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结肠扭转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救治的结肠扭转患者25例,进行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治愈率为100%;非手术治疗治愈率为66.7%,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本病为常见病且手术难度小,因此手术治愈率极高。非手术治疗仅适用于全身情况良好,临床症状较轻的早期扭转。

  • 标签: 结肠扭转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胃炎应用中药半夏泻心汤治疗总有效率及症状控制、生活质量。方法选择慢性胃炎84例,均为我院消化内科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应用施维舒胶囊治疗(对照组,n=42)与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观察组,n=42),观察两组总有效率、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高于对照组的78.6%,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中药半夏泻心汤治疗,可明显提高总有效率,缓解临床症状,值得应用。

  • 标签: 慢性胃炎 半夏泻心汤 总有效率 中医症候积分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胃脘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消化科收治的胃脘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临床路径,观察并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和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在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和满意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胃脘痛患者中的应用较常规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胃脘痛 临床路径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治疗慢性胃炎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8月份至2012年5月份诊治的78例慢性胃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应用埃索美拉唑,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应用奥硝唑与左氧氟沙星。在治疗结束后,依据无效、有效、显效、康复的标准,进行评价。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共28例患者治疗有效,观察组共37例治疗有效,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共出现2例不良反应,1例腹部不适,1例恶心。实验组共2例不良反应,1例头晕,1例轻度恶心。两组的不良反应率无差异;结论针对慢性胃炎,应用埃索美拉唑、奥硝唑与左氧氟沙星,可以有效治疗疾病,改善临床症状,同时不易引发不良反应,疗效安全可靠,适于在临床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慢性胃炎 埃索美拉唑 左氧氟沙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依沙吖啶(三药简称复合药物)对中期引产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择到我服务站受理终止中期妊娠者,随机将其分为A、B、C三组A组采取传统羊膜腔注射依沙吖啶100mg;B组在A组处理的基础上,于次日在其阴道后穹窿塞入米索前列醇100ug~200ug;C组在B组处理的基础上,加服米非司酮150mg。结果引产时间C组为12.91±2.32小时(h),B组为18.23±4.60h,A组为23.18±5.20h;完全流产率C组为93%,B组90%,A组51%;后一组与前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引产,可缩短引产时间,提高完全流产率,并明显减轻引产者的痛苦,很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依沙吖啶 中期引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护理用于先兆流产孕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先兆流产患者224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给予精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孕妇阴道出血、下腹部疼痛以及腰痛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出现感染10例,失血过多12例,流产22例;对照组出现感染28例,失血过多20例,流产44例,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护理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先兆流产孕妇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先兆流产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金创抗菌膏治疗Ⅲ~Ⅳ期压疮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将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10例(共15个病灶)Ⅲ~Ⅳ期压疮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收治Ⅲ~Ⅳ期压疮患者10例(16处)作为实验组,两组均采用0.5%碘伏消毒后,并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创面,实验组采用金创抗菌膏外涂,用红外线治疗仪照射20分钟,对照组按传统的治疗方法用利凡诺液外涂创面。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结痂时间。结果实验组16处病灶数压疮均治愈,对照组治愈6处,好转5处、无效4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4.308,P<0.05);实验组的结痂时间为(40.5±1.5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0±1.52)d(t=3.569,P<0.01)。结论金创抗菌膏治疗Ⅲ~Ⅳ期压疮的疗效佳,结痂时间短,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阑尾炎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本次临床效果观察主要选取了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1例阑尾炎手术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对比分析,并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将41例阑尾炎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治疗)20例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治疗)21例。实验组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肠功能恢复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低等优势,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较快,手术对于患者身体的影响小。相较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阑尾炎手术 腹腔镜手术 传统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手术治疗的效果,总结治疗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手术经验。方法将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月十年五年间我院收治的114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采取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手术组和放疗组。手术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共64例患者。放疗组患者均进行放射治疗,共50例患者。术后规律随访三年,并对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治疗组有效率为98.5%,放疗组治疗有效率74%。手术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于放疗组,经χ2检验,χ2=15.5611,P=0.000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术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0个月,36个月随访的调查手术组生存率明显高于放疗组,经χ2检验,χ2=3.9438、12.5074、7.3300、7.9459、6.2892、6.2778,P分别为0.0470、0.0004、0.0068、0.0048、0.0121、0.012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相应的不良反应发生,具体类型不同,但手术组患者的并发症总数明显低于放疗组,经χ2检验,χ2=31.1746,P=0.00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组临床资料的研究分析发现,口腔颌面部肿瘤采用手术治疗的疗效要好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颌面 肿瘤 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四川省中央投资建设的县级医院环境建设效果,为医院环境的改进提供参考。方法运用问卷对中央投资1800万及以上的51个县级医院建设前后医院环境进行调查。结果建设后候诊区面积和座椅数增加;诊室和病房数量增加,但3人及以上人数间病房数量达标的医院减少2个;绿化和停车面积增加,但绿地率仅5个医院达标;所有医院均增设无障碍出入口,院均电梯数量翻了一番。结论从实际需求出发,适当调整建设标准;重视医院绿化,创造舒适疗养环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联合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依据电脑盲选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术碎石。对比两组结石排净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上段结石排净率为85.0%高于对照组54.5%(P<0.05),观察组下段结石排净率为84.2%高于对照组52.9%(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2.56%(P<0.05)。结论对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术碎石治疗,结石排净率较高,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 钬激光 结石排净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方法选择我科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门诊输液室行静脉输液的患者100例,行整体护理干预,就相关资料与2011年1月至6月行静脉输液的常规护理患者100例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满意率为98%,对照组满意度为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不良事件发生,对照组为6例。(P<0.05)。结论门诊输液室开展整体护理干预,显著提高了护理满意度,确保了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

  • 标签: 门诊输液室 整体护理干预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锌制剂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0月间在院治疗的小儿急性腹泻患者108例,根据临床资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锌制剂。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在发热、腹泻、呕吐疾病症状消失的时间上实验组要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7.9%,对照组为82.0%。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锌制剂可以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锌制剂 治疗 小儿 急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早期康复治疗与晚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52例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试验组17例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参照组17例患者采用晚期的康复治疗,分别依据FIM(功能独立性评定)与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在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半年进行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IM与Barthel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于脊髓损伤的患者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及功能的独立性,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治疗 晚期康复治疗 脊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收治患者的病例资料和临床表现分析,讨论口腔根管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前来我院治疗的48例牙髓疾病和根尖周病症患者。48例患者均实施根管治疗,通过传统方式和逐步后退方式完成根管预备,并行牙胶尖和糊剂侧向加压方式实现根管填充,此过程中保证牙胶尖和根管器械都应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治疗前后都要对患者的患牙进行X线片拍摄,做好记录,之后按照线片显示全面评估根管预备工作完成情况和根管填充质量。结果130颗患牙中,恰填116颗,恰填率为89.23%;欠填4颗,欠填率为3.08%,超填10颗,超填率为7.69%。对所有患者实施根管治疗后,患者病情程度有了很大的缓解,130颗患牙中,121颗患牙治疗有效,占比93.08%,9颗患牙治疗无效,占比6.92%。结论目前,有关牙髓疾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中,能够保留患牙的较为有效的方式是实施根管治疗,这种治疗方式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病情。

  • 标签: 牙髓疾病 根管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给予带下症患者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带下症妇女80例进行临床观察,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西医治疗;治疗组在采取对照组同样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57.5%),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具有调经止带、补肾健脾及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治疗带下症妇女,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针刺治疗 带下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饮食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实施干预措施。方法2009年5月~2010年1月对我市常住户籍儿童的抚养人进行抽查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存在不良饮食行为问题的儿童进行干预。结果本文入组研究的儿童进食频率最高的食物依次是米饭、蛋类、蔬菜和水果;仅50.82%(370/728)的儿童表现为不挑食或偶尔挑食;91.76%(668/728)的儿童除正餐外还进食各类零食,其中61.68%(449/728)的儿童主要以水果为主;62.77%(457/728)的儿童可以做到在固定的位置上进餐,不随便离席,但边看电视边用餐及边玩边吃的行为较为普遍。52.34%(381/728)的儿童在幼儿园里进餐比在家里表现好,有19.78%(144/728)的儿童经常在家长的带领下外出餐厅进餐。针对上述不同饮食行为问题;经过9个月的积极干预及随访,干预组9项饮食行为问题的综合评分由(19.73±0.12)分明显下降到(14.31±0.22)分(P<0.05)。而对照组的9项饮食行问题的综合评分在T0~T4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P>0.05)。另外,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在T1~T4各时间点的9项饮食行为问题的综合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P<0.05)。结论合理的饮食行为干预可改善儿童的不良饮食行为,交互式干预模式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有效干预方法。

  • 标签: 儿童 饮食行为 问题 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