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6月3日上午,新加坡新中文化与企业发展流团与海南海口市签署了《海口——新加坡青少年文化交流与合作备忘》,双方约定将不定期开展青少年交流、培训、青年企业家互访等活动,推进两地青少年事务的往来和两地企业的合作发展。

  • 标签: 青少年文化 合作备忘录 交流合作 新加坡 海口市 企业发展
  • 简介:上古汉语的“之”既可以作为‘往’义动词,也町以用作指示代词,两种用法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考察显示,甲骨文中的“之”经历了“‘往’义动词〉过去的(时间)〉指代词”这一语法化过程。这一削断得到甲骨卜辞语言内部、汉语史上“往、去”的平行演变、香港粤语“今”以及非洲乍得语的一些证据的支持。

  • 标签: '往’义动词 远指代词 语法化 语义演变
  • 简介:吴非原名王栋生,他曾经说,“吴非”这个笔名当时是信手拈来。后来这个名字在新闻出版以及社会上声誉鹊起。作为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的王栋生,或许只在教育圈内才被人们熟知。他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南京师大附中任教.参与了江苏省初中语文新课标教材的编写,后又负责高中新课标必修与选修教材的编写。他所编的教材,

  • 标签: 吴非 教育 新课标教材 札记 教书 忧思
  • 简介:美国纽约皇后区鸣中文学校青少年儿童夏令营日前举行结业典礼,近400位小朋友在台上歌唱、舞蹈、表演,在众人的祝福声中结束了7周的夏令营生活。

  • 标签: 夏令营 皇后 纽约 参加者 中校 青少年儿童
  • 简介:10月24日上午,华侨大学与泰国素叻他尼府华萌学校在厦门校区行政研发大楼401室签署合作备忘。华侨大学华文教育办公室主任赵明光、泰国素叻他尼府华萌学校副经理安蒙丽分别代表双方在合作备忘录上签字。出席签字仪式的还有泰国素叻他尼府华萌学校校董涂碧泉及华侨大学华文教育办公室工作人员。

  • 标签: 合作备忘录 华侨大学 学校 泰国 办公室工作人员 华文教育
  • 简介:马尔克斯的《苦妓回忆》、瓦尔泽的《恋爱中的男人》和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均涉及忘年恋这一题材。比较之下,我们发现不同背景下的主人公们都面时着孤独、美、文化的束缚,但他们或挣扎其间,或冲破束缚。而冲破束缚的力量绝不来自于欲望肆意,失去标准,而是来自于富含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生命力——孤独中的爱,爱中对美的包容,对自然情感的尊重。

  • 标签: 忘年恋 束缚 《苦妓回忆录》 《恋爱中的男人》 《洛丽塔》
  • 简介:汉语句式结构框架在其产生之后并非静止不动,除其自身的丰富发展之外,它还向不同的语法结构层面渗透,汉语词、词组、句子在结构关系上所具有的一致性由此产生。本文以能充分显示其中间过渡状态的明末清初年间的白话小说《醒世姻缘:冲的两种基本旬式来加以说明。此种观点与邢福义先生提出的“句管控”“小句中枢”的语法观不谋而合,它从发生学上阐释了“句管控”“小句中枢”何以存在的缘由。对与此有关问题上所存有的模糊认识,本文也试图加以阐明。

  • 标签: 句式发展 层面渗透 醒世姻缘传
  • 简介:1992年5月21日,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了日本幼年国语教育会名誉会长石勋博土学术报告会。出席报告会的有在京的语言文字学家、幼教专家、新闻界人士及其他有关人士共80余人。报告会由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德江主持,会长袁晓园教授致词,并代麦研究会宣布聘请石勋博土为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名誉会长。石勋博士愉快地接受了这一聘请。当石勋博士从袁晓园会长手中接过聘书时,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 标签: 学术报告会 教育会 汉字研究 袁晓园 新闻界人士 石井
  • 简介:林纾在译作的序或跋中多次表达译作应忠实于原作的翻译思想。然而,其多数译作存在大量增、删、改原作的现象,与其翻译思想背道而驰。勒菲弗尔的意识形态视角为研究林纾的翻译提供了极佳的视角,通过研究意识形态对林纾翻译策略造成的制约,我们可以认识到翻译并不是对原著的全盘翻译,而是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制约和指引下的有意识的改写行为。

  • 标签: 意识形态 林纾 翻译策略 黑奴吁天录 制约
  • 简介:公元十六至十八世纪有一个中西文化交流互影的历史时期,一方面中国文化在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的欧洲广泛传播,另一方面,从万历到乾隆,中国人对於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中西文化出现了双向交流的热络局面。与十九世纪中叶以後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不同的是,後者是比较主动地去了解世界的形势,而明清时期,

  • 标签: 明清时期 中国人 耶稣会传教士 欧洲文明 东传 中西文化交流
  • 简介:一部抄袭篡改他人学术成果的“专著”———揭露《汉语史》“作者”王德、尚庆栓的抄袭行为杨荣祥在书店里突然发现一本济南出版社1996年4月出版的《汉语史》,先看作者,赫然写着“王德、尚庆栓著”。再看后记,一条后记倒是简洁,却含糊其辞:本书历20年,终...

  • 标签: 汉语史 “作者” 学术成果 讲义 《一切经音义》 附加成分
  • 简介:本文以编译型数据库系统开发工具CLIPPER为例,全面介绍在数据库系统中,如何使用FOXGRAPH生成数学统计图形的具体方法。

  • 标签: CLAPPER FOXGRAPH
  • 简介:退休十余载的吴国韬先生的回忆《雨打芭蕉》(语文出版社2013年5月版),不久前获得了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此作品亦可归于时下较流行的个人生活史写作。它记录的时间自1958年至1980年,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发生了很多大事件,比如说"大跃进"、大饥饿、十年"文革"、改革开放最初决定性的几年等,作为底层亲历者的写实性回忆,显然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

  • 标签: 雨打芭蕉 赤子情怀 人性光辉 语文出版社 生活史 大事件
  • 简介:从“鹅毛笔”和“阿尔法狗”看大数据语境中的新闻写作,当下以及未来的智能化写作给新闻写作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上的变革,而且是诸多观念上和认识上的变化,但无论有多少变化,大数据语境中的新闻写作仍需不忘初衷,坚守以人为本的理念。一方面,没有“人”的进一步参与,数据新闻只能鹦鹉学舌;另一方面,智能化机器人写作促使人类记者超越传统新闻写作,追求三维立体化新闻写作。对于新闻记者而言,当下的竞争力和优势不仅是如何借助大数据获取数据,更在于如何分析数据,以怎样的理念或价值观解读数据。就新闻写作而言,大数据对新闻的价值不仅在于“大”,更重要的是人类要学习如何通过人机合作,让数据为我所用。大数据语境中的新闻写作要透过大数据观察和关注超越个体的“人”——人类,而不是停留在数据本身。

  • 标签: 机器人写作 大数据语境 新闻写作 以人为本
  • 简介:2011年6月24日,在北京山水宾馆,笔者崔乐就华语语言生活的研究问题采访了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院长、海外华语研究中心主任郭熙教授。本文为访谈记录整理。为便于阅读,访谈中适当增加了文献指引。

  • 标签: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语言生活 访谈录 华语 院长 教授
  • 简介:通过对比中介语法,探究中国学习者对于英语语义韵的文体知识。研究发现,“GET+adj”结构在英语学术文体中的语义韵类型以消极为主。中国外语学习者的语义韵意识比较薄弱,在词频、搭配和语义韵强度上都与英语母语者存在明显差别。英语词汇教学应该加强语义韵的教学。

  • 标签: 数据驱动 语义韵 习得
  • 简介:设立在台北的台湾汉学中心,多年来致力于对海外汉学的推介,近年来通过联络,建立了“典藏国际汉学博士论文摘要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以台湾汉学中心典藏的海外汉学博士论文为主,收藏的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等,至今总计有9,667余种,皆为海外各大学从事汉学研究的博士论文,资源相当完备。为了方便读者,该数据库提供论文题目、论文作者、毕业学校、学位名称、

  • 标签: 汉学 学术文献资料 检索方法 计算机网络
  • 简介:教育部日前公布2015年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显示,共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763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31个省份的811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其中,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来华留学生总人数分别为240154、66746、49792、34934、6009名,亚洲和非洲生源同比增长,欧洲、美洲、大洋洲生源同比下跌;韩国、美国、泰国成为生源国前三位;北京、上海、浙江位列吸引来华留学生人数省份前三位。

  • 标签: 汉语教育 海外市场 新闻动态 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