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国内外6次重大蹦床比赛女子前8名运动员的第一套动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套动作成绩是决定运动员资格赛成绩能否进入前8名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保证。

  • 标签: 蹦床 第一套动作 比赛成绩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2017-2020版规则实施后2017年体操世锦赛男子自由体操决赛前八名选手的动作编排进行研究,了解世界优秀男子自由体操运动员成套动作编排的现状与特点。结果显示,新规则实施后,C组、D组和E组三个组别是男子自由体操的主干难度,非技巧类动作使用次数少,包括日本手倒立、托马斯打滚起倒立、俄式挺身转1080°三种;向前技巧动作以C组难度动作最多,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前直360°”、“前直720°”和“前直900°”,多与其他空翻构成连接;向后技巧动作要集中在D组、E组,难度动作趋于多样化,“后直900°”的使用次数最多,是构成连接组合的基本难度。此外,新规则实施后男子自由体操连接加分的难度加大,以后直900°为前导动作构成的组合连接为主,涌现出一些高难连接。

  • 标签: 体操世锦赛 男子自由体操 决赛 动作编排
  • 简介:从理论与实践角度把握运动技能转换规律,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充分运用学生形成动作技能良性转换的机理,以便在跑、跳技术动作教学中对于学习和加速掌握技术起到促进作用。这对推进田径教学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运动技能 跑跳教学 影响
  • 简介:本文以第十二届全运会竞技太极拳为例,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以及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竞技太极拳技术发展状况及其相应的训练对策进行比较分析研究,阐明竞技太极拳在动作质量、演练水平和难度动作方面的技术发展现状,旨在为竞技太极拳竞技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竞技太极拳 难度动作 第十二届全运会
  • 简介:通过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录像统计法等主要研究方法调查湖北省大学生健身健美操的创编情况.研究表明,使用2种音乐及加入音效的参赛队较以往有增加的趋势,冠军队较偏好使用第2风格的动作且均比最后1名跑动路线丰富.自编徒手健身健美操的创编需在符合规则的前提下突出个性,增强音乐的多样性,并与动作紧密结合,流动性队形与固定队形、整体性队形与组合队形合理搭配,并充分利用丰富的跑动路线来完成表演.

  • 标签: 大学生 健身健美操 动作 创编
  • 简介:通过对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跆拳道比赛女子项目比赛录像统计,分析当前女子运动员技术动作运用的特征,了解我国女子运动员技术动作运用的现状,结果显示:在进攻战术状态下前腿横踢、后腿横踢、下劈技术的运用成为比赛胜负的关键;后旋踢、勾踢、推踢成为击头技术新的增长点;女子67kg在前后腿的横踢能力上发展不均衡,女子+67kg主要运用和得分的手段是横踢技术,其他技术运用均显不足。

  • 标签: 跆拳道 第十二届全运会 女子 技术动作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十一届全运会武术套路女子刀术决赛运动员套路中难度动作的编排情况进行分析。从难度动作的分值、选用、顺序及编排原则等方面,揭示目前我国高水平女子刀术运动员难度动作的编排规律和特点,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 标签: 武术套路 刀术 难度动作 编排
  • 简介:羽毛球运动是隔网对抗性项目,具有对抗性强、速度较快等特点。运动员在运动中伤病率很高,所以训练前要做好拉伸,以避免伤病的发生,拉伸被视为训练前的动作准备。选择合适的训练手段与方法以及积极的动作准备可以预防伤病和提高专项竞技水平,是羽毛球教练员和科研人员首要解决的问题。

  • 标签: 羽毛球运动员 科研人员 燕式平衡 肌群 训练手段 小肌肉群
  • 简介:众所周知,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一种极限强度的竞技运动,从而也就对运动员的心理承受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与考验。尽管如此,在实践中这一点都不被相当一部分运动员和个别的教练员、体育教师所重视,因而在比赛中屡尝败果的例子也就比比皆是了。

  • 标签: 田径 教学 训练 心理因素
  • 简介:下列表格中列出的是各国女子蹦床运动员在2005年国际比赛或国内比赛中成套动作难度情况。动作难度是根据运动员在2005年比赛中完成的最高难度来确定。数据可能不完全准确。

  • 标签: 蹦床运动员 动作难度 女子 世界 国际比赛 赛中
  • 简介:运用生物力学原理对弧圈球技术中的'转髋'动作加以分析,证实'转髋'动作能够提高挥拍角速度和线速度.阐明了'转髋'动作在弧圈球技术中的重要意义,为提高和改进弧圈球技术提供生物力学方面的理论依据.

  • 标签: 乒乓球 弧圈球 转髋 生物力学 运动技术
  • 简介:网球运动是一项技术含量非常高的体育项目,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讲,其完美的技术是力量和控制的有效结合,并能将受伤可能性减少至最低程度。网球技术复杂,在练习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某一个动作的完整技术,而且需要身体的各部位协调做功。正手击球是网球最为基本的一项技术,其结构一般分为准备姿势、引拍、向前挥拍、触球以及随挥五部分。本文主要根据生物力学中人体协调链的原理对其中触球环节的动作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弥补目前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促进练习者对网球动作更深层次的理解,进而提高其技术水平。

  • 标签: 网球 正手击球 触球 生物力学
  • 简介:“迎击式”与“迎撤式”两种“大腿停球”技术的基本力学原理,是长期以来被人们忽略的重要技术内容.对于这两种停球技术的力学研究与认识后,将会更有利于完成和完善足球教学和训练。

  • 标签: 足球 停球技术 力学
  • 简介:1背越式跳高是目前公认优越的跳高姿势背越式跳高从它的问世至今越来越显示了其优越性。背越式跳高除了它诸多的优势外,独特的背拱型过竿动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其动作至少有以下两个优点:1.1过竿时身体背向横竿绕额状轴旋转,身体各部位依次过竿(头—肩—腰背—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在每一时刻仅是身体某一环节过竿,这便于运动员集中精力仔细注意每一过竿环节动作,整个过竿动作容易控制,减少碰落横竿的机会。

  • 标签: 背越式跳高 运动员 背损伤 动作分析 过竿 拱型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深入了解竞赛规则的前提下,对2016年第十四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有氧踏板决赛队伍的托举动作进行比较分析,从托举动作的结构、类型、时间分布、场地利用等方面入手,研究表明:项目发展初期竞赛规则欠完善,竞赛实践与项目设置的初衷有所违背,不利于项目科学发展;使用踏板器械完成集体复合型托举以及短时间完成具有高难度、高质量的托举动作是发展趋势。

  • 标签: 世锦赛 有氧踏板 托举动作
  • 简介:通过录像观察、数据统计,以参加第29届奥运会平衡木单项决赛比赛的8名选手为研究对象。对中外优秀运动员的成套动作编排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发现中国运动员在单个动作的编排选择缺乏均衡性;连接类动作难度较大,但完成质量不高;上法采用难度较低,稳定性较高的静力性单动作;下法难度的选择等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为运运员以后的参赛提供理论经验。

  • 标签: 第29届奥运会 平衡木 动作编排
  • 简介:采用三维录像测量解析,对旋子转体720°接跌竖叉的起跳阶段进行运动学分析,揭示该阶段的运动学特征,为运动员改进该技术动作,提高动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起跳 旋子转体 运动生物力学特征
  • 简介:该文归纳分析了李宁完成跳马侧手翻直体侧空翻转体630°(即直体笠松360°)动作的技术特点及一般运动学规律,并提供了有关的技术参数。李宁完成此动作的质量较高,技术先进,可供教练员、运动员发展和改进此类难度动作时参考。

  • 标签: 垂直速度 转体 运动学分析 侧手翻 侧空翻 身体重心水平速度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蹲起动作对肌肉的刺激效果。方法:对8名体育专业男大学生3种蹲起动作进行表面肌电测试。结果:正确蹲起动作胫骨前肌的肌电值比膝关节前倾蹲起动作的高50%(P〈0.01),股四头肌外侧的肌电值低8.11%(P〈0.01)。股四头肌外侧、胫骨前肌的包络线不具有相关性。相对于股四头肌发力蹲起动作,臀肌发力蹲起动作的臀大肌、臀中肌、胫骨前肌的肌电均方根平均值较高(P〈0.01),臀大肌、胫骨前肌、臀中肌的包络线不具有相关性。结论:正确的蹲起动作与膝关节前倾蹲起动作相比,仅胫骨前肌和臀大肌的均方根肌电数值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臀中肌、股四头肌、腓肠肌和股二头肌竖脊肌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实际力量训练中,深蹲训练的蹲起过程中要强调臀部肌肉的主动收缩,才能达到激活臀肌,更好的提高臀肌力量的作用。

  • 标签: 深蹲 肌电 均方根 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