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吉替尼与化疗治疗老年肺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88例老年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4例患者采用吉替尼治疗,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单药化疗或两药联合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4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27%(P<0.05),观察组腹泻、皮疹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肺腺癌采用吉替尼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吉非替尼 化疗 老年 肺腺癌
  • 简介:摘要:通过对比农机试验鉴定和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性质的异同点,提出为了更好地开展农机试验鉴定和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需要将农机试验鉴定和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统筹谋划、结果统一处理,同时也要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优化试验装备性能、完善相关制度、固化好的做法。

  • 标签: 农业机械 试验鉴定 技术推广
  • 简介:摘要:在环境监测及评价过程中,甲烷总烃(NMHC)、VOCs是常见的有机污染物表征指标。这些指标对于环境监测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含义、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等的差异又极易混淆。而在不同的环境监测过程中,选用合适的监测指标,进而采用正确的监测方法及评价体系,其监测结果才具有可信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合用喹硫平治疗双重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双重抑郁症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30例;对照组选择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选择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双重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帕罗西汀 喹硫平 双重抑郁症
  • 简介:背景急性胰腺炎是严重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随着对急性胰腺炎病理生理和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发现细胞因子特别是血小板活化因子起着重要作用.来昔帕泛是一种具有潜力的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其动物实验已取得可喜成绩,因此有必要对其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评价,了解来昔帕泛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目的判断来昔帕泛是否能改变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进程,阻止或治疗器官衰竭,降低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上消化道和胰腺疾病组登记的RCT及CBM、EMBASE、MEDLINE,手检10种中文杂志及会议论文集摘要,与研究者联系获得更多相关研究.选择标准选择研究对象为发病72小时以内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试验组采用来昔帕泛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或其他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死亡率或器官衰竭率的随机对照试验.数据收集与分析两名评价员独立收集数据并对收集所得数据及试验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至2001年共有3个试验符合纳入标准,与对照组比较,来昔帕泛有降低早期死亡率(OR0.56,95%C10.23-1.38,P=0.2)、减少器官衰竭的发生(OR0.34,95%CI0.07163,P=0.18)、促进器官衰竭的恢复(OR0.40,95%CI0.12-1.32,P=0.13)的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的资料尚不能对来昔帕泛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做最后的定论,有必要进行更多高质量、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

  • 标签: 来昔帕泛 治疗 急性胰腺炎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高压氧(HBO)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人工检索数据库相关文献,根据国际Cochrane协作网对HBO的系统评价方法,分析HB0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至2016年3月,共整理了国内外18个己完成的RCT,其中6个(共包括516例患者)有关HBO的4个RCT和1个CCT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标准。HBO治疗的早期的病死率、副作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HBO是一种有效、发展前景良好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方法,但目前关于RCT存在样本量较小、质量普遍较低的现象,尚不能对HBO的疗效做出准确结论。确切的安全性和疗效需要通过更多的设计、大样本RCT、严格的RCTs进一步证实。

  • 标签: 高压氧 急性缺血,脑卒中 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观察火针治疗卒中恢复期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受试者按1:1比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火针组和康复组.两组接受相同的基础治疗,火针组加用火针治疗,康复组加用康复训练.两组受试者均治疗3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进行吞咽严重程度量表(DSRS)、改良版Mann吞咽量袁(MMASA)和洼田俊夫饮水测试(KTST)三个量表的评价,并对实验过程中的并发症、不良反应等进行记录,最后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第3周,两组DSRS、MMASA和KTST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变(P<0.05),且火针组与康复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第3周时两组间疗效比较,火针组疗效均优于康复组(P<0.05).结论:火针可以显著改变卒中恢复期假性延髓麻痹的DSRS、MMASA和KTST评分,显著提高卒中恢复期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困难的疗效.

  • 标签: 针刺疗法 火针疗法 头针刺激区 中风 并发症 假性延髓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闭环自动氧气控制是否缩短机械通气早产儿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的时间、降低其严重程度及减少动脉血气和拍片数量。方法对早产儿进行连续2 d(12 h/d)的研究,随机接受标准管理(标准组)或闭环自动氧气控制系统下的标准管理(自动氧气控制组)。结果24例早产儿的胎龄中位数为25.7周(23.1~32.6周),研究时的矫正胎龄中位数为27.4周(24.3~34.9周)。自动氧气控制期间,SpO2持续时间>30 s(P=0.032)或>60 s(P=0.002)的发生率减少,早产儿在目标SpO2范围内的时间更长(P<0.001),人工调节吸入氧浓度的次数显著减少(0.58次vs 11.29次)(P<0.001)。两组的动脉血气(P=0.872)或胸部X线片数量(P=0.366)无显著差异。结论闭环自动氧气控制可以减少SpO2下降的时间,增加早产儿在目标供氧范围内的时间。

  • 标签:
  • 简介:1方法设计本试验采用双制剂、两周期、双交叉试验设计,单剂量口服给药.将18名受试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9名,在Ⅰ、Ⅱ阶段分别交叉口服国产药或进口药,交叉服药前经一周清洗期.试验前禁食12小时后,于次日晨8时空腹吞服200mg国产那吡啶或进口那吡啶(200ml温开水服药).服药当日统一进标准餐.受试期间禁止大量活动,禁止吸烟、饮酒及含酒精、咖啡因类饮料,试验期间禁止一切国产药物.

  • 标签: 盐酸非那吡啶片剂 生物等效性 给药剂量 血药浓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接触到的随机振动越来越多。

  • 标签: 随机振动 理论 研究
  • 简介:随机应变农民:书记,你为啥总爱赴宴呢?书记:代表群众。农民:那看电影时你为啥是爱坐中间?书记:深人群众。农民:看戏时你咋个置坐前面呢?书记:带领群众。农民:那我们为哈没有看见你到田间地头来?书记:相信群众。(吴正荣)随机应变@吴正荣...

  • 标签: 相信群众 农民 书记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