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筷子,古时又称其为“箸”,中国人使用筷子用餐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日常生活中对筷子的运用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我们在使用筷子时,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且要把筷子两端对齐。用餐前筷子要整齐地码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则要整齐地竖向码放在饭碗的正中。但是,绝对禁忌以下十二种筷子的使用方法。

  • 标签: 筷子 禁忌 日常生活 用餐 中国人 大拇指
  • 简介:作为民间文学研究的关键方法论之一,田野调查对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不同传统的继承,自然影响着以此为重要基础的民间文学研究。如果回到民间文学田野的现场,我们需要面对四个基本的对象:讲述者、听众、研究者和民间文学文本。这个现场可以被理解为一个文化传统的时空,讲述者、听众、研究者和民间文学文本在其中各据一点。四点链接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民间文学的叙事四面,换句话说,任意三点链接构成了这个文化传统时空球体上的四个叙事面向;而精确呈现、描述、阐释这四个叙事面向的方法和文体便是"民间文学志"。

  • 标签: 民间文学志 田野研究 叙事 讲述
  • 简介:清朝"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诗云:"相思不尽又相思,潍水春光处处迟.隔岸桃花三十里,鸳鸯庙接柳郎祠."()这是他"去官十载"(乾隆28年4月)时所作的诗,是对在潍县(今山东省潍坊市)任知县时的回忆.诗中的"鸳鸯庙"和"柳郎祠",极有可能就位于现在的潍坊市寒亭区河滩镇宋家双庙村.据载:"(宋家双庙村)元代称仇庄,自龙王庙、平王庙建成后称双庙,后宋人旺,改称今名."宋家双庙村是个约有1300人左右的自然村,村里大部分人家姓宋,只有一个家族姓张,就是我们家,现有21口人.这篇调查报告所采用的口碑资料主要来自我的父亲,以及我爷爷的弟弟即我的二爷爷,我父亲的四哥即我的四大爷,还有80岁的村民李淑云(女).父亲所提供的资料中有一部分是他所亲见亲历的,还有一些是他听老一辈人说的.对于本村的民俗事象,我们家无疑最有发言权,因为一直到"文化大革命",我们家都是住在龙王庙西侧的道房里,负责管理这些庙宇的.庙里奉行道教,过去是由这里的道士管理.据家谱记载,清朝咸丰末年以前我们家族的姓氏已无从考究,斯时迁来此地,随原住于此的道教师傅改为张姓,成为这里的道士,从而对本村的主要民俗事象有着较多的了解.

  • 标签: 宋家双庙村 龙王庙 “海眼” 民俗研究 中国 山东
  • 简介:佛山文化的底蕴是很丰富的,民间工艺也很发达。我看到冯氏木版年画工作坊时,感觉受到很大的冲击。这里曾经是远近闻名而又繁荣的木版年画一条街,生产及经营木版年画的旺地,但现在是卖食品和其他东西的地方了,只剩下冯老一家在卖木版年画。我留意观察了一下,在卖菜、卖鱼的摊档中间,这条街也仍然存在着一家香烛铺,卖的是拜观音、拜灶君这一类传统的东西。这些东西在我很多年前来佛山的时候买过,30多年过去了还依然,说明岁月也并未能改变一切东西,

  • 标签: 佛山文化 民间信仰 传统文化 木版年画
  • 简介:良渚文化的社会运作以神权为主导,玉琮是神权的物化,拥有玉琮即被赋予了神权。玉琮的分割表明其授受关系,体现了神权的授受。各聚落所属层级与玉琮的拥有方式紧密相关,并据此区分为四个层级。良渚文化玉琮、玉钺的使用方式体现了权力结构的变化,大致上前期用玉有比较明确的规范,后期用玉规范松驰,揭示出良渚古国前期的政治结构高度集中,“良渚”聚落对各层级聚落保持强大的控制力;后期的政治结构趋于松散,呈现多雄并立的政治局面,良渚古国遂分化为多个古国。

  • 标签: 良渚 神权 古国 玉琮 聚落层级 玉钺
  • 简介:文章通过人类学、民俗学、考古学的多重视角对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仰韶文化晚期地画进行了剖析;撩开大地湾地画的面纱,其与世界各地史前时代广泛存在的男性同性爱岩画颇多相似之处。

  • 标签: 大地湾 地画 男性 同性爱 岩画
  • 简介:2016年9月24日上午,位于汕尾市城区三马路上的关帝庙,彩旗招展,锣鼓喧天.这座2010年正式重光,揉合南北建筑风格与众多岭南装饰艺术于一身,威严震慑人心的庙宇,此刻内内外外都是一派喜庆.庙门外五彩斑斓的彩狮频频起舞,而正前方不远处的戏台更是人头攒动,鞭炮齐鸣,汕尾关帝庙理事会成员、汕尾各界代表怀着欢欣喜庆之情,迎接贵宾们的到来!

  • 标签: 关帝庙 关公 嘉宾 关庙 人参 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