术 肿瘤
  • 简介:运用光学体视框估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结构(粒子)的数量需要较厚的石蜡包埋切片;对于这样的切片,其染色深度和防脱片是制片、染色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我们运用大鼠脊髓厚石蜡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与防脱片的经验体会。

  • 标签: 脱片 脊髓 免疫组化染色 石蜡切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免疫组化基数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及准确性。方法 于2019年10月至2021年8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4名住院患者,患者均接受穿刺活检和免疫组化技术检验,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诊断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免疫组化技术诊断准确率77.8%(42/54)显著高于穿刺活检70.4%(38/54)。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免疫组化技术 病理诊断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组织切片制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进行病理组织切片制作的86例标本当做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分为参照(传统制作方式)和实验免疫组化技术),每组43例,对比两切片制作质量以及疾病诊断情况。结果 实验制作质量明显优于参照(P<0.05);实验准确率明显比参照高(P<0.05)。结论 免疫组化技术能够提升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质量,并让疾病诊断的准确率提高,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病理组织切片 免疫组化技术 制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腔病理诊断中采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的价值。方法:筛选50例胸腔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0例患者均选自2019年1月~2021年5月区间,按检验方法分为2,观察展开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检验,对照展开常规细胞涂片法,对比2病理诊断结果、细胞块免疫组化结果。结果:观察良性率(42.00%)与对照(44.00%)相比差异(X2值为0.040,P>0.05);不确定率(0.00%)低于对照(18.00%),恶性率(58.00%)高于对照(38.00%)(X2值为9.890、4.006,P

  • 标签:
  • 简介:摘要:免疫组化是宫颈癌病理诊断的关键技术,免疫组化技术简称为免疫组化,其在医学病理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实施检测组织内抗原分布情况。跟随我国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目前,国内医学人士掌握的免疫组化技术经验更加丰富,而免疫组化技术是现阶段生物医学形态以及代谢研究重要技术,该技术在我国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其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视。

  • 标签: 宫颈癌 病理诊断 免疫组化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在肿瘤病理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5月-2024年1月在本院接诊的60肿瘤患者开展研究,选择同一批人测试用免疫组化技术的阶段即对照,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阶段即研究。诊断完成后,比较两观察指标。结果:研究、对照阳性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在肿瘤病理诊断中选择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特殊染色 免疫组化技术 肿瘤病理诊断
  • 简介:目的建立人源性抗肝癌单克隆抗体细胞株,探讨其特异性。方法用IL-2和美洲商陆(PWM)体外刺激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再与小鼠骨髓瘤细胞NS-1融合,获得3株人源性抗肝癌单克隆抗体AF3,CB7,CH1,同时进行免疫组化及细胞免疫化学研究。结果3株人源性抗肝癌单克隆抗体AF3,CB7,CH1,可以和肝癌组织发生强阳性反应,和胃癌有微弱阳性反应,和其他3种癌组织无反应,3株单抗均能和肝癌QGY-7703细胞呈强阳性反应,与胃癌细胞有微弱阳性反应,与其他3种癌细胞反应为阴性。结论通过人-鼠杂交瘤技术获得了3株能分泌人源性抗肝癌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免疫组化与细胞免疫化学证实该单抗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 标签: 细胞免疫化学 肝癌 免疫组化 人源性抗肝癌单克隆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淋巴结病理组织免疫组化技术与其标准操作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96例患淋巴结的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n=48)和观察(n=48)。观察患者通过标准的淋巴结组织采取苏木精-伊红染色片穿刺的免疫运用于组织化学上的染色,对照患者未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片穿刺,比较各组免疫组化的染色切片上相关请况。结果观察切片的优良率为97.92%,明显高于对照切片优良率(54.17%),P<0.05对比差异存在明显。结论通过病理组织运用免疫组化穿刺技术,可明显地提高染色切片整体优良效果,提供更可靠的诊断参考,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 标签: 免疫组化技术 淋巴结病理组织 标准化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粘液癌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方法收集11例该类乳腺癌,分析病变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并用免疫组化染色标记。结果11例乳腺癌为女性患者年龄35-61岁,纯型6例混合型5例。其中淋巴结转移2例。乳腺粘液癌纯型好于混合型,ERPR表达无差异,C-erbB-2阳性预后较阴性预后差。结论乳腺粘液癌纯型预后好于混合型,腋窝淋巴结转移影响预后。

  • 标签: 乳腺粘液癌 临床 病理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来院经病理确诊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良性9例,交界性6例,恶性21例;镜下观察肿瘤直径(12.35±1.42)cm,边界清楚,病变部位主要位于胃、食管、大肠、小肠;其中CD117阳性率97.22%,CD34阳性率61.11%,DOG-1阳性率94.44%,S100阳性率8.35%,SMA阳性率5.56%,desmin阳性率2.78%,CD117、CD34、DOG-1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检测DOG-1、CD117水平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组织切片制作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于2019年11月-2020年10月开展研究,将70例宫颈及乳腺疾病检查患者纳入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对照(35例)获取的组织标本以传统方法制作病理切片,观察(35例)获取的病理组织以免疫组化技术制作成病理切片,对比两制片效果及诊断效果。结果 观察制片优良率相比对照更高(P

  • 标签: 病理组织切片 免疫组化技术 制片效果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细胞快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 50例胸腔积液患者,分别进行常规细胞图片检测、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阳性率高于常规细胞涂片检测( P< 0.05),而且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高于常规细胞涂片检测结果( P< 0.05)。结论:胸腔积液经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诊断价值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细胞快切片 免疫组化染色 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性探讨分析免疫组化技术、原位杂交技术在尖锐湿疣中的检测价值。方法将110例门诊诊断为尖锐湿疣的蜡块进行连续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对比染色,并在光镜下观察。结果原位杂交92例表达HPVDNA阳性;免疫组化技术染色68例HPV多克隆抗体染色阳性,两者联合应用检测到104例呈阳性反应。结论原位杂交技术的检测结果优于免疫组化技术,两者联合使用更加有利于尖锐湿疣的检测,使检测阳性率提高。

  • 标签: 免疫组化技术 原位杂交技术 尖锐湿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胸腹水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入住我院进行临床送检的139例胸腹水标本行常规细胞涂片检查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常规细胞涂片疑似恶性胸腹腔积液标本22例制作细胞沉渣切片,行HE常规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22例疑为恶性胸腹水标本进行离心沉渣包埋及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诊断腺癌13例,鳞状细胞癌3例,小细胞癌2例,恶性间皮瘤1例,恶性淋巴瘤1例,反应性间皮细胞2例。细胞块切片HE染色细胞丰富密集,染色分明,结构清晰,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信号定位准确,对比度好,背景干净。结论细胞沉渣石蜡切片及免疫组化技术与常规胸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相结合可有效提高胸腹水病理诊断的准确率,提高肿瘤细胞诊断的阳性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免疫组化染色 胸腹水 细胞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 免疫组化技术、常规技术应用于肿瘤病理诊断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 2019 年 7 月至 2020 年 7 月本院收治的 120 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 31 例)和观察( 31 例),对比两患者临床诊断满意率以及相关诊断评分。 结果: 观察患者诊断结果满意率( 95.00 %)显著高于对照患者诊断结果满意率( 65.00 %);对照患者心理顾虑( 68.18±3.46)评分、生理问题( 69.74±5.32)评分、信任感( 72.94±5.80)评分均低于观察心理顾虑( 88.72±4.28)评分、生理问题( 89.71±7.10)评分、信任感( 93.16±10.84)。 结论:在肿瘤病理诊断中使用免疫组化技术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免疫组化技术 常规技术 肿瘤病理诊断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