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析踝关节骨折治疗中腓骨解剖复位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这四年中,我院接收的踝关节骨折患者,共112例。本次研究所选取的112例患者,均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按照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将112例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前者42例,实施钢板内固定;后者70例,实施髓内针内固定。两组均要求腓骨解剖复位。观察两组疗效,并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腓骨解剖复位42例,明显多于对照组37例。实验组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踝关节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应用钢板内固定法,可加快患者腓骨功能恢复的速度,利于其骨折创口的有效愈合。

  • 标签: 腓骨 踝关节 钢板内固定 骨折 解剖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后踝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后踝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踝关节评分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踝关节评分出现显著上升,患者治疗优良率达到95%。结论在后踝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后踝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VAS评分 踝关节评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患者接受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治疗,B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6个月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0%,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B组患者治疗后腕关节功能评分(87.6±12)显著高于A组(72.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的效果相当,但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手法复位。因此,在实际的治疗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手术治疗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锁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48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另外以2012年6月~2014年3月期间另外48例采取闭合复位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且两项数据对比差异P<0.05。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骨折良好愈合,并且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治疗锁骨骨折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案,可推广应用。

  • 标签: 锁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式分组,A组(n=50)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B组(n=50)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A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0%,B组为92.0%,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较好,可结合患者骨折实际情况应用。

  • 标签: 手法复位外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对脊椎矫正复位术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6年8月收治的150例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75例,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电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脊椎矫正复位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两种不同治疗方法下取得的临床成效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经过两种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法后,两组患者也分别取得了不同的临床疗效,参照组患者取得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67%,研究组患者取得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67%,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研究组患者取得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采取脊椎矫正复位术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脊椎矫正复位术 胸椎小关节紊乱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关于急性髋关节脱位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术时的麻醉方法。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1年4月~2015年4月收治入院的急性髋关节脱位患者30例,均在我院行手法复位术,将30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常规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结合小剂量琥珀胆碱进行麻醉,分析两组患者麻醉时的相关表现。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麻醉方法后麻醉效果情况为观察组患者显效11人,有效3人,无效1人。对照组患者显效6人,有效5人,无效4人,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复位13人,手术成功率为86.6%。对照组患者复位8人,手术成功率为53.3%。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8±7min,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4±10min。观察组患者出现麻醉不良反应2人,不良反应率为13.3%,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7人,不良反应率为46.6%。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结合小剂量琥珀胆碱麻醉对于急性髋关节脱位患者行手法复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手术成功率高,且在麻醉期间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均比较平稳,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髋关节脱位 手法复位术 丙泊酚 芬太尼 琥珀胆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多发的肱骨内上髁骨折中ⅢⅣ度骨折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6例肱骨内上髁ⅢⅣ度骨折采用“屈肘前臂极度旋前法”闭合复位治疗与传统“三伸法”即Waslon-Jones手法复位治疗的疗效观察比较。结果26例均复位成功,随诊6个月~2年均无肘内外翻畸形及神经症状,除4例合并有不同程度的骨化性肌炎,其余均无后遗症状,临床效果明显。结论在保守治疗时适当正确的复位手法远期疗效明显优于手术治疗,避免了手术并发症。

  • 标签: 肱骨内上髁骨折 闭合手法复位 三伸法复位 屈肘前臂极度旋前法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前臂闭合性骨折患者采用小夹板外固定的疗效影响。方法84例前臂闭合性骨折患者采用小夹板外固定,同时予以心理、饮食及指导功能锻炼护理治疗。结果全部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未出现并发症,疗效显著。结论前臂闭合性骨折术后的护理,应辅以亲切耐心的心理护理、合理的饮食,适当的功能锻炼。有助于恢复稳定而灵活的前臂功能,达到满意的疗效。

  • 标签: 闭合性骨折 小夹板外固定 护理
  • 简介:针对动力定位电力系统中合排模式的设计,以我司78m平台供应船为实例,从原理设计和功能方面,结合实际需要和满足相关船级社规范进行介绍。本文对类似电力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动力定位 电力系统 汇流排 合排 FME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这项新技术的应用体会。方法总结了大隐静脉钬激光固化术的手术配合体会,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中手术配合,器械消毒及保养方法等。结论术前的良好心理护理能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积极愉快地接受治疗。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更具有切口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的优势。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钬激光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闭合跟骨压缩骨折术后伤口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序贯性清创置管冲洗VSD法治疗。结果本组10例闭合跟骨压缩骨折术后感染患者应用序贯性清创置管冲洗VSD法治疗,获得良好的效果。术后随访1年~3年2个月,无感染复发、骨髓炎及骨折不愈合发生。结论序贯性清创置管冲洗VSD法是治疗闭合跟骨骨折术后伤口感染的良好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伤合并隐匿性闭合性腹部外伤的诊治。方法选取2012年4月到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52例多发伤合并隐匿性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5例患者由于出现实质性的脏器挫裂伤,而选择保守治疗,其他患者均采取剖腹探查。结果全部患者中有6例患者死亡,46例患者治愈,具体情况见表1。患者死亡原因为重症颅脑外伤3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3例。结论当患者已经得到充分的补液、输血和持续治疗后,仍表现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则可以考虑为多发伤合并隐匿性闭合性腹部外伤,可通过腹部穿刺、CT、B超、MRI进行相应的检查,还应积极的进行剖腹探查。若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被怀疑腹腔实质性脏器挫伤,可以考虑实施保守治疗。

  • 标签: 多发伤 合并隐匿性闭合性腹部外伤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分析闭合性腹部外伤行螺旋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52例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行螺旋CT检查后,分析检查结果。结果52例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中有28例腹腔积血,其中9例肝损伤,10例脾损伤,2例肾裂伤,1例小肠损伤,2例为肝脾复合伤。52例患者中有35例患者在24h内接受了手术探查,其中有33例患者手术探查结果与CT结果相同,CT检查符合率达94.3%。结论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行CT螺旋扫描检查,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而且CT检查结果与手术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闭合性腹部外伤 螺旋CT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