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吉非替尼与化疗治疗老年肺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88例老年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4例患者采用吉非替尼治疗,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单药化疗或两药联合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4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27%(P<0.05),观察组腹泻、皮疹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肺腺癌采用吉非替尼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吉非替尼 化疗 老年 肺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脓毒症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然而目前临床上针对发热的脓毒症患者是否需要进行降温治疗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拟通过随机临床研究评估外部物理降温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开放标签、随机临床试验,选取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体温大于38.3℃成人脓毒症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控温组与对照组。控温组患者在入组4 h内将核心体温降至正常范围(36.5~37.5℃)并维持48 h,对照组行标准护理,不采用退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72 h-Δ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定义为入组时SOFA评分减去72 h SOFA评分)、总住院时长、ICU住院时长。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符合入选标准患者53例(男32例,女21例),其中控温组26例,对照组27例。两组间年龄、性别、感染来源、入组时SOFA评分及体温等基线数据特征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控温组28 d病死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38, 95% CI: 0.62~3.07, P=0.430)。控温组72 h-ΔSOF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均数差值为1.90(95% CI: 0.09~3.71, P=0.040)。两组患者总住院时长、ICU住院时长和28 d生存率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部物理降温不能显著降低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但能明显降低脓毒症患者72 h SOFA评分,改善患者器官功能。

  • 标签: 物理降温 发热 脓毒症 病死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大环内酯类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与其他药物进行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 2015 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癌术后患者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胃癌手术的患者,样本容量为84,平均分为2组,每组容量为42。对患者分别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和术后8h的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术后首次排气及进食流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康复指标,观察患者体质量减少量和蛋白水平等营养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肠内营养组胃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19%,肠外营养组为35.71%,有显著差别(P<0.05);其术后的首次排气及进食流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肠外营养组,亦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所有患者的营养指标均有所下降,一周后开始回升。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虽有所升高但P>0.05;白蛋白与前白蛋白含量均于术后一周开始回升,考察恢复速度,肠内营养组较高(P<0.05)。肠外营养组患者于术后3个月内体质量一直下降。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13d之内体质量逐渐下降,且下降幅度小于肠外营养组,术后21d开始迅速恢复。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支持更有利于胃癌术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肠内营养 康复 胃癌 肠外营养
  • 简介:背景急性胰腺炎是严重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随着对急性胰腺炎病理生理和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发现细胞因子特别是血小板活化因子起着重要作用.来昔帕泛是一种具有潜力的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其动物实验已取得可喜成绩,因此有必要对其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评价,了解来昔帕泛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目的判断来昔帕泛是否能改变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进程,阻止或治疗器官衰竭,降低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上消化道和胰腺疾病组登记的RCT及CBM、EMBASE、MEDLINE,手检10种中文杂志及会议论文集摘要,与研究者联系获得更多相关研究.选择标准选择研究对象为发病72小时以内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试验组采用来昔帕泛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或其他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死亡率或器官衰竭率的随机对照试验.数据收集与分析两名评价员独立收集数据并对收集所得数据及试验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至2001年共有3个试验符合纳入标准,与对照组比较,来昔帕泛有降低早期死亡率(OR0.56,95%C10.23-1.38,P=0.2)、减少器官衰竭的发生(OR0.34,95%CI0.07163,P=0.18)、促进器官衰竭的恢复(OR0.40,95%CI0.12-1.32,P=0.13)的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的资料尚不能对来昔帕泛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做最后的定论,有必要进行更多高质量、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

  • 标签: 来昔帕泛 治疗 急性胰腺炎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手法对青年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即时疗效和治疗后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治疗对青年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效果。

  • 标签: 椎关节强硬 颈痛 推拿 按摩 牵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01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另201例患者接受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血液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液指标优于显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措施相比,可显著优化临床指标,优化血液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急性阑尾炎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舍曲林合并喹硫平治疗强迫症的作用效果,并分析其临床推广的价值,为疾病的治疗康复作出指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强迫症患者共8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舍曲林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喹硫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强迫症状均有所改善,而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要好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合并喹硫平治疗强迫症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患者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广大临床工作者应当予以重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通前络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慢性前列腺炎患者98例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前列欣胶囊治疗,实验组采用通前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9%)高于对照组(77.6%),NIH-CPSI评分(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前列腺炎通过通前络汤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通前络汤 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欣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肠促胰素类药物与骨折的关系,以期对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提供降糖药物的个体化选择。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4个数据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meta分析探讨肠促胰素与骨折的关系。结果与安慰剂或其他降糖药物相比,肠促胰素的使用与骨折风险无关(OR 0.972, 95%CI 0.876~1.079)。亚组分析发现,100 mg/d西格列汀(OR 0.495, 95%CI 0.304~0.806)和1.8 mg/d利拉鲁肽(OR 0.621, 95%CI 0.413~0.933)可以降低骨折发生风险。结论Meta分析显示肠促胰素的使用不会增加骨折事件的发生,进一步的亚组分析显示100 mg/d西格列汀和1.8 mg/d利拉鲁肽可能具有骨保护作用。但纳入数据均来源于肠促胰素RCT研究中骨折不良反应的报道,尚需大型临床研究予以证实。

  • 标签: 糖尿病,2型 骨折 肠促胰素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比较针刺加热敏灸疗法与单纯针刺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针加灸组(32例)和针刺组(3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针刺法,均取天枢、足三里、公孙等穴,针加灸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艾条悬灸热敏化腧穴治疗,每周治疗5次,4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针加灸组愈显率为87.5%(28/32),针刺组愈显率为37.5%(12/32),针加灸组优于针刺组(P〈0.01)。针加灸组对各症状积分的改善均优于针刺组(P〈0.01,P〈0.05)。结论:针刺加热敏灸疗法治疗IBS-D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疗法。

  • 标签: 热敏化腧穴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 热敏灸 针刺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随机比较外固定支架和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为40例,实验组患者为40例,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实验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实验组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胫腓骨骨折中,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疗效更为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带锁髓内钉 胫腓骨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高压氧(HBO)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人工检索数据库相关文献,根据国际Cochrane协作网对HBO的系统评价方法,分析HB0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至2016年3月,共整理了国内外18个己完成的RCT,其中6个(共包括516例患者)有关HBO的4个RCT和1个CCT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标准。HBO治疗的早期的病死率、副作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HBO是一种有效、发展前景良好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方法,但目前关于RCT存在样本量较小、质量普遍较低的现象,尚不能对HBO的疗效做出准确结论。确切的安全性和疗效需要通过更多的设计、大样本RCT、严格的RCTs进一步证实。

  • 标签: 高压氧 急性缺血,脑卒中 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均有所好转,然而,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P<0.05);治疗组肺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将孟鲁司特钠应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治疗有效率高、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状况、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支气管哮喘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火针治疗卒中恢复期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受试者按1:1比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火针组和康复组.两组接受相同的基础治疗,火针组加用火针治疗,康复组加用康复训练.两组受试者均治疗3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进行吞咽严重程度量表(DSRS)、改良版Mann吞咽量袁(MMASA)和洼田俊夫饮水测试(KTST)三个量表的评价,并对实验过程中的并发症、不良反应等进行记录,最后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第3周,两组DSRS、MMASA和KTST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变(P<0.05),且火针组与康复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第3周时两组间疗效比较,火针组疗效均优于康复组(P<0.05).结论:火针可以显著改变卒中恢复期假性延髓麻痹的DSRS、MMASA和KTST评分,显著提高卒中恢复期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困难的疗效.

  • 标签: 针刺疗法 火针疗法 头针刺激区 中风 并发症 假性延髓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