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9 个结果
  • 简介:东南亚各国空军的现代化建设张孝田编译东南亚各国出于自身的防御需要,在重新分析了国际和地区形势之后,认为“外国军事的保护靠不往”,因此,一致加快了国防现代化、特别是空军现代建设的步伐。近年来,东南亚各国主要通过加大空军建设的投资比、大量购实现代化的飞机...

  • 标签: 东南亚 现代化建设 空军 战斗机飞行员 军事演习 预警机
  • 简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以来,便成为学术界讨论与研究的重大主题。它不仅可提升中国的经济实力,而且对于推进国际区域间经济合作,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对有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内涵、战略意义、所涉地区范围及其建设途径、挑战和建议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已有文献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等方面的情况,寻找可能的研究方向,以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和研究。

  • 标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战略意义 地域范围 挑战与建议
  • 简介:东南亚各国空军的现代化建设张孝田编译东南亚各国出于自身的防御需要,在重新分析了国际和地区形势之后,认为[外国军事的保护靠不住].因此,一致强调加快国防现代化、特别是空军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近年来,东南亚各国主要通过加大空军建设的投资比重、大量购买现代化...

  • 标签: 东南亚 现代化建设 空军 多用途战斗机 军事演习 武器装备
  • 简介:南海及其邻接周边是海上安全机制云集之地。对印度尼西亚而言,后冷战时期南海争端的凸显时值其谋求并巩固区域大国地位的关键时期。此间印尼逐渐在东南亚安全区域主义中发挥核心作用,即通过安全机制建设通联区域安全秩序内外建构,调处南海争端并建构相应安全机制成为印尼塑造区域安全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印尼独立主持的“处理南中国海潜在冲突研讨会”的案例分析,指出该安全机制对南海争端具有针对性;其形成与运作综合了印尼的国家与区域安全观,是印尼实践安全战略与政策、协调区域主义与大国角色的工具,对南海海上安全机制以及印尼建构区域安全机制起到了协同补充作用。

  • 标签: 印度尼西亚 海上安全机制 南海争端 处理南中国海潜在冲突研讨会 区域大国
  • 简介:欧洲新经济的发展受到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经济体制等多重因素制约,明显滞后于美国.目前欧盟正力图通过建立欧盟统一的金融监管机制、实行新的资本收益税政策、降低劳动力成本等举措,积极推进市场改革,以在新一轮经济竞赛中重新占据有利地位.

  • 标签: 欧洲新经济 发展现状 旧体制改革 市场因素 改革方向
  • 简介:2013年9月18日,为抗议俄罗斯在北极开采石油,30名国际绿色和平组织成员乘坐船旗国为荷兰的“极地曙光”号,试图登上俄罗斯的钻井平台。俄罗斯逮捕并扣押了该船只及其人员。2013年10月4日,荷兰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的规定对俄罗斯提起强制仲裁。10月21日,由于仲裁庭尚未成立,荷兰依据《公约》第290条第5款的规定,请求国际海洋法庭作出临时措施的裁决。要求俄罗斯迅速释放被扣押的船只和人员。俄罗斯对此表示其不接受国际海洋法庭的管辖权,并且不出庭应诉。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对中国提起附件七仲裁,挑战中国在南海的权利。在此案中,中国也没有参加仲裁程序。本文通过介绍“极地曙光”号案和中菲南海仲裁案中对于不到庭的判决,分析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对于不到庭的态度。

  • 标签: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国际海洋法庭 附件七仲裁庭 不到庭应诉
  • 简介:1240—1480年间,罗斯处于蒙古的统治之下。起初,蒙古实行残暴的八思哈制度。14世纪初,由于种种原因,八思哈制度被废止。但蒙古并未放松对罗斯的行政管理,而是采用了遥控的达鲁其制度,定期从萨莱派遣使节(包索力),指导和管理贡赋征缴、征募军队等事务。同时,在人口统计基础上,蒙古人将罗斯划分为若干财政区、行政区或军事区,称其为"提马"或"提迈"。达鲁其制度一直持续到罗斯获得独立。

  • 标签: 蒙古 八思哈 达鲁其 罗斯
  • 简介:随着金融经济危机后众多国家步人调整与发展竞争新阶段,国际战略格局与国际秩序也难免经历某种深刻重塑与转型。随着中国重要战略机遇期新阶段内涵与条件的变化,中国处理对外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需要放眼长远,特别是要充分估计到中美关系将在10年后迎来高风险期的可能性。

  • 标签: 中美关系 高风险 金融经济危机 国际战略格局 战略机遇期 国际秩序
  • 简介:本文系新美国安全研究中心(CenterforaNewAmericanSecurity)“亚太安全项目”的研究报告。与大部分南海争端的研究成果不同,本报告提出,南海地区最为根本的问题是,缺乏透明度,信息共享程度低。为此,地区国家应该通过能力建设和信息共享,实现共同的海域态势感知,以建设南海共同行动图。报告首先介绍了南海地区的安全局势,强调了海域态势感知建设的重要性。报告还分析了海域态势感知的基础——地区国家的信息搜集和共享能力建设。报告还介绍了海域态势感知的过程、模式和建设方式。报告最后提出,美国应该在南海态势感知建设中发挥领导作用,并为其提供了详细的建设路线图。

  • 标签: 南海 透明度 海域态势感知 共同行动图
  • 简介:中印建交之后,两国关系的机制化建设在曲折中向前发展,影响这一进程的既有双边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其中双边因素包括两国的边界冲突、安全观念以及政局变动;外部因素包括国际格局、美国的南亚政策和中巴关系的走向。对于这些因素我们应予以正确认识和理解,在充分发挥和利用积极因素的同时,将消极因素所带来的不利后果降至最低。

  • 标签: 中国 印度 机制化建设 影响因素
  • 简介:第二届国际政治类期刊工作交流会于2008年11月7-8日在广州召开,来自全国20家国际政治类期刊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经过充分酝酿与讨论,与会代表就加强国际政治类期刊学术规范建设取得许多共识,并提出以下倡议:

  • 标签: 政治类期刊 学术规范建设 国际 倡议书 工作交流会 会议
  • 简介:内蒙古自治区在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不仅具有区位优势、口岸优势和政策优势,而且与蒙俄经济互补性较强,人文交流密切。在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内蒙古要优先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对蒙俄合作平台建设,深化对蒙俄经贸合作,加强对蒙俄产能合作,加强与蒙俄人文交流。

  • 标签: 内蒙古 中国 蒙古国 俄罗斯 经济
  • 简介:二战后国家内部武装冲突频发,并且绝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冷战后,发展中国家国内武装冲突更为频繁。本文首先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国内武装冲突频发的原因,而后从理论上提出终止冲突的途径,最后,本文选取印度尼西亚政府与亚齐冲突的解决作为案例来验证本文的观点。

  • 标签: 武装冲突 终止 权力分享 第三方介入 亚齐问题
  • 简介:俄国远东南乌苏里边区界务管理机构于1869年设立,1922年解散。在远东复杂的军事政治和社会经济形势下,南乌苏里边区界务官在其管辖的国界地段与中朝边境当局相互配合,打击违法活动。界务官隶属内务部,主要行使行政权和执法权。他们在外交方面拥有很大权力,行使领事权。此外,还从事侦查和反侦查活动。南乌苏里边区界务官权限之大,今天也未必能找到如此独特的国家管理制度。

  • 标签: 俄国 界务官 南乌苏里边区 中国 朝鲜
  • 简介:21世纪以来,中柬两国领导人频繁互访,经贸关系发展迅猛,而2013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出台后双边关系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髙度.本文以三位(投资FDI+贸易Trade+援助Aid)一体(外交)的中柬关系为主轴,讨论中柬关系在“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前、后的范式转换,考察如果中国能适当地规避、降低其中的相关政策与道德风险,中柬关系可能将逐步从“恩庇-侍从”的援助国-受援国的交往模式,逐步转变为互利共赢、相互依存的“发展命运共同体”.

  • 标签: 柬埔寨 海上丝绸之路 对外援助 中柬关系
  • 简介:<正>陸軍:軍隊人敷已增至40万人,同时还拥有各种各样的外国軍械。空军:配備有苏联的米格21式,米格19式、米格17式及米格15式等喷射机,新式战斗机的总敷约100架左右。在轟炸机中隊里还有美国制的B25型、26型轟炸机;此外,有25架的苏制杜枕里夫16式机及20架伊柳辛28式机。

  • 标签: 印度尼西亚 军事力量 战斗机 喷射机 美国制 苏联
  • 简介:本文在分析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三重目的的基础上,对自贸区建成以来中国东盟双边关系的发展作了简要评估:即自贸区建设虽然加强了中国东盟双边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但在中国经济快速崛起、美国重返东亚的背景下,自贸区建设对双边关系的促进作用正在下降。因此,本文认为,后自贸区时期中国东盟关系的经营需要超越“经济利益捆绑”的综合战略。

  • 标签: 中国东盟 自贸区 双边关系 战略评估
  • 简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预示着海洋强国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和全新的步伐加速推进。在推进海洋强国历程中,我国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巨大挑战,需要国家增强忧患(危机)意识,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战略统筹,提升海洋维权能力,推进国际合作。一是维护海洋权益问题。

  • 标签: 海洋 经略 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 顶层设计 维权能力
  • 简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一体两面”之一,其推进与所成将注解一个已然壮大的中国的海缘经济战略方向,亦会溢出深远的政治与外交意义。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有其必然逻辑与考量,也需清晰明确其面临的挑战与困难,徐图渐进,以更好推进与有关国家共商、共建、共享的战略目标。

  • 标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海缘经济 风险挑战 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