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5一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维普医药信息资源服务系统”、“万方数据医药信息系统”、“中华医学会全文期刊”、“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以“昂丹司琼”、“格拉司琼”、“托烷司琼”、“阿扎司琼”、“雷莫司琼”、“5-HT3受体拮抗剂”等为题名进行全面搜索,对2000年1月~2011年12月国内公开报道的5-HT3受体拮抗剂所致的ADR44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4例ADR患者中男性20例(45.45%),女性24例(54.55%),格拉司琼发生ADR的例数最高30例(68.18%),临床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5-HT3受体拮抗剂的ADR,以确保安全用药。

  • 标签: 5-HT3 拮抗剂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药学服务开展的现状,为今后药学服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药学服务"为关键词,系统地检索1987年至2009年10月国内与药学服务相关的所有文献,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和结论:从1987-2004年我国的药学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相关文献研究方法还不够科学,研究内容还缺乏深度。之后的5年间(2005-2009年)药学服务相关文献数量有了明显增加,研究方法和内容更加丰富,质量也大有提高,提示我国药学服务工作得到了深入和迅速的开展。

  • 标签: 药学服务 文献计量学
  • 简介:他汀类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需要注意发生肌病的风险。1例合并慢性肾脏病的高龄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由于将辛伐他汀剂量加倍,导致发生了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停药并应用血液滤过治疗后病情得到缓解。其发病机制可能与他汀类药物引起的异戊二烯或辅酶Q10缺乏有关。合并慢性肾脏病时,他汀类药物容易在体内蓄积,并导致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探讨异丙嗪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万方数据医药信息系统》(1998-2007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07年)和王永铭主编的《药物不良反应多媒体光盘》(1960-1997年)中关于异丙嗪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告,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异丙嗪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19例,经积极抗休克治疗后18例恢复正常,1例死亡。结论:异丙嗪注射液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应引起临床医务人员高度重视。

  • 标签: 异丙嗪 过敏性休克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分析我国临床药师成功实施ICU患者的药学干预的核心要素和典型特征。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对CNKI、万方数据库、CBM、VIP收栽的反映-临床药师参与ICU患者药学干预的病例文献信息进行摘录、归类与分析。结果:临床药师成功干预ICU患者的诊断主要涉及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药学干预类型为建议在治疗方案中增加新的药物/更换另外一种药物/停用某种药物、建议调整药物剂量及建议医师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或配伍禁忌是主要的干预类型。结论:临床药师参与ICU患者的药学干预促进了我国重症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与国外,临床药师参与ICU患者的类型稍有差异,建议我国,临床药师在今后的药学干预中可参考国外的ICU临床药师干预类型。

  • 标签: ICU 临床药师 药学干预 内容分析法
  •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腺泡沫状腺体型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特征及鉴别诊断,提高对前列腺泡沫状腺体型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治的2例前列腺泡沫状腺体型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例均于泌尿外科B超引导下行前列腺细针穿刺活检术,镜检瘤细胞胞浆由于脂质大量堆积而成透明或泡沫状(黄色瘤样),核立方至柱状,小而深染,核仁不明显,但肿瘤的结构特征及生长方式与经典型癌相似,大多表现为密集排列的腺体和浸润性生长方式,是一种具有假良性细胞学表现的前列腺腺癌。结论泡沫状腺体型腺癌是前列腺腺泡腺癌的一种变异型,尽管细胞形态呈良性假象,但其生物学行为具有侵袭性。

  • 标签: 前列腺泡沫状腺体型腺癌 细针穿刺活检 免疫组织化学 黄色瘤样癌
  • 简介:【摘要】 目的 结合文献报道1例恩替卡韦合并相关性疾病病例。方法 对2020年10月1例来我院复查HBV-DNA转阳的患者进行病例报道和文献复习。结果 入院后请风湿科会诊,诊断考虑“恩替卡韦相关性肌病-多发性肌炎”。因病人胃镜提示胃癌,且便常规提示潜血+-,存在激素治疗禁忌,故未能给予激素治疗,病人住院9天后死亡。结论 对于长期服用恩替卡韦或其他抗病毒治疗药物的患者,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肌酸激酶水平变化趋势,避免患者出现相关性肌病,防止进一步恶化,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恩替卡韦 相关性肌病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病例分析结合文献回顾分析静脉滴注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结论:静脉滴注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信迪利单抗 晚期宫颈癌 疗效及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病例分析结合文献回顾分析静脉滴注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结论:静脉滴注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信迪利单抗 晚期宫颈癌 疗效及安全性
  • 简介:目的:了解利妥昔单抗治疗淋巴瘤的研究现状。方法:在WebofScience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以rituximab和lymphoma为主题词检索,利用数据库提供的出版年、研究方向、国家/地区、机构、作者和来源出版物等条件进行分析,并分析文献引用情况。结果:检索到13163条文献,文章发表量与引文数逐年递增;hematology是该领域目前研究最多的方向;美国以占世界发表文章总量的36.50%名列第1位,中国则以5.56%名列第7位。排名前10位的机构均来自美国;中国研究机构中,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文章发表最多。结论:美国在利妥昔单抗治疗淋巴瘤研究方面领先世界,欧洲和日本、中国等紧随其后,但中国与美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 标签: 利妥昔单抗 淋巴瘤 文献计量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总结和分析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发生的不良反应,探讨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的规律及临床表现,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临床药师收集上报的使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发生不良反应的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对已报道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尖吻蝮蛇血凝酶发生不良反应多在用药后30min内,不良反应可累及多个系统,可发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反应,其结果与文献总结一致。结论:通过对尖吻蝮蛇血凝酶不良反应分析与总结,提示医护人员应在使用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前做好评估,使用中做好监测,若发生不良反应,应及时对症处理。

  • 标签: 尖吻蝮蛇血凝酶 不良反应 过敏性休克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分析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2000年1月~2006年12月公开发表的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出现的59例不良反应报道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导致变态反应的案例比较常见。结论临床应加强对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监测。

  • 标签: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期常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分析该科2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资料,并结合近年来国内已报道的相同新生儿病例90例(其中甲基丙二酸血症70例,枫糖尿病20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92例均有喂养困难,76例在生后一周左右即发病,37例有母亲不明原因死胎、流产或同胞不明原因夭折、智力低下的家族史,92例均行血串联质谱或(和)尿气相色谱-质谱检测,49例MRI/CT有异常信号,67例死亡或放弃治疗。结论新生儿期遗传代谢性疾病如甲基丙二酸血症、新生儿枫糖尿病早期常表现喂养困难、反应差等,但无特异性,易被误诊,儿科医师应重视利用串联质谱和气相质谱技术进行遗传代谢病的筛查。

  • 标签: 甲基丙二酸 枫糖尿病 新生儿 质谱技术
  • 简介:目的:根据近20年来国内医疗机构药学服务相关文献报道,筛选这一领域具有高影响力的医疗机构,为相关学科评定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医疗机构1996-2015年发表的药学服务方面的文献,统计文献涉及的作者单位。用API工具绘制区域间的合作关系交互地图,用Gephi软件绘制机构合作图,筛选核心机构圈。构建影响力评价指标,据此筛选出全国50个在药学服务方面高影响力的医疗机构。结果:检索得到20747篇文献,涉及5763所医疗机构,分布于中国大陆地区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有14208篇文献涉及学术合作,3526篇文献涉及地域间合作。中东部地区学术合作频繁,北京和上海居于核心地位。药学服务领域的学术合作存在明显的"核心圈",50个药学服务高影响力医疗机构中有24个分布于北京和上海。结论:"核心圈"医疗机构在药学服务方面紧密联系,在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药学服务 文献计量 合作网络 学科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骨瓜提取物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年至20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对其中涉及骨瓜提取物注射剂致过敏反应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骨瓜提取物注射剂致过敏性反应文献13篇,14例。骨瓜提取物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以心血管系统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呼吸系统损害较为多见。结论骨瓜提取物注射剂导致过敏性休克发生时间短,病情危重。骨瓜提取物注射剂自身因素是导致过敏性休克主要原因,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 标签: 骨瓜提取物注射剂 过敏性休克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美洛西林/舒巴坦所致药品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报道美洛西林/舒巴坦致重型渗出性多形性红斑1例,并检索2006—2016年间国内外医药期刊公开报道的美洛西林/舒巴坦致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个案报道检索到12例,因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美洛西林/舒巴坦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其不良反应以过敏性皮肤瘙痒为主。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美洛西林舒巴坦引起渗出性多形性红斑的不良反应,加强临床观察,确保用药安全。

  • 标签: 美洛西林舒巴坦 重型渗出性多形性红斑 文献分析 不良反应
  • 简介:卵巢神经内分泌小细胞癌是-种罕见的卵巢癌类型,但其病死率非常高,对妇女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该疾病在治疗上尚无有效完善的治疗方案,目前手术治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多主张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更倾向于多药物联合化疗。由于卵巢神经内分泌小细胞癌的病例数较少,治疗方法尚未统-,因此仍需不断从临床总结经验完善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 标签: 卵巢神经内分泌小细胞癌 手术 化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患者女性,85岁,因房颤长期服用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6-2.5。患者因咽痛服用头孢氨苄片3d,停用2d后INR升至11.72,伴右上臂片状瘀斑。次日停用华法林,给予静脉滴注10mg维生素K1,INR降至2.6。2d后重启华法林治疗,INR1.6-2.5。应用华法林时如增加合并用药,要密切监测INR及出血情况,重视华法林的药物相互作用。患者教育对华法林的用药安全十分重要。

  • 标签: 华法林 头孢氨苄 药物相互作用 国际标准化比值
  • 简介:目的:对药物基因组学在肿瘤中应用的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了解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状态。方法:检索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网络版数据库,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1982年1月1日—2017年4月19日所收集文献的年份、国家和(或)地区、研究机构、期刊、作者、研究领域及被引用频次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3495篇,1982—2013年发表文献数量呈上升趋势,2013年为文献发表高峰年,之后逐渐下降。共涉及91个国家和(或)地区,美国文献发表量显著超过其他的国家和(或)地区。共涉及3987家研究机构,芝加哥大学居首。文献发表在876种期刊上,文献发表量排序居前10位的期刊共发表文献987篇(占28.240%),排序居第1位的期刊为《药物遗传学和基因组学》;排序居前10位的期刊中影响因子最高的是《临床肿瘤学杂志》;排序居前10位的期刊共涉及16个期刊引证报告类别。共涉及作者16807位,其中140位作者发表的文献量在10篇以上;文献发表量排序居前10位的作者中,7位来自于美国,排序居第1位的作者为美国H.LeeMoffitt癌症中心的McleodHL。共涉及了87个研究领域,排序居前4位的分别为医药学、肿瘤学、基因遗传学和生物技术与应用微生物学。3495篇文献被引次数共94500次,平均被引次数为27.04次,排序居前3位的文献中标注的通信作者分别来自英国、德国和法国,排序居第4—10位的均来自美国;排序居第1位的文献为《系统识别肿瘤细胞系药物敏感性的基因组标记》。结论:药物基因组学在肿瘤中应用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近几年的发展减慢,研究者最关注的问题为基因表达与抗肿瘤药敏感性的关系。目前,美国研究实力最强,我国也有较强的科研实力,但与美国尚存在一定差距。

  • 标签: 药物基因组学 肿瘤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网络版 文献计量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