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正>伊朗导演马德·马迪(MajidMajidi)是继阿巴斯后迅速崛起的一位极具国际影响力的伊朗导演,1992年其电影处女作《手足情深》便获选1992年戛纳影展双周展映,并于当年电影节上获最佳剧本奖,获最佳影片、最佳音乐配乐、最佳编剧、最佳男演员等四项提名。其后执导的《最后的决定》在1993年获得伊朗第七届青少年国际影视节上的金蝴蝶最佳片奖,同时还获得印度少儿短片电影节的银像奖。1996年《继父》先后获得伊朗影

  • 标签: 金蝴蝶 最佳影片 解蔽 戛纳 阿巴斯 叙事方法
  • 简介:以拍惊险片出名的上影著名导演沈耀庭,最近又执导了惊险片《侠盗鲁》。该片叙述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在旧上海法租界内,独脚侠盗魯与私家侦探

  • 标签: 沈耀庭 私家侦探 上海法租界 郭京 近义
  • 简介:不是凡赞赏戴安·顿的成就,就非1977年的《安妮·霍尔》不提。但我们中间那些在发行之初就看过她和伍迪·艾伦这部最受欢迎的电影的人,今天若能旧片重温,心中难免会怅然若失。30年的光阴真的已经老去了吗?安妮安在?如果健在,我们倒是希望——虽已褪去些年少轻狂,但却有望不像顿在《爱是妥协》(Something’sGottaGive,2003)中扮演的那个长岛女作家那么尖酸刻薄又歇斯底里。

  • 标签: 极限 表演 GIVE 女作家 安妮 赞赏
  • 简介:《死亡诗社》,又名《春风化雨》,是彼得·威尔早期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部经典的校园片与德国作家黑塞的名作《在轮下》都是以一所刻板、封闭的名校为背景,描写它对年轻心灵的压迫和青少年在其间的成长与反抗。只是《死亡诗社》没那么绝望,它设计了一位倡导独立思想的老师廷,来指引迷惘的学生们走向成熟。因此,《死亡诗社》并不像它的名字看上去那样阴郁、恐怖,相反,前半部分几乎可以说是欢

  • 标签: 诺克斯 低年级学生 惠特曼 死亡诗 莎士比亚 诗歌
  • 简介:芭蕾舞艺术有500多年的历史。芭蕾基础训练是从严格科学的芭蕾训练方法中提炼出来的精英训练方法。芭蕾舞基础训练于1661年在皇家舞蹈学校成立。在众多舞蹈艺术家和舞蹈教育者的不懈努力下,今天的芭蕾基础训练已经发展成为科学、合理和全面的芭蕾基础训练体系,成为基础能力训练和各种舞蹈训练的基础课程之一。因此,它也成为世界主流舞蹈团体和舞蹈专业学院在日常训练中采用的最权威的训练方法。

  • 标签: 芭蕾舞艺术 科学 训练方法 教学 基础训练 舞蹈学校
  • 简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许多从小喝珠江水长大的珠三角观众,对以粤剧、曲艺为代表的岭南本土文化有着与生俱来的认同感。随着各种外来文化和新潮艺术的纷至沓来,这种启蒙自先辈的认同感,以及由此萌生的欣赏习惯未免会受到一定冲击,但不会轻易被各种时尚艺术同化乃至泯灭净尽。

  • 标签: 时尚艺术 本土文化 外来文化 欣赏习惯 认同感 《粤韵风华》
  • 简介:1972年,年近60的米开朗罗·安东尼奥尼(1912-9-29——2007—7-30)以其特有的理性和“日常的方式”纪录了《中国》。然而,这部纪录片却引发了一场中意外交事件和在中国持续了一年多的大规模的全国性批判运动。如今,纪录片《中国已远---安东尼奥尼与中国》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大师晚年的影像,同时也将当今的中国与32年前的中国穿插对应,为大师、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生命面貌流转的记忆。晚年的安东尼奥尼,专心于绘画,他的画与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有着莫名的相似。大师说:“对于中国,我尊重,然后热爱。”在当下,世界急速发展着,许多值得珍视的东西慢慢变得不重要了,大师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然而,依然有一些人栖息在大师曾为他们营造的梦境里,久久不愿离去。当大师通过一部纪录片向我们走近的时候,《中国》却离我们越来越远。

  • 标签: 《中国》 纪录片 流转 生命 刘海平 安东尼奥尼
  • 简介:2009年,美国女作家伊丽莎白·斯特劳特凭借其第三部作品《奥丽芙·特里奇》(OliveKitteridge),荣获普利策小说奖。2014年,HBO推出由此改编的同名4集电视迷你剧,成为当年艾美奖的最大赢家,在限定剧和电视电影类节目中,获得最佳剧集、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等六个奖项。原著《奥丽芙·特里奇》由13个独立成篇又相互关联的短篇小说构成,电视

  • 标签: 里奇 美国女作家 最佳男主角 最佳女主角 电视迷 电视电影
  • 简介:1998年,波兰,有人说,20世纪最后一位电影大师去了.他代表了伯格曼、塔尔科夫斯基这些旧时代电影大师之后的"后大师时代",他的电影饱含对当代人"终极命题"(宗教、人性、人际关系、民族精神)的深层思考,他留下的声色光影都是震撼人心的艺术经典,并不比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位音乐或美术大师的作品逊色……他,就是被称为"电影哲学家"的耶斯洛夫斯基.

  • 标签: 基耶斯洛夫斯基 电影艺术 声音艺术 波兰 电影导演 电影哲学
  • 简介:继2018年3月份荣获夕张国际奇幻电影节最受观众欢迎奖及巴西奇幻电影节①最佳影片奖之后,影片《摄影机不要停!》在夕张叛逆电影节、意大利远东电影节、德国汉堡日本电影节等众多海内外电影节上席卷各大奖项。影片的英文标题《ONECUTOFTHEDEAD》以及印在海报上的宣传语“千万不要中途退场。本片将会开始两次。”准确地传递出本片特色。这不是一部会在各大影院掀起观影狂潮的商业大片,但是我敢断言,它为观众带来的笑声与震撼在2018年的日本电影界绝对首屈一指。

  • 标签: 最佳影片 电影节 英文标题 DEAD 摄影机 意大利
  • 简介:按照中宣部、中编办、文化部、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理顺地方电影管理体制的通知》要求,全国范围内的电影行政管理职能成建制地统一调整划转到广电部门。此时此刻。作为一名老电影工作者,我不由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回顾十几年来城乡电影从兴盛到衰败又进入兴盛这样一个波浪式的发展过程.面对目前城乡影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我认为这一可喜局面的到来.一靠党和国家给予电影体制改革的好政策;二靠科研部门给予电影技术带来的科技革新.从而使电影这一古老而传统的艺术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 标签: 电影管理体制 行政管理职能 划转 电影体制改革 电影工作者 广电总局
  • 简介:编剧王宛平和王丽萍的剧作都擅长刻画女性形象,王宛的作品大多表现的是岁月中的女性,王丽萍的作品大多展示的是现实中的女性。比较两位剧作家的创作,追问她们的女性意识,审视人生境遇及社会文化对她们创作的影响,可以挖掘出当下女性编剧所具有的两种典型的创作观。

  • 标签: 王丽萍 编剧 女人 女性形象 创作观 女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