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镇痛泵持续湿法对喉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5例喉癌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采用镇痛泵持续湿法持续湿,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气管内间断滴药湿的方法,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镇痛泵持续湿法在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痰液粘稠不易吸净、黏膜出血、下呼吸感染等方面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气管内间断滴药湿法,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P<O.01)。结论镇痛泵持续湿法效果好,患者感觉舒适,并发症少,简单方便,减轻护理工作量,可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喉癌 气管切开术 气道湿化
  • 简介:摘要临床气管切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保证有效确保临床患者呼吸处于通畅状态的手术,气管切开术在我国哦临床上使用已有多年历史。人体在正常状态时,其机体中的鼻、咽腔以及机体呼吸对患者所吸入气体发挥着加温湿的生理作用,当对患者采取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机体吸入的气体将会绕开发挥加温湿功能的呼吸,这将导致进入人体中的气体作用相对干燥,继而导致患者粘液纤毛系统出现临床损伤,进而导致该系统中异物清除作用削弱。同时还会引发呼吸炎症等疾病临床症状。本文针对气管切开术后湿的护理进展进行研究,以寻找出更有效的湿方案,现综述如下。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气道 湿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湿法对气管切开病人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7月期间70例行气管切开术的病人,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间断气湿法,干预组病人则实施持续湿及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5.7%)明显低于对照组(40%),干预组病人不舒适发生率(11.4%)明显低于对照组(54.3%),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病人在进行持续湿的同时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减轻病人湿化时的不适感,降低湿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 标签: 持续气道湿化法 气管切开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AECOPD气管切开患者湿效果不佳的原因。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25例老年AECOPD气管切开患者湿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经综合分析,湿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为湿不足、湿过度、湿方式不当、湿液的选择缺乏针对性、湿液量控制不理想等。结论有效的湿对保持呼吸通畅、提高疗效、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 标签: AECOPD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呼吸机使用过程中气湿的适宜方法。以降低痰液黏度和痰培养菌阳性率。方法: 将 7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6例。对照组采用人工鼻湿,观察组在人工鼻的基础上采用微泵加湿。观察 5天后痰培养效果及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痰液黏度及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P<0.01)。结论: 人工鼻部联合微泵持续湿可有效降低痰液黏度,降低痰培养菌阳性率。

  • 标签: 颅脑损伤 呼吸机 人工鼻 微型泵 气道加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量泵在气管切开患者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6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微量泵湿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湿,间断湿组采用间断气湿。观察两组患者痰液分泌量、吸痰次数、湿程度及高气反应。结果微量泵湿组在减少患者日均吸痰量、日均吸痰次数、湿不足、湿过度及高气反应等方面明显优于间断湿组。结论使用微量泵进行持续湿的效果明显优于间断气湿

  • 标签: 微量泵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气管切开后持续进行湿过程中的护理方式,提高湿效果。方法收集院内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期间院内气管切开的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随机选取100例进行本次研究。所有患者进行湿,根据患者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将护理后的湿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探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结果采用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湿效果良好的比例高达90.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方式护理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发生,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持续湿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湿效果,改善患者呼吸状况,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气道湿化 气管切开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人工湿护理对重症患者护理效果研究。方法:选择80例重症患者,分为两组,使用人工湿护理的为实验组,使用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的入住ICU费用,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入住ICU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相比,差异较大(P

  • 标签: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 重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敏感、科学的人工湿效果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方法成立研究小组,在循证思维下应用文献资料法初步拟定人工湿效果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基本框架,采用Delphi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再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指标权重,最终确定指标体系。结果两轮函询中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0.9、1.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3,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26、0.42。最终确定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结论函询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及协调系数较高,所构建的人工湿效果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科学可靠,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对湿评价提供参考。

  • 标签: 湿化疗法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 简介:【摘要】 目的:比较气管切开术后三种湿液对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2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用三种湿液(0.9%NaCl.0.45%NaCl和1.25%碳酸氢钠)滴入气管套管内,在滴注后第5天和第10天观察各组患者气管内痰液黏稠度及并发症(感染、痰中带血、痰痂堵塞)发生情况。结果:0.45%盐水组和1.25%碳酸氧钠组的稀释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两组的稀释效果均好于0.9%NaCl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

  • 标签: 气管切开 湿化液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微量注射泵对人工患者进行持续湿,提高人工湿效果,使保持通畅,降低了肺部感染率,减轻了吸痰对患者的损伤,避免了呛咳或刺激性咳嗽。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行人工支持患者进行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湿。结果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微量注射泵 气道湿化 人工气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人工患者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集治疗的人工患者9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样本,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每组各45例的观察和对照两组,观察组采用60mg沐舒坦+50ml生理盐水微量注射泵进行持续湿,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湿润双层无菌纱布覆盖法,对两组患者的湿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微量注射泵的观察组患者使用过程中痰液粘稠度显著降低,患者容易咳出痰液,湿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更加优异,P<0.05。结论通过微量注射泵使湿量得以精确控制,安全有效,持续深化作用发挥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

  • 标签: 微量注射泵 人工气道湿化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气管切开病人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湿的效果。方法将气管切开术后需要湿的病人12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湿;对照组采用注射器气管内定时或间断滴注湿湿的方法。结果实验组发生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黏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湿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讨论气管切开病人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湿效果良好,可以保证湿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 微量注射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湿液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该院ICU收治的行人工的重症患者80例,根据湿中采用湿液不同分为氯化钠组(以0.45%氯化钠作为湿液)和氨溴索组(以0.9%氯化钠+盐酸氨溴索作为湿液)各40例。比较两组湿7 d后痰液黏稠度、平均吸痰量及护理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氧合指数变化,并观察记录两组人工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7 d后,氨溴索组痰液黏稠度明显优于氯化钠组,平均吸痰量大于0.45%氯化钠组,PaO2、PaCO2改善明显优于0.45%氯化钠组;氨溴索组人工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氯化钠组的3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盐酸氨溴索联合0.9%氯化钠进行湿能够有效降低痰液黏稠度,增加排痰量,改善重症患者通气功能,降低人工并发症,是较0.45%氯化钠更理想的湿液。

  • 标签: 重症患者 氨溴索 气管切开 气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两种湿方法的比较。方法2012年9月—2014年9月?我科52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采取持续湿方法,控制滴速,24小时湿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气管内滴药,每小时一次,一次3~4毫升。结果持续湿可有效稀释痰液,防止痰液粘稠,结痂,减少护士工作量。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气道湿化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湿护理在重症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筛选本院于2020.01-2021.12收治80例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展开分析,在“护理干预差异性”原则下将纳入对象分组-对比组、研究组,各40例。对比组:常规护理,研究组:人工湿护理,比较两组症状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SBP、DBP、HR、PaO2水平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SBP、DBP、HR、PaO2水平均优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呼吸感染、刺激性干咳以及受损和气黏膜出血等并发症总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比组的25.00%(P<0.05)。结论:在重症患者中实施人工湿护理,对改善患者症状、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均可起到积极影响。

  • 标签: 重症 人工气道湿化 症状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