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时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178例异位妊娠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采用方差分析。结果178例异位妊娠子宫内膜中,蜕膜和AriasStella(AS)反应135例(75.84%),分泌期改变34例(19.10%),增生期9例(5.06%)。结论异位妊娠子宫内膜的改变是多样的,不能作为诊断异位妊娠的依据,而需要借助患者病史及实验手段来明确诊断。

  • 标签: 异位妊娠 子宫内膜 组织学 诊断性刮宫
  • 简介:[摘 要] 目的 分析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加入去骨瓣减压术度患者神经功能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2021年我院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比较组间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较对照组更加优越,差异显著(P

  • 标签: [] 高血压脑出血 去骨瓣减压手术 神经功能 并发症
  • 简介:“爷爷是个老革命,大腿挨过枪子。那时条件差,没麻醉,活生生地取出弹片,爷爷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可是,现在疼痛来了,那么坚强的爷爷却忍不住用脑袋撞墙,眼泪哗哗地直流。原来,是这样的痛……”

  • 标签: 世界镇痛日 治疗方法 保健知识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 简介:由中国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第六届世界华人药物化学研讨会”于2008年7月28日—8月1日在上海好望角大饭店顺利召开。大会由陈凯先院士担任主席,张礼和院士担任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本届会议吸引了来自于两岸三地及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459名药物化学界代表,共收到论文摘要278篇。

  • 标签: 第六届世界华人药物化学研讨会 上海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 药物分子设计
  • 简介:当前,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的处理趋向外科治疗,取得比单纯内科疗法为好时效果。手术目的是清除积血、坏死和感染病灶,防止和减少并发症。手术时机及方式则各家取舍不一,尚有争议。其主要原因是AHNP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学尚未能充分揭示:手术中所见胰腺病变仅为当时的发现,炎变在术后可能还将持续或反复发生,历时数周至数月之久。因此,术式须按胰病变的范围、深浅和部位等而决定,不

  • 标签: 坏死性胰腺炎 坏死组织 急性出血 肠系膜上动脉 急性胰腺炎 时机及方式
  • 简介:2011年7月,北京军区组织了卫生专业比武竞赛,这是推进军事训练和保障力生成模式转变、打牢部队卫勤保障能力基础的重要举措。我部着眼加强部队卫生机构卫勤服务保障能力建设,加大人才培训培养力度,在层层选拔的基础上,周密组织尖子人员封闭式集训。在部队卫生机构参加的5个专业、10个项目中,共获得4枚金牌、17枚奖牌,综合成绩居全区前列,现将基本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军队卫生 军事人员 卫勤保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 患者中采用 综合护理 后的临床效果。 方法: 我院选取 64 例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 患者 ,病例选取时间为 201 9 年 3 月 -20 20 年 3 月。我院按 就诊时间、住院先后顺序 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 , 实验组 32 例 、 对照组 32 例。 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 观察 实 验 组和 对照 组 的 临床 护理 效果 。 结果: 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 患者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 2/32 ) 6.25% 低于对照组 ( 12/32 ) 37.5% , 经对比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 患者中采用 综合护理 可有效减少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此方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皮肤软组织缺损 综合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复合BMP的珊瑚人工骨贴附移植于下颌骨表面后局部成骨及与下颌骨的结合情况。方法12只杂种犬被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将复合rhMP-2的珊瑚块植于下颌骨表面,用钛钉将其固定,令其与下颌骨表面尽量贴合。术后于不同时间点取材。制作组织学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1W,脱钙后局部残留大量空隙,材料周围包绕纤维结缔组织组织内可见细胞增生聚集,间克质细胞增殖分化,大量炎细胞浸润。2W,材料内部细胞增生聚集更加明显,血管成分增多,可见新生骨样组织形成。3W,大量新生骨样组织形成,并有片状钙化的新骨沉积,编织骨形成。6W,珊瑚内大量成骨,新骨融合生长并改建成成熟的板层骨,与颌骨形成完全的骨界面。结论复合BMP的珊瑚人工骨贴附移植于下颌骨表面后早期即可成骨,并可以与下颌骨形成骨结合。

  • 标签: BMP珊瑚 下颌骨 组织学表现 萎缩牙 人工骨 手术方法
  • 简介:病例:患者,男,37岁,因“尿频、尿急”到某诊所就医,诊断为“尿路感染”,于2009年5月14日晚20时给予注射用大观霉素2.0g(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81011),用3.2mL专用溶媒(即0.9%苯甲醇注射液)溶解成混悬液,肌内注射。第二天,注射部位肿胀、疼痛剧烈,医嘱热敷。

  • 标签: 苯甲醇注射液 大观霉素 溶解 皮下组织 注射后 尿路感染
  • 简介:药物安全性评价中毒性病理学评价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而毒性病理学评价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体系中重要的一环,用以确定损伤靶器官、靶组织的形态及程度变化,评价受试药物是否具有毒性并判断其能否推向临床的重要指标。对组织学技术进行质量控制与评估则是确保毒性病理诊断准确性及一致性的重要前提。该文对组织学技术流程进行叙述并探讨流程中相关影响因素。

  • 标签: 药物安全性评价 毒性病理 组织学技术 人工假象
  • 简介:目的建立5-氟尿嘧啶(5-Fu)在小鼠肿瘤组织中的分析方法,并用于考察5-Fu控释植入剂在小鼠肿瘤组织的分布。方法荷瘤小鼠瘤周植入分别由PLGA50/50和PLGA75/25为载体制备的5-Fu控释植入剂,RP-HPLC测定小鼠肿瘤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结果肿瘤组织中5-Fu的线性范围为0.5~15.4μg·g-1,准确度为97.5%~104.0%,提取回收率为81.9%~88.3%,日内RSD均〈2.0%,日间RSD均〈7.6%。以PLGA50/50、PLGA75/25为载体的5-Fu控释植入剂在荷瘤小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9、15d;Cmax分别为3.79、2.83μg·g-1;AUC分别为41.15、43.50(μg·g-1)×d。结论该分析方法可用于5-Fu在肿瘤组织中的分布行为研究,2种载体的5-Fu控释植入剂均能维持小鼠肿瘤组织中较长时间的药物分布,延长药效作用时间。

  • 标签: 5-氟尿嘧啶 控释植入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肿瘤组织分布
  • 简介: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在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症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神经细胞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蛋白对61例直肠粘膜吸引活检标本进行回顾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神经丛中NSE胞浆阳性深染的细胞和S100蛋白染色的细胞状“空白”区可特征性地提示神经节细胞的存在,在巨结肠患者标本中则缺乏此类表现。33例临床诊断为巨结肠者,其手术切除标本经全层病理学检查均证实为巨结肠,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在直肠粘膜活检标本常规HE染色下诊断有疑问时,NSE结合S100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助于确诊。

  • 标签: 先天性巨结肠 神经细胞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S100蛋白
  • 简介:目的:分析经不同途径或方式给予榄香烯对实验兔肝功能及组织学的影响,探讨临床局部应用榄香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势。方法:将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等分为外周静脉注射、肝动脉灌注、肝动脉碘化油栓塞、肝动脉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及肝脏直接穿刺注射5组,每只兔均给予临床等效剂量的榄香烯注射液。抽取实验兔给药后6h及1周时的静脉血检测其肝功能,并制取同时段肝脏的组织学切片。结果:碘化油组、直接穿刺组及明胶海绵组实验兔给药后6h血清AST分别为(414.7±235.2)、(333.3±250.6)和(92.3±73.6)μmol/L,ALT分别为(209.0±116.5)、(118.7±50.0)和(68.3±21.4)μmol/L,与给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后1周这些指标已大部分恢复接近正常;而静脉组或动脉灌注组实验兔的相应指标和给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6h碘化油组、明胶海绵组及直接穿刺组实验兔肝组织均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凝固性坏死或细胞水肿变性,1周后则见明显的汇管区小胆管增生、炎细胞浸润和脂肪变性。动脉灌注组和静脉注射组实验兔肝组织仅表现为细胞的水肿变性,但动脉组的药物效应明显强于静脉组。结论:临床等效剂量的榄香烯经外周静脉或肝动脉给药均安全,经动脉灌注药物显示有明显的"首过效应",经肝动脉栓塞或直接穿刺注射后兔肝局部坏死明显,可为临床对肝脏肿瘤的局部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榄香烯 静脉 肝动脉 穿刺注射
  • 简介: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lyrephohistiocytosis,HLH),是一种罕见的免疫调节异常性疾病,以淋巴细胞浸润和巨噬细胞活化引起的终末器官损伤为特征,临床表现复杂,极易误诊,病死率极高。临床主要特点为高热、肝脾大、全血细胞减少和凝血功能障碍。现将本院收治的2例HLH病患报道如下。

  • 标签: 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 细胞增生 病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型游离皮瓣修复用于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价值。方法:2019年7月-2021年6月本科接诊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病患82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小型游离皮瓣修复术,对照组行髂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治疗。对比皮瓣愈合时间等指标。结果:针对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0.0%,比对照组14.63%低,P<0.05。针对皮瓣愈合时间,研究组(14.26±2.17)d,比对照组(24.29±3.05)d短,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