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合作模式下护理疑难病例讨论在骨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56名疑难病患者和经管医生(疑难病患者26名,经管医生30名)对护理技术水平、护理满意度的评价。结果99.27%的医患认为增进了护理技术水平,99.63%的医患对护理服务质量非常满意。结论医护合作模式下的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提高骨科护理质量,增加的医患满意度,促进医护患之间的和谐关系。

  • 标签: 医护合作模式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骨科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物理疗法配合作业疗法早期干预运用于脑卒中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15例,给予常规内科康复治疗;观察组1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物理及作业疗法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ADL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物理疗法配合作业疗法早期干预运用于脑卒中康复中,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促进身体恢复,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物理疗法 作业疗法 脑卒中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多学科团队合作的卒中单元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时间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50)应用多学科团队合作的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分析干预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ADL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以及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多学科团队合作的卒中单元护理模式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多学科团队合作 卒中单元 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处置案例探讨传染病联防联控合作机制。方法我市发生关于H7N9禽流感疫情,开展传染病联防联控合作机制,探讨应用效果。结果疫情控制效果理想,接触者无异常,流感样病例强化监测无异常。在本次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中成效显著,结论传染病联防联控合作机制应用价值较高,可以实现传染病防控合作的常态化运行,需要不断的完善和优化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联防联控以及风险控制等机制,落实多地联合应对机制,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 标签: H7N9禽流感疫情 传染病 联防联控机制
  • 简介:目的全面评价公立和私立医疗机构合作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策略。方法检索19个电子数据库和3个灰色文献数据库截止至2008年9月收录的文献,并检索了9个相关机构网站和Google搜索引擎以弥补数据库的遗漏。纳入所有描述或评价公立和私立医疗机构合作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策略的文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查、质量评价及资料提取。对质量评分为A级和B级的研究进行最后的综合分析。结果共纳入38篇文献,其中22篇描述策略,16篇评价策略。医疗卫生服务对象主要包括结核病患者、艾滋病患者、精神病患者、社区居民和儿童等人群。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主要有六种方式:①正式或非正式协议;②工作组委员会;③督导培训和监管;④支持资助;⑤医疗卫生服务组织的整合;⑥公私同址。评价公私合作策略的研究大部分为观察性研究,仅有3篇是干预前后对照研究。绝大多数研究结果显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结论现有研究表明公立与私立医疗机构合作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目前公私合作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领域和研究深度有限,尚缺乏设计严谨的评价性研究。策略实施的效果与其相应的实施背景密切相关,因此需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目前实施较为成功的公私合作策略选择性地借鉴。

  • 标签: 公立医疗机构 私立医疗机构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卫生服务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强制性运动联合作业疗法对卒中偏瘫上肢的应用效果。方法:110例患者。分成对55例对比组(作业疗法)、55例实验组(强制性运动联合作业疗法)。结果:相比于对比组,实验组的FMA、UEFT、BI评分更高(P

  • 标签: 强制性运动 作业疗法 卒中 偏瘫上肢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医护合作情绪管理模式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孕期焦虑、抑郁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4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0例,予以常规治疗即及护理;研究组2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医护合作情绪管理模式继续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孕期焦虑、抑郁以及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干预前后对比分析,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评分均显著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医护合作情绪管理模式 基层医院 妊娠高血压 情绪管理
  • 简介:【摘 要】目的:为有效提高院感科与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对细节管理在两个科室的护理合作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本院院感科与供应室护理合作实施细节管理,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本院院感科与供应室合作管理未实施细节管理作对照研究,对比观察两科室的工作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对实施细节管理前后护理质量及各科室的满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统计研究表明,在院感科与供应室护理合作管理中实施细节管理后,供应室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细节管理前,各个科室对于供应室工作的满意度较实施细节管理前明显更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在院感科与供应室护理合作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后,对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显著降低作用,有效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安全意识,并且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应用效果及价值良好,对此方案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细节管理 院感科 供应室 合作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   摘要:本研究以"社区-家庭合作型护理模式"的实施为切入点,探讨其在产褥期母婴居家护理管理中的实践效果。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城市社区选取待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产褥期护理,而观察组则采用"社区-家庭合作型护理模式"。连续六周观察并比较两组产褥妇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结果发现,采用"社区-家庭合作型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在产褥期母亲的育儿知识掌握、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说明"社区-家庭合作型护理模式"在产褥期母婴居家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实施效果,值得在实际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社区-家庭合作型护理模式” 产褥期母婴居家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团队合作模式的护理干预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脏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为研究病例时间段,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7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共计35例)、观察组(共计35例),一组施行常规护理,另一组采取团队合作模式的护理干预,以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相差较大,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脏切除术中采取团队合作模式的护理具有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肝脏切除术 团队合作模式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丙泊酚与小剂量氯胺酮在为不合作病人实施麻醉前的辅助用药,对患者的合作程度及心率,血压,呼吸和镇静镇痛及麻醉穿刺成功后的精神反应。进行比较。方法选60例ASAⅡ-Ⅲ级年龄l0—50周岁的不合作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氯胺酮组与小剂量丙泊酚组,每组各30例,均在用药后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穿刺,记录各时间点的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观察患者应用小剂量氯酮与丙泊酚的合作程度及镇静镇痛程度和苏醒期的精神反应。结果两组病例都能良好的接受硬膜外麻醉。而且用药后的镇痛镇静程度和血压呼吸上无显著差异。但是患者在精神状态改变上氯胺酮组则明显多于后组。因此,丙泊酚还是要优于氯胺酮。结论小剂量氯胺酮与小剂量丙泊酚在为不合作病人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前,均可产生良好的镇静作用,使患者接受麻醉。氯胺酮具有优良的镇痛镇静作用,目前在小儿麻醉中占有一定地位。但氯胺酮有兴奋交感神经系统,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分泌物增多,苏醒期神经系统症状变化大,不宜大剂量长时间应用。丙泊酚是目前应用广泛的静脉全麻药,其特点使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快而完全,但是对呼吸和循环有较弱的抑制作用。本研究拟对小剂量氯胺酮与小剂量丙泊酚在为不合作病人连续硬膜外麻醉前辅助用药进行比较,从而选择合适的药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接受鼻内镜下鼻窦功能性开放术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产生的影响。方法:在本院慢性鼻窦炎病例系统中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期间收治患者98例,将患者资料合理打乱,其中49例患者设定为实验组,另外49例患者设定为参照组。参照组按照鼻内镜下鼻窦功能性开放术护理要求开展护理,研究组主要接受手术室护理,分析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分别产生的护理价值。结果:常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差于研究组,且并发症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5)。结论:对接受鼻内镜下鼻窦功能性开放术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促使手术并发症率明显降低,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鼻内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摘要:基层卫生管理人员在推动县乡医共体合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县乡医共体合作是指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之间建立起的协作机制,旨在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解决农村地区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然而,不同特征的县乡医共体合作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受到基层卫生管理人员的认知视角的影响。

  • 标签:     基层卫生管理 县乡医共体合作 基层医疗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作业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入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82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n=40)和观察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联合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选取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有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联合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结果:护理3月后观察组上肢、下肢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3月后观察组知识掌握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联合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可提高肢体功能与知识掌握度,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 标签: 脑卒中偏瘫 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 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 常规护理 肢体功能 知识掌握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护合作性带教方式在胃肠外科实习护生肠造口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本院胃肠外科实习的60名护生按照实习时间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名在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期间接受传统带教,观察组30名在2020年3-8月期间在传统带教的基础上接受医护合作性带教。将两组的考核成绩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护生的考核成绩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胃肠外科实习护生肠造口教学中应用医护合作性带教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护生综合素质。

  • 标签: 胃肠外科 肠造口 教学 医护合作性带教 护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在老年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体会。方法:随机入选我院收治于2019年8月/2021年12月(开始/结束)94例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观察对照组、实验组血压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收缩压水平、舒张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护理后,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针对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患者可以采用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明显改善患者血压水平,预防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发生,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多学科 团队合作模式 老年高血压 慢性心衰 患者 护理应用 价值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手术患者接受医护患合作性干预模式对预防术后深静脉栓塞临床价值。方法:研究伊始时间为2020年5月,结束时间为2022年5月,通过电脑程序作用下在该段时间内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34例作为入组成员,区分为了两个群组,分别为使用对照组统共67例使用常规护理,以及观察组统共67例使用医护患合作性干预模式,对患者的最终干预成效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长更短的一个组别为观察组(P<0.05);获得更高满意度的一个组别为观察组,发生深静脉栓塞概率更高的一个组别为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临床通过腹腔镜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而言,通过医护患合作性干预模式进行相应的干预工作,能够减少患者出现深静脉栓塞症状的概率,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更高,患者能够在更多短时间内康复,是一种值得临床实际推广与使用的方式。

  • 标签: 腹腔镜 医护患合作性干预模式 深静脉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