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生物表面活性是具有典型的两性基团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具有显著降低表面张力、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对温度、pH和盐度不敏感、低毒性等优点,在石油、食品、化妆品及医药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通过分析近几年我国常用的几种物理诱变育种技术在产表活性菌种改良中的应用情况发现:微生物诱变育种常用的物理因素主要是各类辐射,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紫外线、γ射线、低能离子束等,空间诱变育种、激光和微波辐射等物理诱变手段暂未见报道。还对多种因素的复合诱变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提出综合运用多种技术、确定合适的评价和筛选方法以及重视表面活性品质等设想。

  • 标签: 物理因素 生物表面活性剂 微生物育种 辐射诱变
  • 简介:本文主要对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在养鸡生产中的作用机理和大蒜粉等5种中草药在养鸡生产中的功能、应用效果等进行了分析,5种中草药饲料添加在养鸡生产中用量不同,功能不同,对养鸡生产的影响亦不相同,为中草药饲料添加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大蒜粉 艾叶 陈皮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作用机理 应用效果
  • 简介:针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性质特点,采用化学絮凝法对采出污水进行处理,但不同类型的絮凝处理效果不同。室内对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进行絮凝处理,从污水处理后水中含油量和浊度两方面,分析评价不同类型絮凝的污水处理效果。经室内评价表明:高分子无机絮凝处理效果优于低分子无机絮凝;无机絮凝与有机絮凝复配使用污水处理效果优于无机或有机絮凝。经室内评价实验,优选出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处理的最佳絮凝复配配方,达到最优污水处理效果。

  • 标签: 三元复合驱 采出污水 絮凝剂 含油量 复配配方
  • 简介:通过不同浓度的虫螨腈悬浮、50%丁醚脲悬浮和4.5%高效氯氰菊酯对甘蓝小菜蛾的药效试验,结果得出:在小菜蛾幼虫2~3龄前,使用100g/L虫螨腈悬浮30-50ml/667m^2效果最佳且无药害现象。

  • 标签: 虫螨腈 悬浮剂 小菜蛾 防治效果
  • 简介:研究了以硅藻土为原料,应用沉淀法制备白炭黑的工艺中,巯基硅烷A-189的用量对白炭黑吸油率和比表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白炭黑产品粒度分布均匀,可达纳米级,用W4的巯基硅烷改性所得产品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其值为271.105m^2/g,改性分子与白炭黑颗粒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

  • 标签: 白炭黑 氨基硅烷 比表面积 化学吸附
  • 简介:以固体超强酸为催化,用苯甲酸和异戊醇两种原料,直接酯化合成苯甲酸异戊酯.首先制备固体超强酸SO4^2-/TiO2,然后以此为催化进行酯化反应.反映过程中,考察了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催化用量,反应时间等酯化反应的影响,由此确定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70℃,反应时间3h,异戊醇和苯甲酸摩尔比4:1,催化用量2%(以体系总质量计算).由此条件下,其中苯甲酸异戊酯的收率达87.50%.

  • 标签: 固体酸催化剂 催化 酯化 苯甲酸异戊酯
  • 简介:建立了同时测定白酒中四种甜味(安赛蜜、糖精钠、甜蜜素、阿斯巴甜)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方法,采用Poroshell120EC-C18柱,以含0.1%甲酸的水-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4mL/min,在电喷雾电离(ESI)负离子模式下,采用多重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线性范围均在5~100μg/L;安赛蜜检出限为1μg/L,糖精钠检出限为1μg/L,甜蜜素检出限为1μg/L,阿斯巴甜检出限为1μg/L。四种成分的加标回收率为89~102%,相对标准偏差均不大于2.5%。该法快捷、准确、重现性好。

  • 标签: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 白酒 安赛蜜 糖精钠 甜蜜素 阿斯巴甜
  • 简介:针对非共沸环保混合制冷(R744/R717)自然复叠制冷-40℃冷柜模拟研究结果,在进一步探讨了该系统的变工况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应对冷却介质温度发生变化的系统控制方案及应对压缩机过热的系统改进方案.

  • 标签: 自然复叠 制冷 低温 混合工质
  • 简介:磺酰脲类除草的应用为农业生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其在土壤中的残留及危害以及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寻找高效降解磺酰脲类除草的微生物,以修复受磺酰脲类除草污染的土壤,是人们研究的重点。

  • 标签: 磺酰脲类除草剂 降解 微生物修复 沼液
  • 简介:试验选用不同剂量的70亿个/毫升地衣芽孢杆菌水对设施黄瓜枯萎病防治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剂量70亿个/毫升地衣芽孢杆菌水对防治黄瓜枯萎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70亿个/毫升地衣芽孢杆菌水525倍液处理防治黄瓜枯萎病防效最高达74.17%;试验药剂630倍液处理次之,平均防效达到65%;对照药剂70亿个/毫升地衣芽孢杆菌水630倍液的平均防效达62.08%;试验药剂735倍液处理平均防效最低为56.67%.通过方差分析可知:试验药剂70亿个/毫升地衣芽孢杆菌水525倍液、630倍液与对照70亿个/毫升地衣芽孢杆菌水630倍液三处理间平均防效差异不显著;735倍液与630倍液及对照630倍液处理间平均差异显著而未达极显著水平;525倍液与735倍液处理间平均防效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 标签: 70亿个/毫升地衣芽孢杆菌水剂 黄瓜枯萎病 防效 药效试验
  • 简介:研究了碳-碳引发转移终止(iniferter)对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引发取代基位阻效应的增大将降低初级自由基与单体的加成反应速率,进而降低聚合反应速度:位阻效应的增加尽管也同时降低了初级自由基与增长自由基的偶合反应速率,但也使聚合物末端的活性端基更容易均裂,从而能够使体系中保持较高的初级自由基浓度,更有利于对聚合反应的控制。

  • 标签: 位阻效应 引发转移终止剂 活性自由基聚合
  • 简介:采用复合电沉积法制备纳米碳管复合镀层,在控制实验基本工艺参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加入不同的表面活性进行电镀,测量纳米碳管的质量占所得镀层总质量的百分比。经过分析后可以得到:阳离子表面活性更有利于制备纳米碳管复合镀层的电沉积;而阴离子表面活性荆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则不利于制备纳米碳管复合镀层的电沉积。

  • 标签: 纳米碳管 复合电沉积 复舍镀层 表面海陆剂
  • 简介:本文阐述了电子流辐射以及生长促进对于螺旋藻生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不同强度的电子流辐射对螺旋藻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叶绿素a的含量下降,甚至死亡,并且给出了半致死的辐射剂量,同时也研究了生长促进对其生长的影响从而为大规模生产提供了一些有实用价值的信息.

  • 标签: 电子流辐射 生长促进剂 钝顶螺旋藻 影响因素 叶绿素A
  • 简介:由我校化生院江世宏教授主持的“荔枝蒂蛀虫植物源驱避的研制”喜获200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该项目从40多种植物中,通过提取和生物活性测定,发现飞机草乙醇提取物对荔枝蒂蛀虫产卵具有明显的驱避活性;通过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水进行双相萃取分离,

  • 标签: 荔枝蒂蛀虫 科学技术奖 植物源 广东省 驱避剂 乙醇提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