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文物环境对文物保护有着直接的影响,文物环境不和谐、文物环境受到污染及人为破坏等都可能导致文物产生质量问题,甚至可能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失。文物保护单位应重视文物环境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影响,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改善文物环境,才能延长文物寿命。本文分析了文物环境对文物保护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文物保护对策,以供参考。

  • 标签: 文物环境 文物保护 影响 对策
  • 简介:摘要:文物的不可再生和珍贵价值,决定了必须要做好文物的保护工作,在此基础上才能发挥其展览、科研等价值。但是很多文物由于受到了恶劣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失。在明确不利于文物保护的常见环境因素后,文物保护单位应当采取更加完善的环境管理措施,为文物的展览、保护创设良好条件,才能将古人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源源不断地传承下去。

  • 标签: 文物环境 文物保护 影响 措施
  • 简介:文章联系变文语境,运用各种文献材料,就《敦煌变文校注》中的“写、喻、货求、转转、在、仿便、称算、次第、隔事、忙然”等词语提出了不同的校注意见。

  • 标签: 敦煌变文校注 献疑
  • 简介:    一、敦煌壁画传神写照的造型艺术    敦煌壁画中所表现的世界是古代艺术家和广大劳动人民以及其丰富的想象力开辟出的一个,敦煌壁画也离不开造型这一艺术手段,敦煌壁画中的各类造型超凡脱俗

  • 标签: 壁画拾零 敦煌壁画 解读敦煌
  • 简介:步琴敦煌本《舜子变》:“儿忆阿耶肠断.步琴席上安置。舜子抚琴中间.门前有一老人立地。”(《敦煌变文集》129)席是膝之音借。“步琴”即抱琴。其说如下:

  • 标签: 敦煌变文 字词 文字 札记 敦煌本 老人
  • 简介:敦煌莫高窟与音乐有关的洞窟220个;西千佛洞7个;安西榆林窟20个;东千佛洞3个;水峡口1个;肃北五个庙2个。共计250多个,约占整个洞窟的一半。这么多与音乐有关的洞窟,充分表明了音乐在石窟艺术中的地位重要。佛教活动需要音乐,佛教石窟壁画也需要音乐,...

  • 标签: 敦煌壁画 八字形 观无量寿经变 复合式 排列形式 乐伎
  • 简介:叶昌炽是清未民初的著名学者和金石家,知识渊博,国学深厚,尤长金石、版本及方志,著述甚多,学术地位和名望很高。光绪28年他53岁的时候,被朝廷委任为甘肃学台,其后在甘肃呆了4年。在任期间,叶昌炽在教育和文化方面政绩显著。同时孜孜不倦于自己所喜欢的国学和金石文物收集研究,是研究敦煌文化最早的人。

  • 标签: 叶昌炽 敦煌艺术 中国 艺术史 考证研究 李丁陇
  • 简介:上海有四十五条公交夜宵线,四条以汉字命名,其他的都是阿拉伯数字,都是三位数,都以数字“3”打头。从“301”到“341”,这三个规矩沿用至今,雷打不动。在开夜宵车之前,老龚开的是“110”。熟悉宝山闸北一带的都拎得清,但是,总有些乘客怀疑他开的是警车“110”。“喂,司机,还勿开啊?”

  • 标签: 敦煌 阿拉伯数字 三位数
  • 简介:一、海市蜃楼饭后之余,便喜欢独自一人在莫高窟的沙漠中撩步行走,大口大口地呼吸着这干枯而燥热的空气。在这一系阵阵拂面而来的燥热空气的旋流中不时会莫名其妙地吹出一股阴冷透骨的风,

  • 标签: 灵魂 人类 敦煌 鬼神 海市蜃楼 热空气
  • 简介:<正>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是一座佛教艺术宝库.由于战乱频仍州到近代,那里早没有佛徒活动了。上个世纪后期(确切年份已难考订),佛窟住进了一位道士。这道士,名叫王国(?),湖北麻城人。有一年大旱,民不聊生,王氏离乡入西北肃州巡防营当兵。退役后,即在酒泉出家做了道士。不久,他到敦煌莫高窟,接管了这个本是佛教活动的场所,并准备将之改为道教场所。一八九九(一说一九00)年,他无意之中发现一处被密封的小洞(因其中

  • 标签: 敦煌文书 敦煌莫高窟 佛教 王道士 道教 大旱
  • 简介:<正>莫高窟现在存洞492个,在位置分布上,各时代洞窟有相对集中的明显趋势。最早的一组北凉窟(第268窟、272、275窟)聚集在崖面中段,踞现今地表约十几米。(据考古材料证明,时代越早的,居地面越低。)这组窟视野开阔,阳光充足,是崖面的“黄金区域。”以后的北魏、西魏窟基本上是紧挨这组窟向南、北横向发展。北周、隋、唐时代也大至按此规律开凿洞窟。五代以后的洞窟主要集中于崖面下层及南、北两头。此外,由于崖面有限,有部分窟是“见缝插针”。因此,各时代洞窟交错分布,按时代编号检索不便,所以,各种编号皆按现存各窟分布位置,南北、上下方向为序编号。

  • 标签: 敦煌莫高窟 伯希和 敦煌文物 崖面 敦煌石窟 千佛洞
  • 简介:敦煌偏居西域一隅,历史上少数民族林立,民风勇武善骑射,狩猎在古代敦煌民众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对敦煌文献和莫高窟壁画中狩猎材料的释读,可知敦煌狩猎活动从最初的经济目的逐渐演变为游艺活动,带有显著的休闲娱乐色彩,尤其是鹰猎游艺更成为当时敦煌上层社会的身份象征.

  • 标签: 敦煌 狩猎 游艺
  • 简介:敦煌文学以讲诵、演唱、传抄为其基本传播方式。讲经文、变文、因缘、俗赋、话本等以讲诵为主,一些文人诗也通过讲诵传播;曲子词、佛曲、民间俗曲等通过歌唱的方式传播。同一篇作品在敦煌写本中有大量的复本,是其通过抄写传播的标志之一;同时,一些抄本工整规范,校勘认真,就是写本时代的“书籍”,是作为标准范本而流传的。

  • 标签: 敦煌文学 讲诵 演唱 传抄
  • 简介:印象中的敦煌是什么?是漫漫黄沙、莽莽沙丘的广袤粗犷。是遥遥丝路、悠悠驼铃的深邃悠远,是飞天壁画、石窟佛像的神秘飘逸,还是默默孤关、壮士扼腕的悲怆喟叹?……

  • 标签: 印象 敦煌 节选 散记 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