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7 个结果
  • 简介:“唯有‘感动’二字能表达我现在的心情,这种感动,既来自李克强总理对海外华文教育的高度重视,也源于海外华文教师的默默坚守与付出。国侨办将继续整合各方面资源,推进海外华文教育的‘标准化、正规化、专业化’建设”。中国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9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给报刊写稿,尤其是给党报写稿,给党报写头条稿,有没有什么框框和诀窍?若说没有,那肯定是自欺欺人。若说有,许多人也实在难以说出个道道。我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以我的实践和体会,觉得梁衡当年当记者时总结的一个方法倒很实在,这个方法叫“点一线法”。用“点一线法”瞄准党报头条,上稿也许不会太难。

  • 标签: 党报 头条 新闻工作 写稿 报刊 记者
  • 简介:关于《国演义》对待历史事实的问题,明清以来,多有论及。其论述的焦点大多集中于具体人物事件的虚实考辨,而未能立足于创作方法论角度,从宏观上审视《国演义》艺术地利用历史文献进行创作的方式方法,本文试图在这一方面作些探讨。

  • 标签: 《三国演义》 人物 创作方法 审视 考辨 虚实
  • 简介:许多基层军队干部感叹:在履行职责时,最烦恼的莫过于动笔完成高质量的各种军队文书材料,面对使命急需,快速拟写岗位文书更觉得力不从心。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军队干部的岗位文书写作水平?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从模仿入手,把握个基本阶段,是快速提高军队干部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军队干部 文书写作 文书材料 履行职责 写作能力 岗位
  • 简介:《黛丝·米勒》被誉为亨利·詹姆斯最具代表性的"国际题材"作品之一,它讲述一个美国姑娘在欧洲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欧洲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差异与冲突。本文通过女主人公黛丝的言谈举止与欧洲人的道德观念之间的矛盾与碰撞,分析詹姆斯内心深处隐藏的大理想,即人权的平等、人类的解放、人性的完善。

  • 标签: 文化冲突 人权的平等 人类的解放 人性的完善
  • 简介:江淹《别赋》:“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者乎?”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十二单元“古汉语的修辞·(四)倒置”引此赋于“心折骨惊”下注:“应理解为骨折心惊”。认为“由于对仗、平仄和押韵的要求,古代作家往往着意造了一些词序颠倒的句子。

  • 标签: 《古代汉语》 修辞手法 古代作家 联绵词 欧阳修 古汉语
  • 简介:董志翘的《〈观世音应验记种〉校点举误》一文在影印本、他书的基础上进行精校,尤其以理校法为指导,分析并纠正了学者在校勘方面的失误,为还原抄本的原始面貌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其理校思想具体分析,并归类举例,指出理校法给校勘工作带来的启示意义。

  • 标签: 董志翘 《〈观世音应验记三种〉校点举误》 理校法
  • 简介:“欧洲在中国”是由欧洲汉学会发起的汉学研究小组,其最初目的是研究17、18世纪中西文化的相互影响,主要从中文文献出发,着重研究中国人对西方宗教和文化的反应,1990年成立这个小组,1991年在巴黎召开了第一届、1993年在罗马召开了第二届国傺会议,论文集已先后出版。

  • 标签: 汉学 学术研讨会 西方文化 文化交流
  • 简介:1995年12月13日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并于1996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以下简称《用法》),是目前全国采用的最权威的标点符号使用标准。该标准对汉语书面语中常见的16种标点符号用法做了规定和说明。目的是使人们正确掌握标点符号用法,以准确表达文意,推动汉语书面语言的规范化。在标准实施了11年后的今天,执行标准的情况如何呢?我们选取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 标签: 《标点符号用法》 语文教材 国家技术监督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民教育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 简介:<正>增字本《切韵》残卷第种,是周祖谟先生所审定的名称。它就是被伯希和劫走,编为2017号的那一纸敦煌音的资料。在《瀛涯敦煌韵辑》和《唐五代音韵集存》里都有这纸资料的影抄件。《集存》本有原纸的照片,只是由于照片极其模糊,难以辨认,所以才又附上影抄。这纸资料的特点是:紧接残存的陆法言序文之后,以“平韵五十四”、“上韵五十

  • 标签: 切韵 韵目 残卷 陆法言 反切 抄件
  • 简介:所谓的亲历式新闻报道,顾名思义是指报道者亲身经历某新闻事件后所写的新闻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场感、真实感、有“临其境、闻其声、见其人”的纪实感。它似乎与电视新闻中的“现场报道”有相似的内涵,只不过亲历式新闻报道大多是纸质媒体上的文字作品罢了。

  • 标签: 新闻报道 异同 写作 新闻作品 新闻事件 亲身经历
  • 简介:关于旁指代词“他”和第人称代词“他”之间的界限,由于以往的研究缺少一个公认的、便于操作的客观判别标准,因而大家在判断第人称代词“他”的产生年代时陷入了困局。文章认为,“他”是在单独用作主语和宾语这种句法环境中发展为第人称代词的,后来才扩展到了定语位置,这是第人称代词“他”的产生机制。因此,如果“他”回指其前面出现的某个特定的指人名词,而且又充当句子的主语,那么就可以认定“他”发展成了第人称代词,即这两个语义句法条件可以作为第人称代词“他”的判别标准。

  • 标签: 第三人称代词 产生年代 判别标准
  • 简介:届汉语语法南粤论坛于2010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在澳门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和澳门大学中文系主办,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协办。开幕式由侍建国教授主持,邵敬敏教授致开幕词,徐杰教授致欢迎词。

  • 标签: 澳门大学 汉语语法 论坛 南粤 中国语言学会 香港理工大学
  • 简介:一、活动旨在弥补授课课堂口头表达学习的不足很多语文教师会在课堂讲授前安排学生口头表达活动,背一首诗,读—篇散文,讲一个名人故事,或是念一则日记或—篇随笔,然后是简单的评析,我们称之为课前分钟演讲活动。

  • 标签: 演讲活动 课前 有效性 口头表达 课堂讲授 语文教师
  • 简介:答谢词是一种表达谢意、体现礼仪礼貌的致辞,多用于颁奖、答谢、救助等专门的仪式上,或在宴会、招待会上对有关方面的盛情款待、热情接待表示感谢。那么,答谢词如何表达谢意?虽然现实情况千差万别,但一般多会按照先致谢、次明因、再致谢的“重奏”原则来结构行文。

  • 标签: 答谢词 刘震云 中国食品安全 邱华栋 答谢会 三十岁
  • 简介:本文在梳理近年来多媒体汉语教学文献的基础上,认为多媒体技术虽已在汉语教学中广泛使用,但存在一些有待深化研究的问题.为使目前的汉语教学多媒体化走向科学、实用和高效,应从如下方面加以改进:一、应大力加强多媒体汉语教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二、应进一步强调多媒体教学的科学性与针对性;、应高度注重多媒体汉语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与高效性.从而真正实现多媒体化汉语教学.

  • 标签: 多媒体 汉语教学 基础理论 科学性 教学设计
  • 简介:在高考的诸多文体中,与动辄空发一番议论的议论文,或者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是哪”的“形散神也散”的散文相比,记叙文这一文体备受阅卷老师的青睐。记叙文写作应避免平铺直叙地记“流水账”,需要在“事”“人”“情”个字上下功夫,即全面掌握“故事”“人物”与“情感”等核心要素。

  • 标签: 高考 记叙文 核心元素 刍议
  • 简介:本文通过对鲁迅兄弟和9位绍兴古今科学家的研究,提炼出这些学者的18种学术研究方法,然后进一步归纳出绍兴人的共同思维方法和研究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再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由此形成了18种探究模式、3种探究策略和一种探究整体过程。这为实现“德育一体化”的文化教学过程,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找到了有效的途径。

  • 标签: 绍兴 鲁迅三兄弟 科学家 学术方法 探究模式、策略、过程
  • 简介:关于史学家的工作到底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哲学家已作过长篇的理论性论述。我最近刚刚写完了一本书,在这本书中,作为一个历史从业人员,我通过一个实际的历史个案,即本世纪之交的义和团,来探讨这个问题①。在此我想总结一下我在这本书中提出的问题和我所得出的初步结论。

  • 标签: 中国 历史研究 历史事件 义和团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