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外科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围手术期处理并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腹部外科糖尿病患者为对象,分析其手术资料,并研究其危险因素、围手术期处理手段。结果通过对本次研究在100例患者的手术方法、麻醉方法、感染情况、创伤情况等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围手术期处理手段。100例患者经临床治疗后,7例死亡(死亡率为7.00%,包括感染性休克、多器官衰竭死亡、糖尿病性昏迷分别有4例、2例、1例。),15例手术后并发症(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包括术后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腹腔感染、多发性疖肿10例、3例、1例、1例)。结论通过对腹部外科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有助于提高围手术期处理,有效控制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腹部外科 糖尿病 危险因素 围手术期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64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应用于骨折病变的诊断中,研究其在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顺利治疗的120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在DR平片基础上进行64排螺旋CT诊断,再采用多平面重建(MPR)进行后处理,对比DR、MPR对不同骨关节骨折的正确率、误诊率以及漏诊率。结果64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应用于骨折病变的诊断中MPR检测的正确率明显高于DR(p<0.05),MPR检测的误诊率、漏诊率明显低于DR,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MPR检测明显优于DR,其能够为骨折患者提供更为科学准确的诊断依据以及准确有力的参考数据,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64排螺旋CT 后处理技术 骨折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围生期处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我院2012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320例。结果全部320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中,23例患者并发胎盘植入,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7.2%;其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剖宫产史、流产次数超过2次、前次分娩存在胎盘粘连并产后出血史。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显著高于未植入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子宫切除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子宫颈部位膨大、剖宫产史。保守治疗选择子宫下段连续环形或间断缝扎联合宫腔碘仿纱条填塞治疗的成功率非常高。结论如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存在多次流产史、剖宫产史或胎盘粘连并产后出血史,则应警惕胎盘植入的可能;医护人员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综合风险评估,完善应急抢救措施;对于中央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行子宫下段连续环形或间断缝扎联合宫腔碘仿纱条填塞的保守治疗较为理想;如患者存在剖宫产史,术中发现子宫颈部位膨大,出血不易及时控制,应及时行子宫切除术,以保障母婴生命安全。

  • 标签: 中央性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高危因素 围生期处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抗凝剂、保存时间和保存温度等分析前因素对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随机采集健康人全血10份,分别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和肝素钠2种抗凝剂抗凝,4℃及室温(18℃-22℃)保存,在不同时间点(〈4h、24h及48h)分别使用荧光抗体标记,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T淋巴细胞、CD3+CD4+辅助性T细胞、CD3+CD8+杀伤性T细胞、CD19+B淋巴细胞及CD16+CD56+NK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并采用荧光微球进行各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计数。结果:与2种抗凝剂各自的室温条件下4h内检测结果相比较,在肝素抗凝剂组中4℃保存至48h,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的绝对计数显著降低(P〈0.05);肝素抗凝血与EDTA-K2抗凝血间在4℃及室温保存至24h及48h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检测总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绝对计数时,肝素钠抗凝的全血标本应保存在室温下,并在48h内完成检测;EDTA-K2抗凝全血标本则可在4℃及室温下保存,在48h内完成检测。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淋巴细胞亚群 分析前因素 抗凝剂
  • 简介:摘要目的对数字化X线影像后处理技术在牙周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42例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与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牙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摄取数字化曲面断层X光片,与此同时,对患者经影像后处理技术处理后的图像和未经处理的图像进行比较,观察不同图像对患者牙槽骨改变的判断的组间一致性,以此评价数字化X线影像后处理技术在牙周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相较于未经处理的图像,经影像后处理技术处理之后的图像清晰度更高,更能帮助临床诊断发现患牙的病变细节,诊断一致性明显更高(100.00%vs78.57%,P<0.05)。结论数字化X线数字化后处理技术应用于牙周病的诊断之中,可进一步提升诊断一致性,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数字化X线 影像后处理技 牙周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的原因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威远县人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01月至2017年06月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表现的89例后交通动脉瘤显微夹闭术,其中10例发生术中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中破裂的原因及术中处理方法。结果10例(11.23%)患者中动脉瘤分离前期破例2例(20%),分离动脉瘤时破裂6例(60%),夹闭时破裂2例(20%),术中动脉瘤破裂均得以妥善处理,患者术后6月GOS5分6例,GOS4分2例,GOS3分2例,GOS2分1例。结论造成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的因素较多。术前充分评估,娴熟显微手术操作技巧,良好显露,临时阻断是术中破裂的保护因素。尽快吸尽积血保持术野清洁干净,分清载瘤动脉、动脉瘤瘤颈及周围分支血管、针对动脉瘤破裂原因及时夹闭动脉瘤是控制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的关键。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后交通动脉瘤 术中破裂 临时阻断技术 显微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鼻套取在鼻胆管引流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9例因胆总管结石行鼻胆管引流术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口鼻套取组(n=50)和导丝介入法组(n=49),比较两组的一次性套取成功率、套取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一次性套取成功率口鼻套取组高于导丝介入法组(P<0.05);口鼻套取组套取时间比导丝介入法组短(P<0.05);传统导丝组咽喉部粘膜损伤率高于口鼻套取组(P<0.05);鼻出血,引流管打折及脱出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口鼻套取在鼻胆管引流术中不仅提高了一次套取成功率,还缩短了套取时间,使器械护士(操作者)可以更加简单、便捷的进行此项操作,同时减少患者的咽喉部粘膜损伤,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口鼻套取器 胆总管结石 鼻胆管引流术 逆行性胆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国产直线切割吻合行侧侧吻合在重度梗阻性结肠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5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重度梗阻性结肠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吻合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吻合组使用国产直线切割吻合行侧侧吻合术,对照组使用手工侧侧吻合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组患者吻合均一次成功,吻合组患者手术耗时为15~30min,平均手术耗时(25.0±7.3)min;对照组患者吻合一次成功,手术耗时为37~49min,平均手术耗时为(45.0±10.4)min。两组患者手术耗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组患者手术时无一例吻合肠瘘发生,术后无一例吻合口出血发生,无手术死亡病例。对照组患者手术时吻合肠瘘4例(12.9%),术后吻合口出血5例(16.1%),无手术死亡病例。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直线切割吻合行侧侧吻合在重度梗阻性结肠癌手术中具有手术耗时短、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可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并提高重度梗阻性结肠癌住院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切实改善护理质量,深化和推进整体医疗工作,从而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普外科 国产直线切割吻合器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吻合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痔疮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82例重度痔疮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41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结果观察组治疗时手术时间(13.68±3.52)分钟、愈合天数(4.41±1.14)天和手术出血量(5.58±0.66)毫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时的手术时间(20.66±5.58)分钟、愈合天数(10.66±2.38)天和手术出血量(16.68±5.52)毫升(P<0.05)。结论对重度痔疮患者使用吻合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疾病的治疗,对于患者疾病问题的改善有着极大的帮助,值得推广。

  • 标签: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外剥内扎术 重度痔疮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转移因子联合伐昔洛韦对复发性生殖疱疹患者血清趋化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2015年9月-2016年5月本院收诊的复发性生殖疱疹患者68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服用伐昔洛韦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服用转移因子胶囊治疗,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复发次数、治疗有效率及血清趋化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年复发次数、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7.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MIP-1、MCP-1、RANTE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MCP-1、MIP-1均较对照组低,血清RANTES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移因子联合伐昔洛韦对复发性生殖疱疹患者血清趋化因子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转移因子 伐昔洛韦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血清趋化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直肠前突合并直肠内套叠的患者实施部分吻合经肛门直肠切除术联合Bresler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76例直肠前突合并直肠内套叠的患者以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STARR术联合Bresler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直肠切除术,分析两组的Wexner便秘评分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和Wexner便秘评分均较对照组好,组间数据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直肠前突合并直肠内套叠给予部分吻合经肛门直肠切除术联合Bresler术治疗的效果较好,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肛门直肠切除术 Bresler术 直肠前突 直肠内套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连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心脏起搏置入术后的护理效果,研究连续性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连续性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可知,采用连续性干预的护理方式的患者出现并发症概率较小,患者受到的痛苦也较少,所以可以采用连续性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连续性护理可以帮助老年患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极大地缓解痛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所以连续性护理是一种高效的护理方式,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连续性干预护理 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 心脏起搏器置入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应用ROI-C双嵌片自锁融合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10月本院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0例,依据术中固定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接受ROI-C双嵌片自锁融合固定、人工椎体结合钛板固定,比较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20%。结论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应用ROI-C双嵌片自锁融合固定以及普通cage结合钛板固定都能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相比之下前者能够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可推广。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减压融合术 ROI-C双嵌片自锁融合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采用超声引导神经刺激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对我科室2017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进行分组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神经刺激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采用超声引导神经刺激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无并发症发生,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神经刺激器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老年下肢骨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用维生素C预冲透析对微炎症状态所带来的影响和护理方式。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所接收的8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六个月以上)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采用维生素C预冲,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用维生素C预冲透析,效果良好,值得运用。

  • 标签: 维生素C预冲透析器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微炎症状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及并发症处理。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所有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收取时间(2016年1月2日-2017年2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5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对照组一组(5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分别实施急诊护理和常规护理,将两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00%与对照组20.00%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后,不仅能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应用。

  • 标签: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 急诊护理 并发症 处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处理严重脊柱侧弯患者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18例我院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处理严重脊柱侧弯合并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分别统计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热(术后体温超过38℃).动静脉瘘,胸膜损伤、肾周积液,肠道损伤,尿源性败血症)、输血率。结果18例患者均一期取结石,双侧结石4例,间隔1周,分两次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76.1±14.5)min,一期PCNL手术清除结石15侧,二期PCNL治疗清除结石3侧,总净石率81.8%(18/22),4例残留结石需要联合ESWL治疗各1次。术后住院时间4-7天。无严重出血病例,均不需输血,1例术后出现38.5℃以上的发热,经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正常。无严重脏器损伤或尿源性脓毒症的病例。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处理严重脊柱侧弯患者肾结石是可行的、安全的、有效的。合理选择病例、术中体位、合适辅助手段辅助穿刺取石能有效提高结石清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严重脊柱侧弯 侧卧位取石 穿刺定位
  • 简介:摘要伴随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临床医学也离不开医学影像信息的支持,医学影像已经成为临床患者诊治以及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在医学影像中,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十分关键,该技术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信息处理处理技术,且综合涵盖材料科学、医学、生物学、物理学、计算机学等多个学科,且逐渐发展成为专门技术领域。本文将针对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X线影像优化中的相关应用。

  • 标签: 医学影像 X线影像 后处理技术 应用 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突发性公共事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应急处理现状,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相关规定提出针对性的应急处理对策。方法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相关规定强化流行病学工作者的基本技能,并提出针对性应急处理对策。结果近年来我国不乏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通过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应急体系建设,使我国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能力明显增;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相关规定,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管理中应该对流行病学工作者基本技能进行完善,强化应急处理准备工作、建立病例并核实病例诊断等、正确描述性“三间分布”、建立假设并验证假设、采取控制措施、完善现场调查和书面报告等步骤中的应急处理能力。结论面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流行病学工作者必须做好充分应战准备,现场应急处理保持沉着冷静,完善相关应急处理策略,保障公众安全。

  • 标签: 公共卫生 突发事件 流行病学调查 应急处理
  • 简介:目的:为了充分发挥前处理系统的功能,使前处理系统实现自动接收样本、自动分类编号、自动分杯处理和归档管理功能。方法:编写前处理系统与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实时索取双向式接口程序及样本定位监控程序,使前处理系统与实验室信.包系统有机结合.以实现样本接收和管理自动化.比较前处理系统样衣自动化接收和管理功能使用前后两种工作方式的工作效率,以对新工作方式进行评价。结果:实时索取双向式接口方式使前处理系统自动完成样衣接收和管理工作,工作流程简单,节约人力,样本差错率显著降低。结论:前处理系统与实验室信息系统间的实时索取双向式接口方式能实现样本自动接收和管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前处理系统RSD 800A COBAS IT3000 实验室信息系统(LIS) 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