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人类不同成熟期卵子冷冻与复苏的实验条件,观察慢冻速融后卵子形态、存活状况。探讨卵子冷冻的方法。方法:收集自愿捐赠获得的辅助生殖周期中的卵母细胞进行慢冻速融,观察成熟卵子(MII)和未成熟卵子(MI+GV)的形态学变化以及未成熟卵冻融后体外成熟情况。结果;本实验冻存卵子47例。存活18例,含13例成熟卵子(MII)和5例未成熟卵子(MI+GV)。存活率38.30%。结论:本法冻融卵子有部分卵子获得短期存活,为今后卵子冷冻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 标签: 卵母细胞 低温保存 体外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是讨论研究体外循环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诊断和用呼吸机进行保护性通气的治疗。方法将在我院行体外循环术后ARDS的36例患者分为两组,为传统机械呼吸组12例和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组24例,分析传统机械呼吸组和肺保护性通气组的体外循环术后ARDS的治疗经过。结果在传统组12位患者中平均带机时间为7天,死亡7例,病死率58.33%;肺保护性通气组24例中平均上呼吸机的时间为6天,死亡5例,病死率为20.83%,两组数据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肺保护性通气治疗比传统机械治疗有效,可以提高术后ARDS患者的成活率。

  • 标签: 体外循环术后 ARDS 肺保护性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挑选本院于2015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泌尿结石患者44例,经掷骰子大小点数分组,常规组22例患者采取中药排石汤治疗,治疗组22例患者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概率。结果治疗组和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45%和72.73%,不良反应率分别为9.09%和36.36%(P<0.05)。结论对泌尿结石患者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生理疼痛感,且治疗后并发症较少,碎石安全性较高,可推广应用在泌尿结石中。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 泌尿结石 临床效果
  • 简介:通过体外实验,探讨青蒿琥酯抗乙肝病毒(HBV)的作用。方法将青蒿琥酯作用于HBVDNA转染细胞系2、2.15细胞,MTI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HBsAg、HBeAg的变化,从而评价青蒿琥酯抗乙肝病毒的效果并探讨其药理机理。结果青蒿琥酯对2、2.15细胞株的半抑制活性浓度(即毒性浓度)TC50=2、9166,对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的半抑制浓度分别是IC50=0.39、IC50=0.803,治疗指数(r兀=TC50,IC50)分别为7.478、3.63均>2。结论青蒿琥酯在体外有一定的抗乙肝病毒作用,且有量效关系。

  • 标签: 青蒿琥酯 乙型肝炎病毒 体外实验
  • 简介:目的总结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经验和教训,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应用体外碎石机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306例,其中上段结石148例,中段结石63例,下段结石95例,结石大小0.4cm×0.5cm-1.5cm×1.5cm。CT值:〈600HU者46例,600~1000HU者193例,〉1000HU者67例。病程:〈6个月者130例,6~12个月者106例,〉12个月者70例。结果输尿管上、中、下段不同部位结石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石〉1.0cm×1.0cm和≤1.0cm×1.0cm的疗效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但病程〈6个月和CT值〈600HU结石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96.2%和93.5%,明显高于病程〉12个月、CT值〉1000HU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绪论根据病程和CT值可预测ESWL的疗效。

  • 标签: 尿路结石 碎石术 因素分析 统计学
  • 简介:目的了解江门地区淋球菌流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淋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对1999年。2000年间广东江门地区分离出的95株淋球菌临床分离株进行了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测定的7种抗生素中,对淋球菌敏感性较高的5种抗生素依次为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红霉素、头孢曲松和壮观霉素,其敏感率分别为100.0%、98.9%、98.9%、95.8%和94.7%。而淋球菌耐药性较高的2种抗生素依次为交沙霉素和头孢唑啉,耐药率均为8.4%。结论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和壮观霉素仍可作为江门地区淋病治疗的首选药物,但已出现耐药株,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警惕;罗红霉素、红霉素可作为江门地区淋病治疗的替代性药物。

  • 标签: 抗生素 淋球菌 淋病 药物敏感性 性传播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 ESC、 MSC构建复合皮肤修复创伤皮肤的可行性。方法:①收集烧伤患者植皮手术剩余的皮片标本,并将其标号保存。经胰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联合消化法分离表皮,用Ⅳ型胶原培养皿快速粘附培养,利用差速粘附法分离,将人表皮干细胞培养基进行体外培养。观察细胞生长形态。②取 SD大鼠 15只,随机分为 3组,在动物背部正中尾部用常规手术法切除大小相同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实验组 A移植复合皮肤;对照组 B移植脱细胞真皮;空白组 C组、用纱布敷盖创面。观察三周内创面愈合情况。 结果:术后 A、 B、 C三组 15d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是 (88.02±6.82)、 (82.79±7.18)、 (69.03±6.12)。结论:通过移植表皮干细胞,同时覆盖皮肤的碎薄皮片,抑或覆盖表皮细胞,进而构建与正常皮肤相类似的皮肤替代物,可用于修复全层皮肤缺损,为临床上治疗创伤尤其是全损皮肤或难愈性创面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

  • 标签: ESC 复合皮肤 MSC 皮肤替代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联合体外压迫假性动脉瘤的加压治疗方法和加压时间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1月到2015年5月32例采用超声引导联合体外压迫治疗的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18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在48~80岁,平均年龄为(54±3.6)岁.依据高频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结果,以股动脉和假性动脉瘤之间的漏口为中心,以持续手法加压假性动脉瘤,直至正常状态下无血流通过,对患者进行局部加压包扎.结果93.75%(30/32)患者加压治疗10~30min后,平均(18.3±2.8)min,加压治疗后假性动脉瘤闭合.剩余2名患者30min加压治疗无效,继续进行加压治疗,总用时分别50min、53min后,假性动脉瘤闭合.治疗后3周内复查所有患者均未复发.结论超声引导联合体外压迫治疗假性动脉瘤,按以往经验加压时间一般在30min内,患者能治愈,否则即改为其他治疗方法.但是我们的治疗结果显示,对30min内未能治愈的患者采用更长时间的压迫治疗仍有很好疗效.超声引导联合体外压迫易操作、经济、安全,并且能达到较好的疗效.关键词假性动脉瘤;超声引导;体外压迫中图分类号R65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52-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者围术期内开展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接受体外循环手术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使用针对性心理干预,分析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分数明显更高,P<0.05.对照组共计4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8.00%,观察组共计1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00%。P<0.05。结论对于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在为手术期内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能够取得满意成效。此法能够全面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提升手术成功率,此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围术期 针对性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5月 ~2018年 6月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 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例。对照组接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 60%、有效率为 30%、无效率为 10%,对照组痊愈率为 77.50%、有效率为 10%、无效率为 12.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5%,低于对照组的 32.50%,复发率为 2.50%,低于对照组的 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治疗肾结石可考虑首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此方式创伤性小,并发症低,治疗费用低,应用价值大。

  • 标签: 肾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临床疗效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卵巢低反应患者体外受精方式对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非严重男性因素不孕且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卵巢低反应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长效超促排卵方案,观察组各与微刺激性超促排卵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与超促排卵方案的临床结局。结果观察组Gn使用时间(7.58±1.68)d、Gn用量(1026.51±451.28)U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获卵数(2.61±0.42)个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胚胎冷冻率55.0%、移植周期取消率52.5%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卵巢低反应患者行体外受精时选择微刺激超排卵方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卵巢低反应 体外受精方式 临床效果
  • 简介:<正>目的:目前手术治疗仍然是局灶性肾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尽管根治性肾切除术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肾肿瘤治疗的金标准,但对于较小的肿瘤,肾部分切除术具有同等的消灭肿瘤的效果。一直以来都在讨论阴性手术切缘的重要性,但术中冰冻病理昂贵且费时。本研究主要探讨肾部分

  • 标签: 肾部分切除术 手术切缘 体外超声 肿瘤治疗 根治性肾切除术 肾肿瘤
  • 简介:目的研究软肝消水巴布剂的体外透皮吸收。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法,建立HPLC法测定接受池中人参皂苷Rg1含量,计算累积渗透量Q,以此评价药物透过大鼠腹皮的能力,并筛选透皮促进剂的最佳配比。结果当氮酮浓度为3%,且氮酮-丙二醇-薄荷醇为1:1:2时,人参皂苷Rg1体外累计渗透量最高,渗透速率最大(0.430μg·cm^-2·h^-1),促透效果最佳。结论加入适宜透皮促进剂,可有效提高软肝消水巴布剂的透皮吸收。

  • 标签: 软肝消水巴布剂 体外经皮吸收 人参皂苷RG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心理特征,总结心理护理经验。方法2016年1月~2017年9月,医院执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44例,落实围术期心理护理。结果心理护理后,心理状态有所好转,术前出现2例睡眠障碍、4例哭泣者,术后出现1例心理应激引起的心动过速。全程未见严重的心理应激相关不良事件。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围术期特别是术前有明显的焦虑、恐惧情绪。

  • 标签: 围术期 心理护理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
  • 简介:摘要:全面分析体外冲击波对足底筋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6月-2023年7月共计100例临床足底筋膜炎患者,使用完全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共计50例,其中我们对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康复方式,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体外冲击波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VAS评分情况和足底筋膜炎的厚度变化情况进行临床对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之前VAS评分和足底筋膜炎厚度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3个月之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和足底筋膜炎厚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足底筋膜炎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