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5 个结果
  • 简介:据悉,总投资50亿元人民币,全球最大的构生产基地“博那德构产业园”落户福建省长乐市航空港工业集中区,占地1300亩,一期工程预计2014年底投产。博那德构产业园由澳大利亚博那德公司和福建金强公司联合投资兴建。博那德公司是澳大利亚和北美最大的钢结构建筑商,

  • 标签: 产业基地 钢结构 总投资 福建省 澳大利亚 生产基地
  • 简介:为了对高合金异种焊接工艺有更多的了解,本文通过对某火力电厂锅炉后屏过热器检修换管过程中涉及到的钢种(SA213-T91马氏体高合金耐热与Cr25Ni13奥氏体高合金耐热)的现场焊接工艺进行介绍,以给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

  • 标签: SA213-T91钢 Cr25Ni13钢 焊接工艺 异种钢焊接 活动夹块
  • 简介:2015年12月8日,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组织有关专家,对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承担的院基金重点项目"奥氏体不锈关键件低温耐蚀强化成套装备与技术"进行了验收。验收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项目完成情况汇报,审查了相关文件和资料,并对研发的成套装备进行了现场考察,认为该项目研制开发的奥氏体不锈低温耐蚀强化成套装备具有可靠的密封性能和耐腐蚀结构、控制水平高、温度均匀性好的特点。

  • 标签: 奥氏体不锈钢 成套装备 关键件 强化 耐蚀 低温
  • 简介:本文主要对比单元金属粉与水雾化合金粉在性能上的差异,研究了影响激光焊接金刚石锯片质量的因素,提出了焊接质量检验的标准,同时强调金刚石锯片后处理对锯片使用的影响,以及激光焊接金刚石锯片在加工玻璃钢板材时的优异性能。

  • 标签: 单元金属粉 水雾化合金粉 激光焊接 金刚石锯片 检验标准 玻璃钢
  • 简介: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与凌源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整体转让SEBF/SLF重腐蚀防护技术合作框架协议"2015年12月24日签署。辽宁省省长陈求发出席了签约仪式。朝阳市市长于言良、凌集团董事长张振勇以及金属所所长杨锐分别代表三方在合作协议上签字。签约仪式前,陈求发省长等省政府及各部门领导与各方代表举行了座谈。陈求发省长在座谈中指出。

  • 标签: 凌源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科院金属所 合作协议 技术合作 腐蚀防护 框架
  • 简介:针对激光直接沉积修复的1Cr15Ni4Mo3N零件在磁粉检测时出现的磁痕现象,采用接触通电、湿磁粉连续法,对设计的试样进行磁粉检测,确定磁痕显示位置;利用光学显微镜对磁痕显示处形貌及修复接头和组织进行观察和研究,分析磁痕的性质和形成原因。研究发现:激光直接沉积修复1Cr15Ni4Mo3N在磁粉检测过程中与修复区外轮廓完全重合的磁痕显示是伪磁痕显示,主要是由修复区与基体中奥氏体含量的差异造成的。

  • 标签: 激光直接沉积 激光修复 1Cr15Ni4Mo3N钢 磁粉检测 磁痕
  • 简介:本文研究了马氏体不锈磨削加工产生的剩余磁场对其短时干摩擦过程中摩擦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剩余磁场对摩擦行为的影响与外加载荷有关,当外加载荷较低时,摩擦系数随剩余磁场强度的升高无明显变化;随外加载荷的升高,剩余磁场强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作用增大;当外加载荷较高时,摩擦系数随剩余磁场强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短时摩擦过程中.随着剩余磁场强度的升高,摩擦界面吸附磨损颗粒的能力增强,加速了摩擦界面的磨粒磨损。使摩擦系数升高。

  • 标签: 剩余磁场 短时干摩擦 摩擦系数 马氏体不锈钢 磨粒磨损
  • 简介:在铝合金与之间添加Ag中间层后进行电子束焊接实验。其他参数固定的情况下,对电子束作用位置不同时的焊缝成形、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电子束斑点从银-对接面向银侧偏移距离的增大,焊缝成形明显得到改善,接头中的气孔缺陷消失。在银-铝对接面形成由Ag2Al和Al共晶组成的过渡层,过渡层随着偏束距离的增大而变窄且不连续。当偏束距离过大时,在银-界面上形成FeAl和FeAl3两种化合物层。当电子束最佳偏束距离为0.2mm时,接头强度最高达193MPa,为铝母材的88.9%,此时断裂发生在银-界面上。

  • 标签: 铝合金 Ag中间层 电子束偏束焊 接头
  • 简介:利用XRD、SEM、TEM、EDS、金相显微镜、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15-5PH不锈经400℃长期时效后组织及力学性能。随着时效时间延长,板条状马氏体逐渐变得细小,发生Spinodal分解,分解为富Cr相及富Fe相;大量ε-Cu相呈弥散析出;逆变奥氏体的量逐渐增多;粗大的析出相沿板条马氏体晶界分布;未溶解的NbC颗粒逐渐长大。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抗拉强度先升高后下降,在1000h时达到最大值1554MPa;伸长率先下降后上升,在1000h时下降到最小值4.8%;断面收缩率逐渐减小,试样断裂方式由韧性断裂向脆性断裂转变。

  • 标签: 15-5PH不锈钢 时效 组织 力学性能
  • 简介:研究1Cr17Ni2不锈中不同δ铁素体相含量变化分别在FeCl3溶液和HNO3+HF溶液中的耐腐蚀行为。通过腐蚀失重率计算及光学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发现:在FeCl3溶液中,δ铁素体的存在减弱了1Cr17Ni2不锈的耐腐蚀性能,δ铁素体是优选腐蚀相;而在HNO3+HF溶液中,δ铁素体的存在增强1Cr17Ni2不锈的耐腐蚀性能,优选腐蚀相则变成了回火索氏体。通过表面腐蚀形貌表征可以实现反推其受到腐蚀介质环境的性质,为1Cr17Ni2不锈腐蚀失效与预防提供可行的方法和依据。

  • 标签: 不锈钢 Δ铁素体 回火索氏体 优选腐蚀
  • 简介:我厂承制了2件材质为9Cr2Mo的矫直机空心辊,单重2800kg,该矫直辊用于某公司管材矫直机设备。管件轧制后表面光洁度和直线度等相对较差,通过矫直,可获得符合要求的轧制管件.该过程对矫直辊表面光洁度、耐磨性、管件的矫直精度等有很高的要求.故矫直辊工作面需要有较高的硬度,且应具有足够的硬化层深度。

  • 标签: 管材矫直机 9CR2MO钢 热处理工艺 空心 温淬火 表面光洁度
  • 简介:采用动电位扫描、电化学阻抗谱和电化学噪声等方法研究了4种不同表面粗糙度304不锈电极在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中的早期腐蚀行为。随着不锈电极表面粗糙度的下降,304不锈自腐蚀电位与点蚀电位均有所上升;电荷转移电阻噪声电阻明显升高,而电位标准偏差与电流标准偏差则有所降低;粗糙度0.25μm的电极在阻抗谱低频区出现45°扩散尾,表明钝化膜表面开始发生扩散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与粗糙的不锈表面相比,在光滑的不锈表面上亚稳态蚀点的产生与生长更加难以进行。

  • 标签: 304不锈钢 电化学噪声 电化学阻抗谱 点腐蚀 动电位极化
  • 简介:本文采用扫描振动微电极和局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测试了近中性pH环境中X70管线平滑试样及裂纹尖端发生的局部溶解电化学行为,用来确定并量化应力和氢以及它们对阳极溶解的协同作用在裂纹扩展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外加拉伸应力能够提高管线的阳极溶解速度,应力较小时,应力加速溶解并不明显;应力提高到80%屈服强度时,管线的阳极溶解速度显著提升。裂纹或者裂纹状缺陷的存在会引起应力集中因而会导致加速局部阳极溶解速度。当预制裂纹CT试样受到3000N拉力时,裂尖的应力影响阳极溶解因子高达3.6,而低应力区域只有1.10。近中性pH环境中氢与应力对管线在的阳极溶解的联合作用,这对裂纹的扩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受到525MPa应力的平滑试样在不同电流密度0.1mA/cm^2,1mA/cm^2,5mA/cm^2,10mA/cm^2和20mA/cm^2充氢后,氢与应力对阳极溶解的协同影响因子,分别是1.048,1.668,2.568,3.976和5.437。

  • 标签: 管线钢 应力腐蚀 微区电化学 扫描振动电极 局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
  • 简介:本文根据X80高强度级直缝管3PE防腐层低温涂敷的需要,介绍了低温固化环氧粉末涂料的配方原理及其性能指标,研究了其反应过程机理,同时介绍了X80级直缝管用低温固化环氧粉末涂料的涂敷工艺及其应用情况。

  • 标签: 环氧粉末 低温固化 涂料 涂敷工艺
  • 简介:为进一步提高模具寿命,对电渣重熔5Cr2NiMoVSi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Cr2NiMoVSi电渣用于连杆热锻模,寿命提高5~10倍,而且连杆锻坯表面光洁.

  • 标签: 电渣钢 应用 热锻模
  • 简介:物理冶金技术是失效分析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失效性质确定、失效模式判别及失效原因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综述了光学金相、扫描电子显微术(SEM)、透射电子显微术(TEM)等几种常用的组织形貌观察技术,并比较其特点及其在失效分析中的应用范围;以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衍射(ED)技术为代表,介绍了结构分析技术在残余应力分析及迹线分析中的应用;以电子探针微束分析(EMPA)技术为代表,介绍了在微区成分表征技术在元素偏析的应用;并对物理冶金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 标签: 物理冶金 失效分析 形貌观察 组织结构 微区成分
  • 简介:利用获得的相似准则,采用相似物理模拟方法,研究离心铸造过程中液态金属在微尺度空间内的充型流动规律。结果表明:在微尺度条件下,模拟流体优先充填横截面积最大的流道,当转速提高到964r/min时,才会同时充填0.1mm的微流道;在充型流动过程中,流体总能量保持不变,流体的自由液面是以转轴为圆心的规则圆弧面;充型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迅速达到一个极值,然后随着时间的增加,变化逐渐趋于平缓,同时随着转速的增加充型速度达到峰值的时间也会极剧缩短。

  • 标签: 相似模拟 微流动 离心铸造 微通道
  • 简介:1Cr15Ni4Mo3N沉淀硬化不锈螺栓零件在制造工序磁粉检测时,发现螺栓表面有一条疑似裂纹状线性磁痕显示,后采用荧光渗透检测方法进行辅助检测,原磁痕显示处未见异常荧光显示。结合金相试验分析发现,螺栓原材料内呈带状分布的残余奥氏体,破坏了基体组织和材料磁性的连续性导致出现磁痕显示。研究为该材料在零件制造中磁粉检测的磁痕判定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沉淀硬化不锈钢 磁粉检测 残余奥氏体 偏聚
  • 简介:通过对加热炉结垢规律的研究,我们总结出加热炉的垢质特点、结垢部位和结垢原因,根据加热炉结垢原因,可以通过降低加热温度,提高流速,改变水质等措施减缓结垢速度。对于已建站,各环节流速相对固定,无法调解,因此,在生产中一是实施常温集输,降低掺水温度,二是通过物理防垢措施,改变水中钙镁成垢离子的物理状态,减缓结垢速度。本文针对结垢原因中水质问题,即水中成垢离子浓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造成结垢的问题,我们在现场采取了四种物理防垢方法,通过一年多来的观察试验,降低了水质中成垢离子浓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加热炉的结垢速度,使加热炉可以二年不用清淤,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延长了加热炉的使用寿命,达到了防垢效果。

  • 标签: 加热炉 结垢 防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