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典型双分子亲核取代和烯烃亲电加成反应,讨论了反应过程中,化学键伸缩振动力常数和分子中1个电子所受到作用势(D_(pb))之间关联.研究表明分子中1个电子所受到作用势能够很好地描述反应中键形成和断裂时化学键强度.

  • 标签: 力常数 PAEM DPB 化学键
  • 简介: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HF/6-31+G^*水平下对硝酸锂溶液中可能存在离子缔合物种,以及当浓度升高时溶液中发生离子缔合过程进行了研究.硝酸根与水合锂离子可形成溶剂共享离子对、接触离子对、三离子及多离子团簇等离子缔合物种,在所有的缔合物种中,锂离子大都以形成四配位四面体结构为主,只有少数情况下存在能量较高五配位结构.以上3种水合离子缔合物种中v1(NO3^-)频率与水合硝酸根中参比值相比,分别发生1.4,-6.9以及大于2.8cm^-1蓝移,考虑到实验光谱中v1(NO3^-)带是持续蓝移.推测硝酸锂溶液在浓度升高时发生离子缔合过程可简略表示为"自由水合离子→溶剂共享型离子对→阳-阴-阳型三离子团簇→链状多离子团簇→网状多离子团簇→晶体".这个过程与在硝酸镁和硝酸钠中缔合过程是相似的.

  • 标签: 量化计算 硝酸锂 缔合物种 缔合过程
  • 简介:按场论中Noether原理,若一相互作用体系在某一么正变换群下不变,那未由此对称性必导致体系某力学观察量守恒性,若此观察量保持恒定,过程将被允许,否则被禁阻,点群对称性相应守恒量称为点称,它遵守相应守恒规则——点称守恒.从而轨道对称性守恒原理本质可被较详细地讨论.本文是作者近几年来用中文发表一系列论文综合和补充.

  • 标签: 中的应用 化学中的 原理化学
  • 简介:以3,5-丙酰氯和1.0代以氨为核星型聚酰胺-胺为原料,通过缩合反应合成一类结构新颖受阻酚抗氧剂,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新型抗氧剂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n(3,5-丙酰氯)∶n(1.0代PAMAM)=5∶1,溶剂三氯甲烷用量为40mL,反应时间为12h,分段升温.此条件下,产品收率在65%以上,熔点为204.5℃~206.5℃.元素分析、IR和1HNMR确定新型抗氧剂结构与目标化合物相同.该新型受阻酚抗氧剂在LLDPE树脂中具有良好加工稳定性和热氧稳定性.

  • 标签: 星型聚合物 受阻酚抗氧剂 聚酰胺-胺 缩合反应 β-(3 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氯
  • 简介:运用多种方法、多种基组对PF(X3∑-)平衡结构进行优化计算.用QCISD/6—311G(df)方法得到平衡结构为RPF=0.1589nm,与实验值RPF=0.15897nm进行比较,最为接近,得出QCISD/6—311G(d,)基组为最优基组;然后对PF(X3∑-)进行单点能扫描计算,用正规方程组拟合Murrell-Sorbie函数,得到相应电子态势能函数解析式,由势能函数计算了与PF(X3∑-)态相对应光谱常数,结果与实验数据较为一致.这些数据为反应动力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离解能 Murrell—Sorbie函数 光谱常数
  • 简介:研究一种拉曼光谱解谱和处理方法。以化学计量学为基础,信号处理技术为工具,配合计算机算法数据处理方法。具体为基线校正:对拉曼光谱原始信号进行基于自适应迭代重加权惩罚最小二乘法基线校正;平滑:对进行完基线校正拉曼光谱信号进行基于惩罚最小二乘法平滑;峰检测:对进行完基线校正和平滑信号进行基于连续小波变换峰检测。这种基于惩罚最小二乘法光谱平滑具有快速,可以连续控制平滑度并且可以进行交叉验证得到最客观平滑值。改善了基于非对称最小二乘法传统基线校正方法两个缺陷。同时,基于连续小波变换峰检测算法可以自动地并且同时考虑峰形和峰高对峰进行检测,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峰检测假阳性概率。

  • 标签: 自适应迭代重加权惩罚最小二乘法 基线校正 平滑 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峰检测
  • 简介:通过分子轨道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推断出较稳定白藜芦醇分子是平面型分子,然后根据白藜芦醇分子结构特点计算了该化合物一种稳定异构体转动惯量,用矢量合成法计算了其电偶极矩,为微波辅助白藜芦醇萃取理论研究提供转动惯量和电偶极矩数据.

  • 标签: 转动惯量 电偶极矩 白藜芦醇 微波辅助萃取
  • 简介:采用纸片扩散法对番石榴叶提取物进行体外抗菌试验研究,以了解其抗菌谱.结果表明番石榴叶提取物中存在有效抗菌成分,其中以乙醇提取物中白念珠菌、甲醇提取物中大肠埃希菌高度敏感.

  • 标签: 番石榴叶 抗菌活性 抑菌作用 提取物 纸片扩散法
  • 简介:用PCR方法扩增了BAF53全长cDNA序列,用酶切后ΔBAF53cDNA片段构建了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后,经IPTG诱导表达,再经包涵体裂解、纯化,得到hBAF53抗原多肽.从免疫动物身上获得实验动物抗血清.通过斑点印迹方法测得hBAF53抗血清特异性和效价,又用已提取HeLa细胞核蛋白(含有天然BAF53蛋白)进行免疫印迹分析,证明天然BAF53蛋白是该抗血清抗原,说明获得抗血清具有比较高特异性,可用于染色体改构复合物各亚基间相互作用分析及调控基因转录机理方面的研究.

  • 标签: hBAF53 多克隆抗体 制备 活性 染色质改构复合物亚基 基因转录调控
  • 简介:针对重金属污染现场快速检测领域发展需求,成功开发首台便携式原子荧光光谱仪.实现了高度集成低功耗进样系统、微型低功耗原子化系统、数字化对光技术、微型光电检测系统以及无线通讯技术等十余项关键技术重大突破.整机功率仅为12W,重量仅为10kg,锂电池供电状态下工作时间不小于8h,具备与实验室常规原子荧光光谱仪相同性能指标,可直接用于砷、汞、铅、镉等重金属野外现场快速检测.

  • 标签: 便携 原子荧光光谱 研制 现场快速检测
  • 简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从头算MP2方法和自洽反应场极化连续模型(PCM),在6-311++G(2d,2p)基组水平上研究了N,N’-二甲基-S-异苯并呋喃在气相和溶液中发生S→N烷基重排反应机理、溶剂效应和取代基效应.结果表明:该反应通过四元环机理和双位迁移机理生成产物,在气相和溶剂水中,双位迁移途径能垒均比四元环途径低,反应主要通过双位迁移途径生成产物.在气相,苯环上发生-Cl,-NO2和-OCH3取代时,双位迁移途径能垒在MP2/6-311++G(2d,2p)水平上比没有取代时分别低4.18,7.61,4.96kJ/mol,反应取代基效应不明显.而在溶剂水中,苯环上发生-Cl,-NO2和-OCH3取代时,双位迁移途径能垒在PCM-MP2/6-311++G(2d,2p)水平上比气相时分别低37.73,39.96和37.17kJ/mol,反应溶剂化效应非常明显.理论研究结果与实验观察结果一致.

  • 标签: N N’-二甲基-S-异苯并呋喃 S→N烷基重排 溶剂化效应 反应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 简介:Pr原子特殊电子层结构使其具有多方面的催化特性.实验发现质量分数为0.7%PrCl3就可使漆酚(U)于110℃固化成膜时间从5h降低到1h.用可见分光光度法、电子能谱、紫外和红外光谱等方法研究U在PrCl3作用下固化成膜历程.结果表明,在Pr(Ⅲ)催化U聚合过程中首先是U与PrCl3发生配位作用,生成U镨配合物(UPr),然后该配合物分子中Pr(Ⅲ)催化U聚合成体形结构高分子化合物.

  • 标签: 漆酚 催化剂 氯化镨 配位作用 干燥成膜 交联聚合
  • 简介:详细介绍了分析方法评价指标,包括检出限、测定限、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动态范围和线性范围、抗干扰能力等,单因素优化方法与加标回收实验评定测定结果准确度可靠性,并就分析工作中遇到一些实际问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检出限 测定限 灵敏度 精密度 准确度 动态范围和线性范围
  • 简介:利用壳聚糖分子内氨基易于进行化学反应特点,让壳聚糖分子上氨基与脱氧胆酸上羧基团连接.由于脱氧胆酸本身是手性结构,借此探索甾体枝化对壳聚糖液晶影响.使用红外光谱研究其结构;使用热失重分析仪研究其热性质,并通过偏光显微镜研究了甾体枝化壳聚糖液晶性,表现为溶致胆甾型液晶.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同时增加了其溶解性和功能性.

  • 标签: 壳聚糖改性 甾体枝化 溶致液晶
  • 简介:光谱光源是光谱仪器和光谱技术核心,等离子体光源是原子发射光谱技术活跃领域之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已成功地应用于原子发射光谱和无机质谱仪器。由于ICP光源采用氩气作为工作气体,耗量较大,降低氩气用量成为近些年来原子光谱技术研究和改进重要目标。为此目的,已研究过各种低耗氩ICP光源,非氩气ICP光源,微波等离子体光源,射频电容耦合等离子体光源等。综述了近年这些等离子体发射光源结构,分析性能及特点,以及它们所用工作气体情况。并归纳总结出,评价各种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光源应包括:等离子体温度(激发温度,气体温度),电子密度,工作气体种类及用量,元素检出限,光源稳健性及经济方面等。

  • 标签: 等离子体光源 ICP-AES 高功率微波等离子体光源(MWP) 射频电容耦合等离子体(rf-CCP)
  • 简介: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因素,响应面优化地参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同时测定地参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显示最适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60g/mL,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5h,总黄酮提取率为(9.08±0.91)%.地参总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IC50为46mg/L,作用优于VC.该工艺稳定可行,可有效富集地参中黄酮类化合物,可进一步开发及利用.

  • 标签: 总黄酮 地参 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抗氧化
  • 简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P450酶活性中心铁卟啉CpdI催化二乙基亚硝胺(NDEA)代谢活化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pdI催化NDEA羟基化过程包含氢抽提反应和回弹反应2个步骤.其中,氢抽提反应为控速步骤,氢自由基从NDEA转移到铁卟啉FeO上,是典型氢原子传递(HAT)过程;紧接着铁卟啉上羟基经历无能垒反应过程回弹到NDEA自由基上,形成羟基化代谢产物.NDEA羟基化过程中高自旋态(HS)和低自旋态(LS)均参与反应,整个羟基化过程呈现明显双态反应性(TSR).研究比较了NDEA分子侧链上C^αH和C^βH羟基化反应差异,得到C^αH和C^βH羟基化所需跨越能垒分别为57.7/57.7kJ/mol(LS/HS)和76.4/74.3kJ/mol(LS/HS),表明C^αH比C^βH更易于在P450作用下发生羟基化;此外,C^βH羟基化所需克服能垒并未过高,使得C^βH羟基化在生理条件下完全也有可能发生.本研究为深入揭示亚硝胺经代谢活化导致癌症作用机制提供了可靠理论依据.

  • 标签: 亚硝胺 细胞色素P450 羟基化反应 代谢活化 密度泛函理论.
  • 简介:探索了在以磷酸为酸化剂条件下实验条件,包括还原剂添加、酸浓度选择计算、系统精密度、准确度统计,目的是为土壤中硫化物检出提供借鉴和参考。在以三种土壤为实验样本实验中,对比磷酸、盐酸、硫酸为酸化剂检出结果,添加20mL磷酸、1.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25g抗坏血酸检出结果和以硫酸为酸化剂检出结果比较接近,同样酸度条件下添加抗氧化剂后检出值和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都有提高。三种土壤相对标准偏差分别是5.6%、6.1%、10.1%,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是77.8%、81.9%、64.4%。系统可以完成对部分金属硫化物、易溶硫化物完全解析,且不会因为氧化还原反应造成对S2-正负误差。

  • 标签: 硫化物 酸化 精密度 加标回收率 氧化还原反应
  • 简介:氨氮是我国水质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之一,水体中氨氮排放总量控制对于水环境改善具有重大作用。针对氨氮污染治理需要有更为准确、有效、快速分析方法相配合。就近年来水中氨氮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实验室方法与在线监测方法最新进展,比较了各自特点及其在水环境监测中应用。相应学科新成果融入现代分析技术使得氨氮分析水平有了极大提高,这将会在今后水环境污染治理中发挥越来越大作用。

  • 标签: 氨氮 在线监测 总量控制 现代分析技术 集成
  • 简介:采用空心莲子草对印染废水进行修复,研究净化效果,并利用在线监测技术对植物修复前后印染废水中氨氮、化学需氧量(COD)、总有机碳(TOC)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对水质净化具有一定影响,随时间增加,污水浓度降低,去除率逐渐增大。植物修复印染废水及在线监测技术是可行

  • 标签: 印染废水 植物修复 在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