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120例为对照组;(1)分析两组的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I)、血尿酸(UA)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2)分析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结果(1)经比较,研究组的WHR、BMI、UA、CIM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2)UA与CIMT呈正相关(r=0.407),高尿酸患者的CIMT增加,即高尿酸血症是CIMT增加的危险因素。结论高尿酸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密切相关,高尿酸可影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从而增加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脂肪肝患者肝功能、血脂及血糖等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2年12月体检诊断的116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体检的11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空腹血糖含量(GLU)。结果脂肪肝组ALT、AST、GGT、TBIL、TC、TG、LDL-C、GLU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而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功能、血脂及血糖等指标的检测对脂肪肝诊断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脂肪肝 肝功能 血脂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分析中6项红细胞参数(RBC、Hb、MCH、MCV、MCHC、RDW-CV)与地贫基因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地贫基因,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分析,比较不同地贫基因突变类型间血常规参数的差异。结果α-地贫组、β-地贫组及αβ复合组三组的6项红细胞参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β-地贫组MCV、MCH及MCHC及αβ复合组MCV下降幅度超过α-地贫组(P<0.05);基因型CD41-42(-TCTT)、CD17A>T、IVS2-654C>T及αα/-SEA的6项红细胞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前三种基因型MCV、MCH及RDW-CV变化的幅度较其他基因型明显(P<0.05)。结论MCV、MCH及RDW-CV结果与基因表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临床医师在进行地贫遗传咨询时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对于地贫防控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基因型 红细胞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啡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另选择52例心功能正常心血管病患者和2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分别行血浆脑啡肽的检测。同时对检测结果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了解脑啡肽水平变化提示的临床意义。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啡肽指标值明显高于心功能正常的心血管病患者和健康者;心功能Ⅳ级患者血浆脑啡肽水平明显高于II级和III级患者。结论血浆脑啡肽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呈增高趋势;且与心功能恶化程度相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白内障实施超声乳化摘除术后患者泪膜变化情况。方法选取58例(64只眼)糖尿病白内障实施乳化摘除术后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白内障实施超声乳化摘除术后泪膜破裂时间缩短,基础泪液分泌试验增加,角膜荧光素染色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可造成患者泪膜功能下降,应及时进行人工泪液补充,保证患者泪膜功能稳定。

  • 标签: 糖尿病 白内障 超声乳化摘除术 泪膜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病的生化检验指标的变化特点,就其临床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5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90例体检为正常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的血清进行常规生化指标和新生化指标的检验,记录两组人员的生化检验指标水平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人员的常规生化指标(TP、ALB、GLO、A/G)及新生化指标(ADA、PA、LAP)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指标临床诊断价值确切,具有操作简单、诊断快速、准确率高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病毒性肝病 生化检验指标 特点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进行测定,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子宫肌瘤病例60例作为子宫肌瘤组,纳入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受试者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成熟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垂体泌乳素(PRL)、孕酮(P)、睾酮(T)水平进行测定,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子宫肌瘤组患者血清性激素E2、FSH、LH、PRL、P、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P<0.05。宫肌瘤患者增殖期和分泌期血清E2、FSH、T水平无显著差异,分泌期LH、PRL、P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宫肌瘤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高于正常组,其中孕激素水平随月经周期的变化变化

  • 标签: 子宫肌瘤 性激素 增殖期 分泌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后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及处理措施。方法外伤性脾破裂132例,脾切除术前查血小板,术后每2日连续查血小板,持续2~6周,术后血小板上升至450~500×109/L者,使用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物,单独或联合应用直至血小板降至400×109/L以下停药。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有异常的血小板计数升高,大多数在药物处理后2~6周降至400×109/L以下。无1例血栓形成或死亡。结论外伤性脾切除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血小板升高,血小板计数和血凝四项应作为常规监测指标,及时正确的抗凝治疗可避免继发血小板增多而引起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 标签: 脾切除术 血小板增多症 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妊娠晚期甲状腺功能的异常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共9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在临床上一般资料,并进行甲状腺功能的异常筛查。结果引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因素有很多,除糖尿病和分娩史之外,与年龄、流产史、胆固醇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需要正确认识妊娠晚期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对于预防异常情况至关重要。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晚期 甲状腺功能 变化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在分析近十年攀枝花市无偿献血者年龄结构的基础上,探讨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无偿献血的远期影响,为我市科学建设无偿献血队伍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采用全样本法收集攀枝花市2006~2015年无偿献血者的年龄信息,对样本人群的年龄结构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其衍生的远期影响进行探讨。结果36~45岁人群居我市无偿献血人次首位,占41.25%;其他依次为26~30岁;18~25岁;46~55岁;56~60。18~25岁组除2013年、2015年微弱上升外,其余年份均为下降,下降幅度27.18%。26~35岁组出现持续下降,达48.04%。36~45岁组2006年~2012年上升了41.27%,2013年开始下降,下降幅度18.41%;46~55岁组、56~60岁组献血人次逐年递增,上升幅度高达228.90%、90.57%。男性、女性平均年龄均逐年上涨,女性上涨幅度大于男性。结论无偿献血者年龄的不断增高,增加了我市无偿献血队伍不稳定的风险,也加剧了我市血液资源的远期供求矛盾。建议对各年龄段制定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无偿献血招募策略。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无偿献血 招募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化的特点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15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入选的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O岁)和中年对照组(年龄<60岁)。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状态下动态血压参数的变化情况,动态血压昼夜异常发生率。结果全天、日间夜间平均舒张压老年组均低于中年组(P<O.05);全天、日间、夜间平均脉压老年组明显高于中年组(P<0.01);老年组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年组(P<0.01)。结论24h动态血压监测能更准确全面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为临床用药和护理提供更为合理的依据。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清hs-CRP水平在心力衰竭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为心力衰竭的诊治和疗效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07年5月-2013年5月间心内科治疗的2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心脏功能正常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治疗前后的血清hs-CRP水平进行组间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在患病时发生显著变化,因此血清hs-CRP在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中具有重要临床预测和治疗指导意义,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力衰竭 血清hs-CRP 心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度子痫前期的孕妇在孕期不同阶段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不同孕周的144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72例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子痫组),72例为正常孕期孕妇(对照组)。采用由德国西门子公司所生产的全自动放射免疫检测仪来对产妇产前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以及总甲状腺素(TT4)水平进行检测。采用B超对入院时的孕妇以及胎儿的呼吸运动、胎动、羊水量等进行测量,然后计算胎儿生理物理(BPS)评分。结果不同孕周的子痫组孕妇的TSH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胎儿BP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组孕33-36w的患者,其FT4水平要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孕期妇女的FT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体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胎儿BPS评分与正常孕妇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以TSH的改变最为显著。

  • 标签: 子痫前期 血清甲状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超诊断肝包虫囊肿切除手术后肝脏的形态变化。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12—2017年的180例肝包虫囊肿手术后的患者进行肝脏B超检查。仔细分析并记录肝脏的形态改变,受累肝脏与未受累的肝脏的肝实质超声是否有差异。肝脏形态改变包括受累肝脏的萎缩与未受累肝脏代偿增大程度,受累萎缩肝脏和未受累代偿增大肝脏中的血管和胆管的变化情况。患者是否出现原位复发、局部复发、残腔并发症等。结果所有病例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和代偿增大,同时伴有血管和胆管的狭窄和增粗且其增大程度与肝脏萎缩和代偿增大程度正相关,当肝包虫囊肿的直径超过10cm,所在肝组织会完全消失。肝脏同时出现的萎缩和代偿增大导致左右肝脏体积失衡,从而肝门出现移位。未采用外囊切除或肝切除术可能会出现原位复发和残腔并发症,同时肝包虫囊肿长期挤压血管会引起门静脉瘤,肝门动脉瘤等一系列并发症。受累肝脏与未受累的肝脏的肝实质超声有明显差异。结论B超可以准确的反应出肝包虫囊肿手术后的肝脏的变化形态。

  • 标签: B超 肝包虫囊肿 诊断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病人在住院期间的情绪变化,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技术——沟通,了解病人的情绪变化、心理状态、思想动向,同时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心理护理,以减轻疾病的痛苦,消除或减轻情绪上的焦虑、恐惧,使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的环境,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住院病人 心理护理 沟通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骨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情况,总结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患者24例,设为观察组,再选取我院同期体检健康的人群3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人群和观察组治疗前后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FGF、VEGF在骨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骨髓组织中bFGF、VEGF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骨髓组织中bFGF、VEGF表达水平均显著对比治疗前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FGF、VEGF表达水平可以为临床监测骨髓基质的改善情况,评价疗效提高可靠、客观的临床参考依据。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时期MPP患儿外周血Treg细胞及其分泌细胞因子IL-10、TGF-β水平,进一步探讨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方法MPP患儿分别在急性期(发病<2W)及病程4W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5mL,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率,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10、TGF-β水平。结果MPP急性期Treg细胞数量及IL-10、TGF-β水平均明显降低,急性期MPP组Treg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L-10、TGF-β水平低于非MP感染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病程4W,MPP组Treg细胞百分率有明显提高(P<0.05),MPP组及非MP感染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仍低(P<0.05),非MP感染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MPP组及非MP感染肺炎组IL-10、TGF-β水平有明显提高(P<0.05),MPP组低于非MP感染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非MP感染肺炎患儿与正常对照组IL-10、TGF-β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PP急性期存在明显的免疫失衡,Treg细胞数量明显降低导致的免疫抑制功能不足可能是免疫失衡的原因之一。

  • 标签: 肺炎支原体肺炎 Treg细胞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IgA肾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变化及影响。方法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诊治的IgA肾病患者120例,大学78例,大中专22例,高中及以下20例,观察各组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焦虑自评表(SAS)评分比较,观察护理干预对焦虑情绪的变化及影响。结果各组护理干预前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性;各组护理干预前与护理干预后评分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护理干预对IgA肾病患者进行及时的疾病讲解、并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答疑解惑,耐心的指导,以及完备的出院用药饮食指导,制定康复计划,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配合治疗护理,提高治疗护理效果,延缓病情的发展。

  • 标签: 护理干预 焦虑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慢性乙肝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在慢性乙肝病情程度诊断中的意义。方法180例慢性乙肝患者分为慢性乙肝轻度组、慢性乙肝中度组和慢性乙肝重度组,对照组由80名健康人组成。采用全自动血细胞仪检测所有被测试者的血常规参数。结果慢性乙肝轻、中、重度组的结果均高于对照组。结论MCV和RDW对慢性乙肝病情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MCV RDW 慢性乙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亚低温治疗后新生儿行为测定的变化。方法将符合亚低温入选条件72例窒息新生儿,随机分成亚低温组36例、常规治疗组36例,同期正常产足月儿32例为对照组,亚低温组入院后即行亚低温联合三支持三对症治疗,常规治疗组予三支持三对症治疗,分别于治疗后日龄6-7天27-28天行新生儿行为测定。结果亚低温治疗可提高新生儿行为测定分值,三组进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符合条件的患儿,尽早使用亚低温治疗,治疗后可应用NBNA评分评价窒息新生儿,可以早期发现其有无脑损伤。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亚低温治疗 新生儿行为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