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章从认知规律上对诊断实验的内容、方法、教学体系及考评机制进行了探索,以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操作运用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毕业后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并进一步摸清了诊断实验教学科学体系的构成与认知规律。

  • 标签: 认知规律 诊断学 实验教学体系 科学构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急性睾丸扭转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只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S组)、完全扭转组(C组)和不完全扭转组(U组)并建立相应模型。各组术前、术后均行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SWE及超声造影(CEUS)检查,记录睾丸被膜区域、睾丸实质、精索扭转段及扭转下段的弹性模量平均(Emean)值及超声造影参数,实验结束取术侧睾丸行病理检查。结果术前各组相应部位Emean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术后各时段相应部位Emean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组术后睾丸被膜区域Emean值升高比C组明显、迅速,术后4~6 h可出现黄色或红色"硬环征",U组术后各时段Emean值差异、C组术后各时段Emean值差异以及U组与C组之间术后1 h、1.5 h、2 h、2.5 h、3 h、3.5 h的Emean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组和C组术后睾丸实质Emean值升高约5 kPa,SWE图像始终呈蓝色。C组术后精索扭转段Emean值升高比U组明显,术后5~6 h可出现大片红色信号,C组术后各时段Emean值差异、U组术后各时段Emean值差异以及C组与U组之间除术后即刻、2 h、3 h外各时段的Emean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组和C组术后精索扭转下段Emean值缓慢升高(P<0.05),SWE图像由蓝色变成蓝绿色、绿色。U组CEUS睾丸血流灌注为"慢进慢退",病理示睾丸生精细胞肿胀紊乱,间质水肿,被膜区微血管明显扩张、充血淤血并见大量红细胞漏出。C组CEUS睾丸内未见造影剂充填,病理示睾丸生精细胞肿胀紊乱,间质及被膜区微血管轻度扩张、充血淤血,可见部分红细胞漏出。结论急性睾丸扭转后SWE图像变化与精索扭转时间、程度相关,以患侧睾丸被膜区域、精索扭转段改变最显著;SWE可获得病灶精准的硬度值,对睾丸扭转的判断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 睾丸扭转 超声造影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正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已造成大量死亡,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作为一种全新的高传染性疾病,对其认识需不断探索与完善。目前尚无特效药物,疫情管控依赖于早期准确的诊断与严格的隔离措施。因此,实验室检测方法的优化及准确性成为疫情防控极大的挑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规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或者血清学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作为实验室确诊依据。本文总结分析现有实验室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和意义,同时展望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优化COVID-19实验诊断提供参考。

  • 标签: 冠状病毒属 核酸 抗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实验室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VIDAS法检测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hs-cTnI)在诊断“心肌梗死”中的诊断实验评价。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诊断及治疗。方法2000年1月至2009年7月桂林市中心血站采用直接、间接抗人球蛋白法及吸收放散试验对71例新生儿溶血病患者进行实验诊断,并根据实验结果对患儿进行治疗。结果在71例新生儿溶血病患者中ABO新生儿溶血病67例,占94.36%;其中需换血治疗3例,占ABO新生儿溶血病中的4.47%;RH(D)新生儿溶血病4例,占5.64%,均行换血治疗。结论部分ABO新生儿溶血病患者需进行换血治疗,RH(D)新生儿溶血病全部需换血治疗。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实验诊断 治疗
  • 简介:近10年来,结核病以极为迅猛的势头再次肆虐全球.目前已跃升为威协人类健康头号杀手,据WHO估计,全球每年新发病例800~1000万,死亡300万[1].我国每年新发病例450万,死亡13万人[2].疫情严峻与实验诊断技术滞后、因误诊得不到规律治疗致耐药结核病人剧增有密切关系.近20年结核病的实验诊断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即细菌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及其它实验诊断技术.为了选择合理、科学、符合各级诊疗机构的结核病实验诊断技术方案,本文对结核病实验诊断技术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 标签: 结核病实验室 诊断技术 实验室诊断 新发病例 分子生物学诊断 细菌学诊断
  • 简介:诊断学虚拟实验室以多媒体编程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应用语义识别、TIS发音、动态图形识别和多种视频、音频素材构建了一个仿真的临床技能培训和诊断思维环境,采取人机交互方式实施实验,具有创新性、交互性、智能性、仿真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等优点。用于训练和培养医学生、研究生和青年医师,在提高诊断学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临床技能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 标签: 虚拟实验软件 诊断学 构建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动物疫病对畜牧业生产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动物疫病实验室的诊断与防控技能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现代动物疫病实验室中的诊断工具和防控方法,强调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通过综合文献回顾和实地案例分析,本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动物疫病实验诊断与防控技能培训模式。

  • 标签: 动物 疫病实验室 诊断与防控
  • 简介:摘要探讨建立涵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药物选择及毒副作用预测、疗效监测、预后评估等全过程的疾病临床检验诊断路径的教学模式。根据CHB临床诊疗指南,制订与疾病不同阶段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检测策略,建立CHB临床检验诊断路径,以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16级和2017级八年制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随堂问卷比较其课堂教学效果。本研究首先建立了获得临床医生认可的CHB临床检验诊断路径,其涵盖CHB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药物选择及毒副作用预测、疗效监测、预后评估等全过程。该路径应用于2017级临床医学本科生课堂教学后,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均有较大程度的提升。此外,随堂测验得分也有显著提高。综上,基于CHB临床检验诊断路径的实验诊断学教学模式,实现了实验诊断学与临床医学的融合,提升了学生对CHB诊疗中各种实验室检查检测的整体认识,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

  • 标签: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临床实验室服务 教学方法 临床检验诊断路径
  • 简介: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difficileinfection)是指艰难梭菌所致的感染。它是导致医院内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AAD)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约20%的AAD由艰难梭菌感染引起,故又称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difficile-associateddiarrhea,CDAD)。艰难梭菌感染的确诊依赖于检出艰难梭菌或艰难梭菌毒素,国内相关的研究较少。现就艰难梭菌的生物学特性、实验室检测方法及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艰难梭菌 生物学特性 致病特点 实验室诊断
  • 简介:摘要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重症难治性MPP患儿明显增多。MPP临床症状无特征性,部分伴肺外并发症,同时MPP的影像学表现亦缺乏特异性,因此,MPP的诊断常依赖于实验室检查。现从临床角度出发,阐述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实验室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如何判断MP是现症感染、既往感染还是在健康儿童呼吸道内携带,如何判定耐药MP,以提高临床医师对MP感染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 标签: 肺炎支原体感染 实验室诊断 携带 现症感染 既往感染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毒力艰难梭菌在世界范围内的暴发和流行,艰难梭菌感染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然而,当前我国临床对艰难梭菌感染仍未引起足够重视,大部分临床实验室尚未开展检测,且实验室检测方法各不相同,使得临床艰难梭菌感染病例的诊断面临较大挑战。本研究从艰难梭菌感染的致病因子、诊断标准、实验室检测方法及临床诊断策略等角度进行综述,为后续进一步推进我国艰难梭菌感染的临床实验诊断及防控提供参考。

  • 标签: 艰难梭菌 诊断标准 检测方法 实验室诊断策略
  • 简介:摘要植物固醇血症是罕见且严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由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5或G8(ABCG5/G8)基因突变引起,最显著的临床特征是血清植物固醇含量显著增加。该文立足于临床检验应用,简要阐述植物固醇的代谢,从植物固醇血症的诊断现状、与ASCVD关系、实验诊断方法(包括血清植物固醇浓度的检测、ABCG5/G8基因突变的检测)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该疾病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提高人们对该疾病的关注度。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植物固醇血症 ABCG5/G8 实验室诊断
  • 简介:摘要虫媒传染病导致的感染给全世界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公共健康负担。即时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虫媒传染病的病原体,便携式设备的应用对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以及及时采取正确的防控措施具有重要作用。该文论述了即时检测方法在虫媒传染病实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优势和局限性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 标签: 虫媒病毒感染 即时检测 便携式设备 诊断技术和方法
  • 简介:摘要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自身抗体介导的神经-肌肉接头(NMJ)信号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抗体检测是国内外MG诊治指南推荐的关键辅助诊断指标。MG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包括放射免疫沉淀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细胞免疫荧光法等,研究表明这些检测方法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存在客观差异,需要结合临床诊断需求来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学。为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基于国内外MG自身抗体诊断指南、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和充分征求学组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形成《重症肌无力自身抗体实验诊断专家共识2022》。本专家共识对MG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学选择给出指导性建议,进一步促进我国MG自身抗体诊断的规范化。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自身抗体 实验室诊断 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炎支原体(MP)实验诊断方法进行比较,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采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临床诊断为MP感染的患儿咽拭子及双份血清;采集2017年3月至5月北京市朝阳区3~5岁健康儿童的咽拭子样本。采用被动凝集法(PA)检测双份血清,以双份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的4倍升高或降低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检测MP感染的实验室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估。结果1.入组临床诊断MP感染患儿93例,其中男42例(45.2%),女51例(54.8%),平均年龄5.5岁,检出确诊MP感染60例(64.5%)。健康儿童349例,男198例,女151例,平均年龄4.3岁,咽拭子样本培养阳性率0.6%(2例),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阳性18.9%(66例)。2.培养特异性最高(100.0%),敏感性最低(65.0%)。P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急性期单份血清,敏感性分别为71.7%、86.5%,绘制ROC曲线提示,目前临床采用诊断界值MP特异性抗体IgM≥1∶160并非最佳诊断界值。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敏感性最高,分别为RNA恒温扩增实时荧光检测(SAT)85.0%, qPCR 93.0%;但特异性较低,分别为SAT 75.7%,qPCR 63.6%。3.同时检测患儿咽拭子MP核酸(SAT、PCR)和患儿急性期单份血清(ELISA、PA),敏感性提升至95.0%~100.0%,特异性63.6%~75.7%。结论分子生物学诊断MP感染敏感性高,其存在无症状感染或感染后携带,MP检测阳性,是否需要治疗需结合临床。检测病程1周左右的急性期单份血清敏感性高,对MP感染诊断有参考价值,但确诊需结合临床;采用急性期单份血清学检测方法结合SAT较单独应用检测MP感染的敏感性及准确性高。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实验室诊断方法 临床价值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适用于广州市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非侵入式诊断模型,并验证模型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于广东省中医院进行肾脏穿刺活检的病例124例(年龄范围为15~82岁,男性70例,女性54例),收集确诊患者的血清学检验结果,包括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血肌酐(Cr)、血尿素(UREA)、免疫球蛋白(Ig)G、IgM、IgA、24 h尿蛋白总量、尿酸(UA)。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血清学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诊断模型。随机选取20例为模型诊断效能验证,其余104例用于建立诊断模型。结果(1)分析建立的诊断模型为:lnP/(1-P)=-3.704-0.015×PLA2R+0.030×Cr-0.134×UREA+0.046×IgG+0.547×IgA+0.001×UA,回归分析病例拟合总体符合率为85.2%,显著性为0.033,说明模型建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中的最佳截断点(cut-off值)的特异度为0.841,灵敏度为0.891。(2)在20例验证病例中与临床病理学诊断结果一致病例数为14例,病例验证符合率为70.0%。结论针对成人特发性模型肾病建立了一个有效的非侵入式诊断模型,有效减少该类患者的肾脏穿刺需求。

  • 标签: 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 二元logistic回归 诊断模型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高中物理学生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高中物理学生实验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并提出一些建议。

  • 标签: 物理学生实验 背景分析 诊断分析 建议
  • 简介:摘要对接地网进行模拟试验,通过电位参数的测量能够诊断出接地网的故障情况。本文通过模拟实验的理论分析,设计并搭建了接地网故障诊断仿真实验系统,对接地网相关断裂故障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

  • 标签: 接地网 故障诊断 模拟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