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把生态文明看作是工业文明的替代品,仅仅基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视角理解生态文明.进而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仅仅是指按自然规律办事。只能依靠经济技术手段才能奏效,这构成了传统生态文明观的四个基本观点。基于马克思主义视阈的理论反思可以看到,这种传统生态文明观有待商榷。作为工业文明发展的新阶段,生态文明体现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保障每个人公平享有生态权益的统一,体现了遵循按自然规律办事和体现人类发展生态价值的统一,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依靠经济技术手段,更需要我们树立生态意识。这种新生态文明观所实现的反思超越为生态文明的良性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

  • 标签: 生态文明 生态价值 生态权益 生态意识
  • 简介:先秦儒家孝道与后期儒家孝道是有很大差异的,故必须将二者加以区别。当前我们重新审视传统孝道时,理应采取历史、辩证的态度。对“孝道式微”的局面我们不应过于惊诧,而应看到现象背后的必然性。孝道主要还是属于道德伦理的范畴,为孝道立法的主张有待商榷。

  • 标签: 传统孝道 二重性 孝道式微 孝道立法
  • 简介:传统集体主义话语生成于特定的历史语境,具有毋庸置疑的历史合理性和积极意义,然而到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它自身的理论偏颇却凸现出来.因此,应当从集体德性和个体德性两个维度同时展开重构集体主义道德,建构起切合当代语境的集体主义道德观,使之成为新时期里具有强大号召力和凝聚力的社会主义价值导向.

  • 标签: 集体主义 集体利益 个人利益
  • 简介:海关行政执法中的加工贸易渠道违规案件较为复杂,这与加工贸易本身的复杂不无关系,与加工贸易监管方式繁杂、法律适用争议较大也有很大牵连。本文从违法主体的认定、违法行为认定与法律适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从加工贸易监管方式层面深入思索,以期从正面监管和违法追究两个视角加强监管贸易监管。

  • 标签: 加工贸易 违规案件 海关行政处罚
  • 简介:商务部于2006年11月会同海关总署、环保总局发布的《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一批禁止类目录主要涉及高耗能、高污染的化工、冶炼类产品,我国今后将逐步把高耗能、高污染和大量消耗国内资源的商品都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目录显示,此次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的商品共涉及804个十位编码税号。其中,禁止进口的77个,主要是国际公约禁止进口的、加工环节污染较为严重的商品,如虎骨、矿砂、矿渣、纤维废料等;禁止出口的50.3个,主要是用于深加工的初级原材料,如板材、硫磺、泥土及石料、金属原材料等商品,加工贸易企业进口这些原料商品仍可享受保税待遇;禁止进出口224个,主要是加工层次低的、高耗能、高污染的商品,如矿泉水、煤炭、沥青、可燃气体、农药类产品等。考虑到部分企业已签订了/JUT-贸易合同,公告设定了过渡期,规定自2006年11月22日起,商务主管部门不再受理目录内加工贸易业务申请,但此前已经商务主管部门批准的加工贸易业务,允许按规定向海关申请加工贸易备案,并在合同有效期内执行完毕;以企业为单元管理的联网监管企业允许在2007年11月22日前执行完毕;但在期限到期仍未执行完毕的,将不予延期。

  • 标签: 加工贸易企业 深加工 商务部 目录 加工贸易业务 海关总署
  • 简介:加工贸易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重要途径,越来越成为推进我国乃至我区工业化进程的一条捷径。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加工贸易政策的不完善以及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此,完善加工贸易政策,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内蒙古 加工贸易 政策 经济发展
  • 简介:近年来,我国定牌加工企业遭遇越来越多的商标侵权纠纷。本文立足商标侵权基本理论,针对我国定牌加工企业在实践中遇到的商标侵权问题,以案例为切入点,就实践中发生的国外有权委托方的商标权与国内商标权利冲突时的商标侵权认定问题以及我国执法、司法机关有关措施和判决的合理性加以探讨.

  • 标签: 定牌加工 商标侵权 对外贸易 商标权利 侵权判定
  • 简介:随着录音证据的大量涌现和证据接纳制度的完善,法庭语音证据的真实性必须经过检验方可采纳。介绍了常见的语音被编辑加工后的痕迹特征,包括抹除类痕迹、剪切类痕迹、插入拼接类痕迹以及频响范围更改痕迹等,并针对上述各类编辑加工痕迹给出了对应的检验方法。由于数字音频的易更改性和犯罪手段的提高,未来还需要更多、更先进的检验鉴定方法。

  • 标签: 语音 真实性 编辑加工 痕迹
  • 简介:本文立足于正确衡量我国的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并以嵌入全球价值链为契机,在定位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阶段工序的生产以及资本和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劳动密集型环节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延伸国内价值链,最终实现整个价值链的攀升和整体国民经济质量的快速提升。

  • 标签: 价值链 加工贸易 产业升级
  • 简介:作为一种犯罪现象,世界各国都有“仇恨犯罪”,近年来,我国的仇恨犯罪呈加剧态势,其根本原因是转型期社会矛盾的激化,但也包含着我国“法外复仇”的传统复仇文化的作用。要建构和谐社会,减少“仇恨犯罪”的发生,第一要务是加快推进“三公”制度的建设,同时,应当重视现代宽容的法律文化对制度建设的作用,它主要包括民众之间的宽容、政府对民众的宽容两方面,而政府在处理“仇恨犯罪”时的宽容尤为重要。

  • 标签: 仇恨犯罪 法外复仇 中国传统复仇文化 现代宽容的法律文化
  • 简介:正如国际商事仲裁这一名称所蕴涵的那样,它涉及不同国家当事人之间争端的解决,且许多案件中的当事人甚至来自有着巨大文化差异的国家。也正如人们所预料的,国际仲裁当事人的律师和仲裁庭成员通常同样来自不同的国家。同时这种案件必然将普通法系与大陆法系这两大不同法律传统中所培养的律师联系到一起。

  • 标签: 国际商事仲裁 普通法系 大陆法系 国际仲裁制度 证据披露程序 审理准备程序
  • 简介:海南的加工贸易起步较早,但由于工业基础薄弱,缺乏支柱产业,产业链的配套能力不强、行业关联度差,交通运输不便、物流成本较高,高科技人才和技术人员不足等原因,造成加工贸易多年来一直徘徊不前。进入2006年后,由于“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发展战略带来的效应,海南加工贸易得以翻倍增长。2007年海南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已达到13.77亿美元,占当年进出口总额的20.84%,但在全国9860.5亿美元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的总盘子中仅占0.13%。

  • 标签: 贸易发展 加工 进出口额 高科技人才 进出口总额 工业基础
  • 简介:涉外定牌加工中商标符号的使用,不具有'商标使用'的性质,既不构成商标侵权,也不构成不正当竞争,而是商标权效力不及的正常使用行为。其原因主要在于《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标权的保护领域均限于商业活动或市场交易活动,商标符号在生产环节中的使用则不在其保护范围内。《商标法》将商标直接侵权、间接侵权与不正当竞争混同规定,显然不利于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

  • 标签: 商标符号 商标使用 侵权使用 不正当竞争使用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出口加工区货物出区深加工结转管理办法》经2005年3月9日署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令第12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出口加工区货物出区深加工结转管理办法》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署经2005年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出口 出区 出口加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