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实施于急诊胸痛患者中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我院80例急诊胸痛患者(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组别为对照组(行常规急诊护理)和观察组(行优化急诊护理),各组病例均40例;评估两组抢救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开展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急诊室停留、分诊评估、总抢救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实施于急诊胸痛患者,提升抢救效率,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降低病死风险,取得理想预后结果。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 急诊胸痛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将我院急诊部门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共采集数据80例,并均分为两组,n=40,分别记作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态化护理方案,研究组应用急诊针对性心理护理。观察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水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等负性情绪引起的情感障碍改善水准相较对照组有较大幅度改善,数据逐渐呈现出的差距较显著(P

  • 标签: 急诊科 心理干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是探讨急诊心理护理在紧急情况下护理病人的有效性。方法:对实施心理护理之前对78名紧急患者和实施心理护理措施之后对78名紧急患者进行了质量调查。结果:令人满意的心理护理措施前护理的结果为80.93%,给予急诊心理护理后护理的结果为95.66%,统计分析结果为P

  • 标签: 心理护理 急诊患者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对急诊胸痛患者的抢救效果。方法:将2021年05月-2022年07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28例胸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4)和实验组(n=64),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优化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抢救时间指标、抢救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诊救治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抢救成功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过程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可有效缩短对患者的救治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 胸痛患者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创伤护理中无缝隙急诊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11月-2021年12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02例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1)和研究组(n=51),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无缝隙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急诊停留时间、危重病排除时间、急救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均明显提升(P<0.05)。结论:在急诊创伤患者护理中实施无缝隙急诊护理,可有效缩短对患者的抢救时间,并有助于提升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诊护理 创伤患者 无缝隙急诊护理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田蓓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法复位联合天麻素应用到耳石症患者眩晕治疗中,对患者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耳石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使用天麻素注射治疗方法,实验组加用手法复位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高出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发生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P>0.05)。结论:在耳石症患者眩晕治疗中合理采用手法复位与天麻素联合治疗方案,能够促进治疗效果提升,患者预后更加良好,并且治疗安全性能够得到有效保证。

  • 标签: 耳石症 手法复位 天麻素 疗效观察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影响术后踝关节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2018年8月至2021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48例踝关节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术后骨折愈合和切口愈合及并发症情况,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 的踝-后足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随访1年后进行评分,评估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患者的主管满意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至研究结束;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腓骨肌腱疼痛1例,伤口愈合延迟3例,均经对症处理后恢复;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 的踝-后足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随访1年后进行评分,患者整体的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时根据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定,48例患者中,踝关节功能优25例(52.08),良13例( 27.08%),优良率(79.17%),踝关节功能不良10例(20.83% );患者的主观满意率达91.67%。结论 对踝关节骨折的患者实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可获得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值得广大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踝关节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以分析不同手术时机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共收治的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40例,分组处理的方法为手术时机,对照组20例患者,于骨折后7-14d皮肤出现皱纹征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的患者20例,于骨折后6-8h内急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主要从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效果、并发症等方面为切入点,对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踝关节稳定性、行走能力、跑步能力、工作能力以及活动范围等踝关节功能评分的评估中,观察组更具优势,且组间差异较为悬殊(p<0.05);治疗总有效率的评估中,观察组更具优势,且组间差异较为悬殊(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的评估中,观察组更具优势,且组间差异较为悬殊(p<0.05)。结论 临床于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损伤后6-8h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踝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显著,住院时间缩短,安全性更高。

  • 标签: 复杂踝关节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时机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双反牵引复位器与牵引床辅助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复位固定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骨科治疗的4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男19例,女27例;年龄30~64岁,平均47.1岁。骨折根据Garden分型:Ⅲ型29例,Ⅳ型17例。根据辅助复位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24例(采用双反牵引复位复位),对照组22例(采用牵引床复位),两组均采用FNS固定。采集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复位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即刻及术后12个月股骨颈短缩程度、术后3、6、12个月患侧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类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手术时间[57.5(54.0, 64.5) min]、复位时间[(16.3±3.0)min]和透视次数[(20.5±4.6)次]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85.0(71.3, 92.0)min]、复位时间[(21.0±6.0) min]和透视次数[(29.7±4.7)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获12~22个月(平均15.5个月)随访。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患者股骨颈短缩程度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12个月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12.5%,3/24)显著低于对照组(40.9%, 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牵引床,双反牵引器辅助FNS复位固定股骨颈骨折具有操作更简单、花费时间更短、透视次数更少、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和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牵引术 双反牵引 牵引床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青年男性的,由闭合性喉外伤导致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男,28岁,因“颈部闭合性外伤后睡眠打鼾伴憋醒8个月,加重1个月”就诊。术前颈部CT示双侧杓会厌襞形态不自然,会厌根部位置上移,考虑杓会厌襞瘢痕,会厌离断;术前睡眠呼吸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6.2 次/h。药物诱导睡眠喉镜(DISE)示会厌舌面可见光滑的囊肿样物,会厌缘卷曲、塌陷、阻塞气道;吸气时双杓黏膜脱垂向喉内坠入。在全身麻醉下行会厌囊肿及松弛黏膜切除手术。术后睡眠呼吸监测:AHI 19.9 次/h。在9 cmH2O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下:AHI 1.8 次/h。嘱患者戴机治疗,定期随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不同血糖水平及体重指数(BMI)对闭合性胆系手术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山西省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入院行闭合性胆系手术的424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空腹血糖及BMI分为高血糖和非高血糖组及肥胖和非肥胖亚组,对比分析各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多元回归分析术后感染、住院时间及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①与非高血糖组相比,高血糖组BMI、血肌酐、尿素氮、血糖监测率、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率、术后感染率、ICU入住率、住院时间和费用均高,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均P<0.05。②高血糖肥胖亚组年龄、空腹血糖、血肌酐、低密度脂蛋白、住院时间和费用均比高血糖非肥胖亚组低(均P<0.05);非高血糖组中肥胖亚组血肌酐水平较非肥胖亚组高(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糖是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空腹血糖每升高1mmol/L,术后感染风险增加1.158倍,血清白蛋白是术后感染的保护因素。④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高血糖、低白蛋白是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的重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高血糖是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是住院时间延长和费用增加的相关因素;肥胖除升高血肌酐,与术后感染及住院时间延长无明显关系。接受闭合性胆系手术的糖尿病患者,需提高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率及血糖监测率,合理管控血糖,适当控制体重。

  • 标签: 高血糖 肥胖 糖尿病 闭合性胆系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手术患者认知闭合需要与ICU综合征的关系。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应用一般调查知识问卷、认知闭合需要量表、应对方式量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量表对182例ICU手术患者进行评价,采用Pearson相关因素分析认知闭合需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影响ICU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入组患者中56例发生ICU综合征,发生率为30.77%。ICU综合征患者认知闭合需要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应对方式(回避、屈服)评分高于非ICU综合征患者(P<0.05),而ICU综合征患者面对评分低于非ICU综合征(P<0.05)。多元回归分析可知,患者年龄、学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睡眠障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认知闭合需要总分、屈服及回避维度是影响ICU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而面对维度是影响ICU综合征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ICU手术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较高,并与认知闭合需要及应对方式有密切的关系,护士除了对患者做好基础护理外,还应关注患者对疾病认知的需求,通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促使患者以积极的方式面对疾病,从而有效预防ICU综合征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ICU手术 认知闭合需要 ICU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胸部闭合性损伤采用X线和CT诊断的临床效果开展深入分析,判断CT诊断在临床上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到2020年12月收治的胸部闭合性损伤患者50例,在其同意参与研究的前提下设为研究对象。同时给予CT诊断将其结果设置为研究组结果,给予X线诊断将其结果设置为参照组结果。将其两种诊断方式与综合病理学诊断对比分析。结果:参照组结果的诊断精准率低于研究组结果,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CT诊断 诊断精准率 X线诊断 胸部闭合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早期肿胀的预防及护理管理措施。方法 将本院2020年4月到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25例。给予传统护理的为常规组,研究组实施早期预防和护理管理干预,对比两组的。结果 具体干预后,研究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2%;在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上,前者高于后者,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在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护理中,做好预防和护理管理工作,不仅可以对早期肿胀进行有效预防,还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临床护理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胫腓骨闭合性骨折 早期肿胀 预防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采用B超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9年6月1日~2022年3月1日研究期间选择我院诊断的5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利用回顾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均实施B超检查,以手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对诊断精准度及分布情况、诊断效能分析指标。结果:诊断后,B超检查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精准度及分布情况与手术诊断结果并无明显差异(P>0.05);B超检查准确率96.00%,灵敏度96.00%,漏诊率4.00%,阳性预测值100.00%,阴性预测值0.00%。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采用B超检查快捷、精准,可以作为术前判断的重要依据,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腹部闭合性损伤 手术诊断结果 B超检查 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