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本实验考察不同目数药筛所得的九节干膏粉体的吸湿性变化情况。方法采用25℃,相对湿度为75%条件下测定三种九节干膏粉体(24~65目,65~80目,80~100目)的吸湿速率与吸湿百分率;并根据25℃,三种九节干膏粉体各在四种不同相对湿度(RH)下的吸湿百分率,整理出吸湿平衡曲线以及CRH,最后以几何计算法验证。结果65~80目,80~100目的九节干膏粉体的吸湿速率和吸湿百分率均高于24~65目的九节干膏粉体。九节24~65目干膏粉体的CRH为63.8%,九节65~80目干膏粉体的CRH为63.5%,九节80~100目干膏粉体的CRH为63.2%.结论不同目数药筛所得的九节干膏粉体,粉碎得越细,越容易引起其吸湿性改变。制备颗粒时应适当调整三种粉体的比例。

  • 标签: 九节茶干膏粉 吸湿性 临界相对湿度 吸湿曲线方程 数据分析
  • 简介:目的建立复方丹片中咖啡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复方丹片中咖啡因的含量。PumterC-18色谱柱。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nm结果回收率为96.88%,RSD为0.616%(N=5)。结论方法简便、稳定,可为含绿茶制剂的含量测定提供借鉴。

  • 标签: 复方 咖啡因 HPLC法 含量测定方法 制剂 RSD
  • 简介: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系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Linn)植物,为多年生木本油料作物,是我国特有的树种,产于我国的西南部和东南部,遍布湖南、福建等17个省区[1]。我国现有油茶林种植面积368万hm2,年产茶油约30万吨,枯饼约90万吨[2]。枯饼是茶油子榨油后剩下的渣饼,又称油茶饼粕、枯、麸等,其产量相当于茶油的3倍。

  • 标签: 茶枯饼 化学成分 综合利用
  • 简介:目的考察三叶虫中白杨素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HPLC法测定白杨素苷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结果白杨素苷最佳提取工艺:三叶虫加20倍量80%丙酮,于65℃水浴提取2次,每次75min,其含量为30.2mg·g^-1。结论优化后白杨素苷提取工艺合理可行,能确保有效成分提取基本完全,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白杨素苷 三叶虫茶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新那敏片中盐酸溴己新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C18柱(250inn×4.6mm,5μm),以用三乙胺调节pH至3.5的甲醇-0.2%磷酸溶液(65:35)为流动相,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48nm。结果盐酸溴己新进样量在0.604~2.41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9.45%,RSD为0.82%(n=6)。结论HPLC法简便、准确,可作为新那敏片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茶新那敏片 盐酸溴己新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探讨从藤提取的双氢杨梅树皮素(APS)对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建立小鼠慢性肝损模型,并给予APS观察其对实验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总蛋白(TP),白蛋白(ALB),透明质酸(HA)含量和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的影响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结果:APS明显降低血清ALT,AST活性,血清HA含量和肝组织HyP含量,明显增高血清TP和ALB含量,同时可减轻实验鼠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程度。结论:APS对CCL4所致实验性慢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双氢杨梅树皮素 四氯化碳 慢性肝损伤
  • 简介:【处方】川芎153.8g白芷76.9g羌活76.9g细辛38.5g防风57.7g荆芥153.8g薄荷307.7g甘草76.9g【制法】以上八昧,川芎、白芷、羌活、细辛、防风、甘草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薄荷、荆芥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备用,提油后的水溶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滤液合并,

  • 标签: 川芎茶调颗粒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药品标准 颁布件 修订 挥发油
  • 简介:目的:观察十两提取物对高脂诱导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家兔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十两提取物(25、50和100mg/kg),共4周。实验结束后,颈动脉取血检测红细胞变形能力,测定血脂、NO、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和丙二醛(MDA)含量;分离胸主动脉检测脂质斑块面积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十两提取物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高脂饲养家兔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时显著减少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和改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红细胞变形能力。十两提取物显著降低血清MDA和ADMA含量和增加NO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十两提取物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机制与抑制脂质过氧化、调节ADMA/NO系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红细胞变形能力有关。

  • 标签: 十两茶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 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脂质过氧化
  • 简介:目的研究湖南安化黑的主要品种十两茶水提物的体外降糖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试验、葡萄糖苷酶试验、醛糖还原酶试验比较十两与其他类(茯砖茶-9、茯砖茶-11、红茶、绿茶)的体外降糖作用。结果5种茶叶水提物在体外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产物形成、葡萄糖苷酶以及醛糖还原酶活性,其中以十两作用为优。结论十两茶水提物对糖尿病相关酶具有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降糖和防止糖尿病并发症作用。

  • 标签: 黑茶 十两茶 葡萄糖苷酶 蛋白质非酶糖基化 醛糖还原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