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是为了改善患者通气,纠正血氧饱和度,保持呼吸的通畅以及生命支持。 方法 急诊抢救室监护下的重症患者保持人工。结论 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和相关肺炎的发生,促进病情有效控制及康复。

  • 标签:  气道 因素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 为加强气管切开术患者的管理,从湿化方法、湿化液的选择、湿化效果的评价等方面总结了气管切开术后湿化的护理现状,并介绍了气管切开术患者湿化的重要性。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气道湿化 护理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率较高,可导致不可逆性肺功能障碍。防止COPD急性加重(AECOPD)、延缓病情进展为其治疗的重点,但目前尚缺乏确切有效的预防措施。AECOPD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冬季高发,传统观念认为冬季冷空气可伴有病毒复制增加、环境污染、空气湿度降低等,各种混杂因素交织促进AECOPD的发生,而对于低温本身所造成的影响,一直被忽视。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黏蛋白分泌异常可导致黏液清除障碍,增加感染率,参与COPD的发生发展,而低温可通过多种机制影响黏蛋白分泌。本文对COPD温度的特殊性以及低温导致黏蛋白变化的相关途径进行总结,以期引起人们对低温的重视,并为预测及预防AECOPD发生提供新的干预途径的思想与方法。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低温 黏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无创性测定上临界闭合压(Pcrit)评估睡眠时上塌陷性的方法。方法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创正/负压(CPAP/CPNP)呼吸机,测量19例不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正常人非快速动眼睡眠Ⅱ期(N2)的Pcrit,即直接测量法获得Pcrit;根据内压和所对应的最大吸气流量(Vimax),绘出压力-流量线性关系曲线,间接推出Vimax为零时的压力,即间接测量法获得Pcrit。对比两种方法的相关性。结果受试者的Pcrit直接测量值为(-7.02±2.74)cmH2O(1 cmH2O=0.098 kPa),间接测量值为(-7.26±2.96)cmH2O,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7,P>0.05),呈高度相关(r=0.986,P=0.000)。Bland-Altman分析,两种测量结果差值的均数为(0.24±0.53)cmH2O,95%CI为(-0.80,1.27)cmH2O,除1例外,其余均分布在一致性界限内。结论Pcrit直接和间接测量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评估上的塌陷性。

  • 标签: 临界闭合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直接测量法 间接测量法
  • 简介:摘要:气管切开手术主要是保障患者呼吸通畅而准备的,其主要是切开颈段气管,通过放置的金属套管或硅胶套管来解除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调和呼吸分泌物堵塞的情况。并且随着呼吸机的发明,也使气管切开手术广泛的应用在各个科室的急救中。人体正常呼吸气体需要通过口以及呼吸的处理,将外界气体进行一系列的温度控制、加湿以及灭菌的操作。但是一旦实施了气管切开手术,气体将直接进入肺部,不仅仅在温度和湿度上会对肺部器官造成一系列的刺激反应还会携带一定的细菌。所以在对气管切开手术患者的要实施湿化以及灭菌的操作。

  • 标签: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 护理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咽通气在舌后坠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6年 1月到 2019年 1月的 90例舌后坠病人,随机分组,抬颈托下颌角组给予抬颈托下颌角口咽通气干预,去枕仰卧组开展去枕仰卧口咽通气干预。比较两组满意度;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水平、呼吸频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去枕仰卧组的满意度是 45( 100.00)高于抬颈托下颌角组 ,P< 0.05。治疗前两组血氧饱和度水平、呼吸频率接近, P> 0.05;治疗后去枕仰卧组血氧饱和度水平、呼吸频率优于抬颈托下颌角组, P< 0.05;去枕仰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抬颈托下颌角组少 ,P< 0.05。结论:舌后坠病人实施去枕仰卧口咽通气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舌后坠病人血氧饱和度,并改善其通气情况,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满意度。

  • 标签: 口咽通气道 舌后坠病人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安全管理是麻醉医师的重要任务,要求其具备良好的管理技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困难,以确保患者的通气和氧合,避免反流误吸。2019年11月在荷兰举办的第二届世界管理大会对14个管理相关专题进行了讨论。本文解读和剖析本届大会的六个热点主题:1.人为因素和安全管理;2.饱胃患者的处理;3.英国困难管理协会(Difficult Airway Society,DAS)清醒气管插管术指南;4.清醒气管插管术是否可以解决困难,琥珀酰胆碱是否过时;5.国际通用管理指南;6.湿化快速充气交换通气(Transnasal Humidified Rapid-Insufflation Ventilatory Exchange,THRIVE),为广大麻醉医师更新管理知识、提高困难处理技能提供参考。

  • 标签: 气道管理 麻醉学家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的疗效展开分析。 方法 此次研究将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4 月本院收治的 90 例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性质随机分组,对照组内 45 例采取导管低流量通气治疗,研究组 45 例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模式下患者最终采取机械通气率以及治疗时间,此外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 结果 研究组内患者最终采取机械通气率( 2.2% ),低于对照组( 17.8% ),除此外研究组内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 0.05. 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研究组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高水平与低水平呼气末正压(PEEP)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BSCO、Embase、Medlin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比较术中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下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19年7月15日。评价指标包括:术后肺部并发症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术中低血压发生率。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共3 324例患者。与低水平PEEP组比较,高水平PEEP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高水平PEEP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效果并不优于低水平PEEP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 标签: 正压呼吸 呼吸,人工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的急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58例 2018年 4月 ~2020年 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2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气指标均优于治疗前( P< 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痊愈率为 89.7%,显著高于对照组 55.2%( P< 0.05)。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状况,提高患者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中毒 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本院一共收治110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均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综合组、一般组,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与一般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改善,综合组的血液PH值、PaCO2水平小于一般组(P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综合护理干预 AECOPD合并呼吸衰竭 血气分析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 通过对 30 例老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 NIPPV )治疗前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 : 结合治疗前后血气参数的对比分析,结果 : 总结出以下经验:心理护理,呼吸准备和呼吸运动是使用 NIPPV 的前提;所有生命体征、血气指标和呼吸机参数是 NIPPV 治疗的关键监测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以及预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11月份到2020年4月份收治的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共52例,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患者,针对两组患者全部采取常规治疗模式,并以此为基础,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头罩吸氧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方式,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重点比较最终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80.76%,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来讲,通过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方式,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故此种治疗方法具备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 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急诊临床治疗中, 无创正压通气的 临床治疗 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主要是从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 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取了 200 例,随机编入实验组和常规组, 采用常规治疗 的为常规组患者,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 无创正压通气的 100 名患者则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联合应用 无创正压通气的实验组中治疗有效率为 91.47% ,对比常规治疗组 74.29% 的有效率,临床效果明显;并发症的对比中, 实验 组仅 为2.86 %,明显低于常规 组的 10.48% ( P< 0.05) 。结论 : 在 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时 使用 无创正压通气,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有着显著的提高,同时还可以减少肺炎、气胸、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 无创正压通气可以作为 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 过程中的常规辅助治疗方式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 急诊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本院 96例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利用摸球法分为研究组(使用综合护理)与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 )。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依从性评分与疼痛指数评分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综合护理对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疼痛指数改善效果明显,患者依从性评分得到显著提高,临床价值高。

  • 标签: 肠梗阻 粘连性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MV)患者留置肠管行肠内营养(EN)的实施成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苏北人民医院神经重症监护室行MV治疗的神经重症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胃管组和肠管组各45例。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并比较两组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MV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和反流、误吸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b、Alb及APACHE Ⅱ评分和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肠管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明显低于胃管组(P<0.05),而GCS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肠管组Alb明显高于胃管组(P<0.05),而两组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管组MV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胃管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胃管组(P<0.05)。结论针对神经外科重症MV患者采用肠管留置的方式行EN治疗,有助于患者意识恢复,改善营养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病程,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 标签: 神经重症 机械通气 鼻肠管留置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轨迹听诊法在机械通气患者床旁肠管放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9月30日收住重症医学科需幽门后喂养患者,行床旁超声引导下放置肠管。对超声显像不清的4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听诊法,研究组采用腹部轨迹听诊法,将两组听诊结果与X线定位结果进行对照,一致者代表腹部听诊方法有效,并评价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耗时、置管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2%(22/24例),二次调整总置管成功率达96%(23/24例);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67%(16/24例),二次调整总置管成功率达92%(22/24例);研究组平均置管耗时为(20.79±2.27)min,对照组为(36.35±2.59)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总置管成功率、置管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轨迹听诊法能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患者床旁肠管放置时间,且能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旁肠管放置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可在临床重症患者留置肠管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轨迹听诊法 鼻肠管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逆行气管插管用于困难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经评估为马氏分级 III-Ⅳ级困难患者 68例,随机分为逆行气管插管组和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组。逆行气管插管组 34例患者于全麻诱导下采用中心静脉导丝引导逆行气管插管,纤支镜组 34例患者于全麻诱导下借助电子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对比两组患者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并发症等差异。 结果 逆行气管插管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9 7%,纤支镜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 82.35%。逆行气管插管组平均用时为( 17 .59±4 .42)秒,纤支镜组平均用时为(3 4.08±5.81)秒。逆行气管插管组插管后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但纤支镜组升高。插管期间逆行气管插管组并发症发生率 5.88%而纤支镜组 17.64%。两组乳酸值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逆行气管插管在全麻诱导下困难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插管成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 ,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 标签: 逆行气管插管 电子纤维支气管镜 全麻 困难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