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蕹菜叶的腌制工艺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蕹菜叶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进行了分析和控制试验,确定了生产中有效降低腌制蕹菜叶产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工艺条件。

  • 标签: 蕹菜叶 腌制 亚硝酸盐
  • 简介:以印尼姜黄为原料,研究微波条件下水法提取姜黄色素,分析微波功率、作用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实验确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

  • 标签: 印尼姜黄色素 微波 水提取法
  • 简介:利用实验室延续培养的传统酸面团酵种(简称酸种),采用冷藏中种发酵法制作酸面团馒头。研究了酸种扩培时间、酸种添加量、冷藏发酵时间,以及中种面团中小麦粉的添加量等参数对酸面团馒头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出了冷藏中种发酵法制作酸面团馒头的最佳工艺参数:酸种扩培时间为15h,酸种添加量为40%,冷藏发酵时间为24h,中种面团中小麦粉的添加量为70%。

  • 标签: 最佳工艺参数 馒头品质 发酵法 面团 冷藏 制作
  • 简介:本文就近年来变性淀粉的生产工艺、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并探讨了我国淀粉变性产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和发展前景。

  • 标签: 变性淀粉 生产工艺 食品中的应用
  • 简介:为获得超高压提取大豆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描述提取的动力学过程,以压力、保压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液料比为试验因子,大豆皂苷得率为响应值,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根据Fick第一扩散定律。以所得数据为样本,建立超高压提取大豆皂苷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大豆皂苷得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液料比〉压力〉乙醇体积分数〉保压时间,边际效应大小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保压时间〉压力。确定超高压提取大豆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439.09MPa,保压时间16.28min,乙醇体积分数83.53%,液料比32.28mL/g,在此条件下大豆皂苷得率为1.252%,优于传统的回流提取。所得动力学模型可较好地描述提取液中大豆皂苷浓度随压力、保压时间及液料比的变化关系。超高压提取工艺具有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提取时间短等优点,可用于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 标签: 大豆皂苷 超高压 提取 动力学模型
  • 简介:啤酒大麦在汇率、能源、海运市场等外在因素的作用下,价格起伏不定。国际主要大麦出口三个国家(区域)的大麦播种,收获等正在逐步展开,澳大利亚正受到干旱气候的影响,欧盟也出现大麦减产的消息,从国内自身而言,中国啤酒工业在迅猛的发展,国家的外汇开始浮动管理……所有的一切都在使啤酒原料价格前景不明。

  • 标签: 啤酒大麦 海运市场 工艺 全球 外在因素 干旱气候
  • 简介:将膜技术应用于食品化学工业具有重大的创新意义。集成优先透水膜可以突破常规酯化反应平衡的限制,节约资源,提高产率。维生素C(VC)生产的关键工艺是甲醇与2-酮基-L-古龙酸(2-KLG)的甲酯化反应。基于PERVAPR2201膜与2-KLG甲酯化反应的集成工艺,分别进行甲醇/水二元体系、甲醇/2-KLG/2-Me-KLG/水四元体系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集成工艺由于分离膜及时去除了酯化反应生成的副产物——水,迅速地改变了常规酯化反应状况。酯转率(η)随酯化反应液中水(CR-H2O)的减少而显著增加。η和膜的渗透汽化(PV)分离性能都明显受集成工艺的反应温度、初始料液醇酸比(R0)、分离膜面积和料液流量的影响。在膜与常规工艺集成的2-KLG甲酯化反应过程,η达99.06%,CR-H2O小于2mol/L,PV过程膜的渗透通量125~225g/(m^2·h),渗透液中水含量(CP-H2O)大于80%。

  • 标签: 维生素C 膜分离 酯化反应 食品化学 集成工艺
  • 简介:辊式磨粉机在小麦制粉一百多年发展历史中一直占据无可争辩的主导地位。制粉科技的发展,使得辊式磨粉机的某些不适应小麦制粉需求的缺陷或不足逐渐显现,撞击磨粉机等设备的优势也逐渐显现。种种迹象表明,辊式磨粉机在小麦制粉中的主导地位被取代的趋势正在逐步形成。

  • 标签: 辊式磨粉机 撞击磨粉机 取代 创新
  • 简介:每年的6~8月份,是面粉生产的淡季,也是较难加工的时候。这段时间气温较高,空气湿度大。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物料温度高增加了其粘附性,流动流散性变差,容易造成管道堵塞,糊塞孔,出现混筛现象。产量一般下降10%左右,出率降低,耗电能增加。适当采取一些措施,可以有效控制产量下降现象。

  • 标签: 制粉工艺 设备 工序 创新 面粉生产 空气湿度
  • 简介:以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冷凝回流法和超声法提取的三叶青叶中总黄酮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得各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较佳范围,然后采用响应面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冷凝回流法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68%,提取温度69℃,提取时间100min/次,提取2次,料液比1:25g/mL。在此条件下三叶青叶中总黄酮得率4.42%。超声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61%,提取温度59℃,提取时间25min/次,提取2次,超声功率190W,料液比1∶25g/mL。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5.29%。从提取工艺来看,超声法的设备更简单,提取温度较低,可避免热能损耗和活性成分的破坏,同时效率高,黄酮得率较高。超声法是提取三叶青叶中总黄酮的较好的办法。

  • 标签: 三叶青叶 总黄酮 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
  • 简介:小麦制粉过程中胚乳与皮胚分离和胚乳粉碎混淆在一起的工艺路线是造成现有面粉生产线低效高耗的根源,辊式磨粉机通过逐步碾压使胚乳与皮胚分离的效率低,效果差;麦粒糊粉层吸水胀大强度降低的特点未充分利用,是现有制粉工艺的一大缺憾。尽早,尽快和尽可能彻底地把胚乳与麦皮分离是小麦制粉技术创新的关键。

  • 标签: 粉路 辊式磨粉机 分离 粉碎 创新 关键
  • 简介:选用食用山药为原料,采用超声波协同纤维素酶酶解法分别研究了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酶量对多糖提取量的影响;并且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山药多糖提取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山药多糖提取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时间、功率、温度,其最佳提取参数是:在固液比为1g:15ml,酶量为2%,pH为4.72的条件下: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100min,功率为:450W。在此工艺条件下,多糖提取量为24.8mg/g。所得多糖通过薄层层析法,可知其由木糖、葡糖糖、半乳糖所组成。

  • 标签: 山药多糖 超声波 纤维素酶 薄层层析 正交试验
  • 简介:通过检测小麦清理工艺中各步骤的小麦和6种污染程度不同的小麦实验制粉后各粉路的DON含量,研究清理和制粉对小麦中DON的去除效果;通过检测污染前后小麦籽粒及其小麦粉的品质指标的变化,研究赤霉病对小麦及小麦粉食用和加工品质的影响

  • 标签: 小麦粉品质 制粉工艺 清理工艺 除污染 DON含量 污染程度
  • 简介:打麦机的创新设想是研发一种不用筛筒,让物料自动下泄流动,工作机理为纯摩擦的能耗低、清理效果好和基本杜绝碎粒现象的全新概念的谷物清理机。

  • 标签: 打麦机 评定 指标 改进 创新 谷物清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