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2 个结果
  • 简介:1881年Billroth首例胃癌切除成功后、随着外科学与肿瘤学的迅猛发展、历经六七十年、胃癌外科治疗已从安全关走出.遵循认识论的宴践-认识、再宴践-再认识的规律,胃癌手术切除范围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到过大,再缩小,再谜择扩大的过程,由认识偏颇逐渐走向合理.本文简要综述近半世纪胃癌外科治疗的发展变革历史,以期对当今的治疗原则、手术适应证、术式、以及某些具体技术的操作获得一个发展的、完整的了解,以便科学、合理地掌握胃癌的现代外科治疗.

  • 标签: 变革现状 外科治疗 治疗重大
  • 简介: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是世界上髙发病率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前十位。肝癌常常伴有门静脉侵犯,并形成门脉癌栓,但肝癌伴有胆管癌栓在临床上相对少见,并且诊断上易与胆管结石、胆管癌、肝功能衰竭等疾病混淆.文献报道肝癌患者合并胆管癌栓的发生率仅为1.2%-9%。

  • 标签: 胆管癌栓 肝细胞癌 肝癌患者 科研 恶性肿瘤 门静脉侵犯
  • 简介:目的比较卡尼复合征(Carneycomplex)心脏黏液瘤与散发心脏黏液瘤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结果,为Carneycomplex心脏黏液瘤提供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372例接受心脏黏液瘤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确诊为Carneycomplex心脏黏液瘤。7例中男2例,女5例;年龄7~50岁,平均(28.57±13.26)岁;均接受外科手术切除。术后随访54~94个月,平均(76.86±15.49)个月。比较Carneycomplex心脏黏液瘤和散发心脏黏液瘤在年龄、性别、术前动脉栓塞率、心脏黏液瘤多发性和心脏黏液瘤切除术后的复发率。结果手术切除Carneycomplex心脏黏液瘤在总体心脏黏液瘤中的发病率为1.88%,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左房。所有7例Carneycomplex心脏黏液瘤术后没有早期死亡,随访期间无死亡。Carneycomplex心脏黏液瘤与散发性心脏黏液瘤在年龄、术前动脉栓塞率、心脏黏液瘤多发率及心脏黏液瘤术后复发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rneycomplex心脏黏液瘤可取得良好的外科疗效。与散发心脏黏液瘤相比,Carneycomplex心脏黏液瘤发病年龄更早,术前动脉栓塞率更高,常见多发肿瘤,术后复发率更高。对于Carneycomplex心脏黏液瘤,外科手术应更积极,术后应更密切随访。

  • 标签: 卡尼复合征 心脏黏液瘤 手术 临床结果
  • 简介: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complex,NAC)对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美容效果至关重要,文章回顾了乳腺癌NAC受累规律、保留NAC的危险性,分析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NAC改良根治术及术后乳房重建的方式、效果及可行性,认为保留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术后乳房再造对部分早期乳腺癌疗效确切,有望作为部分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的常规选择术式之一。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乳头乳晕复合体 外科治疗
  • 简介:广东省医师协会加速康复外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年会暨ERAS高级培训班将于2017年7月7-9日在广州市白云万达希尔顿酒店举行。本次大会由广东省医师协会加速康复外科医师分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承办,《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协办。本次年会的宗旨是“微创精准、加速康复”,将重点围绕探讨加速康复外科规范化问题和最新临床研究进展,大会将邀请欧美和国内知名专家作专题报告,并对焦点和争议话题进行深入研讨,

  • 标签: ERAS 会议通知 希尔顿酒店 肿瘤杂志 规范化问题 万达
  • 简介:《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立项的电子连续出版物之一,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系列杂志之一。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附属中山医院联合承办,多媒体光盘(DVD—ROM)配纸质版杂志导读组成。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临床总结、病例报告、医学视听、争鸣与讨论、综述、循证医学、调查统计等栏目。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 科学文献 电子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征稿启事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
  • 简介:目的探讨术后12小时内经口进食在结直肠癌快速康复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入选的70例拟接受限期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进食组(术后12小时内开始进食)和传统进食组(术后肛门排气后开始进食),每组35例,两组都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治疗.结果62例患者完成试验,早期进食组32例,传统进食组30例;早期进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1)d和(11.7±3.82)d,首次排气时间(2±1)d和(4±2)d,首次排便时间(3.84±1.63)d和(6.44±2.53)d,首次耐受半流时间(4±2)d和(8.2±2.16)d,以上参数早期进食组均比传统进食组短(P<0.001).结论术后12小时内经口进食在接受快速康复外科的限期手术结直肠癌患者中安全有效,在没有增加并发症发生率的前提下,明显加快了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显著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

  • 标签: 术后早期经口进食 快速康复结直肠外科 术后住院时间
  • 简介:目的探讨固定专科对肿瘤外科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有无影响,了解不同专科组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差异的现状。方法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广州市8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是否长期固定与肿瘤外科手术专科配合分为固定专科组和非固定专科组。结果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总体平均得分为(161.49±3.70)。固定专科组护士核心能力得分平均为(182.00±31.95),非固定专科组为(163.23±35.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专科组护士核心能力7个维度得分均高于非固定手术专科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胸外科、骨外科、脑外科专科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最高。结论固定专科有利于肿瘤外科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的提高,不同专科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水平存在差异。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核心能力 手术专科
  • 简介:随着生命科学和临床外科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国外逐渐兴起了一种新的外科治疗模式,称为快速康复外科并已应用于临床。腹部手术后的腹胀可致肠麻痹、肠坏死和吻合口瘘等并发症。通过研究腹部手术后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可为今后的外科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 标签: 腹部手术 快速康复外科 肠蠕动 恢复
  • 简介:垂体腺瘤是人体常见肿瘤.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总体的10%~20%。虽然从大体外观到解剖部位.此类肿瘤相对单一.但其引发的临床后遗症却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药物、显微手术、内镜手术、放射外科和常规放疗都是治疗本病采用的手段。另外.一部分患者因无明显内分泌改变及相关临床症状可选择持续密切观察。对于术后残留或复发.

  • 标签: 垂体腺瘤 常规放疗 放射外科 治疗 颅内肿瘤 临床症状
  • 简介:一、简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胶质瘤综合诊治中心于2011年成立.是东北地区首个针对胶质瘤的多学科综合诊治中心。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是东北地区最早的由国务院批准的神经外科博士生培养单位,50余年的发展使我们形成了一支以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为依托的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医疗队伍。目前我科是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吉林省卫生厅重点专科、吉林省神经外科质控中心、吉林大学神经外科诊疗中心。吉林大学重点培育专科、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重点发展专科。我科在显微手术切除位于脑干、松果体区、岩斜区、海绵窦内及脊髓肿瘤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领先优势;推广采用荧光显微镜及术中麻醉唤醒等新技术改善脑功能区肿瘤的手术效果;整合神经影像、肿瘤放疗、化疗、核医学及光动力治疗等技术.提高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效果。二、软硬件条件(一)神经外科胶质瘤综合治疗中心的人才梯队

  • 标签: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外科胶质瘤综合诊治中心 简介
  • 简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是目前治疗乳腺癌,尤其是中晚期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NAC不仅可以使原发肿瘤和转移的淋巴结缩小,降低肿瘤临床分期,为无手术条件的患者提供手术的机会,提高保留乳房治疗的安全性;理论上也能抑制或消灭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病灶,降低治疗失败的概率,而且还能评估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从而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区域淋巴结 外科治疗
  • 简介:背景与目的:随着神经影像技术,显微外科技术和术中监测手段的发展,大多数脊髓髓内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已成为现实。本研究旨在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脊髓室管膜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脊柱脊髓组从2000年1月至2005年4月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髓内室管膜瘤173例,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肿瘤全切除163例(94.2%),近全切除8例(4.6%),大部分切除2例(1.2%),出院3-6个月门诊随访好转142例(76.3%),余随访不全。结论:积极的显微外科治疗,争取全切是髓内室管膜瘤治疗的最佳选择,术前神经功能状况、肿瘤的性质与部位、手术技巧与切除程度等都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脊髓室管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临床上腹腔镜技术已经广泛开展,将腹腔镜手术系统应用于临床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腹腔镜 胃肠肿瘤 临床教学
  • 简介:背景和目的:目前海绵状血管瘤以手术切除为主,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由于位于生命的中枢,手术治疗风险和难度较高。本文探讨显微手术切除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可行性及预后。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11年6期间收治的12例行显微手术治疗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进行分析,肿瘤位于中脑2例,中脑脑桥交界8例,延髓2例。结果:10例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病理结果均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随访6~24个月,未见肿瘤再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改善6例,4例同手术前,加重2例。结论: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对有手术指征的脑于海绵状血管瘤,积极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海绵状血管瘤 脑干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运用在食管癌根治术后治疗中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12年1月至3月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后采用早期下床活动干预及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处理的71例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总结。结果7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肺部并发症,切口愈合良好,仅1例发生吻合口瘘。术后住院时问11~21天,均痊愈出院。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治疗能加速患者的康复,加强护理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减少医疗费用,缩短住院天数,提高病床周转率,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川。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食管癌手术 术后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外科手术脊髓松解减压在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患者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行外科手术脊髓松解减压治疗的SCI患者16例,其中男13例,女3例,年龄23-61岁,平均(38.56±10.77)岁;随访3-24个月,平均(18.44±10.06)个月,损伤程度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spinalinjuryassociation,ASIA)评分分级。所有患者均纵行切开硬膜显露脊髓,探查确定脊髓浅表软化区或瘢痕区,纵切,清创,髓内减压。配合术后早期康复治疗。采用ASIA评分、Barthel指数及功能独立性测量(functionalindependencemeasurement,FIM)评定患者的功能状况。结果经过外科手术脊髓松解减压治疗后,SCI患者的ASIA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Barthel指数术后评分(45.00±29.72)分较术前(30.31±24.25)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M术后评分(79.69±16.42)分较术前(61.13±14.21)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CI患者经过外科手术脊髓松解减压治疗后,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得到明显提高和改善,促进其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

  • 标签: 脊髓损伤 外科手术 减压术 外科 功能恢复