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青光滤过术后恶性青光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12只青光小梁切除术后恶性青光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结果4只经1~3次脉络膜上腔放液联合抽玻璃体水囊联合前房注气术后,3只眼压恢复正常,1只眼前房不恢复,改行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余8只均一次行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压控制正常,前房形成。结论青光滤过术后恶性青光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为难治并发症。脉络膜上腔放液联合抽玻璃体水囊治疗有效,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提高一次手术成功率。

  • 标签: 术后并发症 恶性青光眼 睫状体脉络膜脱离 小梁切除术 超声乳化吸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择医院2019年4月-2020年7月医院收治的持续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40例展开研究,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 结果:与护理前相比,患者高眼压情况明显下降(t=6.656,P

  • 标签: 高眼压 闭角型青光眼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青光应用布林佐胺治疗的降眼压效果和安全。方法按照不同药物治疗方法将100例青光患者分成观察组1与观察组2各50例,观察组1应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观察组2应用布林佐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降眼压效果与安全。结果观察组1的总有效率是68.0%,观察组2是94.0%,观察组2明显高于观察组1,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观察组1、观察组2患者治疗后的眼压,观察组2低于观察组1,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1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2.0%,观察组2是8.0%,观察组2低于观察组1,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青光应用布林佐胺治疗的降眼压效果理想,且安全较高,应大力推荐。

  • 标签: 青光眼 布林佐胺 降眼压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高眼压急性闭角型青光循序式处理临床安全、有效观察。方法对22例22持续高眼压急性闭角型青光患者循序联合药物加前房穿刺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本组病例入院眼压均大于35mmHg,矫正视力均小于0.1;术后一周,所有病例眼压均在5-17mmHg之间(不使用任何降眼压药物),矫正视力大于0.1者17(占77.3%);术后3个月,随访到的20只眼中。15只眼压11-21mmHg之间(占75%),4只眼压7-10mmHg之间(占20%),1只眼压大于21mmHg(占5%加用1-2种降眼压药物后控制正常)。所有病例未出现脉络膜上腔出血、恶性青光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循序联合药物加前房穿刺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持续高眼压急性闭角型青光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高眼压 循序式处理 联合药物 前房穿刺 小梁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的降眼压效果,并对其治疗的安全做出评价。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5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眼科门诊所接的63例青光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对其采用0.1%布林佐胺滴眼液进行治疗,同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降眼压效果及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详细记录。结果采用布林佐胺治疗的青光患者眼内压下降迅速稳定,但有轻度不良反应出现如味苦、刺痛不适、点状角膜炎等,症状较轻可自行恢复,不影响治疗效果。结论布林佐胺对于青光造成的眼内压过高有显著治疗效果,同时不良反应症状较轻,对疗效无明显影响。临床治疗应可以广泛使用。

  • 标签: 布林佐胺 青光眼 有效性及安全性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择医院2019年4月-2020年7月医院收治的持续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40例展开研究,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 结果:与护理前相比,患者高眼压情况明显下降(t=6.656,P

  • 标签: 高眼压 闭角型青光眼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对青光患者眼压及治疗依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68例青光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实施规范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眼压水平、治疗依从。结果:实验组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青光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效果确切,可降低眼压和提升治疗依从,值得推广。

  • 标签: 规范化护理 青光眼患者 眼压 治疗依从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闭角型青光(PACG)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眼压的变化。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PACG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行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laserperipheraliridectomy,LPI)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渐进式治疗方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眼压变化。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眼压为16.5±1.4mmHg,巩膜突与虹膜夹角为29.1±4.2°,临床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眼压为20.2±2.1mmHg,巩膜突与虹膜夹角为22.8±4.7°,临床总有效率为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I联合药物治疗慢性PACG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眼压,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 眼压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闭角型青光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眼压改善的有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眼科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2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接受护理干预后,眼压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眼压控制有效率分别为96.72%、78.68%,观察组眼压控制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8.6%、81.96%,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不仅能明显控制眼压指标,还可提高护理满意率,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优质护理 眼压 改善效果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甲钴胺片治疗眼压控制后青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42例眼压控制后青光患者为研究对象,为42例眼压控制后青光患者选用甲钴胺片进行治疗,在使用甲钴胺片前后对患者的视野丢失方差、视野平均缺损、视野平均敏感度、视野缺损计分进行记录,观察分析42例眼压控制后青光患者甲钴胺片治疗情况。结果42例眼压控制后青光患者经治疗后所得视野丢失方差、视野平均缺损、视野缺损计分数值低于治疗前所得数值,所得视野平均敏感度数值高于治疗前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片治疗眼压控制后青光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甲钴胺片 眼压控制 青光眼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青光手术前后循证护理对眼压控制的变化和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择60名青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循证护理。两组患者均接受青光手术,手术后进行3个月的随访。在手术前、手术后1周、2周和3个月时,分别测量患者的眼压,并使用 glaucoma quality of life-36(GQL-36)调查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在手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后1周、2周和3个月时,观察组的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青光眼 循证护理 眼压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睫状体成形术(UCP)治疗青光术后眼压失控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UCP治疗的青光术后眼压失控患者28例28,患者在可耐受最大剂量用药情况下眼压仍≥21 mmHg(1 mmHg=0.133 kPa)。根据术前眼压和视力,将患者分为8扇区组17和10扇区组11。记录UCP手术持续时间,术前和术后1 d、1周、2周、1个月、3个月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前和术后3个月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眼部疼痛分级、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以及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UCP治疗时间为3~7 min,平均(4.30±1.26)min。术后1 d、1周、2周、1个月、3个月眼压分别为(32.96±10.49)、(25.89±7.25)、(24.50±6.23)、(24.07±6.59)和(24.32±6.52)mmHg,明显低于术前的(45.82±8.81)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8扇区组和10扇区组眼压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别=1.271,P=0.270),2个组手术前后眼压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54.388,P<0.01),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眼压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前后BCVA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62,P=0.075)。8扇区组和10扇区组BCV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12.602,P=0.001),2个组手术前后BCVA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1.701,P=0.139),其中各时间点8扇区组BCVA均好于10扇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8扇区组和10扇区组使用降眼压药物种类分别为3(2,3)种和3(2,4)种,术后3个月使用降眼压药物种类为0(0,1)种和0(0,0)种。术后3个月术疼痛等级评分为1(0,1)分,明显低于术前的2(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24,P<0.05);8扇区组和10扇区组术后3个月疼痛等级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739、-3.127,均P<0.05)。术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1 967.15±186.06)个/mm2,术后3个月降至(1 861.08±206.63)个/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1,P=0.017)。术中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不良反应包括球结膜水肿充血、角膜水肿、头痛、眼部疼痛、前房炎症反应等,未见低眼压、黄斑水肿、视力丧失、眼球萎缩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UCP治疗无手术切口,8扇区和10扇区均可有效降低青光术后眼压失控患者眼压,减少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缓解患者眼部疼痛,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少。

  • 标签: 超声睫状体成形术 眼压 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急性比较型青光患者眼压的影响。方法:自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共有6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患者来本院接收治疗,将他们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往常的普通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及护理后的眼压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满意度为80%(P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眼压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患者眼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术后1周测量两组患者眼压情况,术后3个月统计两组眼压恢复正常的人数。结果术前及术后两组患者平均眼压值差异显著;术后3个月观察组恢复正常的患者占96%。对照组占70%,观察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眼压恢复几率,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性 闭角型青光眼 眼压
  •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改良小梁切除术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青光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100例高眼压青光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50),A组给予传统小梁切除术,B组给予改良小梁切除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A组50例患者治愈32例,好转15例,无效3例;B组50例患者治愈42例,好转8例,无效0例。A、B两组患者术后视力达0.6或以上的分别为6例,15例,两组患者各自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青光能取得较好效果,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高眼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