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72例胎粪吸入综合的新生儿进行研究,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常规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护理组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组患儿的上呼吸机时间、用氧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组,同时观察组患儿的家长满意度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p<0.05)。结论实施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相关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儿上呼吸机时间、用氧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加速患儿的恢复,保障患儿的健康,同时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胎粪吸入综合征 新生儿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干预对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进行胃癌根治术的54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5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27)和对照组(n=27)。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活动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胃动力和胃肠功能指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胃动力恢复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88.8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活动干预对胃癌根治术胃癌患者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胃功能能力,降低胃瘫综合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活动干预 胃癌根治术 胃瘫综合征
  • 作者: 刘丹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3-06-21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6期
  • 机构:邵阳市中心医院,湖南邵阳422000
  • 简介:目的:观察并分析数字化X线摄影(DR)结合核磁共振成像(MRI)对肩峰下撞击综合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随机纳取60例肩峰下撞击综合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DR检查与MRI检查,观察患者的肩峰形态,并对患者在不同检查方案中的影像学表现展开分析。结果:DR结合MRI诊断准确率高于DR、MRI单独应用的诊断准确率。结论:DR与MRI在肩峰下撞击综合临床诊断中能够起到互补作用,二者结合应用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能够为肩峰下撞击综合患者诊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临床参考依据。

  • 标签: 数字化X线摄影;核磁共振成像;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低分子肝素对小儿肾病综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患有小儿肾病综合的患儿110例,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则是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入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表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小儿肾病综合方法相比,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低分子肝素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能够很好的改善患儿的凝血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肾病综合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肾病综合护理中循证护理的施行意义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2月肾病综合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循证组施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肾病综合治疗总有效率;治疗依从性、肾病综合发病知识认知评分、治疗期间焦虑情绪;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清肌酐水平、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素氮的差异。结果循证组患者肾病综合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循证组治疗依从性、肾病综合发病知识认知评分、治疗期间焦虑情绪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肌酐水平、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素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循证组血清肌酐水平、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素氮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肾病综合护理中循证护理的施行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提高其疾病认知和治疗依从性,可促进肾功能和病情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肾病综合征护理 循证护理 施行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当前流行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又称SARS)的血常规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6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病人的血常规特点,并与正常人群进行对照,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严重急性呼吸综合患者的血常规结果白细胞多数正常或减低(占80.2%),淋巴细胞可减少(百分比22.8±11.5%,绝对值(1.68±0.38)×10^9/L),单核细胞可增高(百分比10.2±5.4%,绝对值0.75±0.18),部分病人血小板减低,血小板<100×10^9/L占9.4%,SARS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WBC、MCV、MCH、RDW、MPV、PDW(P>0.05)无显著性差异;LYM及GRAN、EOS、BOSO、MONO、RBC、HGB、HCT、MCHC、PLT及:PCT(P≤0.05)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我院收治的SARS病人多数WBC正常或减低,常有淋巴细胞减少,与国内外多数报到相符,但此特点不能作为诊断SARS的的确诊指标,WBC增高也不能排除SARS的可能性。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血常规 病因 诊断 白细胞升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叠综合并发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治疗(BiPAP)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重叠综合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设作研究对象,随机将7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n=35)与观察组(n=35),对照组仅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同时配合无创通气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气和PSG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低于对照组,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其中PaO2、AHI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2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CO2、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2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叠综合并发呼吸衰竭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效果理想,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促进患者临床康复,具有重要治疗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重叠综合征 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治疗 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肾综合出血热患者各病期各型胆红素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美国EKTACHE750XRCAnalyzer生化分析仪对肾综合出血热患者各病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非结合胆红素(Bu)、结合胆红素(Bc)、δ胆红素(δ—Bil)进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发热期除δ—Bil外.其他指标均相差显著,少尿期ALT、TBil、BM、Bc、DBil变化最大,多尿期患者血清δ—Bil含量最高,恢复期Bu、Bc趋于正常,而ALT和TBil相差显著,δ—Bil和DBil相差极为显著。Bc/Bil全病程呈逐渐下降趋势,Bc/TBil开始逐渐上升在少尿期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而δ—Bil/TBil和DBil/TBil在全病程始终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对肾综合出血热患者各病期各型胆红素的动态监测有助于肾综合出血热的诊断、分期及预后判断。

  • 标签: 检测 肾综合征出血热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总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非结合胆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病综合的中医内科治疗方法,寻求最佳治疗措施,总结治疗经验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内科治疗,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本院的分组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44.44%,总有效率为71.11%;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95.56%,观察组的治愈率以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肾病综合患者进行中医内科的治疗,能提高患者痊愈率,有效缓解临床相应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内科治疗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科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9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个组别,实验组(n=46)与参照组(n=46),参照组患者入院后予以常规治疗法,实验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较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0.43%,实验组的PaO2、PaCO2、PaO2/FiO以及WBC各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可获得理想效果,对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均有显著帮助,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 标签: 乌司他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治疗总有效率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肾病综合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6年4月--2018年4月,研究对象68例本院收治的肾病综合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34)、对照组(n=34),给予实验组患者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指标(白细胞计数、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尿素氮、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固醇、纤维蛋白原)。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肾病综合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加味补阳还五汤 肾病综合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更年期综合采用补肾助阳中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更年期综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用补肾助阳中药治疗进行分组;对照组39例,以精神心理治疗为主;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肾助阳中药治疗,辅以疏肝养血中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Kupperman评分,综合评价临床总有效率,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Kupperman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1%,大于对照组的82.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肾助阳中药治疗更年期综合的效果确切,可显著缓解更年期综合,对于纠正性激素分泌、促进疾病转归和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更年期综合征 补肾助阳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肾病综合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病理及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017年收治的30例肾病综合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本次研究中,30例患者中,膜增生性肾炎5例,膜性肾病3例,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1例,微小病变14例,系膜增生7例。30例患者均为共性病理改变,经过治疗后,有19例患者康复,10例患者好转,1例死亡。结论在肾病综合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入院后,及时进行活检有利于诊断和治疗。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急性肾功能衰竭 病理 临床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代谢综合发病率越来越高,对家庭及社会的危害程度越来越重。肠道菌群作为MS的潜在的致病因素,对于保守治疗失败的严重肥胖的代谢综合患者而言,代谢手术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本文就代谢手术治疗后,肠道菌群在这部分患者代谢综合治疗的作用进行相关综述。

  • 标签: 肠道菌群 代谢综合征 代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3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试验组1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糖胞昔联合三尖杉酯碱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地西他滨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生存期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中有5例(35.7%)患者无效,血液学改善、部分有效和完全有效的共有9例患者,总有效率64.3%;在试验组中有2例(12.5%)患者无效,血液学改善、部分有效和完全有效的共有14例患者,总有效率87.5%;两组治疗方法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381,P<0.05)。在对照组中共有6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9%;而在试验组中共有3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8%;两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347,P<0.05)。对照组患者无病生存期为(21.15±10.42)个月,试验组为(27.44±13.7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生存期为(24.89±11.31)个月,而试验组为(33.58±16.3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的临床效果优于阿糖胞昔联合三尖杉酯碱,患者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显著延长,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地西他滨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生存周期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中对原发性肾病综合进行治疗使用中医内科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根据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接收的原发性肾病综合患者80例进行分析,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取的是中医内科治疗,对照组采取的是西医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共有92.5%的患者治疗有效,对照组共有70%的患者治疗有效,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中医内科辨证治疗应用于原发性肾病综合的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预后效果突出,患者的病情康复,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临床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中医内科 治疗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浮针疗法分期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患者12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浮针组(仅使用浮针法)、刃针组(仅使用刃针法)、浮刃组(先使用浮针法,再使用刃针法)、刃浮组(先使用刃针法,再使用浮针法),每组30例,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分析四组治疗效果。结果刃浮组治疗总有效率82.50%(33/40)高于浮刃组的75.00%(30/40)、浮针组的72.50%(29/40)、刃针组的60.00%(24/40);治疗后30min、30d、90d治疗后四组VAS评分从高至低依次为刃浮组、浮刃组、浮针组及刃针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浮针疗法按照不同分期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以急性期治疗效果最好,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浮针疗法 分期治疗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赛肤润在小分子靶向药所致手足综合的应用效果 。方法 : 将 60例应用分子靶向药的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赛肤润外用 ,观察 2组治疗前后手足综合发生的时间、发生的严重程度、对生活及用药的影响 。结果:观察组在预防手足综合发生时间严重程度,对 对生活及用药的影响 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分别 护理 后发生时间 显著延长 ( P<0.05),严重程度 显著降低 ( P<0.05),且观察组护理 后以上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年龄,皮肤状况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赛肤润有效预防在小分子靶向药所致手足综合,提高患者生活水平,提高用药依从性, 且安全性值得肯定。

  • 标签: [ ]靶向药 赛肤润 手足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5月20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患者分组。对照组用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转归率;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各项症状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证候积分、SF-36评分。结果实验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转归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各项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证候积分、SF-36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实验组证候积分、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各项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临床效果肯定,可有效促进疾病转归,缩短病程,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结肠息肉高频电凝术后综合的临床特点、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将我们医院在以往所收治的接受高频电凝切术进行治疗的结肠息肉病人资料36例施行分析,所选36例病人采取数字法加以分组,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病人接受加强措施的电切术并延续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电凝综合。两组病人手术之后出血以及术后电凝综合几率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临床中针对接受高频电凝切术治疗的结肠息肉病人,使用加强电凝电切法及为其提供延续性护理措施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结肠息肉 加强高频电凝电切术 延续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