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的病因,并分析感染及非感染因素诱发的HLH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4日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期间诊断或怀疑HLH的97例年龄≥14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筛选后纳入HLH患者80例。分析患者一般情况及病因构成,对比感染组、肿瘤组、自身免疫性疾病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治疗及结局。结果纳入的80例HLH患者年龄[M(Q1,Q3)]为53.5(32.0,64.0)岁,男女比例1∶1。继发于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混合因素者分别为23.8%(19/80)、37.5%(30/80)、15.0%(12/80)、10.0%(8/80),其中EB病毒感染(15例)和血液系统肿瘤(28例)分别为感染和非感染相关HLH中占比最高的病因。感染组患者外周血二系或三系减低的占比高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组[68.4%(13/19)比33.3%(4/12),P=0.002]。血清铁蛋白(SF)≥500 μg/L和≥1 500 μg/L的患者分别占93.1%(54/58)和72.4%(42/58);其中29例患者治疗后SF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分别为1 049(362,1 769)μg/L以及2 010(1 231,7 323)μg/L(P<0.001)。噬血现象可见于68.75%(55/80)的患者,HLH相关基因突变见于5例患者。三组患者中13.1%(8/61)死亡,47.5%(29/61)好转,9.8%(6/61)复发。结论HLH无特异性症状且病情进展迅速,主要病因为感染、肿瘤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早期进行病因治疗及特异性治疗或可缓解病情。

  • 标签: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噬血细胞性 铁蛋白 感染 病因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左肩部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组织学最初误诊为黑色素瘤,胸腔积液细胞学险些漏诊。患者男,20岁。左肩部皮下肿块,组织学上,肿瘤组织呈巢状或束状分布,被纤维间隔分隔,瘤细胞为多角形或梭形,富含嗜酸性胞质,部分胞质透明,部分胞质内可见色素,核空泡状,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可见,肿瘤切缘及基底未见瘤组织。胸腔积液细胞学表现为肿瘤细胞单个散在或松散聚集,肿瘤细胞较小,是淋巴细胞的2~5倍,呈圆形或多角形,胞质少或中等量,部分胞质嗜酸性,部分浅染,部分可以看到色素;核空泡状,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可见。组织切除标本和胸腔积液包埋块标本做免疫标记显示S-100蛋白、HMB45、Melan A、波形蛋白阳性,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显示EWSR1基因有断裂。确定诊断为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因此需要仔细分析临床特点及形态学特征,并充分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检测手段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骨组织在维持机体运动与健康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骨组织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对临床预防及治疗骨科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茶多酚是茶叶的主要成分,其具有天然的抗氧化性、清除自由基活性和抗炎作用。研究表明,茶多酚主要通过增强成骨细胞形成和减少破骨细胞的发生来促进骨重建过程;此外,茶多酚还可作为人造骨材料的表面修饰分子,在骨组织工程领域广泛应用。综述了茶多酚在骨组织细胞中的调控作用及其在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并对相关的研究内容进行回顾和展望,以期为开展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及理论基础。

  • 标签: 茶多酚 骨组织细胞 骨组织工程 骨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脾组织细胞肉瘤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7月收治的1例脾组织细胞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经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为脾组织细胞肉瘤,经甲泼尼龙联合环孢素治疗无效,予全脾切除,后行VECD及CHOP方案化疗,术后5个月随访,病情稳定,复查骨髓穿刺结果显示未见组织细胞肉瘤浸润,获得血液学缓解。结论脾组织细胞肉瘤属于高度恶性肿瘤,起病隐匿,发病机制不明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诊断依靠病理活组织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需与其他淋巴造血组织恶性肿瘤鉴别。目前尚无最佳治疗方案,多数患者预后不良。

  • 标签: 组织细胞肉瘤 药物疗法,联合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组织块法从小鼠胎鼠的牙胚组织分离培养间充质细胞,鉴定其细胞特性。结论成功培养小鼠胎鼠牙胚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稳定传代6代以上,有成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牙胚 间充质细胞 细胞培养
  • 简介:1997年Asahara等发现人出生后循环外周血中存在能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根据其与胚胎发育中血管母细胞的延续关系,将其命名为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EPC)。EPC是一类能循环、增殖并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但尚未呈现成熟血管内皮细胞表型也未形成血管的前体细胞

  • 标签: 内皮祖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脂肪组织 研究进展 组织来源 组织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γ射线胸部照射小鼠早期肺组织免疫相关T淋巴细胞反应。方法将112只C57BL/6雄性小鼠[6~8周龄,(20±2)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14组(照射组和对照组各7组),每组8只。照射组小鼠进行单次20 Gy 60Co γ射线胸部照射,分别在照射后第3 、12小时和第1 、2 、3 、7 、14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组织的白细胞、T淋巴细胞(CD3+)及其CD4+和CD8+亚群、调节性T细胞(Treg)等免疫细胞比例的变化。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照射后的小鼠肺组织细胞显著降低(t=3.446~7.781,均P<0.01);CD3+T细胞在照射后早期(第3小时至第2天)降低明显(t=4.413~15.430,均P<0.01);Treg (CD4+CD25+Foxp3+)显著升高(t=2.813~4.406,均P<0.05);CD4+在照射后早期(第3小时和第12小时)减少(t=5.019、4.912,均P<0.01),1 d后恢复至对照组水平;CD8+在照射后早期(第3小时和第12小时)无明显变化,第1天和第3天降低明显(t=6.736、4.738,均P<0.01),第7天后升高(t=7.537、3.903,均P<0.01);CD4+/CD8+比值在照射后12 h内降低(t=5.624、4.083,均P<0.01),第1天和第3天升高明显(t=13.410、5.702,均P<0.01),但7 d后又下降(t=5.505、3.928,均P<0.01)。结论胸部照射小鼠早期肺组织免疫相关细胞呈现各种不同变化,这可能与辐射导致免疫细胞损伤以及机体应激反应产生的免疫应答有关。

  • 标签: 辐射,电离 肺损伤 免疫反应 T淋巴细胞,调节性
  • 简介:目的阐明各种肾病患者肾组织肥大细胞的表型特点。方法选取包括糖尿病肾病、IgA肾病、急性间质性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膜性肾病和狼疮性肾炎在内的肾病患者369例,正常供肾16例,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活检标本中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表达情况,对其进行分型分析。结果双连续切片分析发现,绝大多数肥大细胞表现为类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染色双阳性,仅有少数表现为类胰蛋白酶或糜蛋白酶单阳性;'双夹心'连续切片分析法显示,所谓的类胰蛋白酶或糜蛋白酶单阳性肥大细胞实际上是类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双阳性;以类胰蛋白酶为标记分子和以糜蛋白酶为标记分子检测肾组织肥大细胞的结果比较没有显著区别。结论类胰蛋白酶糜蛋白酶亚型(MCTC亚型)是正常个体和肾病患者肾组织肥大细胞的基本亚型。

  • 标签: 肥大细胞 肾脏病 肥大细胞亚型
  • 简介:摘要1例主诉为"反复皮疹2个月、发热1个月余"的患儿就诊于深圳市儿童医院,曾被误诊为"结节性脂膜炎",经过基因及病理检查修正诊断为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本病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脂膜炎,易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上误诊率及病死率极高。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内最常见的炎细胞,也是肿瘤微环境中最丰富的细胞种类。正常中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具有清除病原、组织修复作用;而在肿瘤背景下,中性粒细胞会衍生出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亚群,这是一种未成熟中性粒细胞,具有强烈免疫抑制作用。循环MDSCs通过产生活性氧及精氨酸酶抑制T淋巴细胞抗肿瘤免疫,释放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促进肿瘤细胞血运转移。肿瘤组织内MDSCs通过表达PD-L1抑制T细胞功能,还可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血管新生,释放金属基质蛋白酶引起上皮-间质转化,加剧肿瘤进展。中性粒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诱导作用,本文就中性粒细胞的起源、循环和肿瘤组织内中性粒细胞促进肿瘤进展的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肿瘤微环境 生物学标记 中性粒细胞 骨髓源性抑制细胞 免疫抑制
  • 简介:摘要小圆细胞肉瘤是指光镜下形态近似的原始或较原始的小圆细胞组成的组织发生和生物学行为不同的一组恶性肿瘤。发生于骨与软组织的小圆细胞肿瘤分类比较繁杂,造成诊断困难。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这类肿瘤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新近的WHO骨与软组织肿瘤分类系统将这一类肿瘤分为:尤文肉瘤、EWSR1基因与非ETS家族成员融合的圆形细胞肉瘤、伴CIC重排的肉瘤、伴BCOR基因改变的肉瘤以及未分化/未分类圆形细胞肉瘤。本文将介绍该类肿瘤分类的进展及诊断要点。

  • 标签:
  • 简介:采用0.01MPBS等渗液配制的浓度为70%的乙醇固定液对虹鳟活体胚胎进行固定,并以蒸馏水配制的浓度为70%乙醇固定液作为对照,探讨用于流式细胞术分析的胚胎组织细胞悬液制备方法。实验结果表明:PBS-乙醇和蒸馏水-乙醇固定液均可获得分散良好的单细胞悬液,但蒸馏水-乙醇固定液制备的胚胎细胞悬液中细胞数量相对较少,细胞碎片明显增多,流式细胞仪检测G0/G1峰较宽。而PBS-乙醇固定液制备的细胞悬液,细胞形态完整、背景较干净,细胞粘连少,几乎没有细胞碎片,流式上机检测各参数值较理想;以PBS-乙醇固定液制备2n虹鳟胚胎单细胞悬液作为材料检测,其结果与以红细胞为对照的样品检测DNA相对含量结果相一致,均为50AU。本研究表明利用PBS-乙醇固定液制备鱼类胚胎组织细胞悬液方法是可行的。

  • 标签: 胚胎 单细胞悬液 流式细胞术(FCM) DNA含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了探讨足月胎盘组织源单个核细胞(humanmatureplacentatissue—derivedmononuclearcells,hPTMNC)中CD34^+细胞的体外增殖、分化能力,寻找新的造血干/祖细胞来源供临床应用,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造血干/祖细胞集落培养和体外无细胞因子长期培养的方法,测定胎盘组织源和脐血中的CD34^+细胞及其亚群和集落形成单位的数量。结果表明:胎盘组织源CD34^+细胞(2.74±0.61%)及其亚群CD34^+/CD38^-细胞(2.46±0.42%)、造血干/祖细胞集落CFU—GM(186.90±24.52)和BFU—E(101.40±13.35)水平都较脐血CD34^+细胞(1.73±0.32%)、CD34^+/CD38^-细胞(0.80±0.25%)、CFU—GM(136.90±25.15)、BFU—E(49.20±8.13)高;前者在体外无细胞因子培养条件下存活时间长,且细胞数量增加约2倍。结论:胎盘是胎儿期的造血器官,胎盘细胞成分更幼稚,是一种造血干/祖细胞移植的新的种子细胞

  • 标签: 胎盘组织 脐血 CD34^+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细胞外基质材料是通过组织或器官脱细胞化获得,其不仅能为再生的组织细胞提供三维支架结构,还具有调控再生细胞行为(包括细胞形态、黏附、增殖、迁移、分化及凋亡)、诱导干细胞增殖和分化及通过机械感知或受体介导调控细胞信号通路和基因表达等作用,也因其具有的这些良好的特性,近年来细胞外基质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组织再生修复中。该文通过广泛检索脱细胞基质材料用于组织再生修复的相关文献,对脱细胞基质材料促进组织再生修复中的作用及其应用进行分析总结。

  • 标签: 细胞外基质 脱细胞基质 支架材料 组织再生
  • 简介:目的:探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诊断和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例MFH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56.4a,肿瘤发生于肢体的10例,占50%(10/20),2a、3a和5a生存率分别为29.4%、17.6%和5.9%。首次手术后复发率为100%,CAVD方案治疗的有效率为15%。结论:MFH的临床诊断困难,术后复发率高,预后差,根治性切除后行化疗和放疗的序贯治疗非常重要。

  • 标签: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诊断 手术治疗 误诊 病理检查
  • 简介:摘要患者,男,19岁。面、颈、双上肢散在丘疹、结节8个月。左前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鳞状上皮细胞乳头状增生,组织细胞瘤样增生,部分细胞化生过度,纤维组织化生,间质血管扩张积有血窦,淋巴细胞、白细胞浸润。病理诊断左侧前臂组织细胞瘤,部分细胞乳头状增生。结合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为进行性结节性组织细胞瘤。

  • 标签: 进行性结节性组织细胞瘤 丘疹 结节
  • 简介:摘要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histocytosis,简称恶组)是组织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呈体系性、进行性浸润的恶性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乏力、苍白、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以及不同脏器不同程度受累表现,在病情加重的过程中可出现出血、黄疸以及全血细胞减少等。少数病例可合并组织细胞白血病。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及各种抗生素治疗无效,病情凶险且病情较短,未经化疗者大多数病例在起病6个月内因消耗衰竭、肝、肾功能衰竭、胃肠及颅内出血而死亡。其主要病理特点是在肝、脾、淋巴结、骨髓等造血组织以及非造血器官和组织中有分化不同阶段的异常组织细胞呈灶性或弥漫性浸润,异常组织细胞可有吞噬血细胞现象。本病病变在早期不像急性白血病成全身弥漫性浸润,又不同于恶性淋巴瘤出现单个或多个肿块。由于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目前国内诊断本病仍主要依靠临床表现,骨髓细胞形态及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早期诊断较困难。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