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论程序正义价值独立陈瑞华一、引言长期以来,我国占主导地位法学理论对于法律程序价值问题基本上坚持了程序工具主义观点,即将法律程序仅仅视为实施实体法手段或工具,强调程序在保证实体法正确实施方面的有效或有用,而不承认它具有独立于实体法目标...

  • 标签: 程序正义价值 法律程序 裁判者 被告人 正当性 法律价值
  • 简介:在起草、修改地方法规过程中,常常遇到附则需要写些什么问题;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法规草案时,也常常建议将法规总则、分则中有关内容写到附则中去。正确认识附则,对于我们做好地方立法工作,提高地方法规立法质量大有好处。

  • 标签: 地方性法规 附则 地方立法工作 组成人员 立法质量 常委会
  • 简介:根据单位组织体责任论,单位制度瑕疵彰显单位危险人格,当单位危险人格连续引发单位犯罪时,适用单位累犯制度并不违背累犯一般原理。单位累犯制度包含两个层面,在形式层面是因单位危险人格对单位加重处罚:在实质侧面则是因单位利益群体之行为偏差,进而对其加重处罚。不同于一般累犯,单位过失犯罪及单罚制罪名均可彰显单位之危险人格,具备成立单位累犯可能;在单位初犯与再犯之间,因单位组织形式发生变动以致有单位利益成员加入时,适用单位累犯制度并不违背刑法人权保障功能。

  • 标签: 单位累犯 危险人格 单位组织体责任论 单位利益群体
  • 简介:在法律社会学视角下,中国传统法律研究主要包括“德治”和“法治”两种研究范式;这两种范式都过于强调法律儒家化特征进而忽视了法律官方表达与民间实践区别,因此未能回应西方学界认为中国不具有法律或法治法律东方主义观点。事实上,中国传统法律官方表达与民间实践之间并不具有一致,在儒家化法律表达之下实际上存在着大量宗教法律实践;正是基于对法律宗教特征发现,中国传统法律运行机制才能够摆脱法律儒家化简单模式,形成了一种哲学、道德、宗教和法律相融合复杂互动模式,从而为从法律宗教特征和复杂文化面向视角回应法律东方主义观点提供一种新思想资源。

  • 标签: 中国传统法律 儒家化表达 宗教性实践 法律东方主义
  • 简介:直接适用法所体现单边主义立场,已经突破了萨维尼理论预设。直接适用法兴起并非偶然,它是欧陆国际私法发展到一定阶段顺应时代潮流所做一种自我反省和调适,也是欧陆传统国际私法面对生存困境所做一种自我救赎和完善。国际私法范式转换、价值取向嬗变、功能主义勃兴,以及公共秩序式微,共同为直接适用法产生提供了正当性理据。

  • 标签: 直接适用法 范式 价值取向 功能主义 公共秩序
  • 简介:一、刑事证明标准层次建构内在规律解读对刑事证明标准层次建构决定于证明主体和证明对象分层,这是其内在规律,如此可进行如下三个角度层次区分:

  • 标签: 刑事证明标准 内在规律 证明对象 证明主体
  • 简介:期待可能是指立法者对特定行为人作出一种特定期待,期望其在特定处境下能够实施一种特定合法行为,而放弃选择实施不法行为。这种立法意境是通过生动画面表现出来以期达到"内情"与"外物"相统一并且具有生动语言感染力境界。要创造期待可能意境就必须处理好犯罪与犯罪论这一对意、象之间辨证关系。这一关系,从内容上说,表现在物与志、景与情、事与理、人与意辨证关系;从形式上说,表现在藏与露、虚与实、跳与联辨证关系。只有从内容、形式上处理好意象之间辨证关系才能创造出法律适用理性主义思想意义与法律适用安全主义艺术形象高度合一艺术境界。

  • 标签: 期待可能性 罪责阻却 客观违法性 法律效力 三级层升性犯罪论
  • 简介:本文旨在分析文化与法律可预期之间关系,以及尊重先例之于法律统一和发展、制度强化、平等促进、经济理性、对法律尊重、个人责任增长重要

  • 标签: 先例 遵循先例 文化与法律 法律的可预期性
  • 简介:船舶适航与否与事故发生和保险人利益密切相关。因此,不论是货主还是船舶保险人都非常关心船舶安全航行能力,也就是船舶必须具备在各个方面适合应付其航程中可能遭遇正常风险能力。不仅船体及其设备应保持良好状态,而且必须配备具有足够经验工作人员以及在航程中所必需燃料、用具、淡水、

  • 标签: 保险理赔 海上保险法 不适航 安全航行 保险标的 拒赔
  • 简介:违法,应当成为侵权构成之独立要件。侵害了法律所保护利益,行为即具有违法。行为违法与否取决于法律保护之利益范围,同时,法律对不同利益不同保护力度,决定着违法程度。与评价行为人主观心态过失不同,违法涉及是客观层面上是否有法律所保护利益受到侵害。违法要件具有划定行为自由空间,保障正当利益,以及型塑权利功能。

  • 标签: 违法性 过失 定位 功能
  • 简介:人民调解作为我国民间调解延续和发展形态曾经在纠纷化解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被誉为“东方经验”,为西方国家借鉴并有所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法制体制逐步建立,民事诉讼成为解决民事纠纷主要途径。并且,在现代意识整体冲击下,维系一种传统纠纷解决方式似乎已经不合潮流,似乎只有拿起诉讼武器解决纠纷才是一种现代法意识。

  • 标签: 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 纠纷解决方式 法意识 人民调解 起诉 民事纠纷
  • 简介:在实践中,名誉侵权行为违法特征表现形式纷繁多样,需要确立更为具体评判标准。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解答》(以下简称《解答》)根据不同情况对侵害名誉权行为违法认定给出了不同规定。《解答》第7条规定,因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应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第8条规定,因撰写、发表批评文章引起名誉权纠纷,人民法院应根据不同情况处理:文章反映问题基本真实,没有侮辱他人人格内容,不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 标签: 名誉侵权行为 违法性 认定标准 构成要件 消费者权益
  • 简介: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对司法鉴定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法医临床鉴定中,经常出现委托方直接指定使用鉴定方法,标准情况。从司法鉴定之独立、法律、公正三大角度展开论述、进行思考、提出建议以促进司法鉴定行业之规范化操作及合法运行。

  • 标签: 鉴定标准 独立性 法律性 公正性
  • 简介:文章从立法、司法、法律意识三个层面探讨了构建羁押必要审查机制现实困惑,指出完善立法,增强立法完整和可操作,加大司法改革力度,强化人权保障意识是破解羁押必要审查机制现实困惑对策.

  • 标签: 羁押必要性 人权保障 未决羁押
  • 简介:<正>一、问题提出自启蒙时代以来,刑罚不再是统治者恣意使用暴力手段,而必须满足特定理性化要求。在保证预见可能前提下,国家只能以谦抑刑罚实现法益保护目的。如果刑罚违背了这一理性,就必须予以排除。应当说,中止犯在排除刑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行为人在实施犯罪后及时避免了既遂,同时满足自动要求,他就不是刑罚惩罚对象。在这里,自动无疑成为解除行为人刑罚关键推手。长久以来,自动要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实定法、理论学说及司法实务认可,但是一旦涉及自动司法认定问题——如何判断行为人中止犯罪具有的自动?——仍然缺乏清晰回答。以至于有学者感叹,在中止犯研究中,"最为值得讨论,也是问题最多,就是犯罪中止自动(任意)。"正如人们在实践中体会到

  • 标签: 自动性 司法认定 中止犯 犯罪中止 主观说 种类物
  • 简介:当前,随着抽象行政行为逐渐增多,违法抽象行政行为给行政相对人造成损害现象已日趋严重,但由于现行行政诉讼法规定相对人不得起诉抽象行政行为,使得相对人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护。针对抽象行政行为屡屡被诉和司法监督乏力形成鲜明对比,应将部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这具有必要和可行

  • 标签: 抽象行政行为 可诉性 行政相对人 行政诉讼法 司法监督 受案范围
  • 简介:社会危害是俄罗斯刑法中一个十分重要概念,围绕它争议一直不断。在编纂俄罗斯新刑法典时,就犯罪一般概念应否继续保留社会危害特征曾发生过激烈博弈。去留问题解决后并没有消除争议;相反,在新历史条件下,又引发了一些新和新老交织问题,如社会危害与违法相互关系,即何者占主导地位;社会危害是犯罪客观属性还是它主客观属性;社会危害是否为犯罪所独有的特征。从讨论情况,刑法学界对这些问题认识呈现对立。我认为,俄罗斯刑法中社会危害概念并不成熟,或者说存在先天缺欠,立法关于它规定以及学者们阐绎都包含一些自相矛盾之处。

  • 标签: 社会危害性 违法性 特征(属性)
  • 简介:期待可能是指在行为当时具体情况下,能期待行为人做出合法行为可能。如果行为人在行为当时不存在期待可能,则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判断期待可能有无,是遵循刑法人道、谦抑原则必然结果,同时,能弥补我国犯罪构成体系出罪功能不足。在每一案件中,在根据四个构成要件判断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同时还要看行为人是否具有期待可能,其判断标准采用折中标准说。

  • 标签: 期待可能性 司法适用 适用价值 适用方法
  • 简介:物权中也有相对,物权相对产生于物权与债权相互关系及物权自身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展变化.一些财产权既非物权亦非债权,此由物权中相对而产生.认识和探究物权中相对在民法研究和立法上都非常重要.

  • 标签: 物权制度 债权 相对性 用益物权 法律物权 事实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