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检验血清胆红素与尿酸的效果。方法: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50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均接受血清胆红素、尿酸检验。结果:两组尿酸、血清胆红素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不同狭窄程度的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检验血清胆红素、尿酸指标,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并及时展开治疗,预防病情恶化,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血清胆红素 尿酸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PCT、IL-6检验在重症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20年7月-2022年3月收治的肺炎患者中抽取70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2组:A组为重症肺炎,B组为非重症肺炎,均在入院后进行血清PCT、IL-6检验,统计检验结果。结果:和B组相比,A组入院当天、治疗3d和7d的血清PCT、IL-6水平均比较高(P

  • 标签: 重症肺炎 白细胞介素-6 降钙素原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性早熟儿童中测试分析生长指标和血清相关指标的作用价值。方法:以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性早熟儿童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60例同龄正常儿童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儿童身高、体重、骨龄、血清性腺激素,分析差异性。结果:观察组的身高、体重、骨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清雌二醇等性腺激素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性早熟儿童身高体重以及性激素等水平均出现异常,临床可以使用以上指标初步分析儿童的情况。

  • 标签: []儿童性早熟 生长发育 血清性激素 检验检测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免疫分析仪检测 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我院门诊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从性别上来看,男女在CU 患者血清 25-(OH)D水平无显著差异。从年龄上来看,年龄≤ 14岁组和年龄>14组在统计分析无显著差异。结论  CU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整体偏低,可能在CU发病机制中存在重要作用,补充维生素D可能改善临床症状。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血清25-(OH)D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清胃蛋白酶之间关系进行分析。方法:自2021年1月-2022年1月时段内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患者中选取110例当作研究对象,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分组,将其中40例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患者设为A组,将40例治疗后转阴患者设为B组,未受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30例健康人群设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检测,统计三组血清胃蛋白酶原I、II(PGI、PGII)。结果:A组患者PGI、PGII水平明显低于B组与对照组,且P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 血清胃蛋白酶原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标本发生溶血和脂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6~2021.6月健康体检者血液标本90份,分为对照组(正常标本)、溶血组(溶血标本)和脂血组(脂血标本),每组各30份。对三组进行生化检验,比较检验结果。结果:溶血组的血清AST、ALT、LDH、CHOL及K+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AL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溶血组血清BUN、Cr、TG、GLU及UA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脂血组血清GLU、AST、ALT、ALP及U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K+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脂血组BUN、Cr、TG、GLU、LDH及CHOL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标本发生溶血和脂血均会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避免溶血、脂血情况,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生化检验 血清标本 溶血 脂血
  • 简介:【摘要】 目的:研析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检验指标改变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收治甲亢性肝病患者中抽取40例开展研究,同时抽取本院收治的40例甲亢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纳入时段为2019年10月-2022年09月,将以上两类患者定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开展血清检查,对比两组血清检验指标。结果:对比FT3、FT4、TT3、TT4、TSH水平,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甲亢性肝病 血清检验指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20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60例,针对对照组进行检验的过程中采取常规检验模式,针对观察组而言,在检验的过程中采取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方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验精准度和漏检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对于乙型肝炎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临床检验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实施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方式,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检验的准确率,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漏诊或者误诊等相关方面的问题。因此,这种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模式更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血清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患者 临床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研究中对血清GGT和ALT水平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其在对2型糖尿病早期诊断过程中的临床价值、应用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中患有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200例作为研究的样本,其中男性的样本数为100例,女性的样本数为100例,在选择200名健康的人员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在研究中使用Roche Modul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配套的试剂来对患者组和健康人员对照组的血清葡萄糖、GGT、ALT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在实验分析中得出结果,在对男性患有2型糖尿病患者与女性患有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葡萄糖、GGT以水平赖于健康对照组的水平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γ谷氨酰基转移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妊娠与高血压并存的一组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属于产科最为常见的疾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子宫-胎盘结构发育异常、炎症免疫过激及遗传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部分患者可伴有蛋白尿,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死亡。而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出现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的表达量升高等,将会造成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受到限制或者羊水过少等。因此,为了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判断的血液指标,为其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本研究探讨了血清硫化氢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具体报告如下。

  • 标签: 血清硫化氢 妊娠期高血压 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胆红素与尿酸对冠心病患者的检验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20例作为对照,将其设为对照组,分别对其血清胆红素水平及尿酸水平进行测定,比较两组受检者之间的差异。同时,按照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将其进行组内再分组,分设轻度组(34例)、中度组(41例)、重度组(28例)和极重度组(21例),比较四个小组的冠心病患者三项胆红素指标和尿酸的检测结果,分析患者的胆红素水平、尿酸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冠心病患者的三项血清胆红素指标检测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志愿者,而尿酸水平则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上述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对轻度冠脉狭窄、中度冠脉狭窄、重度冠脉狭窄及极重度冠脉狭窄的冠心病患者各项指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可见随冠脉狭窄程度的增加,患者的三项血清胆红素指标均不断降低,二者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972、-0.981、-0.969,P<0.05);而患者的尿酸水平则随冠脉狭窄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985,P<0.05);同时不同分级的冠心病患者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血清胆红素、尿酸水平的检测,可以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有效诊断,且胆红素与尿酸的检测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脉血管狭窄程度呈显著相关性,通过这些指标的检测有利于患者病情进展的评估,为冠心病的治疗、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冠心病 血清胆红素 尿酸 生化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小儿细菌性肺炎实施血清抗体和补体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自2020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54例细菌性肺炎患儿作为实验组,另选取54例同时期健康儿童作为参照组。两组均行痰培养送检,对两组的血清抗体及补体检测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54例患儿共计培养出细菌6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4株,革兰阳性均为21株,其他细菌6例。实验组IgA、IgM及C3水平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血清抗体 补体检测 小儿细菌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血清学诊断方法检测包虫病抗体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我疾控中心在包虫病筛查中确诊为包虫病患者的120份血清抗体作为检测对象,使用间接凝血试验(IHA)、快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金葡菌A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PA-ELISA)、胶乳凝集试验(LA)四种血清学诊断方法检测包虫病抗体,观察不同血清学诊断方法对包虫病抗体的检出率。结果 SPA-ELISA共检出114例包虫病抗体,检出率为95.00%;ELISA共检出110例包虫病抗体,检出率为91.67%;IHA共检出106例包虫病抗体,检出率为88.33%;LA共检出100例包虫病抗体,检出率为83.33%。结论 SPA-ELISA、ELISA、IHA几种血清学诊断方法对包虫病抗体有较高检出率,免疫诊断价值较高。

  • 标签: 血清学诊断 包虫病 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用血清降钙素原检验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该院中的52例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做观察组,另选同时间段在院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员52名,做参照组,全用血清降钙素原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均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检验 呼吸系统感染 呼吸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肝衰竭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衰竭患者共40例以及40例正常自愿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将40例肝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正常自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对照组以及观察组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结果;经检测干预后,观察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能够作为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肝衰竭的指标,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 肝衰竭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血清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衰中的作用。方法 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慢性心衰患者40例(观察组),同期再选40例健康者(对照组),测试两组的血清NT-proBNP水平,分析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的NT-proBNP高于对照组;IV级患者的NT-proBNP高于III级、II级患者(P<0.05)。结论 通过检测血清NT-proBNP,能鉴别慢性心衰疾病,结合具体数值,还能对疾病程度进行评估。

  • 标签: 血清NT-proBNP水平 慢性心衰 诊断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冠心病患者采用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20年11月至2022年07月)接收的52例冠心病患者与同一时段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2例列为本文的探究对象,将其分别定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参与者均开展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对比2组血清胆红素、尿酸水平,同时对比不同病情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结果:(1)经检验,DBiL、TBiL、IBiL、UA水平相比,观察组前三项低于对照组,最后一项高于对照组(P<0.05);(2)不同发病程度,即轻度、中度、重度患者的DBiL、TBiL、IBiL、UA水平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既可以评估病情,还可以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评估,为临床提供相关依据,值得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血清胆红素 尿酸 检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筛查在唐氏综合征孕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我院接受唐氏筛查的孕产妇,根据筛查结果将其分为低风险组(< 1/1 000)、高风险组(≥ 1/270),分别纳入277例患者以及78例患者,对其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产妇分娩结局、胎儿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胎膜早破、子痫前期、早产、羊水异常、妊娠期糖尿病等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儿的低体质量、巨大儿、窘迫等不良胎儿结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唐氏综合征血清筛查高风险孕产妇的不良分娩结局、胎儿结局发生率更高,进行血清筛查有助于判断其不良妊娠结局风险,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血清筛查 唐氏综合征孕 分娩结局 胎儿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 SUA)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静脉溶栓后短期临床转归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7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在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静脉溶栓的AIS患者。检测入院后次日上午空腹SUA、血糖和血脂等指标。出院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功能转归情况,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3~6分定义为转归不良。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IS患者静脉溶栓后短期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价SUA对静脉溶栓后短期转归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291例患者。其中,男性197例(67.70%),年龄(65.02±11.56)岁。中位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为5分(四分位数间距3~11分),SUA为(322.06±90.54)µmol/L。单变量分析显示,转归不良组年龄、心房颤动和心源性栓塞的患者构成比以及基线空腹血糖和NIHSS评分显著高于转归良好组,而静脉溶栓后SUA显著低于转归良好组(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高的SUA与转归良好相关[优势比(odds ratio, OR)0.986,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0.985~0.991;P<0.01],而较高的年龄(OR 1.047,95% CI 1.021~1.075;P<0.01)和基线NIHSS评分(OR 1.155,95% CI 1.063~1.254;P<0.01)与转归不良独立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SUA预测转归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642(95% CI 0.552~0.732;P=0.002),最佳截断值为307.45 µmol/L,预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7.7%和68.0%。结论较高的SUA与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短期转归良好相关,但其预测转归的价值有限。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尿酸 血栓溶解疗法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梅毒在妇科疾病中的感染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1999年6月至2019年6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妇科收治的41 144例患有妇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33.52±15.13)岁,年龄范围为6~91岁。所有患者血清标本经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检测,对妇科疾病的梅毒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梅毒血清抗体(TPPA、RPR)阳性患者116例。每5年梅毒血清学抗体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二期梅毒34例,隐性梅毒82例。一、二期梅毒与隐性梅毒患者的年龄、RPR滴度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116例阳性患者按妇科疾病发病机制和损伤特点分为异位妊娠、引产和流产、子宫(颈)肿瘤、卵巢(输卵管)肿瘤、妇科炎症和其他6类疾病,前两者疾病构成比较高(41.4%);6类妇科疾病患者的年龄、RPR滴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毒对妇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导致生育期妇女出现异位妊娠、引产和流产,住院妇科患者隐性梅毒占比较高。

  • 标签: 梅毒 血清学检测 妇科疾病 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