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间,在我院选择收治的38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统计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与护理前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偏头痛患者心理状态,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偏头痛 心理状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结合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抑郁患者纳入此次研究,依据奇偶数将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进行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团体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进行团体心理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85.42%,护理满意度为95.83%,均显著高于单独进行心理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DS、Back、SAS及Scl-90抑郁因子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进行团体心理治疗的观察组患者SDS、Back、SAS及Scl-90抑郁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结合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由于单独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抑郁评分,效果显著。

  • 标签: 心理护理 团体心理治疗 抑郁患者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梗塞康复期患者的心理状况和心理护理要点。方法2016年3月—2018年1月本科接诊的脑梗塞康复期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甲组和乙组均37例。两组都实行常规护理,甲组同时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分析两组抑郁症状的缓解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甲组干预后的抑郁症状评分为(6.73±1.14)分,比乙组的(14.18±2.06)分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对脑梗塞康复期患者施以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不良心理,促进病情恢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心理状态 脑梗塞 心理护理干预 满意度
  • 简介:本土心理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种研究取向。一些非欧美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心理学者开始在理论和应用方面致力于本土心理学的研究。本土心理学具有研究的独立化和自由化.文化契合性和研究的人文性三个基本特征。中国的本土心理学是世界本土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心理学的中国化,是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心理学。

  • 标签: 本土 心理学 后现代主义 中国化 文化契合性 人文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子宫全切后对患者的心理伤害及心理辅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位进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分析其形成的心理伤害,并进行心理辅导,对比分析辅导前后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情况。结果进行心理辅导后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全切术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是十分必要的,能够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降低其心理伤害。

  • 标签: 子宫全切术 心理伤害 心理辅导 不良情绪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羊膜腔穿刺孕妇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12例羊膜腔穿刺产妇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摸球法分为常规组(n=56,予以常规护理)和干预组(n=56,予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和疼痛情况。结果干预组护理之后的SAS、SDS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显著改善羊膜腔穿刺孕妇的心理状态,缓解疼痛,值得临床借鉴和使用推广。

  • 标签: 羊膜腔穿刺孕妇 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至我院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药物治疗以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运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和SAS(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的变化情况,探讨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无明显差异,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均有着积极意义。

  • 标签: 心理护理 慢性肾小球肾炎 焦虑抑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脊髓炎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脊髓病变,可导致患者瘫痪及其它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绝大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长期处在消极的心理状态。本文旨在探讨急性脊髓炎患者心理特点及心理干预后效果。方法对所纳入急性脊髓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焦虑症状,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反映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水平。结果两组在入院时S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一个月时心理干预组患者SAS评分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治疗急性脊髓炎患者过程中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

  • 标签: 急性脊髓炎 运动障碍 感觉障碍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医院心理门诊咨询者心理水平的相关因素,以期为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我院心理门诊150例心理咨询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健康测查量表(PHI)测定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咨询者中学生群体躯体化方面显著高于非学生群体,非学生群体脱离现实和兴奋状态方面显著高于学生群体,差异有统计学差(P<0.01),躯体化与患者年龄、教育程度及婚姻状况有明显相关性(P<0.01);焦虑与性别、教育程度有明显相关性(P<0.01);抑郁与年龄及教育程度有明显相关性(P<0.01);病态人格、兴奋状态与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及婚姻状况均有明显相关性(P<0.01);疑心与教育程度有明显相关性(P<0.01);脱离现实与年龄、教育程度及婚姻状况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综合医院心理门诊咨询者的心理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及婚姻状况有关。

  • 标签: 心理门诊 PHI 心理水平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改善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住院恶性肿瘤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住院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当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能够使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住院恶性肿瘤患者 心理状况 临床观察
  • 简介:本文通过以班为单位随机抽取江西某大学2个学院中16个班的68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冲突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统计并分析了15项心理冲突相关的心理因素的发生率及在不同性别、年级和生源地的特点,并为大学生提出了相应的心理调适原则。

  • 标签: 大学生心理 心理调适 原则 学院 心理冲突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产时心理护理对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有自然分娩愿望的产妇随机均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时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产时另实施心理护理。对比2种护理模式对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果的影响。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产妇抑郁、恐惧、焦虑、急躁、悲观等不良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许意义(P<0.05);观察组中转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自然分娩者不同产程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时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产妇心理状态和分娩结果。

  • 标签: 产妇 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 分娩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我院2014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肿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29%,显著的高于对照组74.2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实施心里护理干预,能有效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重大的临床推广价值和意义。

  • 标签: 肿瘤 心理护理 化疗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外伤病人的心理状态,并总结其心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40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腹部外伤病人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状态展开深入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40例病人经手术抢救治疗,均抢救成功。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平均为40.1h,首次进食时间平均为16.8h,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为25.4h,平均住院天数为9.0d。此外,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5.0%(38/40)。结论在应激情况下,腹部外伤病人会出现明显的心理问题,通过对其展开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心理压力,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值得重视。

  • 标签: 腹部外伤病人 心理状态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改善卵巢囊肿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以76例卵巢囊肿手术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38例)及常规护理+心理护理(观察组38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SAS评分、SD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没有疼痛者比例、轻微疼痛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改善卵巢囊肿手术患者心理状态、术后疼痛上均有良好效果。

  • 标签: 心理护理 卵巢囊肿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技巧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5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220例心理障碍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根据随机数字法把220例患者分成常规用药组与心理护理组,各110例。常规用药组给予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心理护理组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经过6个月的观察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我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表(HAMA)评分情况。结果心理护理组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用药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心理护理技巧护理心理障碍患者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改善患者SAS、SDS、HAMA等评分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神科 心理障碍 心理护理技巧
  • 简介:摘要本案例是一例大四女生由于学习问题引发的一般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报告。该求助者自小成绩优异,未受到任何挫折。在前二考试失误后,受学习压力以及家人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对学习产生了认知偏差,总是担心公务员统考通不过,并由此产生不良情绪,进而出现躯体化症状,影响到学习,因而前来求助,迫切希望改变现状。咨询员根据求助者的情况主要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求助者调整认知观念,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恢复了正常的学习。

  • 标签: 一般心理问题 认知行为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衰弱患者心理活动以及临床心理护理的实际作用。方法挑选我院神经衰弱患者70名,将他们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针对观察组,采取常规化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对于对照组,采取常规化护理方式。通过对比患者实际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来研究对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心理状态以及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根据患者自身的心理状态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案,能够给患者带来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心理护理 神经衰弱 常规护理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