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现实主义作为一种艺术观念,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起,就牢牢地生根于中国社会和文化之中,并伴随着中国社会变革和文化思潮变化而发生内涵的变化。本文从农民工绘画题材的角度谈中国当代现实主义艺术的精神品格及其强大的生命力。

  • 标签: 现实主义 农民工题材 油画
  • 简介:2008年是中国电视剧艺术诞生50周年。虽然与电影、话剧沧桑百年相比,中国电视剧资历尚浅,但在50年的风雨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中,中国电视剧艺术前进的速度、影响的广度以及吸纳各艺术门类成果的包容度,都是当代中国大众艺术中的翘楚。

  • 标签: 中国电视剧 电视剧艺术 现实主义 观照 改革开放 艺术门类
  • 简介:本文试图通过回顾粗野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历史渊源,反思面临相似社会背景的当代中国本土的建筑实践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并通过总结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当代建筑师所进行的实践探索,为当下的中国建筑实践提供一种即时参考。

  • 标签: 粗野主义 低技策略 处理现实
  • 简介:歌剧《苍原》自成功首演以来,获得了国内外众多的好评,它以歌剧独有的艺术,使人沉醉在史诗性歌剧的震撼魅力之中。《苍原》的价值已不仅是观赏,在对其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创作上的突破、尝试,许多大胆的运用都为中国歌剧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 标签: 史诗性歌剧 文学特点 辽歌风格 蒙古曲调 突破
  • 简介:中国电影音乐作为世界电影音乐的组成部分,也随之发展而发展.而现代中国电影音乐中,加入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使中国电影深深扎根于这片传统文化的沃土.同时又与现代文化,科技审美相结合,呈现具有中国风的电影音乐,从而形成了现代中国电影音乐之特色.

  • 标签: 现代中国电影音乐 特色 中国风
  • 简介:在所有宣传媒体上,《女人不坏》(以下简称《女》)均被称为时尚喜剧贺岁片,对于此类商业片,导演徐克的初衷兴许是在电影贺岁片市场上赚个盆满钵满。在《女》北京首映式上,徐克"其实女人要坏一点才够可爱。女人要坏,男人才爱。"的开场白很好地诠释了该片的娱乐意义,但我们却能透过《女》缭乱、娱乐的都市女性生活镜头看到当下中国女性主义努力向上的抗争。换句话说,《女》是在男权高高在上的社会现实中女性不断抗争的强烈表现。

  • 标签: 《女人不坏》 男权文化 女性自我意识 女性主义
  • 简介:王竞导演的影片《万箭穿心》改编自方方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武汉汉正街里泼辣能干的售货员李宝莉,欢天喜地的进了丈夫分配的新房,然而好日子并没有来临,因为李宝莉的泼辣性格导致丈夫有了外遇,李宝莉难咽这口气,暗地跟踪并报警捉奸,最终导致丈夫颜面扫尽跳江自杀;为了向死去的丈夫赌一口气,李宝莉毅然做起了市场的"女扁担",独力承担起家庭重担,供养儿子考大学,然而当儿子长大成人,考上大学之时,一切真相浮出水面,儿子将李宝莉赶出了家门。影片没有宏大的场景和炫目的特效,凭借对当下人生活状态的关注,使得影片广受瞩目,被誉为2012年度最佳国产影片。

  • 标签: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社会现实 国产影片 对话 90年代 生活状态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11-07
  • 简介:2001年第7期《美术》上发表了《重振人类艺术追求真善美统一的伟大审美理想》一文,王仲先生《重振人类艺术追求真善美统一的伟大审美理想》②《人民日报》1996年11月28日蔡若虹先生《美术作品一定要美》③《美术》2002.3期范曾先生《自然、众芳之所在——论20世纪美的误区和古典主义复归》④《美术》2002.6期何子恺先生《坚持真善美的审美标准,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唯一选择》⑤《美术》2002.6期《什么是好画——回望20世纪中国画发展研讨会综述》⑥《美术》2002.8朱晓红女士《从中国传统画学

  • 标签: 中国当代艺术 主义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艺术
  • 简介:在当代中国电影中,冯小刚电影以其商业的成功却又不失其艺术特质,独具别样的风采.从早期的、<(不见不散>到最近的,冯小刚电影无论是在电影语言、还是在叙事技巧方面都具有浓郁的个人化倾向.冯导电影中独特的表现角度、台词、人物性格塑造等方面都具有个人化的特质,并且打破了传统商业电影意识形态浅薄的观念,潜在地说明了商业电影其实也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中最真实的情感,可具备深刻的内涵.

  • 标签: 叙事 视听 语言 人物
  • 简介:十二章纹是冕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十二章纹是部族首领的教学大纲,是"干部"考核文件,是儒家的宣传单,是礼教的教科书,是王权的等级标志,有着梳理社会秩序、熏陶道德规范、强化统治责任的作用。

  • 标签: 十二章纹 冕服 王权神授 礼教 等级
  • 简介:铜镜作为我国古代文化芝术的载体之一,不仅拥有非凡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作用,更为研究我国古代哲学、美学甚至是艺术设计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以铜镜作为媒介,对中国古代的朴素辩证思想进行研究,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理论依据。老子是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思想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道家思想学派的创始人,铜镜与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思想的联系王要表现为其与道家思想的联系。铜镜中的中国古代朴素辨证思想,体现在铜镜的形制、纹饰及铭文上,对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生存与发展也会产生积极的意义。

  • 标签: 铜镜 中国 古代朴素辨证思想
  • 简介:殷商时期标志着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门槛,以尊神重鬼为该时期的文化特征,以神为本的文化逐渐开始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过渡。古代先哲们以探讨和解说音乐沟通天人理论为切入点,引发了古人对音乐与个体、音乐与社会、音乐与宇宙关系的思考,尽管此时对音乐作用的认识带有浓重的神学色彩,但已经认识到音乐与自然、音乐与社会、音乐与人有着某种密切的联系,从而开启了我国古代探索音乐心理思想的大门。

  • 标签: 先秦时期 音乐心理思想
  • 简介:<正>当前体验经济下,特效电影作为象征品味的符号价值和提供视听的体验价值,成为了电影产业发展的大方向,甚至有论者认为,谁取得了特效电影的市场,谁就占据了整个电影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在好莱坞特效电影进军中国市场并创下令人瞠目

  • 标签: 大闹天宫 体验价值 创意者 体验经济 市场竞争 白蛇传说
  • 简介:王逊(1915-1969)是美术史论家、新中国美术史教育的奠基人。王逊的美学思想主要是来自康德以来的德国古典美学传统而又有所拓展,并在近于马赫主义的实在论的基础上,试图用主体的创造性来调和"艺术"的形式论和内质论,且呈现出由前期强调"美的理想性"到后期重视"现实主义"的思想轨迹;应该注意的是,虽然王逊很早就受到左翼思潮的熏染,但其美学思想中的"现实主义"与曾经盛行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似同实异。对王逊美学思想及其内在逻辑的考察,不仅有助于重新认识王逊的整体学术成就和贡献,而且可以与20世纪中国美学及相关学术的发展历程相互印证。

  • 标签: 王逊 美学 理想性 现实主义 实在论 马赫主义
  • 简介:本文从小提琴专业课教师的视觉角度出发,例举了各时期中外有代表性的小提琴作品,指出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内容。作者认为,在小提琴专业课教学当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专业课育人的优势,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 标签: 小提琴作品 爱国主义内容
  • 简介:苏轼是北宋文人中的杰出代表,研究苏轼的音乐思想对整体把握北宋文人的音乐美学思想有积极作用。个人的音乐思想必然会受到他所在的文化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苏轼也不例外。中国古代"民本主义思想就影响着苏轼的音乐思想,形成了他较同时代人而言比较独到的音乐审美意趣。笔者以苏文中关于民间音乐的材料为依据,从苏轼考证民歌、创作民歌,以及他所记录的民间歌舞等方面,对苏轼在"民本主义思想影响下所形成的音乐审美意趣作初步探讨,力求为近一步研究北宋文人的音乐美学思想提供参考。

  • 标签: 民本主义 音乐审美意趣 民歌 民间歌舞 音乐美学思想 苏轼
  • 简介:音乐社会学是当代音乐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本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音乐社会学发展情况进行评介.

  • 标签: 中国当代 音乐学 音乐社会学
  • 简介:十年前一档"超级女声"节目红极一时,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成为了当时最炙手可热的电视选秀节目。随着文化消费日益受到大众的关注、消费美丽成为时尚之后,选秀也成为了当时那个时代一种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文化现象、娱乐现象以及审美现象。这种新的电视节目形态,在我国兴起并一直蔓延,居高不下的收视率和巨额的广告植入费用,使得音乐选秀节目成为了当今社会一道令人颇为瞩目的电视文化奇观。

  • 标签: 选秀节目 电视节目形态 广告植入 电视文化 超级女声 审美现象
  • 简介:中国的武侠电影要屹立于世界,靠的绝不能只是特技与特效,还要有中国古典文化,或者说是侠文化。中国的武侠电影,近些年由于商业票房的影响,正在向畸形方向发展。中国的武侠电影该如何既迎合票房的需要,又能保持中国的古典特色?本文试从胡金铨武侠电影说起。

  • 标签: 武侠电影 胡金铨 古典文化 李安
  • 简介:网络社会的共同心态、文化基础是滋养IP电影繁荣发展与问题频出的文化土壤。本文以近几年华语电影年度票房前20的32部影片为样本做内容分析,从社会学角度讨论TP电影的社会效果、功能属性,可见作为“中间物”的IP电影,给社会带来暂时“失范”现象。面对IP电影,社会需要寻求新的“规范体系”。

  • 标签: IP电影 涂尔干 社会学 有机团结 规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