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实行计划行为理论的健康管理模式是否有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在2019年2月—2020年2月内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100例,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并实施基于计划行为的健康管理模式护理方案,在1个月与3个月之后对这两个组的患者状况进行统计,比较他们在自我效能、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健康行为态度以及健康行为几个方面的差别。结果:在按照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对两个组的患者分别进行1个月与3个月的护理之后,干预组的患者与对照组的患者相比,在自我效能、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健康行为态度以及健康行为这几个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P

  • 标签: 计划行为理论 健康管理模式 短暂性脑缺血 发作病人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西城区VCT门诊MSM人群HIV感染情况,以及不同婚姻状况MSM人群的HIV感染状况相关性。方法:采集北京市西城区2016-2020年VCT门诊各人群的血液进行 HIV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 果:。结论:MSM人群已成为主要的高危人群,而离异/丧偶人群成MSM人群中主要高危人群。

  • 标签: [] VCT HIV 男男性行为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利培酮结合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筛选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症状患者,均于2018年4月-2020年3月就诊。随机抽签分组,以利培酮治疗者纳入对照组,以利培酮联合认知行为干预者纳入观察组,对比分析疾病改善成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语言记忆、情绪表达及社交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残留型症状 利培酮 认知行为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治疗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价值。方法:实验阶段涉及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其中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为对照组阶段,回顾性分析我院子宫肌瘤患者电子病历。实验组则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进行,应用优质护理法,从心里照顾角度,贴切传递医疗资讯,使资源与需求对等。结果:实验组遵医行为评分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优质护理 子宫肌瘤 患者遵医行为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论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结合心理社会支持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抑郁症药物治疗,而实验组患者提供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同时结合心理社会支持来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进用药2个月后对患者在生活和情绪方面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发现实验组的患者治疗效果较优,患者在生活和情绪方面均有很大改善,可以进行研究,p>0.05。结论:在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方面,使用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同时结合心理社会的支持,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好。

  • 标签: 药物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 心理社会支持治疗 抑郁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应用情绪疏导联合时间护理对其情绪状态、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抽选于2020年1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划分组别,即对照组、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研究组接受情绪疏导联合时间护理。评价及对比两组的情绪状态、遵医行为依从性。结果:研究组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遵医行为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应用情绪疏导联合时间护理,可明显改善情绪状态,提升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临床应用及借鉴意义重大。

  • 标签: 肺癌胸腔镜手术 情绪疏导 时间护理 情绪状态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新生儿黄疸应用蓝光照射联合行为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及对其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抽选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新生儿黄疸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蓝光照射+传统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蓝光照射+行为护理干预。评价及对比两组的疗效、胆红素水平。结果:研究组的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应用蓝光照射联合行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症状,疗效显著,且还能调节患儿体内胆红素水平,有助于预防相关并发症,是一种理想的干预方法,值得临床开展。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蓝光照射 行为护理 胆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的价值及对改善负面情绪的积极作用。方法:在住院患者中选择8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摸球法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常规护理实施于对照组,常规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实施于观察组,分析患者负面情绪和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心理情绪和认知行为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住院冠心病患者 应用价值 负面情绪 改善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接受认知行为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6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纳入到试验中加以探究。以正负数抽数字的方式,将抽到正数的34例患者归入到对照组,将抽到负数的34例患者归入到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认知行为护理。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护理前负性情绪与血红蛋白,无统计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及两组组内护理后与护理前比较,负性情绪与血红蛋白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可改善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负性情绪,使其在治疗期间保持相对稳定和愉悦的心情,缓解慢性贫血症状,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于临床。

  • 标签: 认知行为护理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焦虑障碍是指在没有脑器质性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的情况下,以精神和躯体的焦虑症状为主要的、突出的异常状态。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GAD)是指一种以缺乏明确目标、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是焦虑障碍的一种亚型,常伴有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

  • 标签: 广泛性焦虑障碍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行为干预对学龄期哮喘患儿肺功能与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学龄期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数6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行为干预,对比患儿护理前后肺功能,另对比患儿生活质量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患儿接受护理干预前FEV1、FVC肺功能指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FEV1、FVC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学龄期哮喘患儿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心理行为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以及治疗依从性,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哮喘 心理行为干预 肺功能 生活质量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住院护理中接受认知行为干预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3月~2021年8月研究期间治疗的12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住院护理研究,采用中心数字随机法将冠心病患者分为A组(60例,一般住院护理干预)与B组(60例,认知行为干预),研究指标为生活质量与住院情况。结果:护理后,B组冠心病患者住院生活质量高于A组冠心病患者,P<0.05;护理后,B组冠心病患者住院情况优于A组冠心病患者,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接受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其护理依从效能激发,改善其住院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住院护理 认知行为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疾病认知情况及遵医行为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0年1月,纳入68名慢性宫颈炎患者,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一组为观察组(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n=34),另一组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34),比较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度问卷评分(43.11±2.77分)高于对照组患者(39.65±2.55分),(p<0.05);观察组患者遵医率(97.05%)高于对照组患者遵医率(82.35%),(p<0.05)。结论:针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可帮助患者提高遵医行为,改善对疾病的认知度,改善生活质量,方案值得推荐。

  • 标签: 连贯性护理 健康教育 慢性宫颈炎 疾病认知情况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个体化康复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二级预防行为以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分别开展个体化康复护理、常规护理干预,评估组间二级预防行为以及心理状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二级预防行为依从率高于对照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康复护理有助于提升老年糖尿病患者二级预防行为,改善心理状况。

  • 标签: 个体化康复护理 老年 糖尿病 二级预防行为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系统规范化管理模式干预对其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按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n=50例)采用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n=50例)采用系统规范化管理模式,对比两种管理模式的差异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bA1C、FPG和2hPB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D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经系统规范化管理模式干预后,可明显控制其血糖水平,提高自我管理行为能力。

  • 标签: 糖尿病 老年 自我管理行为 系统规范化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对初产妇母乳喂养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依据入院时间顺序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于本院分娩的62例初产妇分别平均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母乳喂养护理;观察组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开展相关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改善情况及纯母乳喂养占比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纯母乳喂养占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对初产妇开展母乳喂养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明显改善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提升护理满意度及纯母乳喂养比率,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 初产妇 母乳喂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在哮喘患儿中采取互动式护理模式对于患儿行为问题、照顾者自我效能的改善价值。方法:选取本医院哮喘患儿66例入组,选取实现应限定在2019.2-2020.2内,采取抽签模式将患儿分成每组33例的2个小组,探讨组主要实施互动式护理模式,常规组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办法,对照指标:患儿行为问题评分、照顾者自我效能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患儿行为问题评分、照顾者自我效能评分对比差异显现(P<0.05)。结论:在哮喘患儿中采取互动式护理模式可实现患儿行为规范,提高照顾者自我效能。

  • 标签: 应用效果 互动式护理 自我效能 行为问题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人文关怀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嘱行为及血糖影响的回顾性护理分析。 方法:选取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道卫生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共76例,依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并探究其干预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血糖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 2型糖尿病 人文关怀护理 遵医行为 血糖控制 回顾性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体化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生存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以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到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心理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一体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遵医行为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遵医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一体化护理 老年冠心病 心力衰竭 遵医行为 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