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改进输液流程对门诊此项业务安全的作用。方法采取随意选样的办法,从2017年2—4月本院门诊输液病人里选取500例当作研究对象。将他们根据不同病区分为对照组250例(门诊输液1室)和观察组250例(门诊输液2室)。对照组开展惯常护理,观察组则改进了输液流程,然后对比两组病人在输液期间的气泡析出率、输液安全及对护理业务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气泡析出率是18.00%,明显比对照组的32.00%小,差别具备统计学效用(χ2=6.228,P<0.001);观察组病人第一时间处置气泡的比例是100.00%,比对照组的50.40%高,差别具备统计学效用(t/χ2=78.444,P<0.001);观察组病人析出气泡时间是(56.31±9.72)分钟,比对照组的(40.56±5.80)分钟长,差别具备统计学效用(t/χ2=10.902,P<0.001);观察组病人的满意率得分是(13.18±0.92),比对照组的得分(9.41±1.05)多,差别具备统计学效用(t=4.651,P=0.010)。结论改进输液流程可确保门诊输液安全,提升病人对护理业务的满意率,实践中具备一定的指引作用。

  • 标签: 静脉 输液安全 输液流程 气泡 门诊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维权意识的提高,护患纠纷的数量逐年递增,已经成为困扰护理人员的难题之一。在新生儿科护理纠纷中因无陪患儿身份识别引发的纠纷尤为突出。因此,制订和执行规范的工作流程,可较大程度的降低该类纠纷的发生。我科从2007年起,严格执行无陪住院患儿诊治工作流程后,取得显著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儿童 住院 患者身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心肺复苏患者应用急救护理流程的抢救效果。方法:选择急救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80例进行探究,抽签法实施分组探究,即比对组、探究组,各40例患者,比对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探究组实施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二组的抢救效果。结果:探究组不良症状总发生率及抢救成功率分别是5.00%、97.50%,均优于比对组(P<0.05)。结论:急救护理流程应用于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增进急救护理工作的品质。

  • 标签: 抢救效果 急救护理流程 急诊心肺复苏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绿色通道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对照组40例样本病例均来自于我院未实施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前的病例库,研究组40例样本病例选自我院实施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所用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救治时间更短,P

  • 标签: 脑卒中 绿色通道 护理流程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优质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外科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0月间在我院急诊外科就诊的8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和常规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抢救时间指标差异、患者满意度和抢救成功率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分诊及评估时间、检查时间、静脉通路开放时间和急救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各项满意度评分和抢救成功率也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应用可有效提升急诊外科患者救治过程的效率,有助于患者抢救时间的缩短和抢救成功率的提升,且该措施还能够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诊外科 救治
  • 简介:【摘要】手术室流程管理是涉及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内容。随着手术量的增加,手术室高效运营是手术室管理中的重要解决问题。本综述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构建完善的手术室流程管理体系,并持续优化改进;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员工满意度,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促进了手术室高质量高效率运营。

  • 标签: 手术室 流程管理模式 系统 综述
  • 简介:【摘要】自2019年12月开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已经发展成为了国际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构成一次全国性“大流行”,2020年3月开始出现了国际疫情回流我国的现象,疫情仍需严防。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顺利开展临床试验,更好地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风险,保障工作人员和受试者的安全,本文通过介绍从启动会、招募、筛选期、试验期、清洗期、出组、复查,各个阶段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点,概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Ⅰ期临床试验的工作流程及工作体会,如今疫情已成常态化防控,希望本文可以为今后的临床试验护理相关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 标签: Ⅰ期临床试验 新冠肺炎 工作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体检报告流程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分析我院近年来的1200份体检报告,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体检人员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体检报告流程管理方法,观察组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组的实际管理效果。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观察组的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方法 针对院内治疗的56例急诊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8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流程,研究组给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对两组病患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效。结果 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6.42%明显优于参照组的78.57%,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流程优化,有利于提升病患的抢救效果,降低病患的死亡概率。

  • 标签: 急诊护理 流程优化 急诊患者抢救效率 影响
  • 简介: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基于信息化的急诊护理流程改进与效能分析。急诊护理是医疗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急诊护理提供了新的机会,通过整合信息、优化流程和提高效率,可以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本文首先介绍了急诊护理的基本背景和挑战,然后详细探讨了信息化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包括电子病历、远程监测、信息共享等方面。接着,文章分析了信息化在急诊护理中的效益,包括减少错误、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最后,文章总结了信息化对急诊护理流程改进的积极作用,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建议。

  • 标签: 急诊护理,信息化,流程改进,效能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实施流程化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本院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病患84例作为研究群体。依据随机投掷骰子单双数字法将其分成有42例的观察组与有42例的常规组,其中常规组病患采用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病患则实施流程化护理措施。分别从检查时间、麻醉药物使用剂量、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并发症总出现率方面对两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病患检查时间短于常规组,麻醉药物使用剂量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得分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与常规组并发症总出现率依次是4.76%、26.19%(P<0.05)。结论:在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时开展流程化护理,能够缩短检查时间,减少麻醉药物使用剂量,改善焦虑情绪,降低并发症出现率,发挥一定干预效果。

  • 标签: 流程化护理 无痛 胃肠镜 焦虑 麻醉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急诊护理流程运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对于提高急救效率的临床效果,研究的临床可使用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为实验时间,选择在该阶段医院中登记为有效的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实验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流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分诊时间、转诊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分诊时间及转诊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接诊急性脑梗死患者时使用急诊护理流程其各方面效果要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可以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脑梗死 急救效率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急诊预检分诊护理流程与质量效果。方法 选急诊科收治患者86例(2020.01-2020.12),随机分成甲、乙组,各43例。前者、后者分别行传统急诊分诊护理流程、急诊预检分诊护理流程。比对两组效果。结果 乙组分诊准确率、就诊成功率高于甲组,候诊用时,确诊用时短于甲组(P

  • 标签: []急诊 预检分诊 护理流程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严重创伤患儿实施优化急救护理流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20年入住SICU的152例严重创伤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和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流程)各76人。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救治成功率(97.37%)和医生及病房满意度(98.68%)均较高(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程化护理在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本科2020年2月至 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程优化护理分诊对门诊诊疗质量的影响。方法:择200例门诊患者,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流程优化护理,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分诊平均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候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采取流程优化护理分诊后,具有较高临床价值,能够提高诊治效率,缩短患者诊治等候时间,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到有效提高。

  • 标签: 流程优化护理 门诊 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 筛选研究对象,采集相关数据,验证强化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的有效性、安全性,分析对其护理质量的影响并做详细阐述。方法 在满足此次研究采纳、排除标准的条件下,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在我院择58例透析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时间择取2019.1-2020.3月期间,征求其同意后,以自由抽签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对两组采取不同护理管理措施,将护理质量评分、护理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作为此次护理管理效果的衡定标准,将相关数据予以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实验组护理管理效果显优且具有一定应用价值体现,其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升且护理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均显著降低,较另一组各数据,差异性较大(P<0.05),可行统计学分析。结论 强化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的有效实施,其护理管理效果较为理想且安全性显高,可在提升工作人员护理质量的同时,降低护理纠纷、护理差错事件发生几率,此护理管理模式具有个体化、规范化实施策略,将管控的各个护理环节完全体现,可提倡推广,建议临床大规模应用。

  • 标签: 强化 血透室 护理流程管理 护理质量 影响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医疗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护理的重视程度也不断上升,尤其门诊是患者就医治疗时接触的第一个部门,其治疗及护理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评价。因此本文探讨改善护理流程在眼科门诊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5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号奇偶数进行分组,其中诊号为奇数的100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诊号为偶数的100例患者分为优质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案护理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沟通有效率。结果:过问卷调查,对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有效沟通率进行对比,优质护理组均优于常规护理组。经检验P<0.05,存在可比性。结论:通过改善护理流程,不但提升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沟通有效率,还提高了医护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及护理服务理念,此方法值得各医院应用推广。

  • 标签: 改善护理流程 眼科门诊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急诊输液室护理中应用护理流程优化措施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急诊输液室在2021.01-2022.01期间接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采用护理流程优化。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经过实施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护理流程优化有利于提高急诊输液室护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流程优化 急诊输液室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急性脑梗死急救护理中,采用不同护理方案,总结与探究急诊护理流程实施效果。方法 自2020年度1月至2021年度12月选择106例因急性脑梗死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按照护理方案将其归纳为2个小组,每个小组均纳入53例病人。根据护理手段将其分别命名为常规护理组与急救护理组,总结与探究2种护理方案实施效果。结果 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与急救护理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对照,前者较低后者高,两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脑梗死 急诊护理流程 常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