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领域使用冠心舒通胶囊的应用价值,并充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得出确切的评价。方法从我院2014年10月至2018年10月接诊的冠心病患者中抽选160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按照一定的分组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两个组,一组实验组,其中包含85位患者,另一组为对照组,其中共有75位患者。两组患者最大的区别之处在于接受的护理方案不同,对照组的病人只能享受到医院提供的常规治疗服务,而实验组的患者不仅会接受常规治疗,并且会在此基础上叮嘱病人按时服用冠心舒通胶囊,病人需要按照一次一粒,每天三次的服用方式进行使用。结果从治疗的有效程度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实验组总体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的对比结果具有较大差异,可以将此次比较结果作为结论得出的依据。除了这方面比较之外,我们本篇文章中还统计了两组患者各自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更小一些。结论在患有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疾病的患者治疗过程中,冠心舒通胶囊的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治疗质量,对规避治疗风险、降低病人不适反应出现的可能性等作用,促使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稳定性心绞痛 冠心舒通胶囊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62例口腔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奇数偶数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所取得总有效率数值93.55%高于对照组数值74.19%,观察组所取得不良反应发生率数值6.45%低于对照组数值22.58%,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口腔正畸 微型种植体支抗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曲克芦丁注射液与临床常用的18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酸度计分别考察曲克芦丁注射液与18种药物配伍后的外观,pH和紫外吸收变化。结果曲克芦丁注射液与其中1种药物配伍后颜色明显加深,与4种药物配伍后pH值发生明显改变,与8种药物配伍后紫外吸收有明显改变。结论曲克芦丁注射液与碳酸氢钠配伍发生颜色改变,与β内酰胺类的青霉素钠、氨苄西林钠、头孢唑啉钠、头孢曲松钠、西咪替丁、酸磺乙胺、地塞米松、三氮唑核苷、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不应配伍,与其它5种药物可以配伍应用。

  • 标签: 曲克芦丁注射液 毛细血管保护药 药物配伍 稳定性 紫外分光光度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面护理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把2020年1月-2021年1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取该时间段内收治的110名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按双色球分类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全面护理,分析比较护理结束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SAS和SDS心理状态指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护理中有良好的作用,能对患者的心理负面情绪进行改善,促进治疗效果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临床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全面护理 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理状态 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火针疗法治疗稳定期涩味黏液质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1年2月-2022年4月在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皮肤科住院/门诊治疗的62例稳定期涩味黏液质型白癜风患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火针治疗,观察两组的维吾尔医症候学、白斑面积改善效果。结果:试验组维吾尔医症候学、白斑面积改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疗法对治疗稳定期涩味黏液质型白癜风白斑面积有积极影响,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火针疗法 白癜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 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诱发的因素很多,在近年来因为环境的破坏,空气质量降低,发病率明显提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恢复的期间,做好康复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1]。本文首先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一个简短的介绍,然后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稳定期康复护理的具体措施,让护理人员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有一个清晰地了解,从而更好地开展康复护理工作。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康复护理
  • 简介:摘 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诱发的因素很多,在近年来因为环境的破坏,空气质量降低,发病率明显提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恢复的期间,做好康复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1]。本文首先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一个简短的介绍,然后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稳定期康复护理的具体措施,让护理人员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有一个清晰地了解,从而更好地开展康复护理工作。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联合使用比索洛尔和辛伐他汀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3.1-2023.12接收到的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50例,根据治疗用药不同分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辛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比索洛尔,结合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和不良反应引发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每周发作次数明显比对照组次数少,发作时持续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治疗后引发不良反应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治疗中联合用药,发挥比索洛尔和辛伐他汀药物的联合作用,控制病情发展,安全性较高,值得借鉴。

  • 标签: 比索洛尔 辛伐他汀 老年不稳定心绞痛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考察头孢噻肟钠与五种针剂在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观察外观,测定pH值,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在室温下,头孢噻肟钠与三磷酸腺苷、辅酶A、山莨菪碱、雷尼替丁、肌苷五种针剂在5%葡萄糖输液中配伍5h内是稳定的,头孢噻肟钠含量以及配伍溶液的pH值,外观,均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在室温下,头孢噻肟钠与三磷酸腺苷、辅酶A、山莨菪碱、雷尼替丁、肌苷五种针剂在5%葡萄糖输液中可以配伍。

  • 标签: 头孢噻肟钠 三磷酸腺苷 辅酶A 山莨菪碱 雷尼替丁 肌苷
  • 简介:摘要:冻干工艺是一种常用的制备药品的方法,它通过将溶液在低温下急速冷冻并施加适当的真空,使溶剂以固态气化的方式从样品中蒸发,从而得到固体的冻干产物。冻干工艺在药品制备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对药品的稳定性和保存期限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详细介绍冻干工艺的原理、影响药品稳定性和保存期限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评估方法。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注射用头孢拉定分别与板蓝根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等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6h内头孢拉定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液的pH、外观及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结果注射用头孢拉定与4种药物配伍后的pH值、外观、含量及紫外光谱均无显著变化.结论6h内头孢拉定与4种药物配伍基本稳定.

  • 标签: 头孢拉定 配伍 稳定性
  • 简介: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镇痛、卧床休息、吸氧、钙离子拮抗剂、抗心律失常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应用氯吡格雷,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0%,对照组为82.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18.0%,观察组为22.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确切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理想药物。

  • 标签: 心绞痛 不稳定型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 简介:【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 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9 收治的 136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各 68 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 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时间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2.6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9.4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心绞痛发作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心绞痛发作时间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富马酸比索洛尔与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 富马酸比索洛尔 瑞舒伐他汀 血脂 心功能 血液流变学
  • 简介: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与心脏性事件的关系。方法入选362例uA患者,按照危险性分层标准分为低危组(n=175)、中危组(n=103)、高危组(n=84),常规应用抗血小板、抗凝、硝酸酯类药物与β受体阻滞剂,并积极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对心脏性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2例UA患者18.2%发生心脏性事件,低危组、中危组与高危组发生率分别为8.0%、24.3%与32.1%,高危组、中危组分别与低危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高危组与中危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UA危险性分层越高,心脏性事件危险性越大。而且在中高危层显著增加,临床上可将中危、高危合在一起进行判定,更易于掌握与运用。

  • 标签: 心绞痛 不稳定型 危险性分层 心脏性事件
  • 简介:罗新民、郭鲜贞观察了补宗益心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本组用补宗益心汤,药物组成:人参l0g(或党参l5g),麦冬10g,桂枝10g,白芍l0g,薤白10g,白术10g,川芎10g,黄芪l5g,茯苓l5g,苏梗l2g,苏木12g,法半夏12g,水蛭粉(冲服)3g,炙甘草10~l5g。用法:日l剂水煎服。对照组用单硝酸异山梨脂片,每次20mg;潘生丁片,每次100mg;心达康片,每次l5mg,均日3次口服。治疗期间,除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或感染疾病患者予以对症降压、降糖、抗感染治疗外,其余患者均不使用其他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西药物。两组治疗均以2周为l疗程,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本组l00例患者中,痊愈45例,显效32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40例,痊愈14例,显效ll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9%。本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本组心电图疗效痊愈45例,显效36例,有效l2例,无效7例,痊愈率45%;对照组痊愈14例、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3例,痊愈率35%。本组痊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证实:补宗益心汤在改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及心电图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标签: 补宗益心汤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 中医药疗法 单硝酸异山梨脂片
  • 简介:目的:观察加用阿魏酸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2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盐制剂、ACEI、βl受体阻滞剂、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在以上常规治疗的基础加用阿魏酸钠片100mg,tid。两组均治疗14d,比较两组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阿魏酸钠治疗心绞痛安全有效。

  • 标签: 阿魏酸钠 心绞痛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考察替硝唑注射液与5种注射液(消旋山莨菪碱、地塞米松、KCl(100mg/mL)、维生素C、西米替丁)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替硝唑注射液与上述5种注射液配伍后6h内含量变化情况,同时观察外观并测定pH值。结果:在室温条件下,替硝唑注射液与上述药物配伍0~6h内其外观、pH及含量均无显著变化。结论:6h内替硝唑注射液与上述5种注射液配伍稳定

  • 标签: 替硝唑注射液 紫外分光光度法 配伍稳定性
  • 简介:目的考察溶媒种类对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与联用其他药物时的稳定性影响。方法将40mg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与100mL的注射用水、0.9%的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和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应用HPLC法分别于0、0.5、1、2、4、6、12、24h测定混合液中埃索美拉唑的含量,定时测定溶液的pH值并观察溶液的颜色/澄明度变化。选用配伍后稳定性最佳的溶媒100mL配制埃索美拉唑溶液,分别加入10mL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生长抑素、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复方氨基酸射液、甘露醇注射液、注射用果糖二磷酸钠、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观察0、0.5、1、2、4、6、12、24h溶液的颜色/澄明度变化。结果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4h后药物浓度、pH值、颜色/澄明度均无明显变化,而溶于注射用水、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和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后,药物浓度、pH值和颜色/澄明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埃索美拉唑与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配伍后24h溶液颜色/澄明度无明显变化;与复方氨基酸和甘露醇注射液配伍后6h溶液颜色改变;与生长抑素、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注射用果糖二磷酸钠和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溶液颜色/澄明度均即刻改变。结论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以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媒时溶液的药物浓度、pH值和颜色/澄明度较稳定;埃索美拉唑与生长抑素、复方氨基酸、甘露醇配伍时溶液颜色/澄明度易发生变化,临床使用时应注意;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注射用果糖二磷酸钠、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临床上应禁用。

  • 标签: 埃索美拉唑 溶媒 稳定性
  • 简介:目的:考察室温(25℃)下头孢呋辛钠在木糖醇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头孢呋辛钠的含量,并观察外观、pH值的变化。结果:头孢呋辛钠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5h内其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室温(25℃)下头孢呋辛钠在木糖醇注射液中稳定性良好。

  • 标签: 头孢呋辛钠 木糖醇注射液 稳定性 紫外分光光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