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在冠心病护理中,采用不同护理方案,总结与探究心理护理实施效果以及优异性。方法 于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纳入122例因冠心病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将病人分为2组,每组均纳入61例病人。常规组对病人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对病人实施心理护理,总结与探究2种护理方案实施效果以及优异性。结果 (1)护理A组护理满意评分、护理A组护理满意评分对照,前者较低后者较高,两组结果对照差异明显,(P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老年 冠心病 心理状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实施心理干预策略,从而获得心里干预策略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晚期肿瘤患者治疗的150位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75位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乙组75位患者实施常规性护理。结果:患者接受两周的心理干预后,当甲组患者出现的焦虑、恐惧、易怒和烦躁的负面情绪比例为明显的低于乙组,其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晚期 恶性肿瘤 患者 心理干预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骨折手术治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分别为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骨折术后患者疼痛评分、心理状态等方面的价值。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中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理护理 骨折患者 疼痛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恶性肿瘤患者放疗时实施心理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将以对照研究的形式展开研究,于我院中选取74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正式入组前已经对其基本资料进行了简单分析,确认可入组参与实验。与此同时在入组后将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最终将其分配为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加用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每组37例,并比较不同护理措施实施下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满意度。结果:通过SAS、SDS量表评估了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在护理后确认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仅如此,也对两组患者的放疗期间的满意度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对照组中分别出现2例、7例不满意情况,满意度分别为94.59%、81.08%,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过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应用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并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恶性肿瘤 放疗 心理干预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围产期心理护理对产妇心理状况和分娩结局的积极影响。方法:本院80例产妇摸球分组,对照组40例行围产期标准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不仅行围产期标准护理干预,还在此基础上行围产期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前后产妇不良情绪评分变化情况、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结果: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在SAS和SDS评分方面无数据差异(P>0.05)而护理之后两组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明显更低(P

  • 标签: 围产期心理护理干预 产妇心理状况 产妇分娩结局 护理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巡诊对改善高原基层士兵心理状况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某个高原部队(2021年7月-2021年9月)基层士兵共520例作为研究组,对其进行心理巡诊干预。将同时段520例国内基层士兵作为参照组,对其心理状况评估后予以组间比较,并对研究组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高原基层士兵的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恐惧、偏执、SDS分值都比参照组国内士兵的高(P<0.05);且经过心理巡诊干预后研究组高原基层士兵较干预前的SCL-90量表评分与SDS量表评分阳性人数下降明显(P<0.05)。结论:和国内士兵相比,高原基层士兵因为环境的特殊性心理状态较差,通过对其组织心理巡诊,有助于保证其身心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巡诊 高原基层士兵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年1月至 2022年1月我院6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n=30)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30)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方案。结果:观察组的SAS、SDS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恶性肿瘤 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培智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他们对心理辅导的需求,并提出有效的心理辅导策略,通过对培智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发现这些学生面临多样的心理健康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提出了小组辅导、家庭辅导和教师培训三种心理辅导策略,旨在通过多方面的支持和干预,提高培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他们的整体发展。

  • 标签: 培智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辅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职业疲劳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抽样方法,采用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IDA)及疲劳量表-14(FS-14)对7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ICU护士IDA量表抑郁分值较门诊护士高(3.37±1.64vs4.31±2.25,P=0.046);ICU护士FS-14量表脑力疲劳值(2.97±1.76vs1.63±1.39,P=0.001)与总疲劳值(8.62±3.19vs6.27±3.19,P=0.003)均较门诊组高;IDA量表因子均与FS-14量表总疲劳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不同部门护士的疲劳类型不尽相同,过度疲劳可导致临床护士产生抑郁、焦虑、激惹等负面情绪。

  • 标签: 护士 疲劳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门诊放射检查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于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于本院门诊放射检查的患者80例展开研究。调查分析所有患者的放射检查心理状况,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放射检查程序未干预,观察组则在一系列的放射检查前行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完成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经研究发现所有门诊放射检查患者,存在紧张恐惧、烦躁焦虑、不满质疑、恐怖敌对、不同消费水平为主的心理状况。通过予以观察组患者行心理干预,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程度在抑郁、焦虑、恐怖敌对等因子评分相较对照组明显较高,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门诊放射检查患者在临床检查中,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问题,放射科检查工作人员应当针对患者予以心理干预,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放射检查的成功率,提升疾病确诊率减少误诊率。

  • 标签: 门诊放射检查 心理状况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患儿及家属术前心理状况,为尿道下裂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该院尿道下裂患儿及家属在手术前1 d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儿的心理行为和家属的心理及应对疾病的态度。结果父母不同文化程度、职业、患儿是否为独生子、在家中排行情况、是否长期跟随父母生活都会使患儿家属对疾病持有不同的应对态度,尿道下裂患儿家属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恐怖方面问题突出(均P<0.001);尿道下裂患儿在活动水平、注意时限和坚持度、节律性、注意分散度、反应阈、反应强度和趋避性方面与中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尿道下裂患儿在抑郁因子、多动因子、攻击性因子、社交退缩因子、交往不良因子方面问题突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尿道下裂对患儿及家属的心理、行为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在尿道下裂的手术治疗中,医护人员应关注尿道下裂对患儿及家属的心理、行为的影响,及时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才能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治疗满意度。

  • 标签: 儿童 尿道下裂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改善高原部队官兵心理状况。方法选择440名高原地区官兵和非高原地区官兵进行心理状况调查,高原地区官兵为观察组,非高原地区为对照组,每组各220名,对两组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健康教育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无或极轻微抑郁24人,轻度抑郁81人,中度56人,重度59人,对照组分别为118人、56人、24人、22人,两组患者抑郁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方面因子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该对高原地区部队官兵并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官兵心理状况

  • 标签: 高原部队 心理状况 健康教育
  • 简介:近几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其中"边缘心态"就是其中一种."边缘心态"在校园中的反映就是"边缘生"的出现.教育工作者能否洞察这些孩子的心理问题,及时有效地对他们进行帮助,使其重新回到健康心理的轨道上来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心理问题 健康状况 教育工作者 健康问题 健康心理 青少年
  • 简介:贫困大学生群体往往自信心不足,敏感、抑郁、偏执,对前途比较悲观,自我期望值低,与其他学生相比,他们在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择业就业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弱势。帮助贫困大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不仅有助于他们的成长成才,也有助于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

  • 标签: 贫困大学生 心理问题 分析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男性高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为高护男性的教学实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湖北两所高职院校高护男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并将结果与国内高职生、中国男性、全国青年常模(18-29岁)比较。结果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高护男性人数比率从5.1%-51.6%不等;有心理障碍的高护男性人数比率从1.3%-6.4%不等;男性高护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国内高职生、中国男性、全国青年常模(18-29岁)要低。结论积极开展男性护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男性高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水平。

  • 标签: 心理学 护理学 学生 症状自评量表
  • 简介:近年来,我国中专学校各方面发展迅速,得到了社会的一定的关注。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我国的专科类院校教育师资还不够完备,教育水平还有所欠缺;二是中专生存在这一定的心理问题,还不能有效的解决。因此,本文针对中专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 标签: 中专学校教育 心理问题 心理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劳教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为其心理矫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199名劳教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症状自评量表测评结果显示,127(63.8%)劳教人员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结论劳教人员心理问题较多,适时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心理状况

  • 标签: 劳教人员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 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